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中的慈善文化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家规家训虽出自不同姓氏,但其中所倡导的价值观却大都较为接近,如勤、俭、诚、信、仁、义、孝、廉等,善即为其中之一。
  慈善源于家庭。《说文解字》中对慈善二字的解释为:慈,爱也,从心兹声;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简单地说,慈是爱,源自内心;善是吉祥,和义、美有着相同的涵义。虽然慈、善二字在中国出现很早,且在约3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有合用的记载,但是作为一项扶贫济弱的活动,“慈善”一词是在近代受到西方影响以后才普遍出现的。在古代,常用善、义来表示慈善。慈与善是有些区别的,慈较多用来表达亲人之间的爱,如“父慈子孝”“慈母手中线”等;善则突破了家庭關系的界限,如“兼善天下”“与人为善”等。慈多形容一种内心情感,善多表示一种实际行动,譬如我们常说慈心善举、仁慈、行善等。慈、善二字虽有差别,但用“慈善”一词翻译西方的charity和philanthropy恰恰反映了中国传统慈善活动在思想上的源头——家庭。
  首先,一个人善念的培育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人的善念是源自天生的还是后天培育的,从古至今一直争论不休。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韩非子和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还是王阳明的“良知说”,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家庭对一个人品性的影响。纵观古今,不少慈善人物,有些是出身于慈善世家,秉性纯良;有些是家庭中的长辈乐善好施,耳濡目染;有些仅是父母的谆谆教诲,让其铭刻于心;这些人的慈善活动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在中华慈善博物馆的展览中,香港慈善家李嘉诚先生通过多媒体这样深情讲述:“小的时候,我与爸爸牵手走过嚣城小村的荒凉地,虽然尽眼无垠,但是爸爸说,只要有人愿意埋播种子,绿树成荫是可能的。这些话常常在我心里。我成立基金会,以绿树心型的叶为记,无论在哪里,在这万变社会中,致力推动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不变的承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相对于学校中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家庭教育更多的侧重于道德层面,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个人道德的树立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亲人之间的爱是慈善的原点。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这说明对父母的爱是原点,从这一原点向外拓展会延伸出对外界的善意。钱穆先生曾指出:“孔门常以教孝导达人类之仁心”。与西方文化的“博爱”“平等”不同,儒家文化倡导爱有差等,根据不同的关系而产生的爱和情感是不一样的,比如臣子对君主的爱体现在忠,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慈,子女对父母的爱体现在孝。基于这样的伦理,儒家强调人应努力将亲情之爱向外延伸拓展,要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弟子规》中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突出说明了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是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路径。因此,要在全社会弘扬慈善文化离不开千百万个家庭中“亲亲”之爱的培育。如果忽略了家庭中“亲亲”之爱的培育而一味追求爱人如己,则会如《孝经》中所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种本末倒置的方式不符合中国的伦理文化,也注定会事倍功半。
  家规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文化,也是中华慈善博物馆展示的重要对象之一。在中华慈善博物馆展览中,有一些关于家训的展示。博物馆展示了一幅绢画,名为《命自我立》,故事取自明代的《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是袁黄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训诫其子所著。袁黄早年因预知了自己短寿、无子嗣的命运,逐渐丧失人生目标,后来在南京栖霞山遇到了云谷禅师,二人对坐长谈三天三夜,在禅师的点拨下,他改变了自己的成见,相信通过行善可以改变既定的命数。此后,他广行善事并坚持数十年,最终他考中进士,担任了宝坻知县,还有了子嗣并寿终正寝。《命自我立》绢画中袁黄与云谷禅师对坐畅谈,表达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行善可以获福的理念。《了凡四训》不仅是一本袁氏家训,更是一部古代劝善书经典,书中蕴含着一些至今仍堪称真知灼见的观点,如善有真假,利人者真,利己者假;善有端曲,顺从本心为端,玩世媚俗为曲;善有是非,利济久远为是,流毒后世为非;善有偏正,心善行恶是正中之偏,心恶行善是偏中之正;善有半满,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半;善有大小,志在天下国家为大,仅及一身为小;善有难易,有财有势立德易,贫贱之人作福难。袁黄对善进行了这样细致入微地区分,体现了他对善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在博物馆的牌匾集中展示区域,有一组字板,上面文字为:“庭训云: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在下则人咸亲焉。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而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痌瘝切身,斯为德之盛、仁之至”。这段内容出自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意为人应有仁爱万物之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当自己处境安逸时要体谅他人的劳苦,体现了儒家仁爱和推己及人的理念。其实,在庭训中,还有不少地方提及了善,如“人一心行善,则福履自至”“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等。可见,无论是上至皇室还是下至民间,家训中都要求后代应济世利人、勉敦善行。在博物馆二楼的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展示柜中展示了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为《朱子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为清初朱柏庐所著,其中不乏对善的推崇,如“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文字对仗,朗朗上口,内容平实,富含哲理,在民间流传较广。田家炳老先生对治家格言烂熟于心,到了晚年仍能流利背诵,他曾多次坦言,治家格言中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字都非常好,他的慈善活动就是受到了治家格言的深刻影响。
  家规家训是独特的慈善文化资源。翻阅古代家规家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对慈善的倡导不胜枚举,与其他慈善相关典籍相比,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相对于圣人之言,其内容往往源自家族成员人生经验或教训的总结,其中的慈善理念非常接地气。虽然儒释道典籍中都有对慈善理念的阐述,但无论是儒家的仁爱、道家的积德还是佛教的慈悲、果报,其理念大多较为抽象;宋代以后出现的大量的劝善书中虽然有很多生动的具体事例,但却又离普通百姓较为遥远。家规家训则不同,其中所记载的人物与后人生活在同一片地域且血脉相连,所倡导的慈善理念也就更容易得到后人的认同。如山西闻喜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家族之一,2015年,中纪委官网推送文章《山西闻喜裴氏:
其他文献
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中学39岁的历史老师刘战军为照顾困难学生情绪,便匿名长期资助他们。如今,他的这一举动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到匿名捐助的队伍中。他时刻心系学生,受伤后坚持拄拐上课;他热心公益,与妻子一同准备捐献遗体、角膜。  照顾困难学生自尊,匿名爱心捐助  2000年,刘战军大学毕业,成为济南中学的一名高中历史老师。2004年,当班主任后,他发现有些学生家庭困难,便决心帮助他们,不时捐钱捐物。  济南中
难忘的“夜”  1946年,我在武乡县政府工作,年仅16岁。这年深秋的一个夜晚,给上级机关送完一份急件后,往回赶路,天已黑了。为了抄近路,我选择了乡间小路。  路很难走,我走的又是羊肠小道,道路两边杂草丛生,有的路段被草丛覆盖,眼前的小道模糊不清。我一个小孩在漆黑的夜里,走在这远离村舍的荒山野岭上,心中十分恐惧。我眼睁睁地盯着前边的路,生怕一时疏忽走错。当走到一堆坟地边的小道时,阴森森的松树林在山
为了加强我校学生行善习惯的养成,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给学生讲慈善,倡议学生做慈善,将慈善教育贯穿于每科课堂。无论是哪个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上一节慈善课,让慈善教育无处不在,让慈善在孩子们心中成为无须别人提醒的习惯!在每月的慈善周主题升旗仪式上,向全体学生发出“日行一善”的倡议,各班级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开展主题班会,这一系列活动无不在教育学生做善事,正言行,树善德,扬正气。  “勿以善
几年前,我还在一家大型兵工企业工作。当时,由于工作的需要,单位安排我管理企业的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个图书馆当时免费对外开放。谁想来借书看书,都成。不过,当时一个读者把我烦透了,打心眼里烦!  那个读者是个老头,至少70岁了,背驼得厉害,老头风雨无阻,几乎天天泡在我们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里。不仅如此,在所有读者中,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每天一开阅览室的门,本来不到开馆时间,他都会跟着我进
2017年12月21日,文安驿小学学生高雅帆捧着一本图书激动地说:“我来自梁家河村,这里是习近平爷爷当年插队的地方,从小就听老辈人讲,习爷爷在这里条件虽然艰苦,可坚持学习,时常挑灯夜读。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今天中慈爱心图书室捐给我们很多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珍惜这个机会。”  2017年12月20日至22日,中慈(金米莱)爱心图书室捐赠仪式分别在延安市洛川县菩堤小学、延川县文安
认真阅读《慈善读本》,我深有感触。这是一本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书。  曾有新闻说,素有“股神”美誉的巴菲特和美国首富比尔·盖茨掀起了一股慈善风,还要游说中国富豪们加入。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我首先表示赞同,因为这是好事;但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富豪,捐些钱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到舟曲泥石流,我们多少同胞乃至世界友好国家或个人
陕西文化界常青树骞国政已76岁,虽然参加社会活动少了,但他的公益情怀依然老当益壮、火热赤诚,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对年轻人成长有利,对弱势群体有帮助的事情,他都会义不容辞地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支持。2016年盛夏,笔者和他有过一次接觸,见证了一天之内他应约接待了好几拨人,多是与公益、文学、书画、收藏有关的人。虽上了年纪,骞国政仍然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公益和文艺活动鼓与呼,较之他当初作为陕西省广电厅厅长、
3月13日上午,2019年度“慈善光明行”白内障援助復明项目工作会议在天津爱尔眼科医院召开。市慈善协会会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散襄军出席并讲话。市慈善协会,南开区政府,16位区民政局、慈善协会,天津爱尔眼科医院、武清爱尔眼科医院、宝坻爱尔眼科医院的相关领导出席,天津爱尔眼科医院的相关医护人员,受助患者代表参加会议。  工作会议上,天津爱尔眼科医院通过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向天津市慈善协会捐赠2019
还记得那个公益广告吗?一个女人在忙了一天后给母亲洗脚,她的孩子看到了,也端来一盆水,对她说:“妈妈,洗脚!”屏幕下方出现一行字: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的素养是他成长轨迹的反映,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像忠孝、感恩、诚信这样的美德并非与生俱来的,道德教育和慈善教育应该从小实施。  在当下经济市场逐渐繁荣的同时,有不少人抱怨“人情淡薄”,人们越来越难地去权衡物质生活和
春节的喧嚣慢慢散去,人们又恢复到了日常的生活节奏中。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酝酿,大地正在渐渐地苏醒,冰封的河面已经松动,很快将恢复它的流淌常态。人们纷纷退去厚厚的沉重服装,换上了轻便的薄衫,大地即将迎来一片复苏的景象。  这一天,他穿得特别精神。脸上始终带着笑容,谦逊地和市慈善协会里见到的每一位同志握手。在与他握手的时候虽然因为疾病留下的后遗症身体在不自觉地抖动,但我感觉到他手上传递过来的温度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