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烧除对马尾松人工中龄林土壤的短期影响

来源 :土壤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烧除是预防人工林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火烧迹地土壤特征对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火后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黄丰桥林场马尾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按地表可燃物载量设置对照(CK)、低(PB1)、中(PB2)、高(PB3)4种火强度梯度处理。4种处理样地土壤表面温度峰值分别为17、151、322和564℃,峰值温度持续10 min左右,温度高于100℃的持续时间分别为0、19、43和54 min。土壤pH值随火强度的增大而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pH值逐渐下降,对照与PB1样地(2个月后)差异不明显,但4个月内PB2与PB3样地之间平均pH值差异显著。4种处理样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火强度的增大而减少。PB1、PB2、PB3样地的土壤砂石含量增加,而黏土含量减少。对照样地土壤团聚体和平均重量直径没有显著变化,但计划烧除后短期内平均重量直径随火强度的增大而增大,PB1、PB2、PB3样地分别增加0.21、0.25和0.38 mm。6个月内各处理间土壤斥水性差异显著,表层土壤斥水性随火强度增大而增加,PB1、PB2、PB3样地的土壤斥水性1个月内分别达231、454、665 s,分别为对照样地的23、45、66倍。试验结果为火干扰后土壤质量评价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