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利刃”附加反应装甲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2003年乌克兰高调评价其新一代附加反应装甲之后,2004年,被称作“利刃”的第三代附加反应装甲正式装备乌克兰部队。目前,这种新一代附加反应装甲已随乌克兰的各型装甲车对外出口,像出口秘鲁的T-55坦克上就有这种附加反应装甲,而外界也对“利刃”附加反应装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让我们更清楚了解一下“利刃”反应装甲。但要是说起它的源头,则要追溯到苏联时代。
  
  “接触”出的“化石”
  
  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装备第一代爆炸反应装甲——“接触”1。最初苏联坦克部队反映良好,但随着时间推移,官兵们发现它仍存在很多缺点对付聚能破甲弹有很好的效果,但对穿甲弹基本无效;被击中的装甲盒爆炸后会引爆周围的装甲盒,使坦克正面的爆炸反应装甲损坏15%~70%;机关炮近距射击时会造成大面积引爆,坦克的雷达信号特征被增强,几乎不能用标准的三防程序进行洗消。
  针对这些问题,苏联在1985年推出了第二代爆炸反应装甲——“接触”5。实验表明,它对空心装药破甲弹的防护能力提升了50%,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提升了1.5倍,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实际应用中,它也有上乘表现。1996年末,美军使用M829A1贫钠穿甲弹在1500米处对装备有“接触”5的出口型T-72进行射击试验,结果无法毁伤T-72。1999年,德国对装有“接触”5的T-72坦克进行了多轮实弹打击,证实只有最先进的DM-53型穿甲弹才可勉强将其击穿。驻韩美军也曾用M829A2贫铀穿甲弹对韩国装备的T-80U进行了试验,结果与先前的大同小异。在车臣战场上的实际战斗更能说明问题。1995年1月,第131迈科普旅独立坦克营的第529号T-72B坦克同时遭到几枚RPG-7、SPG-9火箭筒袭击,车体、炮塔上一共被命中7次,都未能穿透装甲。
  在20世纪80年代,拥有“接触”5的T-80U成为当时世界上防御能力最强的主战坦克,其对穿甲弹的防护能力可达800毫米,并可有效防御德国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发射弹药的攻击。
  “接触”5的效果如此之好,使得苏军异常兴奋。但兴奋过后,苏军还是不满足,认为“接触”5仍有两个缺点。一是不能抵御重型反坦克导弹,比如“海尔法”。第二是,西方当时正在研制140毫米坦克炮,以及采用串联战斗部的穿甲弹、导弹,“接触”5对此都无法应付。新一代附加反应装甲的研制势在必行。
  1984年,苏联钢铁研究院就开始了第三代附加反应装甲的研制工作,当时一共开展了两个项目。一是在“接触”系列的基础上,继续利用“抛板,盖作用”原理研制新一代爆炸反应装甲。另一个项目是利用全新的“聚能射流/炸药作用原理”,研制全新的爆炸反应装甲。但苏联解体后,第二个项目由于经费的原因被放弃了。毕竟“抛板/盖作用”的研究项目可以利用现有的“接触”系列的研究成果与丰富使用经验,可以大大节约经费与时间,尽快装备部队。
  2000年初,被西方称作“仙人掌”的新型爆炸反应装甲出现在“黑鹰”主战坦克上,但这只是一个早期试验型产品。到了2006年,更完善的全新爆炸反应装甲正式开始进入俄军服役,它被称作“化石”。根据现在俄钢铁研究院公开的实验情况,安装“化石”爆炸反应装甲的T-72/T-80型坦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了俄罗斯军方提出的基本指标。在实验中,“化石”能成功抵御“海尔法”这样的重型反坦克弹药,对高速穿甲弹的防御能力也较“接触”5型有了成倍的提高。
  不过和当初因苏联解体而被放弃的项目相比,它在原理结构上确实有点像亘古不变的化石。全新的“聚能射流/炸药作用原理”被俄罗斯的苏联兄弟乌克兰所继承,研制出了完全新一代的反应装甲。
  
  附身的“利刃”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科研部门在原来的成果上重新进行新一代爆炸反应装甲的研制工作,当时提出的要求有以下六条:第一,提高对高长径比次口径穿甲弹的防御能力,同时保持并提高对聚能装药破甲弹的防护能力,第二,提高工作可靠性。第三,降低重量,第四,降低被非来袭弹药诱爆的概率:第五,提高对付自成型反坦克弹药,包括攻顶弹药的防护能力,第六,降低保养和修理难度。
  通过广泛试验,乌克兰研究人员发现“抛板/盖作用”原理的防御效果不如“聚能射流/炸药作用原理”,特别是在对付穿甲弹方面。这一研究结果使他们确立了全新的研究方向,最终于2003年研制出“利刃”附加反应装甲,2004年装备乌克兰装甲部队并开始对外出口。
  “利刃”的独特之处是:内部装药表面覆盖有一层凹槽型金属药型罩。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型破甲弹。当来袭的聚能射流、金属弹芯或成型弹丸碰到“利刃”的装甲盒后,致使其主装药爆炸,产生向外喷射的高速、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也称“聚能利刃”),能够切断来袭反坦克弹药的弹体或射流,破坏其攻击,或使其失去稳定性。双重爆炸的巨大威力还能使来袭弹药的整个飞行方向发生改变,从而进一步降低其穿甲效能。因此与“抛板/盖作用”型爆炸反应装甲相比,这种爆炸反应装甲的效果更好。
  实验也表明,“利刃”附加反应装甲产生的爆炸以及金属药罩产生的聚能射流,可以对来袭弹药实施定向拦截,并且能够截断与击毁来袭的反坦克弹药。至于对动能穿甲弹的防御效果方面,视来袭弹药威力的大小,通常从60%~90%不等。
  
  “利刃”与“化石”的对比
  
  安装方案对比在主战坦克的炮塔上安装时,“利刃”与“化石”都可以在部队团级修理所进行,也可以在野战条件下进行维护与保养。
  通常“利刃”可以在炮塔上安装21个装甲盒,可以覆盖整个炮塔正面约85%的投影面积,很少有空白之处。而且每一个爆炸反应装甲在被来袭弹药引爆之后,除了不使主装甲受损外,旁边紧邻着的“利刃”装甲盒也不会被引爆。相比之下,“化石”的覆盖面积严重不足。通常主战坦克的炮塔上安装了17个装甲盒,只覆盖了炮塔正面约50%的投影面积。所以在炮塔覆盖面积上,“利刃”可以提供远远优于“化石”的防护力。
  再来看车体方面。车体正面的覆盖面积,两者基本相同。但在车体侧面,由于“化石”附加反应装甲的侧裙板都是全钢板制造的,所以对车体侧面的覆盖范围较小。而“利刃”的侧裙板为复合材料,覆盖范围比“化石”大得多。不过防护能力要比“化石”稍微低15%左右,这也是“利刃”的一个缺点。
  “利刃”与“化石”的重量分别为3吨和2.3吨。但考虑到对坦克的覆盖面积,“利刃”的重量付出还是绝对值得。而且“利刃”与“化石”相比,其防护范围更大,其一个反应装甲防护模块可以直接代替后者两个甚至三个模块。这从 安装数量上就可以明显得看出来:“利刃”安装的装甲盒只有172个,“化石”却有394个。“化石”反应装甲盒在数量上的增加,意味着安装时间的大幅增加,保养、维修的时间也都成倍增长。
  结构方面对比“利刃”附加反应装甲为非拆卸结构,采用瞬间引爆装置工艺制造,使用前无需准备、保养和维修。其爆炸反应装甲盒全部安装在各种尺寸的大型钢盒内,安装非常快捷、方便,通常车组人员1小时内就可以全部安装完毕。“化石”则为可拆卸结构,使用前也无需准备与保养,但整个安装时间接近3小时。和“利刃”一样,“化石”可靠性也非常高,步兵轻武器,甚至是小口径机关炮、大型炮弹破片等在直接命中时都不会诱爆。但由于起爆原理不同,“化石”比“利刃”还是更容易被诱爆,起爆时对主装甲的损伤较“利刃”大20%左右。
  防御能力对比
  “利刃”和“化石”都可以有效防御串列式装药的反坦克导弹,对类似“海尔法”这样的重型反坦克导弹也有着近100%的防御能力。不过在面对高速穿甲弹攻击时,“化石”最多则拥有50%左右的防御效果,“利刃”的最大防御效果则达到90%左右。在测试中,“利刃”甚至抵御住了当时俄罗斯最新型的、可以同美制M829A3相媲美的、穿甲能力达到850毫米的3BM48型钨合金穿甲弹。这也意味着,西方最新一代穿甲弹在2000米的距离上,对拥有“利刃”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无能为力。
  另外,“利刃”还对攻顶弹药有着良好的防护能力,因此能够装备到BMP-3之类的轻型步兵战车上。而“化石”没有这种功能。
  从上述对比来看,“利刃”附加反应装甲,在各项性能上是绝对压倒俄制“化石”附加反应装甲的,但乌克兰的研制部门还是在对“利刃”附加反应装甲进行改进,使其能防御140毫米以上口径的反坦克武器在2000米,甚至更近的距离上对坦克的毁伤。
  “利刃”对研制反坦克弹药的研制人员发出的挑战只是刚刚开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为击穿“利刃”附加反应装甲的努力除了是各大国反坦克弹药研制人员的重大任务外,也是各国军队的一大课题。因为随着乌克兰研制各型坦克推向国际市场后,“利刃”附加反应装甲也随着这些主战坦克一起向国际市场进行销售,击毁这些披着“利刃”附加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对反坦克弹药专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专家点评 徐龙堂 博士,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
  实战证明,爆炸式反应装甲具有防护效果好,拆装方便,重量轻,经济性好等综合优势,是现代战场环境下提高装甲车辆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苏联、以色列是较早将爆炸式反应装甲应用于装甲车辆的国家。目前,以色列、乌克兰、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均在该领域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
  第一代爆炸式反应装甲采用“三明治式”平板装药结构,对破甲弹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通过对装药结构、面/背板匹配和装药性能的不断优化,使得这种爆炸式反应装甲先后具备了抗破甲、抗穿甲、防殉爆等多种能力。其防护能力也得到了实战检验。
  第二代爆炸式反应装甲在平板装药结构的基础上集成了“聚能效应”,利用“锥状”或“刃状”聚能射流,进一步加强了爆炸式反应装甲对破甲射流和穿甲弹体的破坏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抗串联战斗部的能力,实车应用范围得到拓展,综合防护性能有进一步提高。
  爆炸式反应装甲的工作原理使得其工作时会留下逃逸射流,并会对基体装甲形成很强的爆轰冲击,因此目前主要应用于基体装甲较厚的坦克等重型车辆。目前爆炸式反应装甲的主要攻关方向之一是通过控制逃逸射流、降低破坏后效、提高抗损毁能力和优化厚度/重量等多种技术途径,突破爆炸炸式反应装甲在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等“薄壳”车辆上的应用瓶颈,进一步提高轻型车辆的防护能力。
  可以预见,随着装药性能的提高,装药结构的创新、引/传爆技术的成熟和作用时机的精确控制,爆炸式反应装甲的综合防护效能必将得到显著提高,为装甲车辆提供更加可靠的防护能力。
  
  编辑/王瑾
其他文献
意大利潜艇之战早在二战爆发之前,意大利海军便意识到远洋型潜艇的重要作用,因此建造了可以远赴印度洋开展各种作战活动的远洋型潜艇。当时远洋型潜艇主要是“巴里拉”级潜艇
都说90后孩子非主流得有些不靠谱,都说中职学生学习成绩差,但是,说到创新创业,中职生可真牛,他们的创新发明不但非常靠谱,而且很实用。家用去螺尾剪刀设计者:徐婷女衢州市工
日前,中国联通和联想集团在北京联合举行主题为“双联合璧智在必得”的新品发布会,宣布千元智能机“双卡王”LenovoA60正式上市。即日起,全国近万家店面开始发售产品。联想集
在201X年的一天,A国红军正在和B国的蓝军交战。红军的强大地面攻势在蓝军牢牢控制的一座大桥前停了下来,正当蓝军指挥官得意之时,在距大桥不远的地方从5架红军直升机机舱中跃
西汉时期的张骞,被梁启超称为“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这条由张骞开辟出的玉门关经天山南北路,越过葱岭,到达中亚或者更远地方的横贯东西、
忙,似乎已成为生活节奏的主基调。人人步履匆匆,大都奔着提高生活质量而去,却又忙得黯然神伤:只有生活,没了质量。真有那么忙?公司职员喊忙,时间都被一批批的订单、报表、客
非劳动生产要素不能创造价值──兼与谷书堂和柳欣同志商榷程建华在社会主义现阶段,资产、土地及商誉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了收入分配。为此,有的同志认为,今天面临的社会主义现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对PPI治疗失效。PPI失效的常见原因有患者的依从性差,不同类型GERD对PPI治疗反应差异,肝
问:我们参观游览北京颐和园时,看见有一座三层大戏台。请介绍一下这种戏台当时是如何使用的。辽宁读者金荣答:清代宫中和园囿中的戏台很多,现在人们最常看到的是颐和园的戏
无线电通信技术使用的日益增长需要越来越多的天线,以支持它们的数据传输。为这些天线找到足够的安放空间是很困难的事情。例如,海军舰艇通常使用金属天线来发射和接收甚高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