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经典名篇,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受到师生的重视,此次部编本教材[1]依旧以精讲篇目出现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在此之前,该课文是安排在人教版[2]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
人教版课文注释中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对此解释,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此处的“外人”是指与渔人生活朝代不尽相同的人,恰恰就是生活在桃花源里面的人,与下文的两处“外人”是不一样的。
部编本的教材里,其课文注释中已看不到对此句“外人”的解释,由此也可以看出,新教材已经意识到了人教版教材的谬误。尽管新教材已不再注解“外人”一词,但笔者认为如能抓住文中三处“外人”串讲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
课文中三处“外人”的句子分别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一处“外人”,实指桃花源中的人,此“外人”与渔人所生活朝代的人很不一样。可带领学生从原文中细细体味如何不同:要到達“外人”所住之处,必经奇幻美妙之桃花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从一狭小洞口入,方能到达,常人难以寻得,此“外人”不同之一;生活环境美若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外人”不同之二;人儿悠然自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比渔人那艰辛的生活,此“外人”不同之三;民风淳朴,生活富足,好客热情“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相对那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世道,此“外人”不同之四也。
对于第一处“外人”的处理,实际上是对陶渊明所描绘的“桃源世界”进行理解,桃花源之所以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在于它超越现实生活,激起人们的憧憬。从处所选择、具体环境、人及情四个方面入手,描绘出与现实的“不同”,学生才能具体可感,体会到只有“外人”才能拥有桃花源般的生活状态。
第二处“外人”,出现在渔人与桃源中人的聊天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此句可以看出,桃花源的存在已有些年头,历经秦、汉、魏晋,此处的“外人”自然也是指生活在这几个朝代的人。陶渊明对这个地方的处理是比较简略的,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但外界具体是什么情况,文中并未描述,笔者认为这个地方不可一笔带过。凡是讲到《桃花源记》,绝大部分老师都会涉及写作背景,如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状况、陶渊明本人的性情个性等,所谓“知人论世”本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是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进行讲解,先圈定范围,这是不太妥当的。
笔者认为此处是个较好的突破口。桃花源之外的世界,尤其是陶渊明生活的东晋到刘宋之间,是一个战乱纷争、民不聊生、污秽混乱的时代,鲍照曾言“天道如何,吞恨者多”(《芜城赋》),但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促使陶渊明找到属于自己的净土,世外桃源即是其理想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可以不受时代变迁带给人的苦难,在这里安全、自由而快乐,这样强烈的对比才能让学生感受深刻。陶渊明假借渔人之口,“具言”时代之弊,即使未能“具体”,却也包含着他内心难以掩盖的无奈和不满,桃源中人“皆叹惋”足以说明。
应该说,文中第二处“外人”的出现是经典之笔,对“外人”生活的探究是揭开陶渊明隐逸精神的节点,因此也应带领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第三处“外人”,出现在渔人与桃源人告别时,桃源人对他的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我们可以看到,误闯入桃花源的渔人,因其在桃花源中生活数日,已经被桃源中人视为自己人,桃源人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和其他人谈及此事,而渔人恰恰爽约了!这也使得故事结尾桃花源再也不能寻有了合理的依据。渔人若将此事留存心中,他也许还会有与桃源人再见的可能,但秘密一旦泄露,他自然也就成了桃花源的“外人”,从此再不可见。渔人将事件讲出是意料之中的,因此桃花源的不可寻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里还有个疑问,为何要选择“渔人”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武陵人作为文章的主角。难道不是那些高尚之士才更有可能遇见这样的圣地吗?笔者认为,这恰恰是陶潜高明之处。“外人”的对应者即是“常人”,渔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清苦受压迫的日子,他自然是我们最多的“常人”之一。他多半没有读过书,在桃花源中向他人讲述时代变迁之事,极有可能是坊间流传的不可考究的趣闻轶事,也正因为他的“常人”身份,肚里藏不住事,桃花源才得以口耳相传却终不可见。
“渔人”角色的选择,是我们理解陶渊明思想的一把钥匙。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像陶渊明一样有知识、有节操的人呢?他对于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有着极大的渴盼,也会因不可得有着更大的失望,正如文中的南阳高尚士刘子骥,“未果,寻病终”。陶渊明对此事结局的处理是“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处理多少有些无奈,但也是最好的方式。
“常”与“外”永远是相对的,“常”与“外”也会叠加互换;文中的三处“外人”均不一致,时为现实中人,时为世外桃源之人。“常人”之道让陶渊明感受世俗无奈,“外人”之道又让他神游向往。其实,又何况是陶渊明呢?世代生活着的人,喜欢桃花源的,何尝不是“常人”与“外人”身份的双重存在呀!
叶嘉莹曾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诗作“用最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最深微繁杂的情思”[3]。这篇文言短文笔法朴实,其间丰富的内涵,若是夸夸奇谈,生拉硬套,学生恐怕也无法生成体验,教学过程中以“外人”牵引,探讨“常”与“外”之连接,也许能给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学习视点。
注释:
[1]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版.
[3]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2015年9月印制144页.
人教版课文注释中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对此解释,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此处的“外人”是指与渔人生活朝代不尽相同的人,恰恰就是生活在桃花源里面的人,与下文的两处“外人”是不一样的。
部编本的教材里,其课文注释中已看不到对此句“外人”的解释,由此也可以看出,新教材已经意识到了人教版教材的谬误。尽管新教材已不再注解“外人”一词,但笔者认为如能抓住文中三处“外人”串讲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
课文中三处“外人”的句子分别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一处“外人”,实指桃花源中的人,此“外人”与渔人所生活朝代的人很不一样。可带领学生从原文中细细体味如何不同:要到達“外人”所住之处,必经奇幻美妙之桃花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从一狭小洞口入,方能到达,常人难以寻得,此“外人”不同之一;生活环境美若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外人”不同之二;人儿悠然自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比渔人那艰辛的生活,此“外人”不同之三;民风淳朴,生活富足,好客热情“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相对那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世道,此“外人”不同之四也。
对于第一处“外人”的处理,实际上是对陶渊明所描绘的“桃源世界”进行理解,桃花源之所以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在于它超越现实生活,激起人们的憧憬。从处所选择、具体环境、人及情四个方面入手,描绘出与现实的“不同”,学生才能具体可感,体会到只有“外人”才能拥有桃花源般的生活状态。
第二处“外人”,出现在渔人与桃源中人的聊天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此句可以看出,桃花源的存在已有些年头,历经秦、汉、魏晋,此处的“外人”自然也是指生活在这几个朝代的人。陶渊明对这个地方的处理是比较简略的,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但外界具体是什么情况,文中并未描述,笔者认为这个地方不可一笔带过。凡是讲到《桃花源记》,绝大部分老师都会涉及写作背景,如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状况、陶渊明本人的性情个性等,所谓“知人论世”本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是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进行讲解,先圈定范围,这是不太妥当的。
笔者认为此处是个较好的突破口。桃花源之外的世界,尤其是陶渊明生活的东晋到刘宋之间,是一个战乱纷争、民不聊生、污秽混乱的时代,鲍照曾言“天道如何,吞恨者多”(《芜城赋》),但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促使陶渊明找到属于自己的净土,世外桃源即是其理想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可以不受时代变迁带给人的苦难,在这里安全、自由而快乐,这样强烈的对比才能让学生感受深刻。陶渊明假借渔人之口,“具言”时代之弊,即使未能“具体”,却也包含着他内心难以掩盖的无奈和不满,桃源中人“皆叹惋”足以说明。
应该说,文中第二处“外人”的出现是经典之笔,对“外人”生活的探究是揭开陶渊明隐逸精神的节点,因此也应带领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第三处“外人”,出现在渔人与桃源人告别时,桃源人对他的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我们可以看到,误闯入桃花源的渔人,因其在桃花源中生活数日,已经被桃源中人视为自己人,桃源人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和其他人谈及此事,而渔人恰恰爽约了!这也使得故事结尾桃花源再也不能寻有了合理的依据。渔人若将此事留存心中,他也许还会有与桃源人再见的可能,但秘密一旦泄露,他自然也就成了桃花源的“外人”,从此再不可见。渔人将事件讲出是意料之中的,因此桃花源的不可寻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里还有个疑问,为何要选择“渔人”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武陵人作为文章的主角。难道不是那些高尚之士才更有可能遇见这样的圣地吗?笔者认为,这恰恰是陶潜高明之处。“外人”的对应者即是“常人”,渔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清苦受压迫的日子,他自然是我们最多的“常人”之一。他多半没有读过书,在桃花源中向他人讲述时代变迁之事,极有可能是坊间流传的不可考究的趣闻轶事,也正因为他的“常人”身份,肚里藏不住事,桃花源才得以口耳相传却终不可见。
“渔人”角色的选择,是我们理解陶渊明思想的一把钥匙。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像陶渊明一样有知识、有节操的人呢?他对于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有着极大的渴盼,也会因不可得有着更大的失望,正如文中的南阳高尚士刘子骥,“未果,寻病终”。陶渊明对此事结局的处理是“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处理多少有些无奈,但也是最好的方式。
“常”与“外”永远是相对的,“常”与“外”也会叠加互换;文中的三处“外人”均不一致,时为现实中人,时为世外桃源之人。“常人”之道让陶渊明感受世俗无奈,“外人”之道又让他神游向往。其实,又何况是陶渊明呢?世代生活着的人,喜欢桃花源的,何尝不是“常人”与“外人”身份的双重存在呀!
叶嘉莹曾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诗作“用最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最深微繁杂的情思”[3]。这篇文言短文笔法朴实,其间丰富的内涵,若是夸夸奇谈,生拉硬套,学生恐怕也无法生成体验,教学过程中以“外人”牵引,探讨“常”与“外”之连接,也许能给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学习视点。
注释:
[1]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版.
[3]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2015年9月印制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