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初读白连眷的诗歌《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就被他质朴的诗歌语言里所燃烧着的火焰“烫了一下”。多少年后当我也写到农民,依然不由自主地想起土地里那“一小节骨头”。
白连春的诗歌是充满生命的,而且这种生命的气息和张力所带来的阅读冲击,不会轻易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或者松弛,因为在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抒发和生命体验并不陷于“自我”,而是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力的,譬如诗歌《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诗人在诗歌中成功地实现对意境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双重消解——从时间上,诗人一开始就引导着阅读走向时间维度的纵深,“我看见/他(一颗久远年代的灵魂)从时间的那一头朝我走过来”,我们读到的不再是诗人站立在叙述的时间轴点上,对自我个体生态的单一化描述,而是当下与历史的时间点牵联成线,让我们读到一个具有代表性。或者说经过整合的。已经穿越时间限制的整体,“我感到我和他是同一个人:他喘息的声音以及/阳光下他额上闪烁的汗水和我一模一样”,我们的阅读感知,包括情感抒发和精神体验也自然和诗人达成契合。形成统一;而在空间上,诗人看到自己最终的归宿,那是一种回归。“一大片庄稼地(最后成为泥土的路)迅速朝我涌过来。我立刻被淹没了”。路是“同一条路”,而我却不仅仅只是“我”,还有那些几十年前,或者几十年后“和我/一样松土的人”,他们已有或者未及的经验将和“我”有着一样的归宿,这种回归形态的是相似的,甚至是重复的。也正是对生命经验重复的准确把握,使诗人对个体“我”的叙述,进一步在时间上实现统一,而在空间上也找到了个体与整体共同的归属地。
事实上。诗人所获知的这种精神感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应该有着思维经验,这是一种突发的对生命感知瞬间性的深邃思考:人,从何处来。将往何方?诗人对问题的思考和体验是深刻的。但诗歌的呈现并不是一种简单而虚夸“形而上”的解构,而是把这样一个具有全人类意义的问题具体到最渺小的自我,把个体的“我”作为精神思考,生活体验在时间和空间轴上的参照,最和起点,最后再实现回归——这使原本散落于个体抽象化瞬间的思考,被形象地定格下来,甚至被具体到“一小节骨头”的意象里,让阅读时刻被思考“烫了一下”。真切感知“血在燃烧”。这大概也是这首诗歌“宏观性”的意旨所在。
有人在解读《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时说。诗歌是白连春对自己身份(松土的人)的认同,是对土地(庄稼地)的敬畏,但我的理解恰恰相反,诗歌里所表现的是诗人对自我身份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使诗人痛苦不已——这也正是当诗人“在庄稼地里松土时”,“发现一小节骨头”时,“我扶住锄/我扶不稳身体。我的身体摇晃得厉害”的原因所在,这里并不存在敬畏,更多的是一种不甘的痛苦。诗人在重复着自己对这种身份重复的理解的同时,已经表现出不甘,不甘于过着重复历史。然后被历史重复的生活。当诗人“轻轻时起那一小节骨头。感到手/被烫了一下:似乎还有血在燃烧……”,这里更深刻地让我理解到的是诗人对自己生命轮回清晰认知的痛苦,因为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命的结局:“一大片庄稼地迅速朝我涌过来。我立刻被淹没了”——这皇的“烫”显然不仅仅是手,而且也是内心,是精神被灼伤。而“血在燃烧”,一是“小节骨头”里的血,这是想象的血,维系着一种命运的重复延续。二是诗人本身体内的血,这则是真实的血,暗示着诗人一种求变化和解脱的内心挣扎。
正好在《江门文艺》读到白连春的小说《和你一起回家》,以及创作谈《我在北京打工》,我对诗歌《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的理解似乎得以引证。文中白连春说到:“在北京,我是四川人。在四川,我是北京人。在北京,我想四川。在四川,我想北京。然而。北京和四川都不承认我。”这是作为农民出身的诗人在经历选择后的一种矛盾精神心理和尴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但诗人曾经在农民的身份上,在“庄稼地里”挣扎求出路,他从四川到北京,从写诗歌到写小说,努力打工,努力试图实现从农民到文化人的蜕变却是事实。诗人并非羞于农民的身份。而是不甘于重复一种早被预知的生命轨道。但在改变中。现实似乎事与愿违,离开四川,在北京打工的白连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四川人。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失去了故乡。我这一生都在失去。”这样的人生或者是悲壮的,但也已经是精彩的。至少现在的白连春。不会被“一大片庄稼地迅速”涌过来就“立刻被淹没”……
白连春的诗歌是充满生命的,而且这种生命的气息和张力所带来的阅读冲击,不会轻易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化,或者松弛,因为在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抒发和生命体验并不陷于“自我”,而是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力的,譬如诗歌《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诗人在诗歌中成功地实现对意境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双重消解——从时间上,诗人一开始就引导着阅读走向时间维度的纵深,“我看见/他(一颗久远年代的灵魂)从时间的那一头朝我走过来”,我们读到的不再是诗人站立在叙述的时间轴点上,对自我个体生态的单一化描述,而是当下与历史的时间点牵联成线,让我们读到一个具有代表性。或者说经过整合的。已经穿越时间限制的整体,“我感到我和他是同一个人:他喘息的声音以及/阳光下他额上闪烁的汗水和我一模一样”,我们的阅读感知,包括情感抒发和精神体验也自然和诗人达成契合。形成统一;而在空间上,诗人看到自己最终的归宿,那是一种回归。“一大片庄稼地(最后成为泥土的路)迅速朝我涌过来。我立刻被淹没了”。路是“同一条路”,而我却不仅仅只是“我”,还有那些几十年前,或者几十年后“和我/一样松土的人”,他们已有或者未及的经验将和“我”有着一样的归宿,这种回归形态的是相似的,甚至是重复的。也正是对生命经验重复的准确把握,使诗人对个体“我”的叙述,进一步在时间上实现统一,而在空间上也找到了个体与整体共同的归属地。
事实上。诗人所获知的这种精神感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应该有着思维经验,这是一种突发的对生命感知瞬间性的深邃思考:人,从何处来。将往何方?诗人对问题的思考和体验是深刻的。但诗歌的呈现并不是一种简单而虚夸“形而上”的解构,而是把这样一个具有全人类意义的问题具体到最渺小的自我,把个体的“我”作为精神思考,生活体验在时间和空间轴上的参照,最和起点,最后再实现回归——这使原本散落于个体抽象化瞬间的思考,被形象地定格下来,甚至被具体到“一小节骨头”的意象里,让阅读时刻被思考“烫了一下”。真切感知“血在燃烧”。这大概也是这首诗歌“宏观性”的意旨所在。
有人在解读《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时说。诗歌是白连春对自己身份(松土的人)的认同,是对土地(庄稼地)的敬畏,但我的理解恰恰相反,诗歌里所表现的是诗人对自我身份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使诗人痛苦不已——这也正是当诗人“在庄稼地里松土时”,“发现一小节骨头”时,“我扶住锄/我扶不稳身体。我的身体摇晃得厉害”的原因所在,这里并不存在敬畏,更多的是一种不甘的痛苦。诗人在重复着自己对这种身份重复的理解的同时,已经表现出不甘,不甘于过着重复历史。然后被历史重复的生活。当诗人“轻轻时起那一小节骨头。感到手/被烫了一下:似乎还有血在燃烧……”,这里更深刻地让我理解到的是诗人对自己生命轮回清晰认知的痛苦,因为他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命的结局:“一大片庄稼地迅速朝我涌过来。我立刻被淹没了”——这皇的“烫”显然不仅仅是手,而且也是内心,是精神被灼伤。而“血在燃烧”,一是“小节骨头”里的血,这是想象的血,维系着一种命运的重复延续。二是诗人本身体内的血,这则是真实的血,暗示着诗人一种求变化和解脱的内心挣扎。
正好在《江门文艺》读到白连春的小说《和你一起回家》,以及创作谈《我在北京打工》,我对诗歌《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的理解似乎得以引证。文中白连春说到:“在北京,我是四川人。在四川,我是北京人。在北京,我想四川。在四川,我想北京。然而。北京和四川都不承认我。”这是作为农民出身的诗人在经历选择后的一种矛盾精神心理和尴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但诗人曾经在农民的身份上,在“庄稼地里”挣扎求出路,他从四川到北京,从写诗歌到写小说,努力打工,努力试图实现从农民到文化人的蜕变却是事实。诗人并非羞于农民的身份。而是不甘于重复一种早被预知的生命轨道。但在改变中。现实似乎事与愿违,离开四川,在北京打工的白连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四川人。我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失去了故乡。我这一生都在失去。”这样的人生或者是悲壮的,但也已经是精彩的。至少现在的白连春。不会被“一大片庄稼地迅速”涌过来就“立刻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