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放缓成定局
在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全球贸易水平无法持续保持在高位、在可预见的将来融资状况不稳定等背景下,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盖尔·福斯勒对媒体表示,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全球上升并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则将从2006年的5.5%略降至5%至4.9%。亚洲地区放缓至6.5%,印度将放缓到8%,日本则为1.5%,欧洲放缓到2%以下。
而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写的《2008年世界经济黄皮书》,2008年全球经济减速将会持续,但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不同步,出现全球衰退的可能性不大。黄皮书分析说,首先,美国房市及次贷危机还在发展之中,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延迟效应将逐步显现,经济受到的冲击将大于预期。其次。高油价背景下通胀压力加大,将限制发达国家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第三,美国经济减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但欧元区、日本处于经济的上升周期阶段、新兴市场维持强劲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减速的影响。综合上述因素,黄皮书预计2008年全球增长率在46%至48%之间。美国增速可能会放缓到2%左右,日本略微降低到1.7%至1.8%。欧元区将在2.1%左右。
美林和雷曼兄弟的经济展望报告也对全球经济在面临美国放缓时的弹性持乐观态度。雷曼兄弟称,尽管低迷的美国房市打击了消费信心,金融紧缩抑制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但鉴于各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及全球活力对下行趋势的缓冲,2008年美国及全球经济都不会陷入衰退。预计美联储将降息4次。欧洲央行及英国央行各降息两次,而日本央行将全年维持利率不变。美林则预计2008年除美国以外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6%略微放缓至5.6%。美国增长率则从2.2%放慢至1.4。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数据显示,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了增长疲弱的迹象。经济前景愈加黯淡。穆迪经济网专家Ruth Stroppiana认为,与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前景相比,2008年日本将继续拖亚洲的后腿,全年经济增长率约为1.7%,低于2007年的预测值2%。
新兴市场“风景这边独好”
说到2007年世界经济的特点,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新兴市场作用上升,尤其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增长发动机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他说,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增长发动机。至少是并驾齐驱的发动机。他基本同意世界经济会与美国“脱钩”的观点。
“只要美国经济增长1%至2%,新兴市场就能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如果美国陷入严重衰退,就会拖垮欧洲与日本,新兴市场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必然发生改变。届时中国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灵活性,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变得偏于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会变得较为宽松,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来抵消出口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他表示,中国政府目前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手头有很多钱。他预计2008年新兴市场将继续跑赢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中国增长率将达到10.5%,且很可能会超出预期;印度9%至10%,整个亚洲5%至6%。而美国增长率只有2.5%,欧洲2%,日本2%以上。
2008年对大多数亚太经济体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减速和对亚太地区制成品需求的下降,由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会将放缓。不过。该地区的前景依然较为乐观,在外需减弱时,内需将为2008年的增长提供动力。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区经济增长,多数经济体将继续保持超过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强劲态势。
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与策略主管汪涛表示,中国强劲的内需将继续支撑2008年的经济增长,但食品之外的通胀压力可能在加大,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并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信贷冻结和新开工项目的控制不会持续很久,因为政府并不想让经济减速太多。而奥运因素带动的投资和消费也使经济在总体上呈乐观态势。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保持10%左右。
全球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2007年以来,受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的推动。全球范围内通胀压力明显上升。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这是当年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可能意味着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各国必须将通胀压力上升视为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在此之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而通胀压力并未相应增大的现象。梅新育表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基础是贸易的全球化,中国空前深入广泛地加入到世界生产体系中,通过低成本生产化解了全球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人已提出“中国目前已经到了剩余劳动力耗尽的转折点”这一观点。他说,如果中国真的走到或正在逼近这个转折点,这意味着过去十多年来对全球抑制通胀起至0重要作用的中国正面临着生产成本全面上升的情况。
要消除中国剩余劳动力耗尽这一因素的影响,有一些西方的生产商盯上了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但是。梅新育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印度在未来10年不可能发挥类似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抑制全球通胀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印度缺乏像中国这样庞大且有文化、有进取心的劳动力群体。中国的识字率在90%以上。而印度50%以上的人是文盲。其次,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是中国之所以能迅速地进入国际生产体系、成为世界工厂的前提,而印度却不具备这一基础。第三,中国的基础设施远远好于印度。印度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要像中国这样大规模地改善基础设施,成本高得不可想象。
因此,这意味着未来10年全球性的通胀是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如果这一判断能够成立。中国的反通胀对策需要进行调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消除通胀上,而只能是在与通胀同行的前提下设法缓解和消除通胀对弱势群体的冲击。”梅新育如是说。
专家预计,2008年上半年,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将继续给多数亚太经济体带来通胀风险,但全球经济放缓、石油和其他商品期货价格回落及本币走强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压力。
金融风险将是最大风险
在谈到未来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时,除了美元危机、通胀、政策紧缩等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外,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大了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
福斯勒表示,一方面美联储在降息,另外一方面美国的银行却在收紧信贷。她用股市的波动性来衡量特定时期的金融风险。认为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波动性上升、避险需求增加时期。且这一时期不会很快过去,美国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出于避险的考虑,投资者将从股市撤离的资金投入国债市场。导致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这正在使美联储逐渐失去对利率的控制权。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尚未结束,金融市场的风险将成为2008年最大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切实可靠的政策或者措施来加以控制。他说,由于目前金融产品的技术发展太快、金融市场的规模扩展太快、金融风险的控制手段跟不上、金融监管远远落后市场。更重要的是全球的金融协调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今天金融波动的剧烈程度是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无法想象的。这可以从美国次贷危机中清晰可见。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房地产价格的调整一般都会经历3年至4年低迷期。朱民因此判断此次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远未结束。房贷抵押物价值还将下降。他说,随着大量浮动利率贷款集中进入利率重设期,越来越多的借教人无法通过“惊险的一跃”。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仍会居高不下,而美国政府通过的“冻结利率计划”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形势,发贷危机持续时间可能进一步延长,有关金融机构将不得不承受更大的损失。由于美国的消费是资产主导型。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将抑制国内消费,美国经济减速将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说,亚洲经济是不是和美国脱钩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因为脱钩和不脱钩对经济的影响只是1个百分点到3个百分点,而金融的波动则会导致危机的发生。”
在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上升、全球贸易水平无法持续保持在高位、在可预见的将来融资状况不稳定等背景下,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盖尔·福斯勒对媒体表示,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全球上升并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则将从2006年的5.5%略降至5%至4.9%。亚洲地区放缓至6.5%,印度将放缓到8%,日本则为1.5%,欧洲放缓到2%以下。
而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写的《2008年世界经济黄皮书》,2008年全球经济减速将会持续,但由于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不同步,出现全球衰退的可能性不大。黄皮书分析说,首先,美国房市及次贷危机还在发展之中,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延迟效应将逐步显现,经济受到的冲击将大于预期。其次。高油价背景下通胀压力加大,将限制发达国家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第三,美国经济减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负面影响,但欧元区、日本处于经济的上升周期阶段、新兴市场维持强劲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减速的影响。综合上述因素,黄皮书预计2008年全球增长率在46%至48%之间。美国增速可能会放缓到2%左右,日本略微降低到1.7%至1.8%。欧元区将在2.1%左右。
美林和雷曼兄弟的经济展望报告也对全球经济在面临美国放缓时的弹性持乐观态度。雷曼兄弟称,尽管低迷的美国房市打击了消费信心,金融紧缩抑制了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但鉴于各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及全球活力对下行趋势的缓冲,2008年美国及全球经济都不会陷入衰退。预计美联储将降息4次。欧洲央行及英国央行各降息两次,而日本央行将全年维持利率不变。美林则预计2008年除美国以外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6%略微放缓至5.6%。美国增长率则从2.2%放慢至1.4。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数据显示,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了增长疲弱的迹象。经济前景愈加黯淡。穆迪经济网专家Ruth Stroppiana认为,与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良好前景相比,2008年日本将继续拖亚洲的后腿,全年经济增长率约为1.7%,低于2007年的预测值2%。
新兴市场“风景这边独好”
说到2007年世界经济的特点,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新兴市场作用上升,尤其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增长发动机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他说,2007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增长发动机。至少是并驾齐驱的发动机。他基本同意世界经济会与美国“脱钩”的观点。
“只要美国经济增长1%至2%,新兴市场就能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如果美国陷入严重衰退,就会拖垮欧洲与日本,新兴市场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必然发生改变。届时中国应保持宏观政策的灵活性,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变得偏于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会变得较为宽松,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来抵消出口减少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他表示,中国政府目前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手头有很多钱。他预计2008年新兴市场将继续跑赢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中国增长率将达到10.5%,且很可能会超出预期;印度9%至10%,整个亚洲5%至6%。而美国增长率只有2.5%,欧洲2%,日本2%以上。
2008年对大多数亚太经济体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减速和对亚太地区制成品需求的下降,由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会将放缓。不过。该地区的前景依然较为乐观,在外需减弱时,内需将为2008年的增长提供动力。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区经济增长,多数经济体将继续保持超过长期潜在增长率的强劲态势。
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与策略主管汪涛表示,中国强劲的内需将继续支撑2008年的经济增长,但食品之外的通胀压力可能在加大,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并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信贷冻结和新开工项目的控制不会持续很久,因为政府并不想让经济减速太多。而奥运因素带动的投资和消费也使经济在总体上呈乐观态势。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保持10%左右。
全球通胀压力明显上升
2007年以来,受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的推动。全球范围内通胀压力明显上升。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这是当年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可能意味着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各国必须将通胀压力上升视为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而在此之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而通胀压力并未相应增大的现象。梅新育表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基础是贸易的全球化,中国空前深入广泛地加入到世界生产体系中,通过低成本生产化解了全球价格上涨的压力。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人已提出“中国目前已经到了剩余劳动力耗尽的转折点”这一观点。他说,如果中国真的走到或正在逼近这个转折点,这意味着过去十多年来对全球抑制通胀起至0重要作用的中国正面临着生产成本全面上升的情况。
要消除中国剩余劳动力耗尽这一因素的影响,有一些西方的生产商盯上了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但是。梅新育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印度在未来10年不可能发挥类似中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抑制全球通胀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印度缺乏像中国这样庞大且有文化、有进取心的劳动力群体。中国的识字率在90%以上。而印度50%以上的人是文盲。其次,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是中国之所以能迅速地进入国际生产体系、成为世界工厂的前提,而印度却不具备这一基础。第三,中国的基础设施远远好于印度。印度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要像中国这样大规模地改善基础设施,成本高得不可想象。
因此,这意味着未来10年全球性的通胀是一个需要正视的现实。“如果这一判断能够成立。中国的反通胀对策需要进行调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消除通胀上,而只能是在与通胀同行的前提下设法缓解和消除通胀对弱势群体的冲击。”梅新育如是说。
专家预计,2008年上半年,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将继续给多数亚太经济体带来通胀风险,但全球经济放缓、石油和其他商品期货价格回落及本币走强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压力。
金融风险将是最大风险
在谈到未来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时,除了美元危机、通胀、政策紧缩等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外,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大了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
福斯勒表示,一方面美联储在降息,另外一方面美国的银行却在收紧信贷。她用股市的波动性来衡量特定时期的金融风险。认为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波动性上升、避险需求增加时期。且这一时期不会很快过去,美国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出于避险的考虑,投资者将从股市撤离的资金投入国债市场。导致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这正在使美联储逐渐失去对利率的控制权。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尚未结束,金融市场的风险将成为2008年最大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切实可靠的政策或者措施来加以控制。他说,由于目前金融产品的技术发展太快、金融市场的规模扩展太快、金融风险的控制手段跟不上、金融监管远远落后市场。更重要的是全球的金融协调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今天金融波动的剧烈程度是10年前、20年前、30年前无法想象的。这可以从美国次贷危机中清晰可见。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房地产价格的调整一般都会经历3年至4年低迷期。朱民因此判断此次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远未结束。房贷抵押物价值还将下降。他说,随着大量浮动利率贷款集中进入利率重设期,越来越多的借教人无法通过“惊险的一跃”。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仍会居高不下,而美国政府通过的“冻结利率计划”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形势,发贷危机持续时间可能进一步延长,有关金融机构将不得不承受更大的损失。由于美国的消费是资产主导型。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将抑制国内消费,美国经济减速将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说,亚洲经济是不是和美国脱钩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因为脱钩和不脱钩对经济的影响只是1个百分点到3个百分点,而金融的波动则会导致危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