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视频,让写作有素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前提是对生活有深入的观察和体会。从生活到作文中间的心理内化与外释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环节。本活动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随手拍视频让学生明白生活的“积累”是多种渠道的,拓宽了素材的面。二是文学创作源于生活,但我们必须是生活的“有心人”。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能达成以上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明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2.了解作文素材的积累是
  多渠道,多方面的。
  3.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重,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热爱。
  【导写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五月五,端阳到,汨罗江上好热闹,好热闹……”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们边打节奏,边跟着唱了起来。)
  师:知道是什么节日要到
  了?
  生:端午节。
  师:吃什么东西呢?(课件出示课题:粽叶飘香)请同学来说说端午节的由来,也可以说说有关端午节的那些事。
  生: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生:这一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师课件出示端午节来历: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师:屈原爷爷的事迹流传至今,我们一直记着他,尊重他。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大年三十的除夕,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端午节,除了要纪念屈原爷爷,当天的吃也是有讲究的哦。
  生:这一天要吃含“黄”的
  食物,如蛋黄、黄鳝、黄鱼、黄
  瓜等。
  生:还要吃雄黄酒,特别是吃粽子,我最喜欢吃蛋黄鲜肉粽了。
  师:哦,我也很喜欢吃蛋黄鲜肉粽,要不我们就来写一下端午包粽子吧!
  【点评:从《看龙船》歌曲开始,以聊天的形式,轻松地让学生进入了说端午的环节,学生兴致高昂。】
  二、无米之炊、头脑风暴
  (学生们顿时傻眼,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小声交流着。)
  生1:怎么办啊?我从来没有包过粽子,家里也没有人包过。
  生2:我奶奶倒是每年在包的,可我从没有仔细去看过,早知道……哎!
  师(故意表现得有点吃惊):不会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包粽子的吧?我们请知道的同学来说一下。小灵,你来说,你奶奶不是常包粽子给你吃吗?
  生(难为情地):我没有去关注过,要不,我今天回去问问。
  师:有的同学不知道菜场行情,说母鸡20元一只,闹出了笑话。同学们,我们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点评:对本课内容来讲,这个环节有点多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为习作积累素材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
  三、拍客出手 难点突破
  师:其实像今天要我们写包粽子,但我们事先没有经历过,或是看到过却没有留意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解决的方法不难,就是用照片或视频把生活中有意思的画面记录下来。(播放视频和照片)这是我妈在包粽子,我把过程用手机拍下来了,我们来看看,了解一下是如何包粽子的。
  (生仔细观看。看后,师让生复述过程并写下来。)
  【点评:拍客,不需要我们有多专业,提供的照片或视频恰好为我们的习作内容服务,这能让我们的习作指导更集中,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有些没有经历过的事,通过视频照片的了解也可以移植进我们的记忆,成为写作素材的一部分。】
  四、从段到篇,水到渠成
  师:刚才我们看了视频,也写了包粽子的过程,但作为一篇习作,这显然是不够的。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一个片段变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呢?
  生:我才知道包粽子的过程,就写学包粽子吧,文中让奶奶指导我如何包粽子。
  生:我觉得学包粽子肯定挺不容易的,以前包饺子都要好久才会成功,我就以“我学会了包粽子”为题,把包的过程写曲折些。
  师:“文似看山不喜平。”过程曲折,这是写文章过程的一种好方法。
  生:我以“坚持就是胜利”为题,写写包粽子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有思想、有道理的文章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那这个过程应该怎么写呢?
  生:要写好“坚持就是胜利”,我觉得包粽子的过程是不容易的,要有几次失败的过程。
  师:有哪些失败呢?
  生:把粽叶卷成漏斗形,别看这个过程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却不好做。我在家里包饺子,比这个包粽子简单多了,可是包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困难。有的饺子像是一个肚子饿扁的人一样,有的像一个将军肚,快要裂开了,当然有的就直接裂开了。
  师:你没包过粽子就能想得这么透彻,真是个会观察、会想象的孩子。包粽子真的是不容易,我已看过好几遍,到现在还不会包。还会有哪些困难呢?
  生:听了前面同学的介绍,我想放米也不容易,这个多少的度还是很难把握,说不定也会出现肚子胀裂的情况。
  师:还真是这样,米放少了,就干瘪瘪的,一多的话,上面的粽叶就盖不上了。粽子要好吃,里面的糯米还要用手摁实,这样米与米之间才能紧实,粘连在一起,松的话就不好吃。当然米一多,煮的过程中一胀,就有可能糯米冲出粽叶。说了这些困难,“坚持就是胜利”这个主题能写出来了吗?
  生: “坚持就是胜利”是一个人精神的体现,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以心理活动的形式在文中写出来。
  师:你很会分析,相信你的文章会写得很好。
  生:我觉得也可以写遇到困难想退缩时,想到自己一开始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能包好的,就继续努力去做。
  师:用行动表示,不放弃,坚持努力也是一种好方法。
  生:我听了端午节的来历,很是敬佩屈原爷爷,我想以学习包粽子来纪念屈原爷爷。
  师: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写一篇文章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一点也很重要。
  【点评:学生不会包粽子,缺少生活经验,有了拍客的视频和照片,我们的习作教学可以花更多时间在习作方法的指导上。】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梁湖镇中心小学/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其他文献
【教材、学情分析】  “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是写人序列中适合在五年级进行的一次习作训练。为使训练目标更集中、高效,根据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本次习作的主题定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为拓宽学生思路,扩大选材范围,所写的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从书籍、报刊、电视媒体上了解到的人。  从学生以往的习作情况看,学生从三年级到五年级虽说进行过多次写人的训练,但对写人习作的认
佟明河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校长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房山区教育之星。他从教36年,担任校长26年,是一位思想型、科研型、开拓型的校长。他的管理理念是: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人的內心强大的动力;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激发人的潜能极大的迸发。他认为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挖掘潜能。他从梳理学校文化入手,倡导精神追求,充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孩子年龄越小,质疑的能力和好奇心就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好奇心却在逐渐消退。这与我们平时的课堂过于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滴水不漏而导致课堂气氛暮气沉沉、波澜不惊有很大关系。原先会提问题的孩子能否变得不麻木、不会变成专装知识的容器,就看一个老师能否给学生提供质疑空间、培养质疑能力。在我看来,学生头脑里经常有问题产生,教师应提供质疑的空间,促使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去
【教学目标】  具体地有条理地写出实验过程,注意突出其中的一两个细节。  【课前准备】  一只普通的中号透明塑料水杯、四十多枚彩色曲别针和一大杯冷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瞧,我带来了什么实验用具?(板书:实验用具,出示透明塑料水杯。)  (学生们的回答很快。有的说“这是一只杯子”,有的说“这是一只透明的杯子”,有的说“这是一只塑料水杯”,也有的说
学习新课一定要让学生觉得新鲜,所以我不赞成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我也不喜欢听学生预习过了的课,我喜欢听学生觉得新鲜的课。新鲜的课最自然、最真实。  学生第一遍读课文总是怀着好奇心的,最想了解的就是课文写了什么。至于作者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往往不是最早关注的。只有把课文读完了,才能从整体上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曹燕老师执教的《活化石》是一堂让学生觉得新鲜的课。她先板书“化石”,让学生来说说什么是“化石
为了使师范生能灵活运用在师范学校学到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我布置了一个研究性题目,即《我教小学生写诗》。学生很快就要去实习了,这正好是个机会。我告诉他们小孩子有着无穷无尽、千奇百怪的想象,去把这个宝藏挖出来吧!我的一番鼓舞点燃了学生们实践教育理想的激情,从他们闪亮的眼睛中我读出踌躇满志。但是实习归来,只有四位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与研究,带回一批小学生的优秀作品,并写出了研究报告。而其他学生之所以没
作为绍兴的小学语文教师,能走进周一贯老师“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容膝斋”,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应该是每个有志向的语文教师的终极梦想了。何其有幸,我能圆梦“容膝斋”,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周老师经常开玩笑说:“张幼琴的名字,我早有耳闻啊!”可是不擅交际的我,直到2009年才得以近距离接触周老师。那年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来我校录制《生本课堂》专辑,作为学校顾问的周老师亲自指导四位老师上课,我是其
这天晚上,如往常一样点开“凤凰语文网”,一个网友的介绍吸引了我的眼球,说的是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我看了几页觉得不过瘾,便百度搜索了一下,跳出来一篇最新的文章——《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读之,似拨开云雾见青天般神清气爽!一直疑惑于课堂设计该怎么走的我,读完此文,豁然开朗!  犹记得那个学期末,学校要求新学期的语文学科要按照新的教学范式“测、导、延、写”来备课上课。放假前,武校长亲自操刀,
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答曰:“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此外,还有若干回答,如:“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明”等。凡此种种,莫不首先强调“语言”。可见,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素养的综合习得与不断丰富,应该是语文课程的本体性目标。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因为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尚美教育”的极佳载体。尚美学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的美育因素,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美育,实现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正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获得美的感染、美的熏陶、美的浸润、美的启发、美的成长。教师在解读、使用、驾驭教材的时候,要精心选取教材中的“美”的成分,对学生施加“尚美”影响,不仅要反复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准确吃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