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价值论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r_c_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本着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基于学术文献综述及历史脉络梳理,超越工业化历史背景及物本视域局限的劳动价值论,直面回应后工业化社会来临面对的现实挑战,提出工作价值论。并在“大历史—大逻辑”框架下特别以人本主义的视角,系统论证并强调了工作对于工作者主体的直接内在价值及人本激励意义。最后前瞻性地就有关工作价值可测度性问题的基本方向、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工作价值论;人本主义;工作价值可信度性;平衡计酬卡(BCC)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7-0003-10
  一、引论:超越工业化历史背景及物本视域局限的劳动价值论
  众所周知,在经济学说史上,劳动价值论原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遗产,但真正使其声名远扬并对历史和现实产生深远影响力的,则是明确昭示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是马克思在其名著《资本论》中,基于“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以及“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复到具体”的抽象法,沿着“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商品)价值二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创造(商品)价值一元论(雇佣劳动创造价值及剩余价值,雇主、资本家和土地要素所有者无偿占有之)”的历史逻辑推理路线,不仅对劳动价值论做了全面系统严谨而富有感染力的理论阐释,而且以此作为理论基石独具匠心地构筑起具有改变世界和划时代意義的剩余价值学说理论体系,最后使劳动价值论在学术界特别是崇尚其“主义”的世界各国和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并对于历史现实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1]。
  但是,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不作为“科学结论”而是作为“科学方法论”,沿袭并操守马克思所倡导的“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在前工业化、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大历史跨度上,去宏观审视马克思在工业化历史背景下所经典阐释的劳动价值论,那么,我们就可能会在“大逻辑”的意义上发现其理论的思想精髓,以及它所固有的特殊历史局限性。在逻辑层面究其实质,所谓“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的劳动)创造物(物质产品、物质财富),因为物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以劳动才有用或有价值,人的劳动纯粹是(物质生产)手段、要素或资源意义上的“次生(派生)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关于人的价值,只有“工具理性”(假说)而无“价值理性”(可言);从“大历史”来看,关于劳动价值论,毫无疑问是仿照大工业化时代的思想产物,而在典型工业化大机器生产体系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被物“异化”、人被异化为“物”,本来是主体的人被异化为客体——人仅作为一种(物质)生产要素(劳动力)存在并发挥作用,而关于主体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则隐而不见,人们看到的仅是一种被异化了的“物价”,即物质商品或劳动力要素的价值及其货币表现。这就是劳动价值论在思想意识形态及理论方法上的特定时代烙印或历史局限性。
  这种烙印或局限性,同样也旗帜鲜明地体现在新古典主义效用价值论上。在经济学说史上,自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后就一分为二,并在意识形态及思想方法上针锋相对而分道扬镳:一方是马克思及其后派生的主义,紧紧抓住“政治”关键词,旗帜鲜明地宣称其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因而聚焦于工业化大生产体系的资本主义制度性问题及症结,揭示雇佣劳动的非公平性(或剥削性)实质,而其理论基石就是上面所说的劳动价值论;另一方是马克思称之为“庸俗”的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学应该聚焦研究怎么有效配置(私人品)资源的市场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由此构建了以边际分析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效用价值论,并成为后来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以及在此框架体系下分蘖出来一门专以劳动力市场(关系或机制)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即劳动经济学的价值论基础。西方劳动经济学沿袭新古典主义的效用价值论传统,同样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特殊历史视角和思想方法:把人的劳动力视作生产要素,是要素市场上买卖双方用来交换和配置的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是由家庭(居民户)生产并供给厂商使用的,因而有(使用)价值即效用[2];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不同的仅在于,新古典主义效用价值论回避了价值的直接可度量性难题,它认为,效用(即使用价值)只有在市场交换中由买卖双方平等竞争互动博弈的均衡点上,才可以确认并现实形成;而由单位商品一般人类劳动(平均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谓“价值”,只能存在于“想象”(或“抽象”)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基于这种效用价值论,现代(西方)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认为,对于劳动(力)对劳动者(主体)来说,仅是一种需要付出代价的负效用,雇员之所以向雇主出卖它,也仅仅是因为由此可以换来劳动报酬(工资薪水),其实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劳动之外或外在于劳动的(货币)报酬;也就是说,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纯粹是一种谋生手段,如果不是为了谋生,为了换取劳动报酬,为了挣工资、拿薪水,劳动者是不会去劳动的,就如同他不会去自讨苦吃一样。简言之,劳动是对人的“异化”或“物化”,劳动之所以有价值,纯粹是因为劳动生产物质商品、创造物质财富“有功”,劳动仅仅是因为创造了有价值的物所以才有价值,如此而已。可以说,这就是新古典主义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工业化时代局限性及物本思想方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时代不同了,态度也不一样了,工业化历史背景下雇佣劳动者感同身受的“劳动(价值)情形”,与后工业化时代背景下蓝领雇员及白领职员面临的“工作(价值)情景”,在感知或认知态度上可能大不一样;与此相适应,在理论上超越基于客体化“工具理性”思维定势的劳动价值论或效用价值论,构建基于主体化价值理性思想方法的工作价值论,就是历史大势所趋下的必然的理论逻辑归宿。
  二、史论:直面现实回应后工业化社会来临挑战提出工作价值论
  所谓“理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回应“现实”问题的。在“理论”层面进行逻辑抽象,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具体而“现实”的历史进程,理论逻辑与现实历史应该是逻辑自洽或现实可信的,这就是马克思所倡导的“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方法论之核心思想。这种方法论首先最直白而简单地表现在人们日常用语上:如果说,“劳动”(Labor)是描述前工业社会以及所有不发达或发展中状态下每日挣扎在生存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群体生态的过时语;那么,可以说“工作”(Job)就是关于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组织中,职场人士特别是白(领)骨(干)精(英)群体生态状况的流行词。鉴于此“历史范畴—逻辑界定”的术语规范性起见,笔者特别提出所谓“工作价值论”并认为,从基于工业化历史现实而提出并普遍认可的“劳动价值论”,到基于后工业化特别是当今数字化时代大背景提出并需要认真阐释的“工作价值论”,也应该沿袭马克思所倡导的“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方法论,去认真进行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才能在逻辑自洽或现实自信的意义上得到最后确证。   为此,我们特别给出“大历史—大逻辑”宏观审视框架:从“大历史”跨度来看,如果以文艺复兴特别是工业革命为标志,可以将人类文明史划分为“前现代社会”(Premodern Society)、“现代社会”(Modern Society)和“后现代社会”(Postmodern Society)三大历史阶段,以此为时间坐标,中国历史处于一种相对滞后的發展中,与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三个“大历史”阶段演化路径相对应,人类理性“大逻辑”也经历了一个相对应的否定之否定演化历程:由前现代以“观察”为主的经验主义,到现代以“逻辑实证”(Logico-Empirical)为主的科学主义,再回归到“多元范式”跨学科整合的后现代主义。在这样否定之否定的人类理性演化过程中,各社会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者们,在后工业化社会来临前兆,渐次“先知先觉”—或通过“抽象思辨”或借助“实验发现”—现代组织工作具有不同于传统劳动价值论的人本主义价值理性精神。在这里我们摘其要者,在文献综述的意义上,对之加以概略梳理并予以简洁评论。
  众所周知,人本主义(Humanism),作为一种西方价值观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是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经历代思想家发展、完善逐步形成和传播开来的。最初,人本主义是特指16—17世纪的一种文化思潮,即对古希腊罗马文学、语言、科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的热衷,对宗教、神权及经院哲学的扬弃和批判,对个人主义、世俗主义、理性至上、科学实证精神、人权和人的自由价值之复兴或弘扬等。但是到了18—19世纪,以人本主义为表现形态的理性主义发展到了极致,终于孕育出了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理性主义逐渐走向现代科学理性主义极端,在这种理性主义思潮涌动下,导致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指向:科学技术开发出来的物质机器逐渐将人性异化,本来是生产目的和主体的人反而被异化为生产的工具和手段,物质享受几乎侵蚀人们所有的心灵空间,物质性的工具理性代替了终极关怀意义上的价值理性。20世纪,可以说是人类在社会变革特别是科技革命中涅槃重生的世纪。随着大机器工业化的登峰造极和人类科学理性主义的泛滥成灾,人们逐渐看清并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主体异化和工具理性带来的一系列不快乐、不幸福乃至痛苦或灾难,人们在大自然一场场惩罚性的灾害面前越来越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不得不生发出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敬畏感。于是,以人为本,回归大自然、回归人本性、回归人的主体性和价值理性,成为从市场运作到组织管理、从经济学到管理学研究的共同取向。基于后现代主义视野,人们重新认识到,任何真理,包括关于人类行为的知识,都是人们在各种个体或社会情景以及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相对地、随机地创造出来的;人类行为是一种长期演化、多因耦合的社会历史现象,很难通过单一的、抽象的科学原理来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提人本主义就具有对立于科学理性主义的新意义,而回归人性,反思科学价值、解构理性标准、呼唤终极关怀、重塑心灵美德,也就成为当代人本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主流倾向。
  事实上,从近数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走势来看,从现代主义的科学实证方法论走向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关于现代各类组织特别是工商企业组织中的工作分析,以及有关工作场所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社会学或经济社会学)研究[3],其人本主义视角及视域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标识性和主流导向性。
  在前工业化社会,人们的劳动与生活是天然地融为一体的,其情景正如《西游记》里美猴王访贤问道时,遇到那个樵夫所唱山歌描述的“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从局外、后世来看,樵夫过的近乎一种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工作生活”,其实,作为被大自然“压迫”等喘不过气来的当事人,樵夫一生命苦,每天为了茶饭忙碌,还要供养年迈老母,根本无暇休闲修行。到了工业化社会,典型的工作生活模式则演化为痛苦劳动、拼命工作、使劲赚钱,然后,放松休闲、疯狂消费、娱乐人生。在相当多的人看来,工作就是“工作”,它本身与快乐无关,与幸福无缘,如果说有的话,那是工作以后或以外的事情,或因工作而获得货币报酬的缘故。关于前工业特别是工业化背景下(雇佣)劳动的外在谋生手段意义,从普通百姓到学术精英,似乎都能感同身受。如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传统劳动经济学乃至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都想当然地认为,劳动对人来说意味着一种外在的苦难,因而假定劳动是一种给人带来负效用的东西,人们都是为了谋生而不得不劳动。应该承认,如果历史地看问题,这是有其合理性乃至所谓“科学性”的:是啊,毕竟大多数劳工如泰勒[4]津津乐道描述的“斯密特”那样,在严格、机械、死板的大机器生产体系及专业化分工中,被物异化为一种干牛马活的牛力马力,他们在工厂作坊车间内劳动力作似乎就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就像牛马干活是为了吃料一样,对他们的所谓“科学管理”,说穿了就是“科学地把人当牛马(使用)”,提高劳动效率的实质就是“多干活,少吃料”[4]。
  工业化的历史富有戏剧性: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曾给人类带来不断涌流的物质财富和越来越丰裕的生活条件,但同时也给其间工作着的人们带来了非人的异化苦难。过度强调专业化分工,就会走向反面,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更主要的问题是,专业化分工对人性的异化,对于劳动价值和工作意义带来畸形扭曲。对此,斯密和马克思等经典作家都看得一清二楚。斯密曾明确指出:“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5] 。斯密清楚地看到了极端专业化的分工有可能对人们精神创造力所带来的伤害:一个人如把他一生全部消磨于少数单纯的操作,他自然要失掉(精神上)努力的习惯,而变成最愚昧最无知的人,他对自身特定职业所掌握的熟练技巧,可以说是由牺牲他的智能、他的交往能力、他的尚武品德而获得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精辟地论述了分工的特殊局限性:“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是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6] 。众所周知,福特装配线是现代大工业生产体系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它将专业化分工的财富效应发挥到了极致,但同时也将人性异化到了极限。当年,卓别林排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可以说是以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形式,对福特主义进行的一种血泪控诉。   由此可见,所谓“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实质,就是一种局限于特定工业化历史局限而“将异化劳动视为必然合理”的物本主义观点;而对于这种价值论之时代局限性的认知和超越,仅就管理理论思想史的现实情形而言,当初“开始关心人的方面,这并不是出于人道的考虑,而是因为绝望”[7] 。针对此历史现实的理论思想回应,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世纪前期,一些沿袭传统物本思维定势、基于泰勒“科学管理信条”并特别关注工厂雇佣劳动者劳动效率何以提高现实问题的组织行为与管理学者,如哈佛商学院梅奥(George Elton Mayo)等,通过“实验”(于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Howthorne工厂进行的著名“霍桑实验”)就意外发现,影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不是外在条件,而是员工的心理;工人们追求的不仅是金钱,他们还同样看重工作本身以及安全、地位、晋升等非物质奖赏。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组织管理者的眼里应该有人,雇员在企业中的工作不只是外在于主体存在价值而仅仅在谋生手段意义上有使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内在于工作者主体意义而有心理学及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这对于工作价值论来说,显然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意外发现。
  20世纪中叶,在西方社会科学界,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s)之所以异军突起、纵横驰骋并声名远扬,在学术传统上,可以说就是直接导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及其影响。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精神喧嚣的后现代化转型时期,一种不同于美国行为主义传统和欧洲大陆“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及精神分析论的“第三势力”(Third Force)悄然兴起,这就是以马斯洛(Abraham 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它不是将人作为“客观物体”来考察,而是“把人当人”,将人当作有意识、有情感、有价值追求、能够主动进行选择的独特宇宙存在去研究,这可以看做是心理学研究后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8]。在以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开路旗帜形成的经典激励理论中,对工作价值论最有启发性及直接理论指引意义和深远而广泛影响力的,就是美国心理学家Herzberg等[9]基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一家企业200名工程师和会计师工作满意情况,进行了实验调查数据所发表的有关“工作的激励性”(The Motivation to Work)及“工作与人性”(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相关研究成果。Herzberg等[9]先后进行了十余次相关的调查研究,样本总共包括1 685人,调查对象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基层经理人员、职业妇女、农业管理人员、退休经理、医院维修工、制造业经理、饮食业主、军官、工程师、科学家、家庭主妇、教师、技术员及会计师等。他们采取关键事件访谈调查方式,即通过访问被调查者,请他们回答在工作中哪些事件使其感到“非常满意”或是“非常不满意”。经过分析调查结果,Herzberg等[9]发现,对于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与“不满意”的因素是有明显分別的——当被调查者对工作“满意”时,他们倾向于认可与工作内在有关的因素,诸如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重大责任、充满晋升机会和成长发展前景等;而当感到“不满意”时,他们则倾向于抱怨那些属于外在条件方面的因素,如公司政策不合理、监督管理不当、与主管关系不协调及工作条件差等。李宝元[10]认为,这一发现非同小可,Herzberg等[9]首次基于可信的实证调查数据,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意义上,向世人揭示了现代工商企业组织中“工作”内在于主体价值的直接激励意义,这可以看做是工作价值论最直接、最经典的思想理论源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之交,人类迎来全球数字互联网新技术革命时代,传统基于劳动价值论理念、以工业化分工为基本指向的组织架构及工作设计,已经成为工商企业、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创新学习型变革的巨大障碍,于是,基于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以战略性激励为精要意义与核心内容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说,成为现代组织管理学主流发展新趋势[11] 。与此同时,经济学也逐渐实现了后现代转型,传统聚焦于市场交换关系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在Coase[12]等的概念革命驱动下,终于走出见物不见人的制度性盲区,传统只注重物质资本积累的增长经济学理论模型、并沿此路径机械套用聚焦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发展经济学,也在舒尔茨[13]及贝克尔[14]为代表的“人力资本论”[15]、特别是森[16]“以自由看发展”视域下引申出“人本发展经济学”[17]。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及学术指向下,李宝元[18]基于长期循序渐进的学术研究积累,于2013年特别提出“工作价值论”,并将之作为“人本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做了初步阐释。随后,在其博士研究生课堂引导下,张静[19]发表首篇相关论文。本文可以看做是以李宝元为学术带头人的北京师范大学人本研究团队关于工作价值论的一个整合性追述及系统化理论总结。
  三、主论:现代组织中工作主体基于直接生命意义的人本权利价值论
  关于工作主体人本权利价值论,特别是现代组织中人的工作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直接生命连带意义及其划时代意义,我们可以按照马克思“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论,从三个层次上来条分缕析,做一个正面解说和系统阐释。
  首先,从人类学及进化论角度来看,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的根本标志,工作是人类实现自我潜能和价值的基本途径及方式。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恩格斯[20]充分肯定了劳动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源意义,“政治经济学家们肯定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是劳动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并且是重要到如此地步,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4] 。也就是说,人需要通过劳动或工作求发展,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人本源意义上的第一需要;甚或说,其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直接生命意义,以至于可以说,不劳动不能成人、不工作无以做人,极端地说,不劳动者、不工作者根本就不是“人”。进一步,基于韦伯[21]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阐释框架,我们也会发现:一个人对天职工作负有责任乃是现代社会伦理文化中最具根本性和代表性的东西,或者说,现代社会生活就是在这种特定伦理精神驱动下的社会行动结果、组织方式或社会形成物;与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儒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世界上其他各种有影响的宗教不同的是,16世纪初经过路德(Martin Luther)改革的基督教(新教),笃信“自助者天助”“不劳动者不食”无条件地适用于每一个人,赋予了职业工作以“神召使命”(Calling)的意义,所有人都必须通过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来完成上帝授予的天职使命,而且唯有通过本职工作及其成就,才能最后印证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换句话说,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实践有灵犀之通的新教伦理意义上的工作,是指一个人一生中不得不接受或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并召唤要完成的事情,也就是一个之所以为“人”(作为“造物主杰作”或“上帝选民”)的基本实现途径和存在方式[22]。简言之,在本源意义上,人是被工作所定义的,不工作无工作就无所谓人或无以成人。   其次,基于人本主义观点,“没有工作,生活就会腐化堕落。但若工作是无情的,生命就会窒息而亡”,“烦人的苦工是工作意义的结果而不是工作本身带来的结果。技术永远不能消除苦工,但正确的社会关系却能办到”[21] 。据制度变迁历史学家考证,即便是美国南方庄园里失去自由身的奴隶,也有必要通过善待他们的激励手段,如积累财富赎买自由而让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干活,如果纯粹作为异化劳动监督抽打他们,往往事半功倍得不偿失,农奴们可以千方百计偷懒磨洋工来有效对付奴隶主的外在监控。也就是说,在劳动或工作场所,治人者(奴隶主、雇主、管理者)与治于人者(奴隶、雇员、被管理者、劳动者或工作者)已接受的劳动态度或工作观念及其耦合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劳动秩序或工作规则及其效率效果[23]。换句话说,关于劳动或工作本身的主体意义即“为劳动而劳动,为工作而工作”,并不必然地与劳动或工作岗位层次及体力脑力性质有绝对的关联——低层次的蓝领体力劳动就必然绝对是为了外在谋生。不错,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中人的劳动还处于蒙昧初开的低下水平,往往与生物界捕食性活动自然一体化,难分伯仲;后来经历的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雇佣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轻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的专制性和邪恶性,也使劳苦大众(如奴隶、农奴或雇佣工人)的劳动或工作非人化,异化为一种外在的、被迫的、不自由和不人道的甚至是苦难深重的非人劳作活动。但是,对于“人”来说,这是一种劳动异化或工作变态,它毕竟不属于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不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正义指向。历史应该是超脱于自然的真正人的社会史,我们不能对这种非本质、非人性、非正义、非正常的假象信以为真,去误解人、误导人的劳动价值和本来的工作意义。从本质、人性、正义和正常的真象来看,在任何社会中,虽然广大劳苦大众深受辛苦劳作的煎熬,就如同虫蚁般一辈子都处于忙忙碌碌闹饭吃的劳作状态,但他们似乎本能地明白生活的真谛,认定劳作就是生活的常识通理。苦与不苦、快乐与不快乐,似乎没有什么外在的绝对标准或水平界线,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内在的主观态度问题。正因如此,上层社会衣食无忧甚至花天酒地,但可能会活得很痛苦;而社会底层民众,如北京胡同里的贫嘴张大民们或田野劳作的刘老根们,也会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作为人,无论外在资源条件丰裕还是贫乏,如果失去主体意义上的工作价值及其内在指引,都会变贱;否则,时刻牢记操守人之所以为人的工作价值,就会成为真正的“贵人”。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无论生存手段完备到什么程度,物质条件优越到什么程度,也会是过着“猪猡”般的非人生活。所以,对于人来说,生命不息,劳作不止似乎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真理的人生座右銘。对于现代组织中的人来说:一份伟大的工作能让你的生命充满兴奋、富有意义;而不合适的工作则会让人的生命之水趋于枯竭[24] 。
  最后,如果放眼世界、纵观全球,从正在走向后工业化、已经步入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当今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出发来前瞻性地审视问题,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有没有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吃饭问题,而是严重的人权问题;“工作,并快乐着”不仅是一个很丰满的理想,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在当代社会,一个人没有工作机会,即所谓非自愿失业,已经不是没饭吃那样简单的谋生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人权问题,即一个公民天然的、绝对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被剥夺的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问题。正因为如此,现代世界各个国家,无论大小穷富,都无不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首要宏观政策目标和施政任务来抓,从不敢稍有疏忽懈怠。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瑞典和挪威等北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到了极度完善的程度,在号称“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福利主义政策保护下,一个劳动者即使失业,其基本生活也是会有保障的,不仅“吃饭”(维持生存)不会成问题,而且可能还会吃得很好,甚至可能过上很“奢侈”的生活。若工作是苦难无情、违反人性的,人的生命固然可能会因不堪重负而窒息夭亡;但如果没有工作,或者即使有工作也不做,靠救济过寄生生活,尽管据物质条件判断,他(她)们可能会过得很滋润舒服,但这种生活能说是正当人的生活吗?一个有正当人生价值追求的人,应该把工作看做是内在于自身人性要求和生命意义的生活内容。通过自身双手劳动谋取的,不仅是外在的物质条件和生存手段,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的内在价值和生命意义。同样,通过正当的社会工作来获得的,也不仅是外在的职业体面或社会地位,而更重要的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或高峰体验。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失去工作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权利,说得再直截了当些,就是“不工作不是人”或“无工作就无法做人”。关于工作价值及其人生意义,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感受。例如,现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条件好了,预期寿命延长,一些老人临退休时健健康康,精神头非常好,但是突然休闲在家,无限失落,没过多久说不行就不行了;但是,也有不少老人退休后,或上老年大学继续积极进取,或继续坚持参加社会工作或社区活动发挥余热,结果却越活越精神,其原因何在?一个关键因素很可能就是工作价值观及由此导致的人生态度反差所致。再比如,由于行业管理体制、交通和油价上涨等方面的复杂原因,近年来城市出租车从业者的苦情是有目共睹的,这些“现代骆驼祥子”们出车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却不高,每天出车高达20小时,月收入通常也就有2 000—3 000元。但据媒体报道,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有个臧勤师傅,不仅基于MBA学到的管理知识精明地用心开车,使他月收入能挣到白领阶层也少有的8 000元,更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他作为快乐车夫对工作价值、生命意义的正确态度和深刻理解。如果说在马克思时代,将工作本身设计得既高效又快乐,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今天干这个事,明天干那个事这种工作状态确实有些“乌托邦”式的狂想嫌疑;但是在今天,在互联网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知识经济社会,伴随着新人类、新新人类的接续成长,什么“虚拟化空间”“数字化管理”“家庭办公”“网上冲浪”等诸如此类的新新工作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试错式寻觅,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从此“工作,并快乐着”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所希望并都可以近在眼前梦想成真的事情。   总之,工作事大,关乎人权,这是基于人本主义视角审视工作价值的一个基本结论。工作有质的差异,工作对于人的激励意义大小,关键要看其中有多少“精神创造性”含量;工作越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越有人性、越人道也越正义。为此,摆脱工业化背景下人被异化为手段和工具意义上的“劳动要素”“人工成本”“人力资源”之理论局限,走向当今以后工业化为时代大背景的工作价值论,直面现实讨论关于作为主体的人在组织中怎么通过工作本身直接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的内在激励意义,对于现代组织学习型变革趋势及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来说,确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四、余论:工作价值测度可能性论及平衡计酬卡(BCC)研发设计
  对于工作主体(动态感知正负效应)来说,任何工作都既是一种自讨苦吃的时间精力支出耗损活动,又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活动;而对于工作绩效(结果、后果、成果,或效率、效益、效果,也就是工作价值的具体体现或事后实现)驱动作用来说,如果说前者反映的是一种外在性基础,那么后者就体现的是一种内在性动力。相应地,工作价值论中我们所说的价值,其实具体有两个针对性含义:一是对工作者所在组织及其服务对象(客户)来说的外在效用,而这可能是由一种自讨苦吃的时间精力支出耗损活动换来的,也可能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活动顺带的自然结果,前者恰是基于传统劳动价值论的特殊视域局限,以及以此为思想理论基础形成的传统组织绩效及薪酬管理所特别关注的。二是对工作主体来说的内在意义,这主要是将工作看做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活动,当然也可以通过工作对社会及组织外在正效用而间接感应到,前者才是本文所重点论述和强调的工作价值。也就是说,传统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工作报酬”,或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外在直接薪酬)和“福利待遇”(外在间接薪酬)的“狭义薪酬”,其主要诉求是针对前者,即将工作看做是一种自讨苦吃的时间精力支出耗损活动,是工作者(不得不)付出的一种负效用或代价,因此,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而对于后者,即工作作为一种乐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活动,其对工作者来说则是一种(直接)正效用或(自得)收获,对此内在薪酬以及涵盖此在内的广义薪酬[25],基于狭隘劳动价值论的传统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则很少关注。至于将此二者联系起来,并从理论构念到实际操作层面正式提出平衡计酬卡(BCC),则是2009年笔者在相关论著中首次研讨而后不断改进完善的研究课题[26]。可见,工作价值测度可能性或可信度性问题,与平衡计酬卡研发设计及其应用紧密相关,前者是后者的思想方法基础,而后者则是前者的现实针对性指向。
  若由逻辑推断,关于工作价值的测度衡量问题,涉及两个思想方法层面的悖论及难题:一是工作主体的内在价值,即工作者本人作为一个独立人格、自由意志的主体之人生意义或自我价值,恰恰需要通过对他人、对组织、对社会在客观及手段意义上的有用性(即所谓“效用”“边际效用”“使用价值”)来体现和实现,怎么体现和实现这是一个很大的操作难题。二是相对于外在的、间接的、物质层面的、与工作主体福利待遇紧密相关的价值来说,越是内在的、直接的、精神层面的、与工作主体人生意义连带越紧密的价值(对工作绩效驱动来说)越重要,但往往越是重要的就越难以测度、量化特别是难以用货币来计量,怎么在货币化量度与非货币化量度之间找到同度量因素及尺度,这又是一个很大的操作难题。只有将这两个技术难题解决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组织激励基本矛盾(个人薪酬目标与组织绩效目标),在导入实施组织绩效战略性驱动的平衡计分卡(BSC)的同时,基于个人目标诉求研发设计平衡计酬卡(BCC),进而在BSC—BCC双卡对接框架下实施组织绩效薪酬整合战略性激励,这也是工作价值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及情景问题指向之所在。
  关于第一个难题,即工作价值“主体目标意义客体手段化体现及实现”问题及其解决,现代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边际分析方法在思想方法上富有启迪意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的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价值,即它对消费(使用)者的有用性或曰效用,而这种主观效用价值是没有办法用统一标尺(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它所消耗的“抽象人类劳动”或“平均劳动时间”)客观度量的,而只能在买卖双方多次试错进行互动博弈的市场均衡点上找到,以市场均衡价格来体现。换句话说,价值是一个市场经济内生的概念或构念,没有市场、市场交换和市场经济就无所谓价值,价值必须也只有通过市场(交换)来体现和实现,甚至可以极端地说,价值就是市场价值的同义词。按此思路或思想方法,如果把市场观念进一步泛化为一种两两交换或互动博弈行为,甚至如科斯那样将交易广泛定义为一种人与人的交往关系,那么,工作价值即一个人作为工作主体意义上的自我价值,其实也就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他人、对组织、对社会在手段意义上的有用性,而这种工作(效用/使用)价值也只有在与他人、与组织乃至组织间商品或要素两两交换性质的互动博弈均衡中,才能得到体现和实现。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价值,就是其在一定社会化大生产体系及组织情景中所做的工作,通过以市场交换关系为核心的互动博弈自组织系统体现出来并得到自我实现和客体认可的利他效应。而这种(工作者及其组织及服务对象)主观感知体验到的利他效应,必须依托市场这个人类自然扩展秩序,以货币(通货)作为一般等价物,在互动博弈的均衡点上找到边际效用,以实现市场定价。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理性测度技术和工具,将工作者从工作本身直接得到的内在价值以适当的方式度量出来,并将之转化为货币价值,或需要进一步找到更具一般性、覆盖面和抽象力的同度量標尺,最后在一个逻辑自洽、尺度统一的平衡计酬卡(BCC)框架体系中,将工作内在与外在价值的平衡点找出来。这就在逻辑推理上与第二个难题,即工作价值“外在与内在同度量平衡”的问题自然对接了起来:通过(劳动力要素、人力资本要素、人才或职业经理人)市场交换的互动博弈均衡点,来借助通货(一般等价物)显示、计量和实现的工作价值,似乎主要是外在的、间接的或物质(器物或实体)的,这是传统、常规、基础性的狭义薪酬(劳动报酬)概念所表达和对应的。这里的关键操作难题在于,对于更加重要的、内在的、直接的、精神层面的、与工作主体人生意义连带越紧密的工作价值,怎么通过非货币计量工具将它测度出来,进而用什么样的同度量或货币化测量体系将二者的平衡点给测度出来?换句话说,能否找到一个类似最大公约数或最小公倍数的同度量标尺,将用货币衡量的外在工作价值与没法用货币计量的内在工作价值同度量化,是工作价值测度技术性难题的关键点。而这同度量标尺就是其杠杆解,找到它就有解,关于“工作价值测度可能性论”就成立,否则就无解,那成立的就是“工作价值不可测度论”,这样所谓“工作价值论”在相当大程度上很可能就是个伪命题。但是,如果细究起来,这里所提问题及两个难题的所谓对接点是有逻辑漏洞的:传统上用货币计量的工作价值(劳动报酬)并非就仅是外在的、间接的、物质(器物或实体)层面的,也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更加重要的、内在的、直接的、精神层面的、与工作主体人生意义连带越紧密的工作价值,虽然不可测度、特别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多是后者。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在有关薪酬管理的论著中早已述及:工作对于员工来说,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具有内在价值和直接激励意义。对此,在赫茨伯格等激励因素论的基础上,一些行为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工作激励特性的理论描述模型。他们认为,工作的任务特性,如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价值重要性、决策自主性、反馈灵敏性等,以及人们对这些特性的主观评价是褒扬还是针砭,对于员工的激励效应关系极大[27]。基于此,关于工作的内在直接价值,也可以看做是工作人性化特质意义给工作者直接带来的一种内在直接薪酬,大致有四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工作内涵性意义, 又具体包括工作内容丰富性、工作任务完整性和工作价值重要性三个基本含义。也就是说,一个员工在某个组织所从事的工作,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在任务上具有完整性,在价值上具有重要性,我们就会说,该工作富有意义,否则就缺乏意义或没有意义,甚至是负面意义。
  其次,工作主体性意义,也就是指从事该工作的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他在多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个人在从事工作,他能否独立自主地去面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多种特殊技能或技艺,去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工作决策自主性、具体挑战性并由此获得的成就感大小,是工作价值在主体性意义层面的基本量标。
  再次,工作职业性意义,主要是指工作为员工所提供的成长机会与职业空间大小。既然工作对于员工来说具有如此重要的内在价值和直接激励意义,那么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看,其本身的成长机会、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大小,也是衡量员工内在激励性报偿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度、项目或要素。
  最后,工作社会性意义,涉及群体目标导向性即工作团队成员围绕特定问题、项目或任务等而形成目标导向强度,团队角色匹配性即成员在分工协作网络中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而独当一面承担责任大小,成员行为协同性即成员能否积极协作按照认同的行为规范共同努力获得放大整合的绩效水平,以及集体精神默契性即是否具有凝聚成员协作、协同或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另外,工作内在价值还间接体现在工作条件对工作主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正向效应上,也可以看做是工作者所获得一种内在间接薪酬,包括组织环境(品牌效应、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状况)适宜性、办公设施及条件优越性、交通与通讯便利性、作息时间自由弹性及职位头衔名誉性等[14]。在正常市场经济环境特别是充分市场竞争假设条件下,工作者在组织中这些工作内在价值因子及权重越大,借助市场机制通常用货币计量和标度出来的市场定价(即狭义薪酬)也越大,二者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正相关的。
  由此可见,关于工作价值可测度性的两个技术难题,即“货币与非货币同度量均衡”与“外在与内在同度量平衡”及其“对接点”,在逻辑上是彼此交叉有一定重叠性的,甚至具有量子力学意义上所谓“相互纠缠”之复杂性。为此,需要将它们放在二维度四象限耦合视窗(如图1所示)里条分缕析,才能在测度思路上梳理清楚其可能性或可行性问题。
  基于图1的视窗模型,从平衡计酬卡(BCC)的四个维度来看,“内在直接薪酬”“内在间接薪酬”“外在间接薪酬”“外在直接薪酬”在总体性质特征上似乎大致对应这里Ⅰ、Ⅱ、Ⅲ、Ⅳ四个视窗,在总的可测度性上分别属于内在不可货币化计量或用货币可计量性较小的工作价值因子(Ⅰ视窗)、内在可货币化计量或用货币可计量性较大的工作价值因子(Ⅱ视窗)、外在不可货币化计量或用货币可计量性较小的工作价值因子(Ⅲ视窗)和外在可货币化计量或用货币可计量性较大的工作价值因子(Ⅳ视窗)。细究起来,虽然在同度量问题上又有待进一步多重甄别分析的技术难题,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及心理测量学领域围绕工作分析、胜任力模型及工作性向因子测量等长期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及工具,已经为工作价值测度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宝库,我们相信,经过业界同仁的沟通努力,这个问题终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此我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35.
  [3] 马立克·科尔钦斯基,兰迪·霍德森,保罗· 爱德华兹.工作社会学[M].姚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马风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74-175.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8-39.
  [7] 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 邱琼 ,钟秀斌, 陈遊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65.
  [8] B·R.赫根汉.心理学史导论[M].郭本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公司,2004.
  [9] Herzberg,F.,Mausner,B.,Snyderman,B.The Motivation to Work (2nd ed.)[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1959.
  [10] 李宝元.组织行为学通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44-148.
  [11] 李宝元.战略性激励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精髓理念及其在企业的应用[J]. 财经问题研究,2003,(4):43-47.
  [12] Coase,R.H.The Nature of the Firm[J].Economica,1937,4(16):386-405.
  [13]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 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4] 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王业宇,陈琪译,北京:格致出版社,2008.
  [15] 李宝元.人力资本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6]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 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 李寶元.人本发展经济学要义——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发展”的一个理论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6,(9):3-9.
  [18] 李宝元.人本管理经济学探索[J].财经问题研究,2013,(12):18-25.
  [19] 张静.工作价值论的建构及其意义——基于人本主义视角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1):33-39.
  [20]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M]. 曹葆华,于光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2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2] 马克·A.卢兹,肯尼思·勒克斯.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M].王立宇,栾宏琼,王红雨译,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77.
  [23] 斯坦利·L.恩格曼.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倾向和劳动制度变迁:对三者互动关系的诠释[A].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张宁燕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17-148.
  [24] 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赢[M].余不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232.
  [25] 李宝元.现代组织薪酬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4-198,200-205.
  [26] 李宝元.平衡计酬卡[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27] 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孙健敏,李原,黄小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460-464.
其他文献
为了解小鼠早期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了小鼠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桑椹胚和囊胚为
快题表现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再深造和就业必要的技能,工科生相较而言存在一定难度,近几年通过效果图课程中的试验,形成了一些实用的经验,以期提高工科生在此模块的能力,增加其应试
目的检测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AAT)浓度,探讨胃液中AAT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165例胃癌及胃癌高危患者的胃液,所有入选者行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
新常态下消费的较快增长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但自2017年以来,在经济增速与居民收入增速同步回升的背景下,消费却出乎意料地出现了一系列疲软迹象:居民消费支出增
运用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式,基于Zope/Plone技术开发了一个教育系统的Web2.0应用系统,在此系统中,包含一个教育Web2.0应用所常见的功能,体现了建构主义、协作学习和内容管理理论
分析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天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
摘要:本文就国民经济增速从下行扭转为上行提出如下的思路和框架性方案设计:降成本,实施与之相关的供给侧配套改革,以休养生息;选择和进行突破性改革,下重药和施大术,以发力启动新一轮J型增长;进行创新、创业、生育体制改革,孕育颠覆性技术、保持民间活力、恢复人口元气,支撑经济增长速度,并储备2025年和2036年两次J型增长的动力;进行一些体系性改革,有进有退,有弃有争,以盘活要素和资源,激发其活力,提高
<正> 人们认为泌乳素为一应急性激素(stress hormone),当运动、外伤或手术及胰岛素低血糖反应时,均可引起其血浓度短暂升高,但泌乳素在应急中的作用及其升高的机理并不完全清
中国与周边海洋权益争端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复杂。与日本的关系自安倍晋三执政以来表现为政冷经热,与菲律宾的关系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表现为“政冷经热”,与韩国的关
目的分析阑尾炎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阑尾炎患者,依据挂号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