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方法是课堂的灵魂,高中历史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历史课上应用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历史,才能会学历史、学好历史。将“读、讲、思”学习法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感知教材,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读、讲、思;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101
高中历史教材与初中历史材料相比,其难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增加。高中生只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历史学习上有所突破。如何让学生将“读、讲、思”学习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将“读、讲、思”学习方法的引导与历史知识的教授相结合,教会学生怎样认识课文、应用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读”——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
在学习任何知识前都需要先感知知识,阅读无疑是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学生通过阅读将文字转化为自己脑海中的信息,就能直观地接受所学知识。在学生开始阅读前,教师就应该围绕学习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題去浏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只有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抓住课文中的重难点,收获也更多。例如,在学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时,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1)孝文帝改革前期,提出了哪些改革措施?(2)孝文帝迁都的原因。(3)迁都后孝文帝改变了哪些风俗?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这样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教师让学生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要讲授的课文,也可以是有意义的课外材料。在为学生讲解课堂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教师在推荐或展示课外的文章或书籍时,选择的内容一定要适合高中生阅读,难度不要过高或过低,课外的知识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例如,在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查找当时报纸上的报道让学生阅读,以更好地了解新中国的科技进步,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讲”——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填鸭式地为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这种方法只能收到一种“水过地皮湿”的效果,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新课改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了上述“读”的过程,学生已经理解了相对容易的知识,教师就不必再重复讲解这些知识。教师只需作为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纠正学生错误的理解,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解答学生存在的疑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省下来的时间为学生拓展一些内容,丰富历史课堂的知识含量。教师在为学生答疑解惑时,要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感受,照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章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让优秀的学生提前备课并在课堂上讲课,教师则坐在下面作为“学生”对“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学习《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提前对这一课进行学习,尽自己的能力深入地理解课文并查找相关资料,然后代替教师讲课,而教师则变成“学生”向“老师”提问:“你还了解牛顿的哪些发明?”“你为了讲解这节课做了哪些准备?”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抓重点,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思”——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有“读”和“讲”,还要有“思”。思就是要让学生思考、理解,并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正。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前,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同时也要监督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甚至书中的权威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在课堂上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只有通过反思,学生才能不断地进步,增强学好历史的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探索未知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提升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解《两极格局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两极格局的形成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苏联和美国能成为两强,它们有什么优势?”“大国强权的局面能打破吗?怎样打破?”“中国在这种形势下受到什么影响?”等。接着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不受课本限制,大胆、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总而言之,“读、讲、思”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三个步骤,互相结合、互相促进,运用好这三个步骤,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课文,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高中历史;读、讲、思;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10101
高中历史教材与初中历史材料相比,其难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增加。高中生只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历史学习上有所突破。如何让学生将“读、讲、思”学习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将“读、讲、思”学习方法的引导与历史知识的教授相结合,教会学生怎样认识课文、应用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读”——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
在学习任何知识前都需要先感知知识,阅读无疑是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学生通过阅读将文字转化为自己脑海中的信息,就能直观地接受所学知识。在学生开始阅读前,教师就应该围绕学习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问題去浏览,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只有带着问题去阅读才能抓住课文中的重难点,收获也更多。例如,在学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时,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1)孝文帝改革前期,提出了哪些改革措施?(2)孝文帝迁都的原因。(3)迁都后孝文帝改变了哪些风俗?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这样可以提高其学习效率。
教师让学生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要讲授的课文,也可以是有意义的课外材料。在为学生讲解课堂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在课后阅读;还可以为学生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章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教师在推荐或展示课外的文章或书籍时,选择的内容一定要适合高中生阅读,难度不要过高或过低,课外的知识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例如,在学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查找当时报纸上的报道让学生阅读,以更好地了解新中国的科技进步,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讲”——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填鸭式地为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这种方法只能收到一种“水过地皮湿”的效果,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新课改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了上述“读”的过程,学生已经理解了相对容易的知识,教师就不必再重复讲解这些知识。教师只需作为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纠正学生错误的理解,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解答学生存在的疑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省下来的时间为学生拓展一些内容,丰富历史课堂的知识含量。教师在为学生答疑解惑时,要关注各个层次学生的感受,照顾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章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让优秀的学生提前备课并在课堂上讲课,教师则坐在下面作为“学生”对“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学习《近代科学之父牛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提前对这一课进行学习,尽自己的能力深入地理解课文并查找相关资料,然后代替教师讲课,而教师则变成“学生”向“老师”提问:“你还了解牛顿的哪些发明?”“你为了讲解这节课做了哪些准备?”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抓重点,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思”——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有“读”和“讲”,还要有“思”。思就是要让学生思考、理解,并通过反思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正。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前,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同时也要监督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甚至书中的权威进行反思,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在课堂上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只有通过反思,学生才能不断地进步,增强学好历史的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探索未知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提升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解《两极格局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两极格局的形成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苏联和美国能成为两强,它们有什么优势?”“大国强权的局面能打破吗?怎样打破?”“中国在这种形势下受到什么影响?”等。接着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不受课本限制,大胆、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总而言之,“读、讲、思”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三个步骤,互相结合、互相促进,运用好这三个步骤,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还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课文,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