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就业问题持续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教育部网站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31万,按照近年来离校前平均73%的就业率估算,未就业毕业生将达到170余万,再加上上一年度未能落实就业的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的总数将达到200余万。这部分毕业生均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群,自我期望值比较高,而且社会参与能力较强。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结构上来看,未就业毕业生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业意向和现实需求不仅关系着这部分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高校的管理与安全稳定。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综述
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和同时期社会需求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日渐凸显。据统计,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未能顺利实现就业。这些未就业毕业生的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考研失利族
部分毕业生基于继续深造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暂时规避就业压力等原因,选择了考研作为毕业去向。他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复习备考上,万一考研失利再找工作。因此,往往错过了最佳求职期而且准备不充分,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未就业毕业生。还有部分毕业生索性放弃求职,专心复习准备继续考研。
2.出国未遂族
部分毕业生出于开阔视野和提升竞争力等考虑,选择申请出国留学作为毕业去向。他们的主要精力大多放在学习外语、申请学校等方面,对找工作相对忽视。一旦申请未能成功,部分毕业生便选择找工作,但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成为未就业毕业生。还有部分毕业生会选择继续申请出国留学。
3.求职失败族
部分毕业生由于职业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学习成绩较差、就业能力欠缺、求职主动性不足、沟通能力不足和面试技巧缺乏,甚至由于身体、心理等多种原因,未能找到工作而成为未就业毕业生。
4.创业受挫族
部分毕业生怀揣着创业梦想,选择了自主创业。然而,由于创业环境、项目选择、资金运作、团队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之路艰辛曲折,以失败告终,转而成为未就业毕业生。
5.暂不就业族
部分毕业生由于家境好、职业期望值高或自身价值判断等原因,选择毕业后暂不就业;部分毕业生出于逃避社会竞争、留恋校园生活的原因,也选择留在校园暂不就业。因此,也成为了未就业毕业生。
由于离校前未能顺利实现就业,对于这些毕业生来说,离校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问题。因此,环境熟悉、生活设施齐全且成本低廉的校园就成为未就业毕业生的首选。据调查,相当数量的未就业毕业生在离校后将学校作为生活重心,他们租住在校园周边,利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澡堂和健身设施等便利条件,继续求职或边打工边备考,还有些毕业生则专心准备复习考研或申请出国。
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带,学校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和心理上的依靠。但是,未就业毕业生对学校资源的继续占用加剧了资源的紧张状况。而且对于这些已离校的毕业生,学校无法承担管理和教育职责,出现了管理盲区。由于校园环境相对简单封闭,长期依赖校园不仅容易造成交际范围狭窄、人际关系单一,而且不利于未就业毕业生心理上的独立和成熟,甚至容易导致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面对梦想和现实的落差,未就业毕业生还容易产生压力和不满情绪。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和思想状况需要引起高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未就业的原因探究
1.两种矛盾并存,吸纳能力有限
毕业生就业状况取决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毕业生供给数量、质量及结构的匹配程度。从总量角度考虑,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800万个~900万个。其中,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但是,目前这些单位都在改革,压缩编制,减员增效。这一过程中有大量冗余人员需要消化和分流,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减少。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增加,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突出,自然不可能吸纳全部的毕业生。
从结构方面考虑,受高等教育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制约,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相比,始终呈现滞后现象。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有些专业供大于求,有些专业“无业可就”,劳动力市场供求错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重数量、轻质量,专业设置急功近利、专业结构趋同的现象相当普遍,如大量重复设置成本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而较少开设社会需求量较大、试验设备成本较高的工科专业。因此,出现了部分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不需要的毕业生则大量聚集的局面。所以,部分毕业生自然难以就业。
2.就业期望过高,就业能力欠缺
大学生就业观念受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仍然抱有“天之骄子”的精英意识,抱有在大城市安家落户、“学而优则仕”、追求高薪福利等就业观,不愿意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锤炼自己、建功立业,甚至“有业不就”,客观上加剧了就业竞争,造成了未就业现象。
与就业期望过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欠缺。由于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自主意识,在大学期间未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就业能力,出现目标缺失、思想迷茫、依赖性强和创造力差的问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性因素。就业能力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在相同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的个体差异。大量的调查研究也提供了现实依据,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是造成大学生未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
3.政策措施繁多,落实力度不足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直辖市除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应征入伍,鼓励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强对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总体上看,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地区受“地方保护主义”和“条块分割”等因素影响,并未将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全落到实处,未能充分发挥政策对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协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国社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统筹解决。
1.国家层面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岗位数量。服务业是吸纳劳动者特别是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结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教育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实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
第二,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中西部地区。我国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经济普遍落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匮乏。为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亟需大量毕业生去挥洒青春,建功立业。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敦促各级地方政府将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并因地制宜出台本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第三,建立预警机制,防止供求失衡。应尽快建立高校就业预警机制,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正确预测地区范围内未来就业的状况,使政府能够掌握主动权,事先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缓解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就业供求失衡,维护社会稳定。同时,高校也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就业预警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节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结构。
2.高校层面
第一,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除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手续办理和就业信息服务外,还应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生涯规划辅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环境,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使他们在求职时能够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确立积极正确的职业目标和求职策略,把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就业期望有效对接。
同时,要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大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处理好学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的关系,在搞好学业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拟定科学的职业目标,积极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有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第二,重点关注帮扶,助力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着广大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和千百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情况调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身体残疾等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求职补贴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并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经济困难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常 晶]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综述
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和同时期社会需求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日渐凸显。据统计,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未能顺利实现就业。这些未就业毕业生的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考研失利族
部分毕业生基于继续深造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暂时规避就业压力等原因,选择了考研作为毕业去向。他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复习备考上,万一考研失利再找工作。因此,往往错过了最佳求职期而且准备不充分,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未就业毕业生。还有部分毕业生索性放弃求职,专心复习准备继续考研。
2.出国未遂族
部分毕业生出于开阔视野和提升竞争力等考虑,选择申请出国留学作为毕业去向。他们的主要精力大多放在学习外语、申请学校等方面,对找工作相对忽视。一旦申请未能成功,部分毕业生便选择找工作,但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成为未就业毕业生。还有部分毕业生会选择继续申请出国留学。
3.求职失败族
部分毕业生由于职业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学习成绩较差、就业能力欠缺、求职主动性不足、沟通能力不足和面试技巧缺乏,甚至由于身体、心理等多种原因,未能找到工作而成为未就业毕业生。
4.创业受挫族
部分毕业生怀揣着创业梦想,选择了自主创业。然而,由于创业环境、项目选择、资金运作、团队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创业之路艰辛曲折,以失败告终,转而成为未就业毕业生。
5.暂不就业族
部分毕业生由于家境好、职业期望值高或自身价值判断等原因,选择毕业后暂不就业;部分毕业生出于逃避社会竞争、留恋校园生活的原因,也选择留在校园暂不就业。因此,也成为了未就业毕业生。
由于离校前未能顺利实现就业,对于这些毕业生来说,离校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问题。因此,环境熟悉、生活设施齐全且成本低廉的校园就成为未就业毕业生的首选。据调查,相当数量的未就业毕业生在离校后将学校作为生活重心,他们租住在校园周边,利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澡堂和健身设施等便利条件,继续求职或边打工边备考,还有些毕业生则专心准备复习考研或申请出国。
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带,学校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和心理上的依靠。但是,未就业毕业生对学校资源的继续占用加剧了资源的紧张状况。而且对于这些已离校的毕业生,学校无法承担管理和教育职责,出现了管理盲区。由于校园环境相对简单封闭,长期依赖校园不仅容易造成交际范围狭窄、人际关系单一,而且不利于未就业毕业生心理上的独立和成熟,甚至容易导致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面对梦想和现实的落差,未就业毕业生还容易产生压力和不满情绪。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和思想状况需要引起高校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未就业的原因探究
1.两种矛盾并存,吸纳能力有限
毕业生就业状况取决于劳动力市场需求与毕业生供给数量、质量及结构的匹配程度。从总量角度考虑,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800万个~900万个。其中,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但是,目前这些单位都在改革,压缩编制,减员增效。这一过程中有大量冗余人员需要消化和分流,因此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减少。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大幅增加,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突出,自然不可能吸纳全部的毕业生。
从结构方面考虑,受高等教育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制约,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相比,始终呈现滞后现象。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有些专业供大于求,有些专业“无业可就”,劳动力市场供求错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重数量、轻质量,专业设置急功近利、专业结构趋同的现象相当普遍,如大量重复设置成本较低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而较少开设社会需求量较大、试验设备成本较高的工科专业。因此,出现了部分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匮乏,不需要的毕业生则大量聚集的局面。所以,部分毕业生自然难以就业。
2.就业期望过高,就业能力欠缺
大学生就业观念受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仍然抱有“天之骄子”的精英意识,抱有在大城市安家落户、“学而优则仕”、追求高薪福利等就业观,不愿意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锤炼自己、建功立业,甚至“有业不就”,客观上加剧了就业竞争,造成了未就业现象。
与就业期望过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欠缺。由于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自主意识,在大学期间未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就业能力,出现目标缺失、思想迷茫、依赖性强和创造力差的问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就业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性因素。就业能力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在相同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就业的个体差异。大量的调查研究也提供了现实依据,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是造成大学生未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
3.政策措施繁多,落实力度不足
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直辖市除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应征入伍,鼓励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强对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等。总体上看,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地区受“地方保护主义”和“条块分割”等因素影响,并未将相关的政策措施完全落到实处,未能充分发挥政策对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协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我国社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统筹解决。
1.国家层面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岗位数量。服务业是吸纳劳动者特别是专业人才就业的主要渠道。政府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业结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教育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实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利的市场环境。
第二,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中西部地区。我国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经济普遍落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匮乏。为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亟需大量毕业生去挥洒青春,建功立业。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赴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敦促各级地方政府将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并因地制宜出台本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
第三,建立预警机制,防止供求失衡。应尽快建立高校就业预警机制,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和具有前瞻性的就业信息,正确预测地区范围内未来就业的状况,使政府能够掌握主动权,事先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缓解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就业供求失衡,维护社会稳定。同时,高校也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就业预警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节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招生结构。
2.高校层面
第一,加强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除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手续办理和就业信息服务外,还应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生涯规划辅导,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环境,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使他们在求职时能够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确立积极正确的职业目标和求职策略,把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就业期望有效对接。
同时,要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大学生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处理好学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的关系,在搞好学业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拟定科学的职业目标,积极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有效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第二,重点关注帮扶,助力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着广大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和千百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情况调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身体残疾等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求职补贴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并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经济困难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常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