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人对奢侈品消费表现出了极大的欲望与需求,这一现象尤其是在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后极为凸显。非理性的与过度的奢侈品消费,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偏执的奢侈消费方式与行为、加剧了社会心理失衡与不公、破坏了生态平衡和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不利于我国和谐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等问题。为此,国家、企业、社会与消费者需要联动一体从顶层设计到个人一致努力树立科学合理的环保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与行为,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奢侈品,奢侈消费,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生态文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以出口带动的中国消费品制造业的急速发展与欧美巨大的消费市场发生了最密切的关系,从此欧美的消费文化開始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人的消费生活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这种影响力影响日益凸显加剧,此时中国人开始对奢侈品消费表现出了极大的欲望与需求,这一现象尤其是在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后极为凸显。“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达到1410亿元人民币,2009年增长至1556亿元人民币,2010年再次大幅度提高,并且提高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这说明增长的趋势仍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事实证明,过去几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度总体增幅在25%-30%之间,2012年奢侈品销售额达到3060亿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发展过快和无节制,使得一系列的矛盾问题日益加剧突出,一些非理性的与过度的奢侈品消费,引发了一连串诸如偏执的奢侈消费方式与行为、加剧了社会心理失衡与不公、破坏了生态平衡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不利于和谐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等问题。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引导与转变中国的消费文化与模式,树立国人科学合理和“新节俭”的环保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与行为,需要“命运共同体”中的国家、企业、社会与消费者的联动一体的从顶层设计到个人的一致努力。
1、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
(1) 奢侈品的定义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奢侈品消费一直都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在以崇尚节俭为美德的中国,一提到“奢侈品”,人们就会把它等同于挥霍、浪费、虚荣,在把“奢侈”一词归为贬义的中文语境下,它有着“挥霍浪费财物,过分追求享受”的言外之意,而那些奢侈品的消费者则被认为是喜欢炫富、盲目跟风的非理性的消费群体。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只有“奢侈”一词而没有“奢侈品”这个舶来词,奢侈品是指英文中的luxury,它 “在牛津高阶辞典的解释是:a thing that is expensive and enjoyable but not essential;在剑桥高阶辞典的解释是:something expensive which is pleasant to have but is not necessary;在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something adding to pleasure or comfort but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从这三本辞典中可以总结出luxury的三个重要特征是:好的、贵的、非必需的。” 在国际上,奢侈品(Luxury)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因为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有品位的高雅的和精致的生活方式,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的消费市场,因此它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出了主要的高档服装、珠宝首饰、香水美酒、豪华车和游艇、私人飞机等物质消费品外,还包括一些稀有的与昂贵的顶级享受与奢华服务等消费体验,如太空旅行等。
(2) 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由对高端奢侈品的逐渐认识到开始接受,其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近几年,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反腐力度加强和快时尚、互联网的冲击等压力下,致使奢侈品消费在我国的市场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奢侈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消费虽然达到了106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46%,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但是就从目前的国内消费形式来看并不容乐观,其中,2014年国内奢侈品消费额就减少250亿元,同比下降11%。”但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也表示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发展虽说目前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呈现整体不佳的状态,但是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奢侈品企业进行了一些新的改变,逐步走向大眾化、年轻态的发展之路,并投身于互联网的怀抱中。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奢侈品行业将重新回归正轨并持续发热。另外根据贝恩咨询发布的《2016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洞察》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市场的贡献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回落(虽然只降了1%,且仍占 30%),而停滞了三年的中国本土市场则第一次出现4%的增长(按照恒定汇率)。”欧睿国际的报告显示,“中国地区奢侈品销售收入在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后,今年已开始逐渐复苏。”欧睿国际预计,本年度中国地区奢侈品销售额为760亿美元,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对于2017年,分析人士表示奢侈品销售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的提振下将实现5%的增幅,远高于2015年的1%。同时欧睿国际也作出“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目前美国奢侈品销售额占全球总销售额的21%。”的大胆预测。这些报告的数据显示出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奢侈品消费有所回落,但通过对“新常态”的积极回应,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逐渐地回归正常并持续发展。 2、 奢侈品消费对中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由原来计划经济下温饱型的消费向小康型、享受型发展,促使人们开始了奢侈消费。“中国式奢侈”曾在2007年两会期间成为一个广为热议、家喻户晓、催人警醒的新词。中国式的奢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花公款不心疼式的奢侈,比如说公费聚餐、旅游与送礼等;二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式的奢侈,这种为在人前“风光”的过度消费致使一些不正之风的滋生,如“大学生裸贷”现象;三是“比富炫阔”的炫富式奢侈等。这种中国式奢侈不仅挥霍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带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也引发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1) 从奢侈品的定义可知,奢侈品是一种昂贵的非生活必须品,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它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富人和“官二代”。中国式奢侈消费体现了一种不公正消费,它加剧了社会公众消费心理的失衡,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非生活必需品,属于人们的次要需求。这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特色的奢侈品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掠夺,如使用动物的皮毛、身体等制作真皮、皮草產品和食品。对稀缺资源过度的浪费与奢侈的消费,是对动物与自然的一种不公正,同时这种观念与行为也出现了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不符合“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正如美国作家比尔·麦吉本在《消费的欲望》这本书的封底所描述的一样“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与人类对于‘物品’的无限欲望——任意消费,奢侈消费以及不顾后果的攀比消费——是相互矛盾是的,结果使得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喘不上气儿来——人类、植物、动物和地球本身。”
(3) 奢侈品的消费被人们公认为是一种与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相关联的消费文化,是一种“富有”、“高社会地位”的符号象征。一些人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则会出现盲目的攀比、炫富、 过度消费等不理性、不科学的消费行为,这种扭曲的消费文化对我国的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正如全国人大代表祝义才说,奢侈消费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掉多少金钱、多少资源及多少人力,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谐的超前消费风,破坏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俗,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4) 中国式奢侈的表现之一是政府的高消费,“因为挥霍的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所以不知道心疼。”一些经济贫困的地区,某些领导喜欢搞豪华工程,贷款、举债,挪用扶贫款、救灾款,违规修建高档楼堂馆所,从而“从中渔利”。此外在政府采购中,“追求高档以及重进口、轻国内等‘出手不凡’的高姿态令人侧目。它最终市政府采购未能实现节约、高效的目的。”这种不理性的、攀比的奢侈消费使得腐败之风在中国大江南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而不利于我国生态政治的建设。
(5) 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不适合以奢侈品消费为象征的过度消费与超前消费。此外,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我国的奢侈品市场主要依靠进口的事实,使得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资金外流,对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近几年来中国人境外消费、代购以及电商上的全球购买等消费模式和行为虽然显示出国人较强的奢侈品购买力,但这种投射力不足的“中国式奢华”最终将会很快消失的。这是符合霍爾姆斯·罗尔斯顿的“任何一种生物或生活方式,如果它们的结果没有足够的投射力,那么它们最多是在局部获得成功和具有价值,但它们很快便会消失。”观点的。
3、 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的可行路径
在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消费境外化;低龄化;平民化与礼品化中凸显的一些问题,以及人们之间的攀比炫富、盲目跟风的奢侈品消费行为,都显示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中存在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文化。与此同时中国式奢侈中的奢华与浪费之风,以及由此隐含的文化缺失的低端消费主义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和谐、可持续、健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环境,需要“命运共同体”的成员国家、企业、社会与个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共同参与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1) 国家层面的作为
针对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中的过度消费、盲目攀比、炫富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与行为,单纯依靠宣传和提倡消费者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由国家立法来进行法律界定与限制,从而是消费者确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如政府应制定与完善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法》,可以通过适当地消减奢侈品进口关税税率,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奢侈品消费干预,从而有效地减少奢侈品境外消费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与完善《资源节约法》、《法对过度包装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限制过度消费;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反腐力度、严格处理腐败之风,限制奢华与浪费的消费行为等。国家通过行政与法律手段对国民的消费观进行合理的来引导,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2) 制造商、营销商层面的作为
根据互为主体这一原则可知,人制造着消费品,也被消费品所制造;人是消费的主体同时也是消费的对象。因此,制造商、营销商与消费者之间是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为奢侈品制造者的企业可以从节能、环保、绿色与低碳的角度出发制造消费品以引导营销商与消费者,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把节能、减排、降耗与环保作为企业与营销商的社会责任,为创建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环境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作用。这种以生态为主导的市场理念是对以利益为主导的市场理念的一种批判与超越,是一种企业、营销商、社会、环境与消费者共赢的可行性理念。
(3) 社会层面
据了解,自2007年起,许多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以及环保专家们在提及“环保消费”、“绿色消费”时,就开始对不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的批判和对消费行为环境责任的倡导,在新闻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与倡导下,这一理念逐渐为消费者熟知从而被接受,使得环保与绿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绿色消费理念指导下的环保消费行为意味着一种可持续的科学生活状态,一种与自然多一份亲近而不是掠夺的生活方式,一种有人文价值内涵的生活品位,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道德选择。”???要真正转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与消费行为,就要改变他们不合理的消费观,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促使他们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合理消费观从理念到时间的过程。 (4) 消费者层面
作为终端的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参与价值创造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文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消费者要树立一个反对“浪费”与“奢侈”,追求更安全、合理、科学、自然、人性化与更和谐幸福的消费模式与消费行为的消费理念——“新节俭”,它在带来新的消费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产业革命与无限的发展生机。我们所处的时代对消费品的环保与人文精神的回归提出要求,以及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消费者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地行动起来,以“新节俭”、“環保消费”、“绿色消费”为指导,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致力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4、 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与中国式奢侈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必然成为题中之意 ,为此需要“命运共同体”的成员国家、企业、社会与个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共同参与引导。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AunWfHXi4IMjJMft06TrBTAPuamZy1AJefOw5vSVQj3wZvJL2LN_Pd4S5q34WmbxNrwBTqD2UId_nA5Fy6YBe2ee-5Ux7WIgCzkXQO6dj8i8MpDX_gqPHIFwlfTpu7z.( DB/OL)2017-06-18[引用日期2017-06-18]
[2] 比爾·麦吉本.消费的欲望[M].朱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8)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99)
[5] 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AunWfHXi4IMjJMft06TrBTAPuamZy1AJefOw5vSVQj3wZvJL2LN_Pd4S5q34WmbxNrwBTqD2UId_nA5Fy6YBe2ee-5Ux7WIgCzkXQO6dj8i8MpDX_gqPHIFwlfTpu7z.( DB/OL)2017-06-18[引用日期2017-06-18]
比尔·麦吉本.消费的欲望[M].朱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8)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99)
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1)
关键词:奢侈品,奢侈消费,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生态文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以出口带动的中国消费品制造业的急速发展与欧美巨大的消费市场发生了最密切的关系,从此欧美的消费文化開始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人的消费生活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这种影响力影响日益凸显加剧,此时中国人开始对奢侈品消费表现出了极大的欲望与需求,这一现象尤其是在2008世界金融危机以后极为凸显。“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达到1410亿元人民币,2009年增长至1556亿元人民币,2010年再次大幅度提高,并且提高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这说明增长的趋势仍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事实证明,过去几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年度总体增幅在25%-30%之间,2012年奢侈品销售额达到3060亿人民币,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发展过快和无节制,使得一系列的矛盾问题日益加剧突出,一些非理性的与过度的奢侈品消费,引发了一连串诸如偏执的奢侈消费方式与行为、加剧了社会心理失衡与不公、破坏了生态平衡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不利于和谐的可持续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等问题。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需要引导与转变中国的消费文化与模式,树立国人科学合理和“新节俭”的环保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等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与行为,需要“命运共同体”中的国家、企业、社会与消费者的联动一体的从顶层设计到个人的一致努力。
1、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
(1) 奢侈品的定义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奢侈品消费一直都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在以崇尚节俭为美德的中国,一提到“奢侈品”,人们就会把它等同于挥霍、浪费、虚荣,在把“奢侈”一词归为贬义的中文语境下,它有着“挥霍浪费财物,过分追求享受”的言外之意,而那些奢侈品的消费者则被认为是喜欢炫富、盲目跟风的非理性的消费群体。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只有“奢侈”一词而没有“奢侈品”这个舶来词,奢侈品是指英文中的luxury,它 “在牛津高阶辞典的解释是:a thing that is expensive and enjoyable but not essential;在剑桥高阶辞典的解释是:something expensive which is pleasant to have but is not necessary;在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something adding to pleasure or comfort but not absolutely necessary。从这三本辞典中可以总结出luxury的三个重要特征是:好的、贵的、非必需的。” 在国际上,奢侈品(Luxury)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因为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有品位的高雅的和精致的生活方式,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的消费市场,因此它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出了主要的高档服装、珠宝首饰、香水美酒、豪华车和游艇、私人飞机等物质消费品外,还包括一些稀有的与昂贵的顶级享受与奢华服务等消费体验,如太空旅行等。
(2) 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由对高端奢侈品的逐渐认识到开始接受,其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近几年,由于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政府反腐力度加强和快时尚、互联网的冲击等压力下,致使奢侈品消费在我国的市场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奢侈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在全球奢侈品消费虽然达到了1060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46%,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但是就从目前的国内消费形式来看并不容乐观,其中,2014年国内奢侈品消费额就减少250亿元,同比下降11%。”但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也表示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发展虽说目前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呈现整体不佳的状态,但是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奢侈品企业进行了一些新的改变,逐步走向大眾化、年轻态的发展之路,并投身于互联网的怀抱中。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奢侈品行业将重新回归正轨并持续发热。另外根据贝恩咨询发布的《2016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洞察》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市场的贡献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回落(虽然只降了1%,且仍占 30%),而停滞了三年的中国本土市场则第一次出现4%的增长(按照恒定汇率)。”欧睿国际的报告显示,“中国地区奢侈品销售收入在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后,今年已开始逐渐复苏。”欧睿国际预计,本年度中国地区奢侈品销售额为760亿美元,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对于2017年,分析人士表示奢侈品销售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的提振下将实现5%的增幅,远高于2015年的1%。同时欧睿国际也作出“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目前美国奢侈品销售额占全球总销售额的21%。”的大胆预测。这些报告的数据显示出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奢侈品消费有所回落,但通过对“新常态”的积极回应,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逐渐地回归正常并持续发展。 2、 奢侈品消费对中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由原来计划经济下温饱型的消费向小康型、享受型发展,促使人们开始了奢侈消费。“中国式奢侈”曾在2007年两会期间成为一个广为热议、家喻户晓、催人警醒的新词。中国式的奢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花公款不心疼式的奢侈,比如说公费聚餐、旅游与送礼等;二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式的奢侈,这种为在人前“风光”的过度消费致使一些不正之风的滋生,如“大学生裸贷”现象;三是“比富炫阔”的炫富式奢侈等。这种中国式奢侈不仅挥霍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带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也引发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1) 从奢侈品的定义可知,奢侈品是一种昂贵的非生活必须品,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它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富人和“官二代”。中国式奢侈消费体现了一种不公正消费,它加剧了社会公众消费心理的失衡,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非生活必需品,属于人们的次要需求。这种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特色的奢侈品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掠夺,如使用动物的皮毛、身体等制作真皮、皮草產品和食品。对稀缺资源过度的浪费与奢侈的消费,是对动物与自然的一种不公正,同时这种观念与行为也出现了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不符合“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正如美国作家比尔·麦吉本在《消费的欲望》这本书的封底所描述的一样“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与人类对于‘物品’的无限欲望——任意消费,奢侈消费以及不顾后果的攀比消费——是相互矛盾是的,结果使得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喘不上气儿来——人类、植物、动物和地球本身。”
(3) 奢侈品的消费被人们公认为是一种与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相关联的消费文化,是一种“富有”、“高社会地位”的符号象征。一些人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则会出现盲目的攀比、炫富、 过度消费等不理性、不科学的消费行为,这种扭曲的消费文化对我国的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正如全国人大代表祝义才说,奢侈消费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掉多少金钱、多少资源及多少人力,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谐的超前消费风,破坏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俗,背离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4) 中国式奢侈的表现之一是政府的高消费,“因为挥霍的是公款,不用自己掏腰包,所以不知道心疼。”一些经济贫困的地区,某些领导喜欢搞豪华工程,贷款、举债,挪用扶贫款、救灾款,违规修建高档楼堂馆所,从而“从中渔利”。此外在政府采购中,“追求高档以及重进口、轻国内等‘出手不凡’的高姿态令人侧目。它最终市政府采购未能实现节约、高效的目的。”这种不理性的、攀比的奢侈消费使得腐败之风在中国大江南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而不利于我国生态政治的建设。
(5) 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与人均国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不适合以奢侈品消费为象征的过度消费与超前消费。此外,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我国的奢侈品市场主要依靠进口的事实,使得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资金外流,对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近几年来中国人境外消费、代购以及电商上的全球购买等消费模式和行为虽然显示出国人较强的奢侈品购买力,但这种投射力不足的“中国式奢华”最终将会很快消失的。这是符合霍爾姆斯·罗尔斯顿的“任何一种生物或生活方式,如果它们的结果没有足够的投射力,那么它们最多是在局部获得成功和具有价值,但它们很快便会消失。”观点的。
3、 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的可行路径
在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消费境外化;低龄化;平民化与礼品化中凸显的一些问题,以及人们之间的攀比炫富、盲目跟风的奢侈品消费行为,都显示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中存在不合理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文化。与此同时中国式奢侈中的奢华与浪费之风,以及由此隐含的文化缺失的低端消费主义等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和谐、可持续、健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的环境,需要“命运共同体”的成员国家、企业、社会与个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共同参与引导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1) 国家层面的作为
针对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中的过度消费、盲目攀比、炫富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与行为,单纯依靠宣传和提倡消费者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由国家立法来进行法律界定与限制,从而是消费者确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如政府应制定与完善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法》,可以通过适当地消减奢侈品进口关税税率,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奢侈品消费干预,从而有效地减少奢侈品境外消费的现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与完善《资源节约法》、《法对过度包装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限制过度消费;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反腐力度、严格处理腐败之风,限制奢华与浪费的消费行为等。国家通过行政与法律手段对国民的消费观进行合理的来引导,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2) 制造商、营销商层面的作为
根据互为主体这一原则可知,人制造着消费品,也被消费品所制造;人是消费的主体同时也是消费的对象。因此,制造商、营销商与消费者之间是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为奢侈品制造者的企业可以从节能、环保、绿色与低碳的角度出发制造消费品以引导营销商与消费者,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把节能、减排、降耗与环保作为企业与营销商的社会责任,为创建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市场环境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作用。这种以生态为主导的市场理念是对以利益为主导的市场理念的一种批判与超越,是一种企业、营销商、社会、环境与消费者共赢的可行性理念。
(3) 社会层面
据了解,自2007年起,许多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以及环保专家们在提及“环保消费”、“绿色消费”时,就开始对不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消费方式的批判和对消费行为环境责任的倡导,在新闻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环保消费”、“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与倡导下,这一理念逐渐为消费者熟知从而被接受,使得环保与绿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绿色消费理念指导下的环保消费行为意味着一种可持续的科学生活状态,一种与自然多一份亲近而不是掠夺的生活方式,一种有人文价值内涵的生活品位,一种有社会责任感的道德选择。”???要真正转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与消费行为,就要改变他们不合理的消费观,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促使他们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合理消费观从理念到时间的过程。 (4) 消费者层面
作为终端的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参与价值创造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文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消费者要树立一个反对“浪费”与“奢侈”,追求更安全、合理、科学、自然、人性化与更和谐幸福的消费模式与消费行为的消费理念——“新节俭”,它在带来新的消费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产业革命与无限的发展生机。我们所处的时代对消费品的环保与人文精神的回归提出要求,以及消费者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消费者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地行动起来,以“新节俭”、“環保消费”、“绿色消费”为指导,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致力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4、 结语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与中国式奢侈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必然成为题中之意 ,为此需要“命运共同体”的成员国家、企业、社会与个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共同参与引导。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AunWfHXi4IMjJMft06TrBTAPuamZy1AJefOw5vSVQj3wZvJL2LN_Pd4S5q34WmbxNrwBTqD2UId_nA5Fy6YBe2ee-5Ux7WIgCzkXQO6dj8i8MpDX_gqPHIFwlfTpu7z.( DB/OL)2017-06-18[引用日期2017-06-18]
[2] 比爾·麦吉本.消费的欲望[M].朱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8)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99)
[5] 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AunWfHXi4IMjJMft06TrBTAPuamZy1AJefOw5vSVQj3wZvJL2LN_Pd4S5q34WmbxNrwBTqD2UId_nA5Fy6YBe2ee-5Ux7WIgCzkXQO6dj8i8MpDX_gqPHIFwlfTpu7z.( DB/OL)2017-06-18[引用日期2017-06-18]
比尔·麦吉本.消费的欲望[M].朱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8)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99)
叶培红.全球化叙事下的美国式消费VS中国式制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2年9月.(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