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外”的连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823285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为经典名篇,在语文教学中历来受到师生的重视,此次部编本教材[1]依旧以精讲篇目出现在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在此之前,该课文是安排在人教版[2]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
   人教版课文注释中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解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对此解释,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人认为,此处的“外人”是指与渔人生活朝代不尽相同的人,恰恰就是生活在桃花源里面的人,与下文的两处“外人”是不一样的。
   部编本的教材里,其课文注释中已看不到对此句“外人”的解释,由此也可以看出,新教材已经意识到了人教版教材的谬误。尽管新教材已不再注解“外人”一词,但笔者认为如能抓住文中三处“外人”串讲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
   课文中三处“外人”的句子分别是: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一处“外人”,实指桃花源中的人,此“外人”与渔人所生活朝代的人很不一样。可带领学生从原文中细细体味如何不同:要到達“外人”所住之处,必经奇幻美妙之桃花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从一狭小洞口入,方能到达,常人难以寻得,此“外人”不同之一;生活环境美若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外人”不同之二;人儿悠然自得“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比渔人那艰辛的生活,此“外人”不同之三;民风淳朴,生活富足,好客热情“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相对那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世道,此“外人”不同之四也。
   对于第一处“外人”的处理,实际上是对陶渊明所描绘的“桃源世界”进行理解,桃花源之所以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在于它超越现实生活,激起人们的憧憬。从处所选择、具体环境、人及情四个方面入手,描绘出与现实的“不同”,学生才能具体可感,体会到只有“外人”才能拥有桃花源般的生活状态。
   第二处“外人”,出现在渔人与桃源中人的聊天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此句可以看出,桃花源的存在已有些年头,历经秦、汉、魏晋,此处的“外人”自然也是指生活在这几个朝代的人。陶渊明对这个地方的处理是比较简略的,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但外界具体是什么情况,文中并未描述,笔者认为这个地方不可一笔带过。凡是讲到《桃花源记》,绝大部分老师都会涉及写作背景,如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状况、陶渊明本人的性情个性等,所谓“知人论世”本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是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进行讲解,先圈定范围,这是不太妥当的。
   笔者认为此处是个较好的突破口。桃花源之外的世界,尤其是陶渊明生活的东晋到刘宋之间,是一个战乱纷争、民不聊生、污秽混乱的时代,鲍照曾言“天道如何,吞恨者多”(《芜城赋》),但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促使陶渊明找到属于自己的净土,世外桃源即是其理想的精神世界。在这里,可以不受时代变迁带给人的苦难,在这里安全、自由而快乐,这样强烈的对比才能让学生感受深刻。陶渊明假借渔人之口,“具言”时代之弊,即使未能“具体”,却也包含着他内心难以掩盖的无奈和不满,桃源中人“皆叹惋”足以说明。
   应该说,文中第二处“外人”的出现是经典之笔,对“外人”生活的探究是揭开陶渊明隐逸精神的节点,因此也应带领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第三处“外人”,出现在渔人与桃源人告别时,桃源人对他的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我们可以看到,误闯入桃花源的渔人,因其在桃花源中生活数日,已经被桃源中人视为自己人,桃源人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和其他人谈及此事,而渔人恰恰爽约了!这也使得故事结尾桃花源再也不能寻有了合理的依据。渔人若将此事留存心中,他也许还会有与桃源人再见的可能,但秘密一旦泄露,他自然也就成了桃花源的“外人”,从此再不可见。渔人将事件讲出是意料之中的,因此桃花源的不可寻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里还有个疑问,为何要选择“渔人”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武陵人作为文章的主角。难道不是那些高尚之士才更有可能遇见这样的圣地吗?笔者认为,这恰恰是陶潜高明之处。“外人”的对应者即是“常人”,渔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清苦受压迫的日子,他自然是我们最多的“常人”之一。他多半没有读过书,在桃花源中向他人讲述时代变迁之事,极有可能是坊间流传的不可考究的趣闻轶事,也正因为他的“常人”身份,肚里藏不住事,桃花源才得以口耳相传却终不可见。
   “渔人”角色的选择,是我们理解陶渊明思想的一把钥匙。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常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像陶渊明一样有知识、有节操的人呢?他对于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有着极大的渴盼,也会因不可得有着更大的失望,正如文中的南阳高尚士刘子骥,“未果,寻病终”。陶渊明对此事结局的处理是“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处理多少有些无奈,但也是最好的方式。
   “常”与“外”永远是相对的,“常”与“外”也会叠加互换;文中的三处“外人”均不一致,时为现实中人,时为世外桃源之人。“常人”之道让陶渊明感受世俗无奈,“外人”之道又让他神游向往。其实,又何况是陶渊明呢?世代生活着的人,喜欢桃花源的,何尝不是“常人”与“外人”身份的双重存在呀!
   叶嘉莹曾这样评价陶渊明的诗作“用最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最深微繁杂的情思”[3]。这篇文言短文笔法朴实,其间丰富的内涵,若是夸夸奇谈,生拉硬套,学生恐怕也无法生成体验,教学过程中以“外人”牵引,探讨“常”与“外”之连接,也许能给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学习视点。
   注释:
   [1]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版.
   [3]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2015年9月印制144页.
其他文献
台湾诗人痖弦曾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年,痖弦、郑愁予和其他几个诗人到风景区大贝湖游玩。远远的看到湖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禁止的鱼”。痖弦说:“这是现代诗的语言呀!”但走近一看,原来不是“禁止的鱼”,而是“禁止钓鱼”。痖弦说:“禁止的鱼”是美丽的诗歌,而“禁止钓鱼”却变成庸俗的散文了。”[1]  究其原因,可能“禁止钓鱼”只是告诉人们不许在这里钓鱼。表意明确,但无内涵,无深意。而“禁止的鱼”则引发了我
言语交际是表达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带有一定指向性的活动。对于听话人来讲,交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听话人需要通过说话人表达的信息,结合交流语境,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在一般的语言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本应自始至终保持自身的同一性,有问必答, 但是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设置一定程度的关联障碍,让听话人选择不回答,甚至回避、回绝,或答非所问,意图传递出言语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根据四大核心素养目标来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教学。从高中教材看,人教版必修5中第三单元是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粤教版必修4中第二单元有书评、美学随笔等;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中专门设有学术论文、书评等单元;苏教版必修3
李商隐的《锦瑟》一直以来备受各大高中版本教材的青睐[1],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回避的经典篇目之一。而《锦瑟》一诗自古至今以主旨朦胧而备受方家研究议论,历来亦未得一个确切的定论。元好问有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而对于诗歌鉴赏基础薄弱的高中学生来说,《锦瑟》里出现的意象所构成的幽眇深远的意境,更成为他们理解这首诗主旨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
温晖明,浙江省长兴县夹浦镇中学教师。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那么我想,标点符号应该就是美术中一处艺术留白。标点符号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隐在文中的细微之处,默默地承载着许多的语义和情感信息,它一直是“以无形之言传无尽之意”。它为我们的个性阅读、发散想象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若能将眼光投向那些看似细枝末节的标点,借助标点巧妙解读文本,往往会有意外的惊
2000多年来,中国文人在现实中受到挫折后,往往喜欢退回到庄子,幻想清静无为,作逍遥游。鲁迅就曾说过,我们挂孔夫子的招牌,却都是庄子的私淑弟子。李泽厚也说,中国文人表面上是儒家,其实骨子里都是庄子。为什么说中国文人骨子里都是庄子,都渴望作逍遥游呢?为了更好的理解《逍遥游》这篇课文,我在讲述之前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庄子的人生哲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面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楚威王闻庄周贤,
“问题探讨式”教学就是要以问题为核心,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探究问题、学生讨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个逐步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质疑精神,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解惑,最终养成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品质。  笔者根据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基于“问题探讨”,设计了《雷雨》一课的教学
余秋雨曾如此评说被贬永州的柳宗元:“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1]《永州八记》是贬官文化的代表,《始得西山宴游记》即为其一。对于这篇文章,古人曾有过如此点评:“前后将‘始得’二字,极力翻剔。”[2]“全在‘始
韩军的《背影》公开课在语文教育界引发了两年多的论争,它肇始于李华平2014年末发表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背影〉教学课例》一文,此文认为韩军的《背影》教学解读实乃盲目求新哗众取宠的误读,教师不能拿基于个人生活感悟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1]随后有数篇论文相继发表,支持此文观点。另外,依据张江先生“强制阐释”理论,张心科的《强制教学:从现象到本质——韩军执教评议》认为韩军
前些年流行的一种作文应试模式——“文章不长,名人帮忙;字数不够,诗词来凑”。一举例就是陶渊明、李白、杜甫、李清照;不论什么题目,都能拿来套一套。还有人认为,用诗文名句、名人名言点缀,就是“书卷气息”;拿古人、文化人说事儿,就是“文化底蕴”。概括起来说,这类考场作文思想内容上或者空洞无物,游离主题或题旨,牵强附会;或者云山雾罩,借中外文化名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或者情感上矫情伪情,苍白无力,却刻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