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和业务性很强的系统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医院要树立起财务管理的观念,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主动性,为医院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推动医院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加强措施
财务管理是对医院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考核等工作的总称,在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医院所有的经营决策都以医院财务核算为依据,在经营决策实施过程中财务部门合理的财务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医疗机构不断深化改革,医疗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对保证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医院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
部分医院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并不强,在对医院进行管理的时候,只重视医疗业务管理,忽视了医院的价值管理,这样容易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使医院的运行成本过高。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极强,工作量大,因此,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才,但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养,并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这就使部分医院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以至于不能发现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竞争水平的提高。
强化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医院领导有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才会做的更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财务管理人员,现在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医院应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鼓励财务管理人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财务人员自己也应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适应新形势。医院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起新的理财观念,增强财务人员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核算工作,还应充分利用财会信息参与经营活动决策和管理,从能否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判断和评价医院经营活动的预测和决策是否可行,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提高经营效益。
二、加强会计核算和内控制度,做好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医疗成本核算主要是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医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但可以用制造成本法制定目标成本,编制预算。如果将来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按病种支付,那么医院就应当测算病种平均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预测保本工作量,加强成本控制。而对于医院的长期投资,如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就需要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
三、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实现收支平衡并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工作。在编制医院预算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首先,在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的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其次,编制支出预算时,支出要考虑周全,重点保证三类支出,即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如水、电,燃料、药品、材料等的费用)、医院发展费用(如设备购置费用、修缮费用等,这是医院支出的重点)。在预算编制时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合理安排。预算有很大的主观成分,所以其准确性难以有效保证,要保证预算具有一定的弹性。
财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有关数据资料和最新信息对收支情况进行预测,以便计划下一阶段将要发生的费用支出,控制不合理的开支范围,这样就可以预防收支严重不平衡,防止出现巨额亏损,从而提高医院的经营绩效。
四、强化对医院资产的管理
一些医院一方面有很多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又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运用状况难以优化。为解决这些问题,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财务部门与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制定合理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报废制度,定期由医院财务部门和物资设备部门共同进行资产清查,提出积压清单,对积压物资进行及时处理,防止物资的浪费和积压。建立盘点清查制度,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建立资产档案管理,使各部门所承担的责任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对相关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其进行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使资产的安全完整得到保证。为优化资源配置,医院不仅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还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医院是科技密集型行业,其无形资产包括医疗信誉、专利权、专家声誉及知名度、科技研究论文以及病案等。对医院的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声誉,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必然不能忽视对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
五、加强投资管理,降低投资风险
1 加强购进药品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
医院正常购进药品材料与设备,其支出约占每年总支出的50%,药品材料和设备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和设备的使用效益。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首先,建议设立采购小组专司药品材料和设备采购的具体业务,明确采购成员的采购权限和采购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小组要对采购的药品公开向供应商询价,列表比较、筛选后选择供应商,把确定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请表上,证明询价工作已经完毕,报请医院价格管理办公室审批。医院价格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医院的价格管理工作,对所呈报采购价格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核实无误后下批价格审批单,将比价工作落到实处。对大型设备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这种采购方式往往能通过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得到最为合理的供应价格,以降低医院采购成本,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2 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医院项目投资大小不等,但无论大小都要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这样可以避免投资的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医院投资的内容主要有购置医疗设备、基本建设以及并购其他医院等。现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一般由领导或使用部门提出。在决策过程中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多由使用设备的业务部门完成,很少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对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回报等作全面、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作出可行性研究分析,以免盲目购置,造成资金浪费。财务人员通过综合的运算方法,对经济业务科学地加以分析评判,为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法提供经济分析结果,参与经济决策做好参谋,向决策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六、加强筹资管理,降低资金成本
医疗市场的竞争及医疗技术、设备的日新月异要求医院加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很大。目前医院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的财政补助,二是药品的差价收入,三是医疗服务收入。随着国家财政状况和医院分配关系的变化,医院资金的三个来源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财政对医院的补助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药品销售的减价收入也随着药品价格大幅度降价而萎缩;政府出于保持社会稳定等原因对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调整进行控制,医疗服务收入被控制在成本以内。以上三个方面情况使医院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合理筹措医院建设发展资金已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卫生改革与医院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下,医院应解放资金短缺的问题。银行贷款是当前医院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医院可以争取信贷资金的支持。医院要尽力争取低息、贴息的专项贷款和扶贫贷款、减轻经济压力。融资租赁是医院筹措资金的另一途径。融资租赁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医疗设备。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医院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弹性空间,有利于医院在短期内筹措资金购置急需医疗设备,提高诊治水平和医疗质量,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医院股份合作经营、医疗技术合作等融资形式是日益活跃发展的筹资形式。
七、实行绩效挂钩,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开展财务绩效目的是为了客观评价医院经营成果和经营行为,寻找经营管理中的差距和缺陷,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的不断改进;客观全面地反映医院资产运营效果和财务效益状况,有助于正确引导医院经营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客观评价医院各科室和员工工作效能,实现员工绩效的改善,使员工能力得到提高,将医院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
医院财务绩效分析评价体系可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反映财务效益指标的,如净资产结余率、业务收入结余率等,二是反映资产运营效率指标的,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三是反映偿债能力指标的,如资产负债率等,四是反映发展能力指标的,如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医院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时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务指标与医疗指标的关系。医院过分鼓励科室追求经济目标,必然会损害社会和患者的利益。
总之,当代医院财务管理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加强财务管理,为医院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和智能型财务分析,财务系统应尽快从原来的独立。封闭发展过渡到完全融入医院管理整体中去。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加强措施
财务管理是对医院有关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考核等工作的总称,在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医院所有的经营决策都以医院财务核算为依据,在经营决策实施过程中财务部门合理的财务控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随着医疗机构不断深化改革,医疗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对保证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医院整体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
部分医院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并不强,在对医院进行管理的时候,只重视医疗业务管理,忽视了医院的价值管理,这样容易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使医院的运行成本过高。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极强,工作量大,因此,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才,但医院普遍注重对医疗人员的培养,并不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这就使部分医院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以至于不能发现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竞争水平的提高。
强化医院领导财务管理意识,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医院领导有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重视财务管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才会做的更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财务管理人员,现在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医院应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鼓励财务管理人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活动。财务人员自己也应主动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适应新形势。医院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起新的理财观念,增强财务人员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核算工作,还应充分利用财会信息参与经营活动决策和管理,从能否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判断和评价医院经营活动的预测和决策是否可行,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提高经营效益。
二、加强会计核算和内控制度,做好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核算工作的深度和层次直接影响医院成本管理的成效,医疗成本核算主要是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医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但可以用制造成本法制定目标成本,编制预算。如果将来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按病种支付,那么医院就应当测算病种平均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预测保本工作量,加强成本控制。而对于医院的长期投资,如引进大型医疗设备,就需要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
三、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医院预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医院资源、实现收支平衡并协调医院各科室的工作。在编制医院预算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首先,在编制收入预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的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时,要参考以前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不得将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为编制预算收入的依据。其次,编制支出预算时,支出要考虑周全,重点保证三类支出,即人员费用、基本公用费用(如水、电,燃料、药品、材料等的费用)、医院发展费用(如设备购置费用、修缮费用等,这是医院支出的重点)。在预算编制时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合理安排。预算有很大的主观成分,所以其准确性难以有效保证,要保证预算具有一定的弹性。
财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有关数据资料和最新信息对收支情况进行预测,以便计划下一阶段将要发生的费用支出,控制不合理的开支范围,这样就可以预防收支严重不平衡,防止出现巨额亏损,从而提高医院的经营绩效。
四、强化对医院资产的管理
一些医院一方面有很多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又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运用状况难以优化。为解决这些问题,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财务部门与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制定合理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报废制度,定期由医院财务部门和物资设备部门共同进行资产清查,提出积压清单,对积压物资进行及时处理,防止物资的浪费和积压。建立盘点清查制度,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建立资产档案管理,使各部门所承担的责任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对相关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其进行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使资产的安全完整得到保证。为优化资源配置,医院不仅要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还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医院是科技密集型行业,其无形资产包括医疗信誉、专利权、专家声誉及知名度、科技研究论文以及病案等。对医院的无形资产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声誉,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必然不能忽视对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
五、加强投资管理,降低投资风险
1 加强购进药品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
医院正常购进药品材料与设备,其支出约占每年总支出的50%,药品材料和设备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和设备的使用效益。因此合理采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首先,建议设立采购小组专司药品材料和设备采购的具体业务,明确采购成员的采购权限和采购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小组要对采购的药品公开向供应商询价,列表比较、筛选后选择供应商,把确定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申请表上,证明询价工作已经完毕,报请医院价格管理办公室审批。医院价格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医院的价格管理工作,对所呈报采购价格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核实无误后下批价格审批单,将比价工作落到实处。对大型设备要采用竞价招标方式进行,这种采购方式往往能通过供应商之间的激烈竞争,最终得到最为合理的供应价格,以降低医院采购成本,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2 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医院项目投资大小不等,但无论大小都要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这样可以避免投资的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医院投资的内容主要有购置医疗设备、基本建设以及并购其他医院等。现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一般由领导或使用部门提出。在决策过程中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多由使用设备的业务部门完成,很少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对设备的使用率和投资回报等作全面、充分的市场调研、预测,作出可行性研究分析,以免盲目购置,造成资金浪费。财务人员通过综合的运算方法,对经济业务科学地加以分析评判,为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法提供经济分析结果,参与经济决策做好参谋,向决策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六、加强筹资管理,降低资金成本
医疗市场的竞争及医疗技术、设备的日新月异要求医院加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很大。目前医院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的财政补助,二是药品的差价收入,三是医疗服务收入。随着国家财政状况和医院分配关系的变化,医院资金的三个来源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国家财政对医院的补助占医院总支出的比例逐年下降;药品销售的减价收入也随着药品价格大幅度降价而萎缩;政府出于保持社会稳定等原因对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调整进行控制,医疗服务收入被控制在成本以内。以上三个方面情况使医院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合理筹措医院建设发展资金已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卫生改革与医院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下,医院应解放资金短缺的问题。银行贷款是当前医院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依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医院可以争取信贷资金的支持。医院要尽力争取低息、贴息的专项贷款和扶贫贷款、减轻经济压力。融资租赁是医院筹措资金的另一途径。融资租赁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医疗设备。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医院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弹性空间,有利于医院在短期内筹措资金购置急需医疗设备,提高诊治水平和医疗质量,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医院股份合作经营、医疗技术合作等融资形式是日益活跃发展的筹资形式。
七、实行绩效挂钩,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开展财务绩效目的是为了客观评价医院经营成果和经营行为,寻找经营管理中的差距和缺陷,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的不断改进;客观全面地反映医院资产运营效果和财务效益状况,有助于正确引导医院经营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客观评价医院各科室和员工工作效能,实现员工绩效的改善,使员工能力得到提高,将医院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联系起来。
医院财务绩效分析评价体系可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反映财务效益指标的,如净资产结余率、业务收入结余率等,二是反映资产运营效率指标的,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三是反映偿债能力指标的,如资产负债率等,四是反映发展能力指标的,如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医院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时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务指标与医疗指标的关系。医院过分鼓励科室追求经济目标,必然会损害社会和患者的利益。
总之,当代医院财务管理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加强财务管理,为医院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和智能型财务分析,财务系统应尽快从原来的独立。封闭发展过渡到完全融入医院管理整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