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增强个体学习能力的要 求越来越强烈,迫切要求人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拓展知识和技能。大学生必须具备主动、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建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系 统化学习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的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加强素质教育、增强质量意识”的思想和观念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教学中,高校教师应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环节着手,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做到推陈出新,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该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组织实施;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10012-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本文就该课程在教学中从教材选取、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如何改革做一些探讨。
1 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择适宜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在选用教材上高职院校曾经走过弯路,以前曾选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强,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枯燥感。由于高职教育近几年刚刚起步,而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选择由高职院校编写的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材。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的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越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教学形式
以往的高职计算机课教学基本沿袭传统的“板书 讲解”授课方法。由于目前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 操作 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教学效果差。采用多媒体教学有了同步演示,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
4 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的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实例中对学习目标有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广大学生所欢迎的和乐于接受的。
5 实践操作
计算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以实验课为重点,实验题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与实际应用相贴切的实验任务之中。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1:1,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了保障学生在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实验课时应采用实验课评分制度,用以激发学生完成实验课的积极性。实验操作课应该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6 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掌握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就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开始时,内容少而简单,待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难事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属性操作方法时,再把图像属性、表格属性操作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7 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验作业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每部分各占50%。
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
参考文献:
[1] 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 阎璄,张心越,徐少军.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该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组织实施;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5-10012-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一门公共基础课,本文就该课程在教学中从教材选取、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如何改革做一些探讨。
1 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择适宜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在选用教材上高职院校曾经走过弯路,以前曾选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强,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枯燥感。由于高职教育近几年刚刚起步,而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选择由高职院校编写的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教材。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的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越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教学形式
以往的高职计算机课教学基本沿袭传统的“板书 讲解”授课方法。由于目前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 操作 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教学效果差。采用多媒体教学有了同步演示,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
4 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的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实例中对学习目标有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广大学生所欢迎的和乐于接受的。
5 实践操作
计算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应以实验课为重点,实验题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与实际应用相贴切的实验任务之中。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1:1,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了保障学生在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实验课时应采用实验课评分制度,用以激发学生完成实验课的积极性。实验操作课应该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6 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掌握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就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开始时,内容少而简单,待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难事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属性操作方法时,再把图像属性、表格属性操作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7 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验作业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每部分各占50%。
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
参考文献:
[1] 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 阎璄,张心越,徐少军.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