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人员在工程建设中担任重要的经济管理角色。针对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经验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以便适应建筑经济体制改革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工程造价; 高职; 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staff as important economic rol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put forward new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model from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staff and student’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reform construction on the project cost professionals.Key words: project cost;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ersonnel training
中圖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1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兴起,工程造价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工程造价等工作,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建筑工程领域,对造价人员的需求具体表现在: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②工程造价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工程计价模式和国际接轨的需要。但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建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教育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2 人才培养模式
2.1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1.1明确提出整体优化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四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原则;六是提供足够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2.2注意个性培养,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增强培养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2.2.1实施“2+1”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进行“2+1”培养模式。第一年主要是进行基础课程方面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的数理基础和外语、计算机等能力的培养,第二年按入学时的专业能组成一个班的继续进行专业课程方面的学习。力求实现在打好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进一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一个明显改善和提高;第三年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校外顶岗实习的全面推行,尽快与社会接轨。
2.2.2素质拓展培养模式
实行素质拓展学分和科技创新学分,把素质拓展形成规定写入文件,把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科技创新学分列入人才培养计划。
2.3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1 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注意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更新、整合、优化和重组。主要从单门课程的内容更新,系列课程和课程系列的优化、重组,若干相关课程的整合、集成三个层面上展开。
一是更新教学内容。主要是删繁减旧,充实新的理论和高新技术,调整内容重点,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如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计量计价,要与广东省最新定额规范相结合。
二是重组和整合课程。立足于相关课程的融合,把原有的几门课程重新组合成一门新课,避免了内容的重复,提升了课程的层次和水平,也减少了授课时数。
2.3.2 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坚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广大教师结合课题研究,进行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3.3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2.3.3.1顶层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构建并不断完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呼应又相对独立,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基础、综合与设计结合,模拟与面向企业实际结合、实习与实训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3.3.2十分重视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了实验教学对实验室面积和实验仪器设备的需要,二是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组建各学院实验中心,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办法,开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门数逐年增加。
2.3.3.3不断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一是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巩固和发展。
2.3.4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课内外各个环节上,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夯实素质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巩固素质养成;以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为手段,促进素质外现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4.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夯实综合素质基础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发挥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素质基础教育。一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设置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基础课,并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中,使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身心教育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广大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互相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和性格。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形成。
2.3.4.2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巩固素质养成
一是拓展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以专业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为手段,巩固学生业务素质,培养学生业务能力。
2.3.4.3以科技文化活动为手段,促使素质外现为能力
建立相应组织组织机构,成立各种技能型型社团。通过科技文化节、广联达大赛、招投标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素质外观能力。
2.4推进学习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加强学生学习改革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握学生学习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广大教师结合自己承担的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小结
总之,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模式上,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教材的选取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复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匙静,房荣敏,尉胜伟.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06):149-151.
[2]李文利.浅谈高职专业课程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6(07):52-53.
[3]王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的探讨.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06):45-47.转贴
关键词:工程造价; 高职; 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staff as important economic rol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put forward new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model from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staff and student’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reform construction on the project cost professionals.Key words: project cost;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ersonnel training
中圖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1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兴起,工程造价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工程造价等工作,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建筑工程领域,对造价人员的需求具体表现在: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②工程造价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工程计价模式和国际接轨的需要。但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建筑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教育应采取何种方式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2 人才培养模式
2.1整体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2.1.1明确提出整体优化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四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原则;六是提供足够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2.2注意个性培养,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增强培养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复合型人才。
2.2.1实施“2+1”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进行“2+1”培养模式。第一年主要是进行基础课程方面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的数理基础和外语、计算机等能力的培养,第二年按入学时的专业能组成一个班的继续进行专业课程方面的学习。力求实现在打好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进一步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有一个明显改善和提高;第三年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校外顶岗实习的全面推行,尽快与社会接轨。
2.2.2素质拓展培养模式
实行素质拓展学分和科技创新学分,把素质拓展形成规定写入文件,把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科技创新学分列入人才培养计划。
2.3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1 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注意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更新、整合、优化和重组。主要从单门课程的内容更新,系列课程和课程系列的优化、重组,若干相关课程的整合、集成三个层面上展开。
一是更新教学内容。主要是删繁减旧,充实新的理论和高新技术,调整内容重点,加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如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计量计价,要与广东省最新定额规范相结合。
二是重组和整合课程。立足于相关课程的融合,把原有的几门课程重新组合成一门新课,避免了内容的重复,提升了课程的层次和水平,也减少了授课时数。
2.3.2 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坚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广大教师结合课题研究,进行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3.3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2.3.3.1顶层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构建并不断完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呼应又相对独立,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基础、综合与设计结合,模拟与面向企业实际结合、实习与实训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3.3.2十分重视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了实验教学对实验室面积和实验仪器设备的需要,二是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组建各学院实验中心,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办法,开设具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门数逐年增加。
2.3.3.3不断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一是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校外实习基地不断巩固和发展。
2.3.4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到课内外各个环节上,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夯实素质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巩固素质养成;以开展科技文化活动为手段,促进素质外现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4.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夯实综合素质基础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发挥教师育人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素质基础教育。一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设置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基础课,并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中,使科学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身心教育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广大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互相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和性格。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形成。
2.3.4.2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巩固素质养成
一是拓展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是以专业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为手段,巩固学生业务素质,培养学生业务能力。
2.3.4.3以科技文化活动为手段,促使素质外现为能力
建立相应组织组织机构,成立各种技能型型社团。通过科技文化节、广联达大赛、招投标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素质外观能力。
2.4推进学习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把加强学生学习改革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握学生学习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广大教师结合自己承担的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小结
总之,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模式上,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教材的选取和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复合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匙静,房荣敏,尉胜伟.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06):149-151.
[2]李文利.浅谈高职专业课程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6(07):52-53.
[3]王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的探讨.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06):45-47.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