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有了很大转变,小学德育教学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保证学生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的重要基础,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教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引言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意识比低年级同学提高了不少,虽然自控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情感变得很细腻,思想也更加丰富。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德育方式上多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
1德育教育的内涵
所谓德育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2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2.1德育目标比较抽象
对于部分学校而言,相关领导人员和班主任、德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改革放开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智育教育,往往会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不仅空,还比较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导致德育教育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一些教师缺少对工作的深入研究,德育教育中的规律在认识上也存在严重不足,没有取得足够的重视。
2.2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德育实践需要
在德育教学中当前所使用的材料很多都是上个世纪的旧内容,与时代发展相脱节,很难满足小学生的思想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觉内容空泛,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同时,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不同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发展有快有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高有低。而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往往是一刀切,忽视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实际,采用完全一样的德育教学内容,极大了限制了实际教学效果。
2.3缺乏完善的学校德育组织
之所以小学生德育效果不佳,其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学校德育组织,从而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德育,很多学校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以及激励政策等,仅仅依靠教师按照对学生的了解来实行,进而影响了德育的普及与落实。有的学校甚至只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来进行相应的德育,这样并不能实现德育的目的,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提高。
3小学德育教学的提升策略
3.1抓德育制度的完善
为了使學校德育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学校要不断完善各项德育管理制度,健全师德建设的制度,规范教师的职业操守,继承和发扬“团结协作,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师德风范。在学校教育层面要坚持落实每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教育活动、每学期法制教育讲座、思想品德测评、以及优秀学生和集体的评选表彰。在班级教育层面要坚持开展每学年一次的德育主讲课、初二年级青春期教育综合社会实践制度、“温馨教室”评比制度等。对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推行参观考察制度、德育工作考核奖励制度等。
3.2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班级德育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还需要学生努力践行德育内容,在实践中落实德育思想。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行动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班主任可以安排一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每个周末我都会布置一项为家人做一件事情的作业,内容可以由学生自选,无论是给家人洗一次脚、给家人做一顿饭还是帮助家人做一项家务,只要是学生们认真为家人做的事情都符合作业要求,我要求学生们把每周为家人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在下一周的班会上讲给老师和全班同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家庭的重视,让学生提高家庭责任感,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
3.3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德育修养
在小学德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德育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从而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教导和教育。在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教师就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例如,教师在上课时,着装应该朴素大方,用普通话讲课,语言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除此之外,教师要神态自若、充满和善,对学生说话不可用命令的口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独立的个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水平。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如果自身的修养比较高,就可以引经据典地引用《论语》里面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不仅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充足,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
在校园文化中,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班风学风等精神内容也是实施德育的有效素材,所以,小学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所以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需求,便于小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和吸收,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校组织的各类精神文化活动当中。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报纸、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小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加强德育渗透。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校园制度的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德育工作。例如,校园文化中的制度建设,本身与纪律教育、规则教育是相通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游戏活动中反思规则、纪律和制度的重要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
3.5构建全方位德育体系,提高德育教学实践性
小学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教育过程,不能简单的局限于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培养。学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体系,形成合力,共同实施教育。例如,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校讯通、即时通讯软件(QQ、微信、呱呱)、电子邮件等交流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更好的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在沟通方式上,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及家庭情况,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更好地完成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交流。家长在借助互联网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过程中,可以消除家长原有的紧张心理,能够更为轻松、真诚的对话,增加沟通效率与次数,形成了和谐、真诚的家校关系。
结语
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结合小学德育教育实际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德.浅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3):84.
[2]王绍刚.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探究[J].中外交流,2017,(43):209.
[3]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2):36-37.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教学;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引言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意识比低年级同学提高了不少,虽然自控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情感变得很细腻,思想也更加丰富。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德育方式上多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
1德育教育的内涵
所谓德育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2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2.1德育目标比较抽象
对于部分学校而言,相关领导人员和班主任、德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改革放开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智育教育,往往会忽视德育教育工作,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不仅空,还比较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导致德育教育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一些教师缺少对工作的深入研究,德育教育中的规律在认识上也存在严重不足,没有取得足够的重视。
2.2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德育实践需要
在德育教学中当前所使用的材料很多都是上个世纪的旧内容,与时代发展相脱节,很难满足小学生的思想认知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觉内容空泛,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同时,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不同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发展有快有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高有低。而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往往是一刀切,忽视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实际,采用完全一样的德育教学内容,极大了限制了实际教学效果。
2.3缺乏完善的学校德育组织
之所以小学生德育效果不佳,其很大部分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学校德育组织,从而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德育,很多学校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以及激励政策等,仅仅依靠教师按照对学生的了解来实行,进而影响了德育的普及与落实。有的学校甚至只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来进行相应的德育,这样并不能实现德育的目的,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提高。
3小学德育教学的提升策略
3.1抓德育制度的完善
为了使學校德育工作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学校要不断完善各项德育管理制度,健全师德建设的制度,规范教师的职业操守,继承和发扬“团结协作,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师德风范。在学校教育层面要坚持落实每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教育活动、每学期法制教育讲座、思想品德测评、以及优秀学生和集体的评选表彰。在班级教育层面要坚持开展每学年一次的德育主讲课、初二年级青春期教育综合社会实践制度、“温馨教室”评比制度等。对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推行参观考察制度、德育工作考核奖励制度等。
3.2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班级德育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撑,还需要学生努力践行德育内容,在实践中落实德育思想。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行动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班主任可以安排一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每个周末我都会布置一项为家人做一件事情的作业,内容可以由学生自选,无论是给家人洗一次脚、给家人做一顿饭还是帮助家人做一项家务,只要是学生们认真为家人做的事情都符合作业要求,我要求学生们把每周为家人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在下一周的班会上讲给老师和全班同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引起学生对自己家庭的重视,让学生提高家庭责任感,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
3.3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德育修养
在小学德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德育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从而在教学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教导和教育。在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教师就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例如,教师在上课时,着装应该朴素大方,用普通话讲课,语言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除此之外,教师要神态自若、充满和善,对学生说话不可用命令的口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独立的个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通过自身言行对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水平。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如果自身的修养比较高,就可以引经据典地引用《论语》里面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不仅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充足,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
在校园文化中,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班风学风等精神内容也是实施德育的有效素材,所以,小学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所以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需求,便于小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和吸收,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校组织的各类精神文化活动当中。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报纸、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小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加强德育渗透。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校园制度的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德育工作。例如,校园文化中的制度建设,本身与纪律教育、规则教育是相通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游戏活动中反思规则、纪律和制度的重要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
3.5构建全方位德育体系,提高德育教学实践性
小学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教育过程,不能简单的局限于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培养。学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体系,形成合力,共同实施教育。例如,教师与家长可以借助校讯通、即时通讯软件(QQ、微信、呱呱)、电子邮件等交流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更好的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在沟通方式上,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及家庭情况,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更好地完成与老师、学校的沟通交流。家长在借助互联网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过程中,可以消除家长原有的紧张心理,能够更为轻松、真诚的对话,增加沟通效率与次数,形成了和谐、真诚的家校关系。
结语
在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结合小学德育教育实际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德.浅谈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3):84.
[2]王绍刚.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探究[J].中外交流,2017,(43):209.
[3]刘跃刚.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