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根据我国饲料用粮需求现状,提出了饲料资源开发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饲料用粮需求;饲料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S8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162-01
一、我国饲料用粮需求分析关于经济易损性
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
虽然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产量为6.02亿吨,但仍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硬约束,科技有效支撑、国际粮食市场的软约束。粮食进口总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大豆、玉米、小麦、稻谷等进口超过了8000 万吨,相当于粮食年产量的13%,粮食自给率为87%,跌破了95%以上的政策“红线”。粮食进口已从80年代的品种调剂变为今天的必要补充,已从个别品种进口发展成全面进口,从进口几亿美元上升到300多亿美元。通过增加复种指数和利用科学技术虽可提高单产,但耕地面积有可能下降20%,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难以实现。据预测,我国粮食产量在2020、2030年可望达到6.4、7.1亿吨,但按照2030年人口16亿估算,粮食总需求为7.43亿吨。从粮食需求结构上看,其中50%的粮食将用作饲料。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畜牧业快速发展,使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加。畜牧业逐渐取代种植业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是农业的普遍发展规律,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GDP的比重很大,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北欧国家,畜牧业占比约为60%,美国为50%,荷兰、以色列等国家为85%。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的数据,2013年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及加工业产值为3万亿,且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2013年消耗精饲料为5.7亿吨,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增量的2/3以上。
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口粮需求减少,肉蛋奶消费增长,使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长。我国食品消费经历了一个从生存型到数量型、再到质量型的过程,食物消费已经偏离以粮食为主的东方饮食模式,粮食消费量迅速减少,肉蛋奶消费消费量逐年上升。
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粮食中间需求、间接需求的增长将会超过直接需求的扩张。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养殖业发展,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压力增加,使粮食生产的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面临重大挑战,将从需求上拉动饲料用粮的增长。
饲料用粮已成为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的主要需求。21世纪中国的粮食问题是饲料资源的有效开发问题。
二、我国饲料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我国在饲料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潜在饲料资源数量严重不清,技术开发落后。我国一直未进行过全国性的统一饲料资源调查,现有饲料资源数据五花八门,由于来源不同往往口径不一;由于近年来饲料原料及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采用发酵生物技术、干燥新技术开发新型饲料原料如玉米加工副产品、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等,但这些原料的加工工艺不一,能源成本及营养价值也变化很大。2、低质饼粕资源开发利用不够:①粗纤维含量高达14%以上,蛋白质含量20%-40%不等,有效能值不到豆粕的70%,由于残留皮壳,饼粕颜色发黑,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②饼粕的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低,只有30%-60%,均明显低于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③低质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3、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不足。表现在对谷物资源及其加工副产品的研究有待从传统的消化代谢试验,发展到研究其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如非淀粉多糖)的消化代谢利用规律、合理加工利用上。我国拥有丰富的薯类等块根块茎饲料资源,同时酒糟、醋渣、酱渣、果渣、豆渣、玉米浆等农副产品(轻工副产品)的年产量达1亿吨之多,但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率不足10%,产品能量转化效率低等。动物生产的蛋白质平均值相当于全部精饲料资源总蛋白质的32%,按我国人均月摄入25克动物蛋白质换算成畜禽精饲料蛋白质计,13亿人口一年需要3700万吨蛋白,以豆粕(CP43%)计算相当于我国全年约需8600万吨饼粕资源,但由于能量类精饲料能提供约10%粗蛋白,因此我国全年需饼粕等植物蛋白资源和动物蛋白饲料资源为6000万吨以上。
三、饲料资源开发设想
针对我国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应调查饲料资源存量,集成我国常规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替代技术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成果,建立我国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的技术体系,提高我国常规和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加饲料原料供给,以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短缺。
高效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提供有力的帮助。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筛选脱除有毒有害物质、提高NSP和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的单一或复合菌株,建立节能型发酵工艺和装备,生产新型生物饲料。同时根据传质传热原理,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节能技术(如不同能源形式)、通风技术等,开发高效节能的新饲料资源干燥技术,研制成套装备,攻克各种资源干燥技术的应用难题。我国的发酵工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微生物发酵及微生物发酵产物对大豆、棉籽及菜籽饼粕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明显,对蛋白质大分子降解为小肽等的作用显著,能提高蛋白质及NSP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达到节约饲料消耗的目的。我国酱渣、醋渣资源量更大,但由于长期未解决含盐量高等问题,工业利用率低。通过应用新型高效低砤杀疚⑸锓⒔图际跫案稍锛际酰芏栽阍嗨橇献试吹目⑵鸬揭欢ǖ拇俳饔谩6杂诖笞诒伤橇献试矗徊酵晟浦朴凸ひ展讨兴怯眯Ъ鄣奶岣呒际酰冉涎芯客哑ぃ牵┤日ァ⒗湔ヅ涮淄讯竟ひ盏募际酢⒕糜攀疲教钟妥阎苯咏龇ā⑺阜ā⑺练ㄈ∮托录际酰⑼北;ぶ参锏鞍灼分省N夜蟹岣坏氖砝嘧试矗鞘澜缟献畲蟮穆砹迨碇种采懿空际澜缱懿康?0%左右。通过基因工程等生物育种技术,高产饲用谷物育种和栽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饲料稻及饲料用高粱比普通杂交水稻、高粱的产量高20%以上,出糙率也高10%以上,作为能量饲料的成本下降10%,具备与玉米竞争的潜力,但这些谷物不宜作为食用。另外优质蛋白玉米(QMP)也在一些营养特性上具有较好的价格竞争力,因此开发利用高产饲料作物资源具有很大潜力。因此在进一步研究能量饲料中淀粉和NSP特性及生物利用率基础上,有待开发出提高饲料有效能值及利用效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饲用玉米替代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
课题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研究(13FJY007)”、2013年武汉轻工大学重点项目“西方粮食经济理论与方法新进展研究(2013002)”。
[关键词]饲料用粮需求;饲料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S8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162-01
一、我国饲料用粮需求分析关于经济易损性
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
虽然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产量为6.02亿吨,但仍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硬约束,科技有效支撑、国际粮食市场的软约束。粮食进口总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大豆、玉米、小麦、稻谷等进口超过了8000 万吨,相当于粮食年产量的13%,粮食自给率为87%,跌破了95%以上的政策“红线”。粮食进口已从80年代的品种调剂变为今天的必要补充,已从个别品种进口发展成全面进口,从进口几亿美元上升到300多亿美元。通过增加复种指数和利用科学技术虽可提高单产,但耕地面积有可能下降20%,大幅提高粮食总产量难以实现。据预测,我国粮食产量在2020、2030年可望达到6.4、7.1亿吨,但按照2030年人口16亿估算,粮食总需求为7.43亿吨。从粮食需求结构上看,其中50%的粮食将用作饲料。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畜牧业快速发展,使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加。畜牧业逐渐取代种植业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是农业的普遍发展规律,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GDP的比重很大,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北欧国家,畜牧业占比约为60%,美国为50%,荷兰、以色列等国家为85%。据农业部畜牧业司的数据,2013年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及加工业产值为3万亿,且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2013年消耗精饲料为5.7亿吨,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增量的2/3以上。
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口粮需求减少,肉蛋奶消费增长,使饲料用粮需求快速增长。我国食品消费经历了一个从生存型到数量型、再到质量型的过程,食物消费已经偏离以粮食为主的东方饮食模式,粮食消费量迅速减少,肉蛋奶消费消费量逐年上升。
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粮食中间需求、间接需求的增长将会超过直接需求的扩张。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养殖业发展,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压力增加,使粮食生产的面积扩大和单产提高面临重大挑战,将从需求上拉动饲料用粮的增长。
饲料用粮已成为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的主要需求。21世纪中国的粮食问题是饲料资源的有效开发问题。
二、我国饲料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我国在饲料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潜在饲料资源数量严重不清,技术开发落后。我国一直未进行过全国性的统一饲料资源调查,现有饲料资源数据五花八门,由于来源不同往往口径不一;由于近年来饲料原料及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采用发酵生物技术、干燥新技术开发新型饲料原料如玉米加工副产品、生物发酵饲料原料等,但这些原料的加工工艺不一,能源成本及营养价值也变化很大。2、低质饼粕资源开发利用不够:①粗纤维含量高达14%以上,蛋白质含量20%-40%不等,有效能值不到豆粕的70%,由于残留皮壳,饼粕颜色发黑,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②饼粕的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利用率低,只有30%-60%,均明显低于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③低质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3、能量饲料资源开发不足。表现在对谷物资源及其加工副产品的研究有待从传统的消化代谢试验,发展到研究其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如非淀粉多糖)的消化代谢利用规律、合理加工利用上。我国拥有丰富的薯类等块根块茎饲料资源,同时酒糟、醋渣、酱渣、果渣、豆渣、玉米浆等农副产品(轻工副产品)的年产量达1亿吨之多,但在饲料工业中的利用率不足10%,产品能量转化效率低等。动物生产的蛋白质平均值相当于全部精饲料资源总蛋白质的32%,按我国人均月摄入25克动物蛋白质换算成畜禽精饲料蛋白质计,13亿人口一年需要3700万吨蛋白,以豆粕(CP43%)计算相当于我国全年约需8600万吨饼粕资源,但由于能量类精饲料能提供约10%粗蛋白,因此我国全年需饼粕等植物蛋白资源和动物蛋白饲料资源为6000万吨以上。
三、饲料资源开发设想
针对我国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应调查饲料资源存量,集成我国常规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替代技术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成果,建立我国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的技术体系,提高我国常规和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加饲料原料供给,以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短缺。
高效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提供有力的帮助。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筛选脱除有毒有害物质、提高NSP和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的单一或复合菌株,建立节能型发酵工艺和装备,生产新型生物饲料。同时根据传质传热原理,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节能技术(如不同能源形式)、通风技术等,开发高效节能的新饲料资源干燥技术,研制成套装备,攻克各种资源干燥技术的应用难题。我国的发酵工业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微生物发酵及微生物发酵产物对大豆、棉籽及菜籽饼粕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明显,对蛋白质大分子降解为小肽等的作用显著,能提高蛋白质及NSP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达到节约饲料消耗的目的。我国酱渣、醋渣资源量更大,但由于长期未解决含盐量高等问题,工业利用率低。通过应用新型高效低砤杀疚⑸锓⒔图际跫案稍锛际酰芏栽阍嗨橇献试吹目⑵鸬揭欢ǖ拇俳饔谩6杂诖笞诒伤橇献试矗徊酵晟浦朴凸ひ展讨兴怯眯Ъ鄣奶岣呒际酰冉涎芯客哑ぃ牵┤日ァ⒗湔ヅ涮淄讯竟ひ盏募际酢⒕糜攀疲教钟妥阎苯咏龇ā⑺阜ā⑺练ㄈ∮托录际酰⑼北;ぶ参锏鞍灼分省N夜蟹岣坏氖砝嘧试矗鞘澜缟献畲蟮穆砹迨碇种采懿空际澜缱懿康?0%左右。通过基因工程等生物育种技术,高产饲用谷物育种和栽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饲料稻及饲料用高粱比普通杂交水稻、高粱的产量高20%以上,出糙率也高10%以上,作为能量饲料的成本下降10%,具备与玉米竞争的潜力,但这些谷物不宜作为食用。另外优质蛋白玉米(QMP)也在一些营养特性上具有较好的价格竞争力,因此开发利用高产饲料作物资源具有很大潜力。因此在进一步研究能量饲料中淀粉和NSP特性及生物利用率基础上,有待开发出提高饲料有效能值及利用效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饲用玉米替代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
课题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新进展研究(13FJY007)”、2013年武汉轻工大学重点项目“西方粮食经济理论与方法新进展研究(2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