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都有好奇心,这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物理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将物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渴望,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物理知识;生活;趣味性人类因有求知欲和好奇心,才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如果对物理知识具有好奇心,就会用慧眼发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如果将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具責任心和自信心去爱学习,爱科学。
一、利用水的三态和转化
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这三态可相互转化,当液态水在极高温度或风化状态下,可转化为水蒸气(气态水);当液态水在零下摄氏度时,可自动凝固为冰(固态水);冰(固态水)在一定状态下可升华为水蒸气(气态水);水蒸气(气态水)在一定状态下可凝华为冰,也可以液化为水。
(一)防暑降温
吃冰棒可以让人享受清凉。冰棒(固态水),是液态的水在零度以下凝固而成(固态水)。冰棒经过人的口腔的高的温度,又融化为液态,吸收人体的热量,两种状态的多次转化,让人清凉舒爽。
洗澡冬冷夏凉,为什么呢?洗澡后身体表面还残留着水,不能完全擦干净,它需要汽化吸收人体热量,变成水蒸气,让身体表面干燥,所以人洗澡冬冷夏凉。
(二)人工降雨
天气高温不雨,乡村需要用水灌溉庄稼或净化空气中的灰尘,人们就采用“冷云催化”的技术。冰晶在温度零摄氏度的冷云降雨过程中是最大的功臣,只要冰晶达到一定浓度和量度就会增加降水效率。人工冰晶,也就是利用了水的液态可变为固态的特点,促进冷云降水,使降水量增加。
(三)冷冻保鲜
人们总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一些新鲜的海产品,这不单归功于劳动者的勤劳付出,更要感谢科学的美妙。人们把水凝固为冰,从而冰冻一下肉类产品使其保鲜,人们就可随时享受美味的食物和丰富的营养了。
二、利用摩擦力原理
摩擦力原理:物体表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凹凸,这些物体表面凸起或凹陷的构造带来的镶嵌状态,促使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时发生阻碍作用,这当然就是阻力,称之为摩擦力。
(一)路面的铺设
滑冰场的地面就要尽量光滑,减少摩擦力;平常人行道的路面,如果太滑会导致人们摔跤,如果太凹凸不平会导致车子易坏或行路太慢。因此人们借鉴性地建设了平整但不十分光滑的水泥路或柏油马路。
(二)车轮面
轮胎的花纹,起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如果车轮耗损过大或使用过久,花纹消失,表面会太滑,难于控制速度,所以车轮胎要及时更换。
(三)刹车
刹车系统的原理就是增大摩擦力。我们都知道,能量不会凭空增加也不会凭空消失,一辆正在行驶中的车子如果要停止或者减速,动能到哪去了?刹车将车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
三、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一)撬棒
为什么人可以用木棒轻松撬起很重的石头?靠的都是找到一个固定的支点,借助一根杠杆,让动力臂相对较长,动力(即人力)就可减小,省力了。
(二)手动抽水机
手提压杆的一端,使另一端的活塞上下运动,用起子旋螺钉,启子和螺钉的咬合处是支点,手力是动力,杆子的动力臂很长,力不必很大,水就可以被吸上来。
缝纫机脚踏板、手推小车、铁铲等都利用了杠杆原理,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让人们省了手力和脚力。
物理知识方便生活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利用做功和有用功原理,可设计各种动滑轮来省力;利用能量转化原理把风能用来发电,等等。
责任编辑余华
[关键词]物理知识;生活;趣味性人类因有求知欲和好奇心,才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如果对物理知识具有好奇心,就会用慧眼发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教学中,如果将物理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具責任心和自信心去爱学习,爱科学。
一、利用水的三态和转化
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这三态可相互转化,当液态水在极高温度或风化状态下,可转化为水蒸气(气态水);当液态水在零下摄氏度时,可自动凝固为冰(固态水);冰(固态水)在一定状态下可升华为水蒸气(气态水);水蒸气(气态水)在一定状态下可凝华为冰,也可以液化为水。
(一)防暑降温
吃冰棒可以让人享受清凉。冰棒(固态水),是液态的水在零度以下凝固而成(固态水)。冰棒经过人的口腔的高的温度,又融化为液态,吸收人体的热量,两种状态的多次转化,让人清凉舒爽。
洗澡冬冷夏凉,为什么呢?洗澡后身体表面还残留着水,不能完全擦干净,它需要汽化吸收人体热量,变成水蒸气,让身体表面干燥,所以人洗澡冬冷夏凉。
(二)人工降雨
天气高温不雨,乡村需要用水灌溉庄稼或净化空气中的灰尘,人们就采用“冷云催化”的技术。冰晶在温度零摄氏度的冷云降雨过程中是最大的功臣,只要冰晶达到一定浓度和量度就会增加降水效率。人工冰晶,也就是利用了水的液态可变为固态的特点,促进冷云降水,使降水量增加。
(三)冷冻保鲜
人们总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一些新鲜的海产品,这不单归功于劳动者的勤劳付出,更要感谢科学的美妙。人们把水凝固为冰,从而冰冻一下肉类产品使其保鲜,人们就可随时享受美味的食物和丰富的营养了。
二、利用摩擦力原理
摩擦力原理:物体表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凹凸,这些物体表面凸起或凹陷的构造带来的镶嵌状态,促使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时发生阻碍作用,这当然就是阻力,称之为摩擦力。
(一)路面的铺设
滑冰场的地面就要尽量光滑,减少摩擦力;平常人行道的路面,如果太滑会导致人们摔跤,如果太凹凸不平会导致车子易坏或行路太慢。因此人们借鉴性地建设了平整但不十分光滑的水泥路或柏油马路。
(二)车轮面
轮胎的花纹,起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如果车轮耗损过大或使用过久,花纹消失,表面会太滑,难于控制速度,所以车轮胎要及时更换。
(三)刹车
刹车系统的原理就是增大摩擦力。我们都知道,能量不会凭空增加也不会凭空消失,一辆正在行驶中的车子如果要停止或者减速,动能到哪去了?刹车将车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
三、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一)撬棒
为什么人可以用木棒轻松撬起很重的石头?靠的都是找到一个固定的支点,借助一根杠杆,让动力臂相对较长,动力(即人力)就可减小,省力了。
(二)手动抽水机
手提压杆的一端,使另一端的活塞上下运动,用起子旋螺钉,启子和螺钉的咬合处是支点,手力是动力,杆子的动力臂很长,力不必很大,水就可以被吸上来。
缝纫机脚踏板、手推小车、铁铲等都利用了杠杆原理,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让人们省了手力和脚力。
物理知识方便生活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利用做功和有用功原理,可设计各种动滑轮来省力;利用能量转化原理把风能用来发电,等等。
责任编辑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