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现代重彩画兼容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传统和壁画结合以一个新的独特的装饰风味和艳丽的色彩占有中国画坛的一席之地。在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的今天,新的环境下、新的观念与新的材质的引入使中國工笔重彩在继承传统同时而发展所谓的现代工笔重彩画。在色彩上、材质上、题材上的多样性,无疑为当今中国绘画坛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并且为中国绘画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和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因此现代工笔重彩对传统工笔重彩的继承与发展对扩展中国画生存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工笔重彩 现代工笔重彩 区别
中国绘画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衍生、壮大、成熟、发展各种艺术流派以及多种艺术风格的变化。绘画形式的更新,并且探索出很多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具有一定装饰韵味的绘画品种。就此当前中国画坛近十年来突现的以矿物色为媒介的现代工笔重彩,本文结合传统工笔重彩谈一下它对现代工笔重彩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传统工笔重彩与现代工笔重彩的特点
传统工笔重彩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运用处理,细致入微地充分表现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
现代工笔重彩偏重造型、偏重用笔、偏重用色、偏重结构之分,其中或工中带意、或意中偏工、或勾线填色、造型中肌理制作因素重、或以色彩肌理效果为主,仅辅以传统勾勒效果。而且上述类型大多与传统工笔大相径庭。其构图较大,造型复杂。
二、传统工笔重彩与现代工笔重彩敷色区别
传统工笔重彩认为在绘画上需用着色晕染法,笔者的古画临摹实验的结果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临摹《簪花仕女图》时,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我画头发的黑色一样,画第一张的时候,为追求黑色的效果,第一遍墨就很黑,结果发现很死气很呆板,形成了焦墨,后来在老师的指引下,用很薄很薄的颜色一遍一遍的上,往往要上十多遍,劳动是很艰辛,可是效果比原来好的多了,看上去似乎有种厚重的感觉,但是手放在绢上去摸,仍然平滑,还可以看见绢丝的经纬线。
现代工笔重彩越来越多的画家追求色彩的厚画法,就像和油画一样绘画也可以在画面上做些肌理,笔者另一幅实验作品《马蹄莲》就是用简单的物体造型,通过现代材料的使用,使画面背景变的丰富多彩,不仅带来的是视觉上的肌理感也触觉上的肌理感。
三、传统工笔重彩与现代工笔重彩绘画表达手法上的区别
可以说传统工笔重彩是以线条为主,以东晋顾恺之为代表的《女史箴图》以及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周航的《簪画侍女图》、张宣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周昉是唐代人物画大家,尤以仕女图见长,《簪画侍女图》描写的是宫廷贵妇悠闲疏散的精神面貌。周昉抓住了宫廷仕女的“丰腴典丽”、“雍容自若”的体态特征,以神领形的把握,散步时仕女身体曲线的微妙变化、慵懒无聊的心态神韵被形态表露得入木三分,是典型的以神表形、意象造型手法。周昉用笔遒劲纤细,铁线勾勒,柔丽而富有弹性。设色清丽艳明,对质感的描绘非常贴切;纱衫轻薄透明,肌肤丰腴白皙、光彩照人、羽毛轻盈。头饰闪亮。周昉设色手法多样,常常采用多层烘染、晕染、分染相结合和以色走线等手法,开一代工笔人物画新风。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描写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骑马游春夫人场景。画中女性体态丰腴、动态舒缓优雅,“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这是盛唐“绮罗人物”的塑造特点,也反映了当时审美的要求。横展铺陈德构图,高低错落的起伏,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为了突出虢国夫人这个主要表现对象,张萱独具匠心,有意把虢国夫人、男监、老年仕女和小孩的目光聚焦于一点,整幅作品线法纤细而富有弹性的张力,农纹处理注重丝织品的质感,色调明快亮丽,春意盎然。古代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等,并且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色彩上面则是以固有色为主,设色艳丽而不俗,柔美而亮丽。而如今现代重彩来讲,在继承中国独有的铁线描的基础上大胆的融入了西方的装饰性色彩。1、形象上也是通过提炼、夸张、创造。2、色彩成为画面视觉的中心点,大胆的色彩穿插,构成新的视觉焦点,也就说色彩也就是最明显的语言表达因素,并且大胆在画面上使用的肌理感去表现,创造与众不同的装饰效果从而获得了美感效果。
传统工笔重彩作为我们中华名族特有的绘画形式基础之一,历史悠久,但旧有的程序化的思想,手法往往容易使绘画语言趋向于单调,从而使个性发展受到限制。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传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方式在延续的同时自然地发生着形态的转变。现代工笔重彩的兴起和岩彩画的出现为传统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脉,使中国绘画有了新的审美领域和审美观点,我们要不断的更新和创作,没有创造力的艺术行为是没有活力的,当然也不会有生命力,也不会大动力、感染人,当然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也不是凭空的,它也要传统和其他艺术门类作为养料的奠基石。中国现代重彩画从历史和客观角度来看待传统和现代,西方和东方,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的路上,实现本土中国的特色,实现独特的审美艺术观点。将中国传统材料技法和西方材料技法的审美巧妙的进行联结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名族文化融和外来文化的勇气和探索精神的动力。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我相信中国工笔重彩在继承传统同时并赋予新的生命力,放眼世界,在不断寻求新的表现途径,发挥色彩优势,开阔更新更广的发展空间,并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何萍.王瑛的工笔重彩[J].贵州文史丛刊,2011.05.
[2]小宁.谈工笔重彩与岩彩[J].艺术沙龙,2011.08.
关键词:传统工笔重彩 现代工笔重彩 区别
中国绘画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衍生、壮大、成熟、发展各种艺术流派以及多种艺术风格的变化。绘画形式的更新,并且探索出很多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具有一定装饰韵味的绘画品种。就此当前中国画坛近十年来突现的以矿物色为媒介的现代工笔重彩,本文结合传统工笔重彩谈一下它对现代工笔重彩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传统工笔重彩与现代工笔重彩的特点
传统工笔重彩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运用处理,细致入微地充分表现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
现代工笔重彩偏重造型、偏重用笔、偏重用色、偏重结构之分,其中或工中带意、或意中偏工、或勾线填色、造型中肌理制作因素重、或以色彩肌理效果为主,仅辅以传统勾勒效果。而且上述类型大多与传统工笔大相径庭。其构图较大,造型复杂。
二、传统工笔重彩与现代工笔重彩敷色区别
传统工笔重彩认为在绘画上需用着色晕染法,笔者的古画临摹实验的结果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临摹《簪花仕女图》时,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我画头发的黑色一样,画第一张的时候,为追求黑色的效果,第一遍墨就很黑,结果发现很死气很呆板,形成了焦墨,后来在老师的指引下,用很薄很薄的颜色一遍一遍的上,往往要上十多遍,劳动是很艰辛,可是效果比原来好的多了,看上去似乎有种厚重的感觉,但是手放在绢上去摸,仍然平滑,还可以看见绢丝的经纬线。
现代工笔重彩越来越多的画家追求色彩的厚画法,就像和油画一样绘画也可以在画面上做些肌理,笔者另一幅实验作品《马蹄莲》就是用简单的物体造型,通过现代材料的使用,使画面背景变的丰富多彩,不仅带来的是视觉上的肌理感也触觉上的肌理感。
三、传统工笔重彩与现代工笔重彩绘画表达手法上的区别
可以说传统工笔重彩是以线条为主,以东晋顾恺之为代表的《女史箴图》以及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周航的《簪画侍女图》、张宣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周昉是唐代人物画大家,尤以仕女图见长,《簪画侍女图》描写的是宫廷贵妇悠闲疏散的精神面貌。周昉抓住了宫廷仕女的“丰腴典丽”、“雍容自若”的体态特征,以神领形的把握,散步时仕女身体曲线的微妙变化、慵懒无聊的心态神韵被形态表露得入木三分,是典型的以神表形、意象造型手法。周昉用笔遒劲纤细,铁线勾勒,柔丽而富有弹性。设色清丽艳明,对质感的描绘非常贴切;纱衫轻薄透明,肌肤丰腴白皙、光彩照人、羽毛轻盈。头饰闪亮。周昉设色手法多样,常常采用多层烘染、晕染、分染相结合和以色走线等手法,开一代工笔人物画新风。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描写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骑马游春夫人场景。画中女性体态丰腴、动态舒缓优雅,“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这是盛唐“绮罗人物”的塑造特点,也反映了当时审美的要求。横展铺陈德构图,高低错落的起伏,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为了突出虢国夫人这个主要表现对象,张萱独具匠心,有意把虢国夫人、男监、老年仕女和小孩的目光聚焦于一点,整幅作品线法纤细而富有弹性的张力,农纹处理注重丝织品的质感,色调明快亮丽,春意盎然。古代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等,并且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色彩上面则是以固有色为主,设色艳丽而不俗,柔美而亮丽。而如今现代重彩来讲,在继承中国独有的铁线描的基础上大胆的融入了西方的装饰性色彩。1、形象上也是通过提炼、夸张、创造。2、色彩成为画面视觉的中心点,大胆的色彩穿插,构成新的视觉焦点,也就说色彩也就是最明显的语言表达因素,并且大胆在画面上使用的肌理感去表现,创造与众不同的装饰效果从而获得了美感效果。
传统工笔重彩作为我们中华名族特有的绘画形式基础之一,历史悠久,但旧有的程序化的思想,手法往往容易使绘画语言趋向于单调,从而使个性发展受到限制。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绘画传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方式在延续的同时自然地发生着形态的转变。现代工笔重彩的兴起和岩彩画的出现为传统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血脉,使中国绘画有了新的审美领域和审美观点,我们要不断的更新和创作,没有创造力的艺术行为是没有活力的,当然也不会有生命力,也不会大动力、感染人,当然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也不是凭空的,它也要传统和其他艺术门类作为养料的奠基石。中国现代重彩画从历史和客观角度来看待传统和现代,西方和东方,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的路上,实现本土中国的特色,实现独特的审美艺术观点。将中国传统材料技法和西方材料技法的审美巧妙的进行联结在一起,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名族文化融和外来文化的勇气和探索精神的动力。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我相信中国工笔重彩在继承传统同时并赋予新的生命力,放眼世界,在不断寻求新的表现途径,发挥色彩优势,开阔更新更广的发展空间,并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何萍.王瑛的工笔重彩[J].贵州文史丛刊,2011.05.
[2]小宁.谈工笔重彩与岩彩[J].艺术沙龙,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