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内容、秩序、目标。然而,面对无法预约的生成,教师如何及时发现、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教学生成点,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使教学更灵活,更富有生机与活力呢?
一、在需求中生成
同学们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同学们的学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同学们的质疑,从中发现同学们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有效生成教学场景,促使同学们主动探究,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发展和智慧的提升。
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当我引导同学们品读完作者第二次经过大榕树这部分内容,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时,一个同学问道:“鸟的习性是早晨离巢觅食,傍晚才回巢。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么会有众鸟纷飞的景象呢?”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一朵求异的创新火花,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生成点。于是,我及时肯定了这个同学敢于挑战教材,挑战作者的精神,同时将问题抛向全班同学,让同学们再读课文,争取从书上找到答案。这样一来,不仅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路为学路,而且引导同学们回到文本中,为大家铺设了探索、感悟的路径。经过一番品读、感悟,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这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因为文中讲到这儿不许人们捕鸟,这就给鸟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鸟儿当然不愿意离开。”“我认为不仅因为这儿安全,还因为这棵榕树很大,树上的虫子、嫩叶等食物非常丰富,鸟儿根本没必要到其他地方觅食。”“我认为,这儿之所以早晨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里环境优美,食物丰富,如同天堂,就慕名而来。这也符合鸟儿早晨外出觅食的自然规律。”…… 没想到同学们能从读中探究到这么多内容,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深化了对文章情感的体验。
二、在互动对话中生成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在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的、智慧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话题也要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而转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时,我先引导同学们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想象画面,领略诗情画意。然后,为了引导同学们体会诗人的情感,我提出:为什么不须归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只是斜风细雨,不影响渔父垂钓,没有必要回家。”“这里有山有水,还有白鹭和桃花,风景实在太美了,令作者流连忘返。”……显然,同学们的回答停留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引导、点拨,同学们从词人的经历和他哥哥的词中,读懂了词人的内心充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从而领悟了“不须归”真正原因,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使课堂闪烁智慧,富有灵性。所以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
三、在思维拓展中生成
文本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资源。阅读课上,教师要注意营造延伸的空间,让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感悟,拓展思维,以达到有效地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为同学们在思维拓展中有更生动的、更有效的生成奠定基础。
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里,有一段话是这样描写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台湾青年不清楚家人是否平安,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在课堂教学的预设中,我有的放矢地利用这个空白处进行思维拓展,引导同学们自由生成。同学们通过体会和想象,在思维拓展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头脑中生成出一个形象丰满的青年。
总之,语文教学的生成资源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把握有探究价值的生成点,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演绎出更有效、更精彩的课堂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一、在需求中生成
同学们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同学们的学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同学们的质疑,从中发现同学们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有效生成教学场景,促使同学们主动探究,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发展和智慧的提升。
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当我引导同学们品读完作者第二次经过大榕树这部分内容,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时,一个同学问道:“鸟的习性是早晨离巢觅食,傍晚才回巢。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早晨,怎么会有众鸟纷飞的景象呢?”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一朵求异的创新火花,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生成点。于是,我及时肯定了这个同学敢于挑战教材,挑战作者的精神,同时将问题抛向全班同学,让同学们再读课文,争取从书上找到答案。这样一来,不仅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路为学路,而且引导同学们回到文本中,为大家铺设了探索、感悟的路径。经过一番品读、感悟,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这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因为文中讲到这儿不许人们捕鸟,这就给鸟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鸟儿当然不愿意离开。”“我认为不仅因为这儿安全,还因为这棵榕树很大,树上的虫子、嫩叶等食物非常丰富,鸟儿根本没必要到其他地方觅食。”“我认为,这儿之所以早晨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儿看到这里环境优美,食物丰富,如同天堂,就慕名而来。这也符合鸟儿早晨外出觅食的自然规律。”…… 没想到同学们能从读中探究到这么多内容,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深化了对文章情感的体验。
二、在互动对话中生成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在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的、智慧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话题也要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而转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领,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时,我先引导同学们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在诵读中想象画面,领略诗情画意。然后,为了引导同学们体会诗人的情感,我提出:为什么不须归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在只是斜风细雨,不影响渔父垂钓,没有必要回家。”“这里有山有水,还有白鹭和桃花,风景实在太美了,令作者流连忘返。”……显然,同学们的回答停留于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引导、点拨,同学们从词人的经历和他哥哥的词中,读懂了词人的内心充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从而领悟了“不须归”真正原因,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使课堂闪烁智慧,富有灵性。所以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用心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
三、在思维拓展中生成
文本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资源。阅读课上,教师要注意营造延伸的空间,让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感悟,拓展思维,以达到有效地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为同学们在思维拓展中有更生动的、更有效的生成奠定基础。
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里,有一段话是这样描写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台湾青年不清楚家人是否平安,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在课堂教学的预设中,我有的放矢地利用这个空白处进行思维拓展,引导同学们自由生成。同学们通过体会和想象,在思维拓展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在头脑中生成出一个形象丰满的青年。
总之,语文教学的生成资源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把握有探究价值的生成点,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演绎出更有效、更精彩的课堂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