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的自私行为会对儿童品德以及今后的成长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自私行为属问题行为,是问题行为的重要分支。无论是何种类型,何种形式的自私行为,都会给儿童的有效社会化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儿童形成自私行为的因素相当复杂,要想改善儿童的自私行为,必须明确其成因。文章首先对儿童自私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为成长认知局限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还有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从家庭教育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用以改善儿童的自私行为,通过合理的理论,对儿童的自私行为进行矫正,以免影响到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使得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乐观的面对生活。
关键词:心理学;儿童;自私行为;家庭教育
儿童出现问题行为后会在正常行为上失去应有的状态,不再遵守正常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严重时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与成长,还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私行为,在问题行为的涵盖范围内,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被成人接受,也不会被社会接受。自私行为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突出表现为自私性的攻击行为、扰乱行为、自我伤害行为、占有行为与躲避行为。如果长期不能矫正儿童上述行为,会对儿童的有效社会化带来严重的影响。妨碍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甚至影响儿童的一生。
一、自私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儿童成长的认知局限性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每个儿童都是不成熟的个体,其特征明显表现为认知和行为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在行为上会有所偏差。两、三岁的儿童已经可以明确区分物我关系,并利用我来称呼自己,明确地向别人表达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归属关系,逐步突破自我意识的局限性,并向外部世界扩展。儿童的自我扩展感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不仅意识到身体属于自己,还认识到父母以及家里的物品都属于自己。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发展出强烈的占有意识,并在行为上有所表现,例如,经常看到儿童用手按住自己的玩具、水果嚷嚷:“这是我的,谁也不许碰。”这个时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渡期,与道德意义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仅仅是扩展自我的表现。儿童经过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会逐渐迈向成熟的行列,发展时,自我意识以及心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最开始,家长没有对儿童的支配欲和占有欲进行有效的引导,所以逐步发展成为客观性的自私行为。例如不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或者不让小朋友摸自己的宠物。要想改善上述问题,必须对儿童进行及时的道德教育。如果道德认识不能改变,可以说永远无法矫正儿童的自私行为。甚至发展为道德层面的不良习惯[1]。
(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潜移默化和榜样示范
因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儿童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直接经验以及亲身实践。他人的言行也会对儿童行为造成直接的影响,是一种间接性的强化。从本质上来说,儿童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儿童形成自私行为。这种影响有的通过对儿童行为的直接强化完成,有的就是通过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榜样示范实现的。
(三)家庭教育意识偏差
目前,市场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社会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发展形势的转变,部分家长的认知也有所偏差,甚至偏袒儿童出现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有些家长不辨是非,鼓励儿童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的行为[2]。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水平与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儿童与同伴争抢玩具的行为时,很多家长都会直接告诉孩子,明天咱们就去买。因此,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儿童的物质需要,导致其物质需要不断膨胀。虽然,孩子的物质需要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但是极易导致儿童形成易攀比的个性,贪图物质上的享受。
二、心理学视野下儿童自私行为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奠定道德认知基础
儿童最早会在两岁或者三岁左右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和行为,突出表现为对物质的占有意识,这不仅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可直观地表现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扩展感。家庭教育需要在这个时期,针对儿童进行道德认知的培养,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肢体行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使得幼儿明确自己的权利。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只拥有支配自身物品的权利,但是支配物品并不代表独享物品。因此,家庭教育需要着重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让儿童享受到分享的快乐与感觉,以便儿童学会主动分享。这是从社会道德需要入手,对儿童进行的培养。
(二)培养儿童的同理心
前运算是指儿童二岁到七岁之间这个时间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具备相当明显的自我中心,并在成长中逐步表现出来,这种自我中心导致儿童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核心,上述理论由著名学者皮亚杰提出。自我中心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但是儿童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均不成熟,认知水平远远不如成年人[3]。儿童的思维受到诸多限制后,思考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儿童始终保有自我中心的意识,就会逐渐引起自私行为,甚至形成性格上的缺陷,因此,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帮助儿童解除自我中心的思想。要想改善儿童自我中心的问题,需要良好的社会互动。这要求家长为儿童提供一定的用于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使得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认知。儿童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会逐步矫正自我中心,感受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观点,在心理上理解、接纳他人,有效改善利己問题。
(三)培养合理的需要结构
从需要层次的理论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层次结构,多层次的结构具备复杂的特征,构成相当繁琐,从低级到高级都有明确的分类。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有自我实现需要。人的需要并不是盲目满足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首先被满足的需要,往往是低级需要,然后逐级发展,朝向高级需要转变。需要注意的是,过于膨胀的低级需要会对高级需要造成一定的限制,低级需要被夸大后也会影响到人的高级需要,甚至导致其被不断压缩。基于上述层次理论,家庭教育应注重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但是不可盲目提供儿童物质上的满足,一定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这也是加快儿童高级需要生成的前提条件[4]。 例如,儿童在得到心仪的玩具后会在情绪上表现的异常兴奋。家长可在这一过程中适时表扬儿童,着重夸奖儿童自愿与其他小朋友进行的分享,这对儿童自尊需要的激发有重要作用。在儿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家长同样可进行适当的表扬,这不仅可以带给儿童成就感,也可激发童的归属需要。通过不断的夸奖与激发,儿童会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需求与结构。然后利用高层次的追求逐渐矫正自私的行为或者自私的愿望。分享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儿童合作意识的过程,家长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儿童适当的引导。
(四)利用行为矫正的理论,有效进行家庭矫正
因为自私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好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儿童逐步养成了自私的习惯。指导个体对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学习,就是指行为矫正,行为矫正与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之间密切相关,还有社会学理论行为以及认知学习,处理问题的行为等多项内容,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变儿童的自私行为。因为,儿童感受到自私行为带来的好处,所以养成了一定的习惯,这就是矫正中所说的强化。强化物具有提高儿童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也是其明显特征,强化物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为消费性强化物以及社会性强化物。饼干、水果以及饮料等都属于一次性消费物品,这些一次性消费物品都属于消费性强化物,是消费性强化物的重要分支,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儿童不会自主的与长辈分享西瓜,甚至是抗拒与长辈分享。社会性强化物突出表现为儿童喜欢的身体或者表情刺激等,有可能是口头上的赞美,也有可能表现为身体上的接触。例如儿童会利用撒谎的方式拒绝与同伴分享玩具,这个时候家长的表现相当重要,如果家长脸上出现欣赏或者赞赏的表情,就会给儿童埋下自私的种子。因此,只有找到儿童形成自私行为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矫正。例如,如果儿童主动分西瓜给长辈,或者与伙伴分享玩具,家长一定要适时的表现出赞赏与表扬,这是通过心理学理论矫正儿童自私行为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只有确定儿童产生自私行为的原因,才能顺利矫正,明确儿童产生自私行为的原因后才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并利用恰当措施消除儿童自私行为。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将儿童自私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可将上述类型作为核心,有针对性的矫正儿童的自私行为,确保家庭教育策略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不能完全依靠儿童自己矫正自私行为,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适当鼓励儿童,使得儿童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儿童自私行为的矫正有重要作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后,儿童的自私行为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向璇.家庭教育对幼儿自私行为的影响[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12):56.
[2]刘建琼.浅谈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J].中國校外教育,2018,654(34):153-154.
[3]赵梅菊,高源.内省在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和价值[J].现代特殊教育,2017(4):26-31.
[4]田秋杰.行为主义治疗技术在农村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运用[J].大众心理学,2016(4):44-46.
关键词:心理学;儿童;自私行为;家庭教育
儿童出现问题行为后会在正常行为上失去应有的状态,不再遵守正常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严重时不能与人正常交往,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与成长,还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私行为,在问题行为的涵盖范围内,这种行为不仅不会被成人接受,也不会被社会接受。自私行为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突出表现为自私性的攻击行为、扰乱行为、自我伤害行为、占有行为与躲避行为。如果长期不能矫正儿童上述行为,会对儿童的有效社会化带来严重的影响。妨碍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甚至影响儿童的一生。
一、自私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儿童成长的认知局限性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每个儿童都是不成熟的个体,其特征明显表现为认知和行为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在行为上会有所偏差。两、三岁的儿童已经可以明确区分物我关系,并利用我来称呼自己,明确地向别人表达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归属关系,逐步突破自我意识的局限性,并向外部世界扩展。儿童的自我扩展感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不仅意识到身体属于自己,还认识到父母以及家里的物品都属于自己。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发展出强烈的占有意识,并在行为上有所表现,例如,经常看到儿童用手按住自己的玩具、水果嚷嚷:“这是我的,谁也不许碰。”这个时期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渡期,与道德意义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仅仅是扩展自我的表现。儿童经过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会逐渐迈向成熟的行列,发展时,自我意识以及心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最开始,家长没有对儿童的支配欲和占有欲进行有效的引导,所以逐步发展成为客观性的自私行为。例如不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或者不让小朋友摸自己的宠物。要想改善上述问题,必须对儿童进行及时的道德教育。如果道德认识不能改变,可以说永远无法矫正儿童的自私行为。甚至发展为道德层面的不良习惯[1]。
(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潜移默化和榜样示范
因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儿童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直接经验以及亲身实践。他人的言行也会对儿童行为造成直接的影响,是一种间接性的强化。从本质上来说,儿童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儿童形成自私行为。这种影响有的通过对儿童行为的直接强化完成,有的就是通过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榜样示范实现的。
(三)家庭教育意识偏差
目前,市场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社会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发展形势的转变,部分家长的认知也有所偏差,甚至偏袒儿童出现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有些家长不辨是非,鼓励儿童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的行为[2]。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水平与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儿童与同伴争抢玩具的行为时,很多家长都会直接告诉孩子,明天咱们就去买。因此,经济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儿童的物质需要,导致其物质需要不断膨胀。虽然,孩子的物质需要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但是极易导致儿童形成易攀比的个性,贪图物质上的享受。
二、心理学视野下儿童自私行为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奠定道德认知基础
儿童最早会在两岁或者三岁左右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和行为,突出表现为对物质的占有意识,这不仅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可直观地表现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扩展感。家庭教育需要在这个时期,针对儿童进行道德认知的培养,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者肢体行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使得幼儿明确自己的权利。让幼儿意识到,自己只拥有支配自身物品的权利,但是支配物品并不代表独享物品。因此,家庭教育需要着重培养儿童的分享意识,让儿童享受到分享的快乐与感觉,以便儿童学会主动分享。这是从社会道德需要入手,对儿童进行的培养。
(二)培养儿童的同理心
前运算是指儿童二岁到七岁之间这个时间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具备相当明显的自我中心,并在成长中逐步表现出来,这种自我中心导致儿童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核心,上述理论由著名学者皮亚杰提出。自我中心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但是儿童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均不成熟,认知水平远远不如成年人[3]。儿童的思维受到诸多限制后,思考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他人的感受。如果儿童始终保有自我中心的意识,就会逐渐引起自私行为,甚至形成性格上的缺陷,因此,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帮助儿童解除自我中心的思想。要想改善儿童自我中心的问题,需要良好的社会互动。这要求家长为儿童提供一定的用于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使得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认知。儿童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会逐步矫正自我中心,感受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观点,在心理上理解、接纳他人,有效改善利己問题。
(三)培养合理的需要结构
从需要层次的理论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层次结构,多层次的结构具备复杂的特征,构成相当繁琐,从低级到高级都有明确的分类。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有自我实现需要。人的需要并不是盲目满足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首先被满足的需要,往往是低级需要,然后逐级发展,朝向高级需要转变。需要注意的是,过于膨胀的低级需要会对高级需要造成一定的限制,低级需要被夸大后也会影响到人的高级需要,甚至导致其被不断压缩。基于上述层次理论,家庭教育应注重满足儿童的物质需要,但是不可盲目提供儿童物质上的满足,一定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这也是加快儿童高级需要生成的前提条件[4]。 例如,儿童在得到心仪的玩具后会在情绪上表现的异常兴奋。家长可在这一过程中适时表扬儿童,着重夸奖儿童自愿与其他小朋友进行的分享,这对儿童自尊需要的激发有重要作用。在儿童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家长同样可进行适当的表扬,这不仅可以带给儿童成就感,也可激发童的归属需要。通过不断的夸奖与激发,儿童会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需求与结构。然后利用高层次的追求逐渐矫正自私的行为或者自私的愿望。分享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儿童合作意识的过程,家长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儿童适当的引导。
(四)利用行为矫正的理论,有效进行家庭矫正
因为自私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好处,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儿童逐步养成了自私的习惯。指导个体对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学习,就是指行为矫正,行为矫正与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之间密切相关,还有社会学理论行为以及认知学习,处理问题的行为等多项内容,通过不断的努力,改变儿童的自私行为。因为,儿童感受到自私行为带来的好处,所以养成了一定的习惯,这就是矫正中所说的强化。强化物具有提高儿童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也是其明显特征,强化物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为消费性强化物以及社会性强化物。饼干、水果以及饮料等都属于一次性消费物品,这些一次性消费物品都属于消费性强化物,是消费性强化物的重要分支,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儿童不会自主的与长辈分享西瓜,甚至是抗拒与长辈分享。社会性强化物突出表现为儿童喜欢的身体或者表情刺激等,有可能是口头上的赞美,也有可能表现为身体上的接触。例如儿童会利用撒谎的方式拒绝与同伴分享玩具,这个时候家长的表现相当重要,如果家长脸上出现欣赏或者赞赏的表情,就会给儿童埋下自私的种子。因此,只有找到儿童形成自私行为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矫正。例如,如果儿童主动分西瓜给长辈,或者与伙伴分享玩具,家长一定要适时的表现出赞赏与表扬,这是通过心理学理论矫正儿童自私行为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只有确定儿童产生自私行为的原因,才能顺利矫正,明确儿童产生自私行为的原因后才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并利用恰当措施消除儿童自私行为。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将儿童自私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可将上述类型作为核心,有针对性的矫正儿童的自私行为,确保家庭教育策略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不能完全依靠儿童自己矫正自私行为,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适当鼓励儿童,使得儿童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对儿童自私行为的矫正有重要作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后,儿童的自私行为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向璇.家庭教育对幼儿自私行为的影响[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12):56.
[2]刘建琼.浅谈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J].中國校外教育,2018,654(34):153-154.
[3]赵梅菊,高源.内省在孤独症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和价值[J].现代特殊教育,2017(4):26-31.
[4]田秋杰.行为主义治疗技术在农村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运用[J].大众心理学,2016(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