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奔跑吧,兄弟》应是中国内地电视台引进的第二成功的真人秀综艺娱乐节目。其定位以成人竞技游戏模式为主,这在国内的综艺节目应算首创。节目中演员将其最本真的状态呈现给观众,这是与影视剧中的他们所饰演的角色截然不同的。该节目通过演员们对力量的呈现和语言艺术的运用,带给观众一幕又一幕的嬉笑开怀场面。除去宏观表现,细究之下不难看出,《奔跑吧,兄弟》仍具有固定的节目模式。
关键词:节目模式;竞技;游戏
电视节目模式的形成过程类似好莱坞的类型片,因其成功的模式广受大众欢迎,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一系列此演员阵容、故事内容、剧情结构等相似的电视综艺节目,从而构成一定的节目模式。翟梓坪在《模式化的电视时代——拥抱“内容为王、模式为先”的中国电视节目创意新时代》中指出,“节目模式”概念是一种严密的节目制作体系。基本途径是:节目制作方在经过严格的创意思考后,根据创意成果选择适合的内容研发出完整的电视节目流程设计,根据这个流程研发出“节目制作圣经”,在此基础上生产的电视节目必须播出前经过观众预审,播出后获得优良的收视市场汇报。此时,这个成功的节目才被成为“节目模式”。[1]《奔跑吧,兄弟》由韩国SBS电视台与浙江卫视联手推出的竞技类综艺节目,是由韩国的《Running Man》翻译而来。虽然《奔跑吧,兄弟》在中国内陆制作与播出不足一年的时间,但是在韩国却有五年的制作播放经验,其娴熟的制作模式,观众较高的收视热潮,众多明星大腕的加入,细分之下不难看出《奔跑吧,兄弟》已经形成固定的节目模式。
一、自我力量的体现
“真人秀”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只能通过观摩众多真人秀综艺节目来对此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由著名演员或普通人为达到某种目的,通过完成指定的游戏规则,完成游戏的过程被摄影机所记录,并最终呈现在电视荧幕上的综艺节目。真人秀最早出现是在荷兰和美国,分别为《超级老大哥》、《幸存者》等。在亚洲,以韩国的真人秀节目模式制作和发展的比较成功,其节目有:《情书》、《我们结婚吧》、《爸爸去哪儿》、《Running Man》等。
实际上,真人秀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参与者的力量的对比和智慧的拼接在韩国的综艺节目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在《情书》中为了实现娱乐观众的目的,在早上起床之后往往经过力量上的较量,输者来做早饭等环节。然而追究历史:西方国家,当两位勇士为了获得心仪女性的芳心,往往通过决斗方式,获胜者抱得美人归;动物世界,动物中为了获得领域的统领权,是通过决斗来决定的;意大利最为有名且象征着文明的古罗马斗兽场,还能看到当年权力阶层与奴隶阶层的阶级分割点。所以,在今天,决斗竞技成为最为原始的表达和自我力量的呈现形式之一。电视综艺节目将现实生存规则吸收为综艺节目游戏规则,在节目中展现野蛮,在野蛮中获得力量,实现自我,这个过程是十分的耐人寻味的。
雅克·拉康在他的《镜像理论》中的“镜像理论”指出,婴儿在自己还不能独立的行走时,就已经能够透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影像,并且开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比较。通过镜子认识“他人是谁”,然后意识到“自己是谁”,首先透过镜子认识“他人是谁”,才能明确“自己是谁”。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在自我识别的过程,在对“他人”约束的过程,也是实现对自己的“约束”。透过“他人”,婴儿才能逐渐的认识“自我”。那么在《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中,我国的综艺节目就像不会走路的“婴儿”,他的行动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他能够透光眼睛识别“成熟”即“他人”的电视节目。透过镜子,反思自身的发展,才能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且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中吸取他人的精华去其糟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国版的综艺节目并不适应我国的国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约束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因此,观众无论在观看《爸爸去哪儿》还是《奔跑吧,兄弟》会发现在影视呈现和娱乐表达上显得有些生硬。
然而,韩国版的综艺节目其创意以及对受众的分析上,它的步伐是先于我国综艺节目一步的,因此我们通过彼此的“约束”,互相学习,最终能够在“拿来”的综艺节目上进行创新,从而开花结果,创作出符合国人习惯的综艺节目。
二、群体征象,“双人”竞技
在《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中,所有队员分为两组(有时由于采取的场地或者节目的需要最多分为三组),两组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在一起,好比两个独立个体,为了夺得最后的胜利彼此竞技。然而,在游戏中,两组队员又各自分散成为独立个体,此刻则是个体真人“秀”的时间,每个队员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实力展现才华,比如张赫的“呆萌”表现,“我是天才”的自我标榜等,以此来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较高的关注度。既有群体合作争夺,又有单体的自我表现,这样的模式是一非常灵活而又多变的,该类节目以纪实为主,因此演员的自我发挥是非常重要。节目的性质也决定了参演者不仅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现自我,这要求演员有着较高的表演功底和应变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完成任务只能是游戏中的一个最后的环节,显得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娱乐为主,重在参与。
为了保证节目的鲜活性,该节目在保证固定节目成员的基础上,经常邀请现当代受关注度较高的明星演员加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软化了呆板的节目模式,透过新人不断加入,使即将对老成员的笑点产生厌倦的观众,产生一种新的笑点和猎奇点。该节目充分利用明星演员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热潮。经研究表明,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很大程度是受到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的吸引前来观看,这就好比观众在选择观看的电影时往往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明星一样。利用这一点,该电视节目的收视才能居高不下,该节目的笑点才不断。因为在节目中的每一点都以新人的新、奇为支撑的。当然,演员的选择必然是擅长与人交往和有着良好的谈吐修养的。但即使有新人的加入,最终的胜负之战却不是新人所执行的,依然是由老成员来完成,这是由节目的预先安排所决定的。
三、立足当下,娱乐需求
宣传本国文化传统,畅览旅游胜地,彰显风土人情是每一部影视剧与综艺节目义不容辞的,也是当今综艺节目的一个重要的依托。寄情山水,品尝风土人情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时尚的艺术元素。近年来,《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等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依托,让观众坐在电脑前便可俯瞰天下。心神随着镜头的移动而奔赴天下,爱国情怀喷发而出。《奔跑吧,兄弟》将拍摄地点除了著名的景点之外还有室内的活动场所,将室内与室外结合在一起。室内以奔跑寻宝为主,室外以宣传、游戏为纲。
《奔跑吧,兄弟》虽然在韩国有着几年的发展经验且节目模式比较成熟,然而该节目在中国的出现是有着时代契机的。放眼当下,人们为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奔波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人们需要一种途径来宣泄和释放自己。而奔跑让人心情愉悦,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压方式。通过奔跑获得奖励,经过寻宝获得晋级,通过对决释放精力,在奔跑、逃离、进攻中将压力释放,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欢乐。综艺节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其目的和意义是带给人们欢乐,用多样化的艺术创作,多种表现手法来将观众的笑点提起,并让观众在看似敌对的阵营中,在最后却是要好的兄弟,宣传正能量。简单、快乐、满足这正是综艺节目的主旨。
总结
当然从韩国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并不是没有弊端的,总览我国内地的综艺节目,引发收视热潮的几个综艺节目基本上是以外国电视综艺节目为原型的。那么本土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在何处呢?本土的传媒人是否缺乏创新能力,我国的综艺节目在以后发展过程中是否只能依靠引进才能获得大众认可。这些问题接踵而来,笔者没有办法回答。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不仅仅是由制作方来负责的,受众方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客观来讲,国外的电视综艺节目走的的确比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远,发展也更为成熟,对受众的分析也更加的精确。本土的综艺节目须向其学习其模式,而不应一味的购买版权,在吸取其成功经验之后,自主创新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1]翟梓坪.模式化的电视时代——拥抱“内容为王、模式为先”的中国电视节目创意时代[D B/O L].http://www.ahtv.cn/.
[2]仲喜年.探索新形势下电视节目创新的发力点[J].新闻传播2011(08).
关键词:节目模式;竞技;游戏
电视节目模式的形成过程类似好莱坞的类型片,因其成功的模式广受大众欢迎,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一系列此演员阵容、故事内容、剧情结构等相似的电视综艺节目,从而构成一定的节目模式。翟梓坪在《模式化的电视时代——拥抱“内容为王、模式为先”的中国电视节目创意新时代》中指出,“节目模式”概念是一种严密的节目制作体系。基本途径是:节目制作方在经过严格的创意思考后,根据创意成果选择适合的内容研发出完整的电视节目流程设计,根据这个流程研发出“节目制作圣经”,在此基础上生产的电视节目必须播出前经过观众预审,播出后获得优良的收视市场汇报。此时,这个成功的节目才被成为“节目模式”。[1]《奔跑吧,兄弟》由韩国SBS电视台与浙江卫视联手推出的竞技类综艺节目,是由韩国的《Running Man》翻译而来。虽然《奔跑吧,兄弟》在中国内陆制作与播出不足一年的时间,但是在韩国却有五年的制作播放经验,其娴熟的制作模式,观众较高的收视热潮,众多明星大腕的加入,细分之下不难看出《奔跑吧,兄弟》已经形成固定的节目模式。
一、自我力量的体现
“真人秀”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只能通过观摩众多真人秀综艺节目来对此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由著名演员或普通人为达到某种目的,通过完成指定的游戏规则,完成游戏的过程被摄影机所记录,并最终呈现在电视荧幕上的综艺节目。真人秀最早出现是在荷兰和美国,分别为《超级老大哥》、《幸存者》等。在亚洲,以韩国的真人秀节目模式制作和发展的比较成功,其节目有:《情书》、《我们结婚吧》、《爸爸去哪儿》、《Running Man》等。
实际上,真人秀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参与者的力量的对比和智慧的拼接在韩国的综艺节目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在《情书》中为了实现娱乐观众的目的,在早上起床之后往往经过力量上的较量,输者来做早饭等环节。然而追究历史:西方国家,当两位勇士为了获得心仪女性的芳心,往往通过决斗方式,获胜者抱得美人归;动物世界,动物中为了获得领域的统领权,是通过决斗来决定的;意大利最为有名且象征着文明的古罗马斗兽场,还能看到当年权力阶层与奴隶阶层的阶级分割点。所以,在今天,决斗竞技成为最为原始的表达和自我力量的呈现形式之一。电视综艺节目将现实生存规则吸收为综艺节目游戏规则,在节目中展现野蛮,在野蛮中获得力量,实现自我,这个过程是十分的耐人寻味的。
雅克·拉康在他的《镜像理论》中的“镜像理论”指出,婴儿在自己还不能独立的行走时,就已经能够透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影像,并且开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比较。通过镜子认识“他人是谁”,然后意识到“自己是谁”,首先透过镜子认识“他人是谁”,才能明确“自己是谁”。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也是在自我识别的过程,在对“他人”约束的过程,也是实现对自己的“约束”。透过“他人”,婴儿才能逐渐的认识“自我”。那么在《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中,我国的综艺节目就像不会走路的“婴儿”,他的行动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他能够透光眼睛识别“成熟”即“他人”的电视节目。透过镜子,反思自身的发展,才能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且在不断的学习的过程中吸取他人的精华去其糟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国版的综艺节目并不适应我国的国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约束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因此,观众无论在观看《爸爸去哪儿》还是《奔跑吧,兄弟》会发现在影视呈现和娱乐表达上显得有些生硬。
然而,韩国版的综艺节目其创意以及对受众的分析上,它的步伐是先于我国综艺节目一步的,因此我们通过彼此的“约束”,互相学习,最终能够在“拿来”的综艺节目上进行创新,从而开花结果,创作出符合国人习惯的综艺节目。
二、群体征象,“双人”竞技
在《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中,所有队员分为两组(有时由于采取的场地或者节目的需要最多分为三组),两组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在一起,好比两个独立个体,为了夺得最后的胜利彼此竞技。然而,在游戏中,两组队员又各自分散成为独立个体,此刻则是个体真人“秀”的时间,每个队员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实力展现才华,比如张赫的“呆萌”表现,“我是天才”的自我标榜等,以此来获得观众的喜爱和较高的关注度。既有群体合作争夺,又有单体的自我表现,这样的模式是一非常灵活而又多变的,该类节目以纪实为主,因此演员的自我发挥是非常重要。节目的性质也决定了参演者不仅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展现自我,这要求演员有着较高的表演功底和应变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完成任务只能是游戏中的一个最后的环节,显得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娱乐为主,重在参与。
为了保证节目的鲜活性,该节目在保证固定节目成员的基础上,经常邀请现当代受关注度较高的明星演员加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软化了呆板的节目模式,透过新人不断加入,使即将对老成员的笑点产生厌倦的观众,产生一种新的笑点和猎奇点。该节目充分利用明星演员来提高节目的收视热潮。经研究表明,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很大程度是受到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的吸引前来观看,这就好比观众在选择观看的电影时往往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明星一样。利用这一点,该电视节目的收视才能居高不下,该节目的笑点才不断。因为在节目中的每一点都以新人的新、奇为支撑的。当然,演员的选择必然是擅长与人交往和有着良好的谈吐修养的。但即使有新人的加入,最终的胜负之战却不是新人所执行的,依然是由老成员来完成,这是由节目的预先安排所决定的。
三、立足当下,娱乐需求
宣传本国文化传统,畅览旅游胜地,彰显风土人情是每一部影视剧与综艺节目义不容辞的,也是当今综艺节目的一个重要的依托。寄情山水,品尝风土人情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时尚的艺术元素。近年来,《远方的家》、《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等以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依托,让观众坐在电脑前便可俯瞰天下。心神随着镜头的移动而奔赴天下,爱国情怀喷发而出。《奔跑吧,兄弟》将拍摄地点除了著名的景点之外还有室内的活动场所,将室内与室外结合在一起。室内以奔跑寻宝为主,室外以宣传、游戏为纲。
《奔跑吧,兄弟》虽然在韩国有着几年的发展经验且节目模式比较成熟,然而该节目在中国的出现是有着时代契机的。放眼当下,人们为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奔波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人们需要一种途径来宣泄和释放自己。而奔跑让人心情愉悦,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压方式。通过奔跑获得奖励,经过寻宝获得晋级,通过对决释放精力,在奔跑、逃离、进攻中将压力释放,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他人带来欢乐。综艺节目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其目的和意义是带给人们欢乐,用多样化的艺术创作,多种表现手法来将观众的笑点提起,并让观众在看似敌对的阵营中,在最后却是要好的兄弟,宣传正能量。简单、快乐、满足这正是综艺节目的主旨。
总结
当然从韩国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并不是没有弊端的,总览我国内地的综艺节目,引发收视热潮的几个综艺节目基本上是以外国电视综艺节目为原型的。那么本土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在何处呢?本土的传媒人是否缺乏创新能力,我国的综艺节目在以后发展过程中是否只能依靠引进才能获得大众认可。这些问题接踵而来,笔者没有办法回答。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不仅仅是由制作方来负责的,受众方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客观来讲,国外的电视综艺节目走的的确比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远,发展也更为成熟,对受众的分析也更加的精确。本土的综艺节目须向其学习其模式,而不应一味的购买版权,在吸取其成功经验之后,自主创新才是王道。
参考文献:
[1]翟梓坪.模式化的电视时代——拥抱“内容为王、模式为先”的中国电视节目创意时代[D B/O L].http://www.ahtv.cn/.
[2]仲喜年.探索新形势下电视节目创新的发力点[J].新闻传播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