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本院变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使平时成绩起到真正地督促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为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提供真实的信息反馈,使考试服从并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 优化教学方法 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改革实践表明,如果只有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没有对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很难成功,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则更是困难。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我们在改革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我们深深体会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是机械行业生产一线操作工人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将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且实践性又特别强的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得更好?如何使学生所学知识在考试考核中充分地发挥出来,且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我院在11高级机电班进行试点,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优化教学方法,利用考试考核手段进行改革。
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改革的总体思路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是全部教学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积极性的指挥棒。探索更加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学业成绩考核方式方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现在的学生,接受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太多、太杂,普遍存在情绪浮躁等问题,很难使他们在教室黑板前安心学习。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以及此门课的特点,我们将此门课搬到实验室去上,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为有趣的“一体化”实践学习,并让学生每堂课都能看到实验工具及设备,每堂课都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做到工学一体、能力递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2.《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1)将各部分概念、术语、标准等知识点的考核,渗透到相应的实验中去。
基本概念和术语多,是此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如果按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词。而且有些概念和术语之间差异很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就感到枯燥、无味。比如:什么叫配合、间隙配合等一些概念,以闭卷考试形式,多在填空、选择、问答这几种题型中出现,大部分学生对此不理解,只能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考试时甚至有打小抄的现象,这样的考试方式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成绩与实际水平。我们到企业调研,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谨慎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在教学方式与内容选择及考核方法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摒弃原来大而全的内容设置,降低了理论难度,以“必需、够用”为度,将本课整体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部搬到实验室去,将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渗透到相应的实验中去,通过实验过程及报告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上面所述的什么叫配合、间隙配合等一些概念,在完成“用内径百分表检测阶梯套内孔”这个实验时,引入新课布置工作任务:已加工如图所示阶梯套,要求完成孔、和的测量。如阶梯套(图一)和阶梯轴的装配图(图二)所示。
虽然它们的基本尺寸相同,但实际工作中所生产出的合格轴和套实际尺寸各有不同。在装配时,还要检测它们的尺寸关系,即配合情况。
图一 阶梯套
图二 轴和套的装配图
完成这个工作任务,首先要读懂?准16H7/f7的含义,即引出“配合”的概念。轴的实际尺寸可以利用已完成“用千分尺检测阶梯轴”实验的测量数据。涉及的相关概念有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配合公差等,以及用配合公差带图。这些概念通过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实际零件,实测上述几组?准16H7/f7处零件,并进行对比,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些概念,且把检验数据填写到实验报告中,教师依据实验报告的检测结果与学生实验过程的变现考核学生本次课的成绩,分别给每个学生打分,这样的成绩真实、准确,且整个实验过程与生产实际接近,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更有兴趣,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技术测量知识方面的考核,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整学期课程讲授的内容,是从教科书多个实验中选出学生应知、应会的14个试验与1个综合训练实验构成。每做完1个实验,学生都先对本次任务进行自检,再请小组同学互检,将实验报告填写好后交给老师评分。这种方法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教师在每个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位同学的表现及实验报告上所测量结果正确与否,同时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以掌握更全面的信息,才能使所给分数真实而有说服力。设计出的加减分项目要具有可测性、可比性、全面性和公平性,这样的加减分项目至关重要,能够避免评分时的随意性。14个试验,每个5分,共70分。
(3)综合训练考核,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体现。
选择之前上课经常用的阶梯轴,每个小组按图纸要求对它进行下述测量:①用千分尺测量个轴段的极限尺寸;②用百分表测量圆度和圆柱度;③用百分表测量径向圆跳动;④用比较样块测表面粗糙度,四项考核共30分。再一次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
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14个检测实验分数与综合训练考核分数总合为期末总成绩,这样的成绩真实准确,学生心服口服,学生学到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他们学习起来兴趣浓厚,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心声。还能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3.结语
总之,在《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院变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为过程式的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使平时成绩起到真正地督促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动力的作用,能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互结合,掌握更多的测量方法,新的考试考核方式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钱国华,凌达峰.关于改革力学考试考核方法的几点思考.
[2]梁胜龙,韩莉芬.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3]张爽,田大伟,姜莉.极限配合与机械测量.劳动版教科书.
课题项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课题《技工教育考试考核评价制度研究》课题编号ZJJX11JY022)。
关键词: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 优化教学方法 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改革实践表明,如果只有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没有对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课程改革很难成功,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则更是困难。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我们在改革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我们深深体会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是机械行业生产一线操作工人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将概念多、术语多、标准多且实践性又特别强的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得更好?如何使学生所学知识在考试考核中充分地发挥出来,且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我院在11高级机电班进行试点,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优化教学方法,利用考试考核手段进行改革。
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改革的总体思路
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是全部教学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积极性的指挥棒。探索更加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学业成绩考核方式方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现在的学生,接受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太多、太杂,普遍存在情绪浮躁等问题,很难使他们在教室黑板前安心学习。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以及此门课的特点,我们将此门课搬到实验室去上,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为有趣的“一体化”实践学习,并让学生每堂课都能看到实验工具及设备,每堂课都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做到工学一体、能力递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
2.《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1)将各部分概念、术语、标准等知识点的考核,渗透到相应的实验中去。
基本概念和术语多,是此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如果按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词。而且有些概念和术语之间差异很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就感到枯燥、无味。比如:什么叫配合、间隙配合等一些概念,以闭卷考试形式,多在填空、选择、问答这几种题型中出现,大部分学生对此不理解,只能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考试时甚至有打小抄的现象,这样的考试方式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成绩与实际水平。我们到企业调研,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谨慎研究分析这些问题。在教学方式与内容选择及考核方法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摒弃原来大而全的内容设置,降低了理论难度,以“必需、够用”为度,将本课整体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部搬到实验室去,将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渗透到相应的实验中去,通过实验过程及报告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上面所述的什么叫配合、间隙配合等一些概念,在完成“用内径百分表检测阶梯套内孔”这个实验时,引入新课布置工作任务:已加工如图所示阶梯套,要求完成孔、和的测量。如阶梯套(图一)和阶梯轴的装配图(图二)所示。
虽然它们的基本尺寸相同,但实际工作中所生产出的合格轴和套实际尺寸各有不同。在装配时,还要检测它们的尺寸关系,即配合情况。
图一 阶梯套
图二 轴和套的装配图
完成这个工作任务,首先要读懂?准16H7/f7的含义,即引出“配合”的概念。轴的实际尺寸可以利用已完成“用千分尺检测阶梯轴”实验的测量数据。涉及的相关概念有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配合公差等,以及用配合公差带图。这些概念通过用内径百分表检测实际零件,实测上述几组?准16H7/f7处零件,并进行对比,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些概念,且把检验数据填写到实验报告中,教师依据实验报告的检测结果与学生实验过程的变现考核学生本次课的成绩,分别给每个学生打分,这样的成绩真实、准确,且整个实验过程与生产实际接近,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更有兴趣,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技术测量知识方面的考核,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整学期课程讲授的内容,是从教科书多个实验中选出学生应知、应会的14个试验与1个综合训练实验构成。每做完1个实验,学生都先对本次任务进行自检,再请小组同学互检,将实验报告填写好后交给老师评分。这种方法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教师在每个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位同学的表现及实验报告上所测量结果正确与否,同时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以掌握更全面的信息,才能使所给分数真实而有说服力。设计出的加减分项目要具有可测性、可比性、全面性和公平性,这样的加减分项目至关重要,能够避免评分时的随意性。14个试验,每个5分,共70分。
(3)综合训练考核,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体现。
选择之前上课经常用的阶梯轴,每个小组按图纸要求对它进行下述测量:①用千分尺测量个轴段的极限尺寸;②用百分表测量圆度和圆柱度;③用百分表测量径向圆跳动;④用比较样块测表面粗糙度,四项考核共30分。再一次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
学生期末成绩由平时14个检测实验分数与综合训练考核分数总合为期末总成绩,这样的成绩真实准确,学生心服口服,学生学到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他们学习起来兴趣浓厚,也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心声。还能够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3.结语
总之,在《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院变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为过程式的考核方式,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使平时成绩起到真正地督促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动力的作用,能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互结合,掌握更多的测量方法,新的考试考核方式得以落实。
参考文献:
[1]钱国华,凌达峰.关于改革力学考试考核方法的几点思考.
[2]梁胜龙,韩莉芬.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3]张爽,田大伟,姜莉.极限配合与机械测量.劳动版教科书.
课题项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课题《技工教育考试考核评价制度研究》课题编号ZJJX11JY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