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德宏州为调查地,客观剖析人口、耕地、粮食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预测未来10年人口、耕地、粮食变化趋势。通过优化区域人口分布格局,增强耕地可持续利用效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人口、耕地、粮食三者互动协调,促进德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耕地;粮食安全;变化趋势;可持续发展对策
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几年,伴随城镇化建设、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进,人口增长和耕地资源的减少,尤其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逐步加剧了德宏州粮食生产的压力,因此必须对粮食生产与安全引起高度的关注和警觉。以德宏州为调查地,客观剖析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探索保护现有耕地资源,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德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宏州人口、耕地、粮食动态变化
(一)人口不断增长,老龄化压力凸显
1978年以来,德宏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波动式下降,人口总量线性增加。2012年末德宏州总人口为122.94万人,比1978年的69.39万人增加了53.55万人,增长了1.78倍,平均每年净增1.575万人。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比重20.82%,15—64岁人口比重72.91%,65岁以上人口比重6.27%,老少比达30.14%,这说明德宏州人口发展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压力将逐渐凸显。因此,德宏州总体人口变化呈现复杂化、多样化趋势,不可避免地给“吃、住、行”方面带来巨大压力。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减少,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加大。人口老龄化比重加大,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加速,使人口居住空间、交通道路建设的需求增长,耕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激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二)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人均耕地占有持续减少
从总量看,德宏州耕地面积数量有限,随着总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1978年全州耕地面积为9.3869万公顷,2012年耕地面积为14.5073万公顷,共增加耕地面积5.1204万公顷,年均增加耕地0.1463万公顷,这反映了1978年以来,德宏州耕地面积总体上呈低速增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德宏州耕地面积18.44万公顷(276.62万亩),仅占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的15.99%,这也说明德宏州耕地面积数量有限,后备耕地资源补给难度大。传统粗放式的农村家庭经营模式,使得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耕地质量退化严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耕地整体生产效益下降。从人均耕地占有看,2012年德宏州人均耕地面积仅1.77亩,比1978年的人均耕地面积(2.029亩)减少了0.259亩。此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实施,导致德宏州耕地面积逐步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有持续降低的趋势。
(三)粮食产量平稳增长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粮食净调出地区,德宏州具有光热、降水等自然优势,以及种植水稻的传统技艺,始终保持粮食生产总量稳步增长。从总产量看,1978—2012年德宏州粮食产量呈匀速增长的态势。35年间粮食总产由1978年27.77万吨增加至2012年的73.55万吨,粮食总产年均增长率2.91%。而1998-2004年间,受国内粮食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调整,以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德宏州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下降较快,出现短期振荡波动。1998年粮食播种面积9.8615万公顷,比1997年减少了1.2668万公顷,下降11.38% ;粮食总产量由1997年的46.6万吨,降至1998年的39.7万吨,降低了14.8%。尤其是2002—2004年,连续三年的粮食播种面积降至7.76万公顷、7.32万公顷、7.83万公顷,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14.12%、18.99%、13.34%。同年的粮食总产量降至30.88万吨、28.65万吨、29.83万吨,比2001年分别降低了16.78%、22.79%、19.61%。此后,政府加大粮食生产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贯彻落实各项种粮补贴,维护粮食交易市场的“公开、竞争”氛围,农民种粮收益逐步提高,切实维护地区粮食安全。2010-2012年间,德宏州粮食总产量突破了60万吨、65万吨、70万吨。
从人均粮食产量看,德宏州人均粮食产量虽然出现几次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态势。1998-2004年,由于农作物播种结构调整,德宏州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人均粮食产量降低。人均粮食产量从1997年的471公斤,降至1998年的397公斤、1999年376公斤;尤其是2002-2004年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至297公斤、273公斤、281公斤,创历史最低水平。2006年国家废止取消农业税,确定三农发展“少取、多予、放活” 的方针,提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予种粮农民直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重要举措。2012年德宏州人均粮食产量达598公斤,是2006年的1.7倍,年均增长率达9.28%。这说明了在国家政策效应的带动下,德宏州粮食生产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耕地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四)粮食单产变动幅度大
从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看,1978年德宏州粮食单产为2700公斤/公顷,2012年粮食单产为4799公斤/公顷,年均增长率达1.71%。从粮食单产增长率看,德宏州粮食单产的增长幅度较大。1979年呈负增长,粮食单产增长率为-12.58%,2005年粮食单产增长率达13.27%,呈正增长。2001—2004年,受自然灾害、政策及价格因素影响,连续四年德宏州粮食单产呈负增长,种粮效益持续偏低,农户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2006年以来,国家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德宏州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达1.54%。目前,德宏州粮食单位产量波动趋缓,提升粮食单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仍很大。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量刚性增长,粮食产需差距逐步加大,面临粮食安全隐患。 二、人口、耕地、粮食趋势预测
依据1978年-2012年统计数据,选取人口、耕地、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等指标,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进行德宏州未来10年人口、耕地、粮食趋势预测。预测结果如下表。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德宏州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耕地面积增加不大,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小,耕地可持续利用难度逐步加大,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将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伴随德宏州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加快,不同人口群体对食品消费需求差异加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低技能农业劳动力,难以胜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无法较好满足城乡居民的新消费需求,粮食供需差距加大,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从人口指标看,受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影响,德宏州人口总量呈低速增长趋势,老龄化社会压力逐步显现,是符合实际的。从耕地指标看,由于德宏州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未来耕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有明显下降态势,耕地的粮食生产压力将逐步增大。从粮食指标看,,德宏州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幅度小,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但,按照目前的生产方式和条件,未来10年内德宏州的粮食总产和单产预测结构是基本合理的。
三、德宏州人口、耕地、粮食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由于耕地资源有限,扩大德宏州种粮面积的余地已不大,因此提高单产、严把质量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今后德宏州粮食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贯彻落实好国家对种粮农户直补政策。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土地经营状况的变化,实行“有种有补,无种无补”、“谁种粮谁受益”等原则,补贴资金准确发放至种粮农户手中。针对种粮生产成本高,要确保每亩粮田包括国家补贴在内的收益不少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每亩平均收益,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其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坚持GDP增长与农业投入配套,确保当年财政支农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度投入比重,重点加强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等田间节水技术,促进有限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确保粮食播种有效灌溉面积。第三,大力推进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培育优势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进一步均衡配置资源,制定与实施粮食生产分层化规划。以绿色、生态、有机为主线,建设优势粮食产业带,主打区域特色粮食品牌,将部分资源用于生产普通农产品,部分资源配置于中高端链上生产优质高附加值农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民生活需求。最后,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品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商品粮供销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粮食对外流通渠道,增强粮食流通网络辐射效应,提高粮食比较效益。
(二)增强耕地可持续利用效率
综合考量耕地资源承载力,坚持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原则,提高耕地可持续使用能力。首先,依据国家粮食安全政策、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实施易地开发战略,建立耕地储备库,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其次,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据耕地坡度分布,对缓坡陡坡地实施分批分期改造,通过土壤改良、平衡施肥、优选种植品种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实施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确定优质水稻万亩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探索中低产田改造与占用耕地指标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第三,拓宽耕地概念,将可流转型的耕地资源纳入耕地储备库一并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科学管理耕地资源,提高对耕地利用的监测能力,设立乡(镇)、村级耕地保护固定观测点,随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最后,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开发山区经济,推广节水旱作技术,选取适宜山区气候的农作物品种,重点推广玉米、土豆、菌类等作物,做好山字经,打好山珍品牌,发挥旱区资源比较优势。
(三)优化区域人口分布
结合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承载限度,加强政府对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制订区域人口发展规划,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口素质分布合理化。以产业发展为契机,促使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同步发展,实施非均衡区域发展政策,促进人口经济分布合理化。首先,对于耕地资源保护较好,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区域,采取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推广水稻高产优质建设。其次,针对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转移潜力强,具有劳务输出优势的区域,依据劳动力个体差异,实施劳务培训与输出计划,重点培训技工、家政、物流等工种,加强劳动力向外输出建设。第三,对于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好的配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着重建筑工人、电力技工、餐饮人员等外包服务建设。综合考虑全域城市化战略与人口发展安全的关系,系统评价现有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的耦合程度,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与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城镇人口综合承载力。此外,要构建老龄服务业体系,针对老龄人口配备专业服务,重视老年人口“吃穿住行”系列产业培育,积极应对德宏州老龄化社会挑战。
参考文献:
[1]赵筱青.云南省人口、耕地、粮食变化趋势预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大学学报.1997,(8)
[2]马彩虹.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互动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3)
[3]谭少华.江西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预测.中国土地.2007,(2)
作者简介:
胡红斌(1978-),女,云南芒市人,讲师,硕士,从事资源经济研究。
【关键词】人口;耕地;粮食安全;变化趋势;可持续发展对策
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几年,伴随城镇化建设、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推进,人口增长和耕地资源的减少,尤其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逐步加剧了德宏州粮食生产的压力,因此必须对粮食生产与安全引起高度的关注和警觉。以德宏州为调查地,客观剖析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探索保护现有耕地资源,确保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德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宏州人口、耕地、粮食动态变化
(一)人口不断增长,老龄化压力凸显
1978年以来,德宏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波动式下降,人口总量线性增加。2012年末德宏州总人口为122.94万人,比1978年的69.39万人增加了53.55万人,增长了1.78倍,平均每年净增1.575万人。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比重20.82%,15—64岁人口比重72.91%,65岁以上人口比重6.27%,老少比达30.14%,这说明德宏州人口发展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压力将逐渐凸显。因此,德宏州总体人口变化呈现复杂化、多样化趋势,不可避免地给“吃、住、行”方面带来巨大压力。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减少,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加大。人口老龄化比重加大,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加速,使人口居住空间、交通道路建设的需求增长,耕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激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二)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人均耕地占有持续减少
从总量看,德宏州耕地面积数量有限,随着总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1978年全州耕地面积为9.3869万公顷,2012年耕地面积为14.5073万公顷,共增加耕地面积5.1204万公顷,年均增加耕地0.1463万公顷,这反映了1978年以来,德宏州耕地面积总体上呈低速增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德宏州耕地面积18.44万公顷(276.62万亩),仅占国土面积(11526平方公里)的15.99%,这也说明德宏州耕地面积数量有限,后备耕地资源补给难度大。传统粗放式的农村家庭经营模式,使得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耕地质量退化严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耕地整体生产效益下降。从人均耕地占有看,2012年德宏州人均耕地面积仅1.77亩,比1978年的人均耕地面积(2.029亩)减少了0.259亩。此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实施,导致德宏州耕地面积逐步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有持续降低的趋势。
(三)粮食产量平稳增长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粮食净调出地区,德宏州具有光热、降水等自然优势,以及种植水稻的传统技艺,始终保持粮食生产总量稳步增长。从总产量看,1978—2012年德宏州粮食产量呈匀速增长的态势。35年间粮食总产由1978年27.77万吨增加至2012年的73.55万吨,粮食总产年均增长率2.91%。而1998-2004年间,受国内粮食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调整,以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德宏州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下降较快,出现短期振荡波动。1998年粮食播种面积9.8615万公顷,比1997年减少了1.2668万公顷,下降11.38% ;粮食总产量由1997年的46.6万吨,降至1998年的39.7万吨,降低了14.8%。尤其是2002—2004年,连续三年的粮食播种面积降至7.76万公顷、7.32万公顷、7.83万公顷,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14.12%、18.99%、13.34%。同年的粮食总产量降至30.88万吨、28.65万吨、29.83万吨,比2001年分别降低了16.78%、22.79%、19.61%。此后,政府加大粮食生产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贯彻落实各项种粮补贴,维护粮食交易市场的“公开、竞争”氛围,农民种粮收益逐步提高,切实维护地区粮食安全。2010-2012年间,德宏州粮食总产量突破了60万吨、65万吨、70万吨。
从人均粮食产量看,德宏州人均粮食产量虽然出现几次波动,但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态势。1998-2004年,由于农作物播种结构调整,德宏州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人均粮食产量降低。人均粮食产量从1997年的471公斤,降至1998年的397公斤、1999年376公斤;尤其是2002-2004年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至297公斤、273公斤、281公斤,创历史最低水平。2006年国家废止取消农业税,确定三农发展“少取、多予、放活” 的方针,提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予种粮农民直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重要举措。2012年德宏州人均粮食产量达598公斤,是2006年的1.7倍,年均增长率达9.28%。这说明了在国家政策效应的带动下,德宏州粮食生产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耕地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四)粮食单产变动幅度大
从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看,1978年德宏州粮食单产为2700公斤/公顷,2012年粮食单产为4799公斤/公顷,年均增长率达1.71%。从粮食单产增长率看,德宏州粮食单产的增长幅度较大。1979年呈负增长,粮食单产增长率为-12.58%,2005年粮食单产增长率达13.27%,呈正增长。2001—2004年,受自然灾害、政策及价格因素影响,连续四年德宏州粮食单产呈负增长,种粮效益持续偏低,农户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2006年以来,国家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德宏州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达1.54%。目前,德宏州粮食单位产量波动趋缓,提升粮食单产的潜力和上升空间仍很大。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量刚性增长,粮食产需差距逐步加大,面临粮食安全隐患。 二、人口、耕地、粮食趋势预测
依据1978年-2012年统计数据,选取人口、耕地、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等指标,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进行德宏州未来10年人口、耕地、粮食趋势预测。预测结果如下表。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德宏州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耕地面积增加不大,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小,耕地可持续利用难度逐步加大,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将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伴随德宏州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加快,不同人口群体对食品消费需求差异加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低技能农业劳动力,难以胜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无法较好满足城乡居民的新消费需求,粮食供需差距加大,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从人口指标看,受历史、民族、经济等因素影响,德宏州人口总量呈低速增长趋势,老龄化社会压力逐步显现,是符合实际的。从耕地指标看,由于德宏州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未来耕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有明显下降态势,耕地的粮食生产压力将逐步增大。从粮食指标看,,德宏州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幅度小,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幅度小;但,按照目前的生产方式和条件,未来10年内德宏州的粮食总产和单产预测结构是基本合理的。
三、德宏州人口、耕地、粮食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由于耕地资源有限,扩大德宏州种粮面积的余地已不大,因此提高单产、严把质量关,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今后德宏州粮食发展的主要途径。首先,贯彻落实好国家对种粮农户直补政策。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土地经营状况的变化,实行“有种有补,无种无补”、“谁种粮谁受益”等原则,补贴资金准确发放至种粮农户手中。针对种粮生产成本高,要确保每亩粮田包括国家补贴在内的收益不少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每亩平均收益,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其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坚持GDP增长与农业投入配套,确保当年财政支农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度投入比重,重点加强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等田间节水技术,促进有限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确保粮食播种有效灌溉面积。第三,大力推进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培育优势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进一步均衡配置资源,制定与实施粮食生产分层化规划。以绿色、生态、有机为主线,建设优势粮食产业带,主打区域特色粮食品牌,将部分资源用于生产普通农产品,部分资源配置于中高端链上生产优质高附加值农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民生活需求。最后,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品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商品粮供销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粮食对外流通渠道,增强粮食流通网络辐射效应,提高粮食比较效益。
(二)增强耕地可持续利用效率
综合考量耕地资源承载力,坚持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原则,提高耕地可持续使用能力。首先,依据国家粮食安全政策、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实施易地开发战略,建立耕地储备库,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其次,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据耕地坡度分布,对缓坡陡坡地实施分批分期改造,通过土壤改良、平衡施肥、优选种植品种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实施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确定优质水稻万亩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探索中低产田改造与占用耕地指标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第三,拓宽耕地概念,将可流转型的耕地资源纳入耕地储备库一并建设。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科学管理耕地资源,提高对耕地利用的监测能力,设立乡(镇)、村级耕地保护固定观测点,随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最后,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开发山区经济,推广节水旱作技术,选取适宜山区气候的农作物品种,重点推广玉米、土豆、菌类等作物,做好山字经,打好山珍品牌,发挥旱区资源比较优势。
(三)优化区域人口分布
结合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承载限度,加强政府对人口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制订区域人口发展规划,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实现人口素质分布合理化。以产业发展为契机,促使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同步发展,实施非均衡区域发展政策,促进人口经济分布合理化。首先,对于耕地资源保护较好,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区域,采取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推广水稻高产优质建设。其次,针对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转移潜力强,具有劳务输出优势的区域,依据劳动力个体差异,实施劳务培训与输出计划,重点培训技工、家政、物流等工种,加强劳动力向外输出建设。第三,对于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好的配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着重建筑工人、电力技工、餐饮人员等外包服务建设。综合考虑全域城市化战略与人口发展安全的关系,系统评价现有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的耦合程度,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与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城镇人口综合承载力。此外,要构建老龄服务业体系,针对老龄人口配备专业服务,重视老年人口“吃穿住行”系列产业培育,积极应对德宏州老龄化社会挑战。
参考文献:
[1]赵筱青.云南省人口、耕地、粮食变化趋势预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云南大学学报.1997,(8)
[2]马彩虹.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互动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3)
[3]谭少华.江西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预测.中国土地.2007,(2)
作者简介:
胡红斌(1978-),女,云南芒市人,讲师,硕士,从事资源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