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原理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崭新的思路,我们要在音乐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来感受音乐教学的魅力,体会音乐教育的乐趣,完善音乐教育的理论,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在音乐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就是借助音乐教育原理中的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作为理论支撑,结合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浅谈音乐教育原理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原理 ;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因材施教;矛盾特殊性
声乐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走近我们的生活。声乐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充斥着中小学生的心灵。声乐是美妙的,如何上好中小学的声乐课成为了很多的音乐教师研究的课题,下面本人借助音乐教育原理的知识浅谈如何上好中小学声乐课。
在我们研究这个课题之前,首先要先了解几个概念:音乐教育原理、认知主义、行为主义。音乐教育原理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上好音乐教育课。而音乐教育本身又是一个很深奥、很大的一个概念,所以我们会结合具体的声乐课来以小见大的剖析音乐教育。 对于认知主义认为思维是有一些不同的过程或操作组成的,将新的经验或过程融入个体认知结果的过程,形成了这些经验意义,这个过程本来就是资料加工和储存的机制。根据认知主义的特征,运用在较高层次的教学上,效果良好。行为主义认为运用环境因素来刺激学生的行为,并使得环境(刺激源)与被刺激对象之间形成联系和发展。根据行为主义的特性,结合小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运用行为主义上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课收效显著。在理解了概念之后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如何运用音乐教育原理上好中、小学声乐课。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支撑的前提下的,音乐作为有着几千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它之所以一辈辈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与我们的祖先经验的积累与传承密不可分。农村中小学音乐老师不能形成完整的音乐教育的理论,在观念上没有形成音乐教育原理对中小学音乐课有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导致了目前的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不规范、课堂结构单一、课堂容量小、内容肤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想要改变现状,一定要改变教师的观念,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够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目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并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来浅谈如何运用音乐教育原理上好中小学声乐课。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将分别做如下阐述:
因材施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原则。中小学的音乐课,最常见的要数声乐歌唱课了,对于中、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来说,虽然都是声乐课,但是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就结合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来详细说明如何运用音乐教育原理上好中、小学音乐课。在小学生课堂上,我们就需要借助实物“苹果”、“梨”,让学生体会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异同。“苹果”有两个字“苹”和“果”,第一遍引导让学生把这两个字念出来,反复多频次念熟;第二遍一边均匀地、平均地把两个字念出来一边用手打拍子(老师一定要注意:打拍子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每个字所占的音符时值,在一拍内把两个字均匀的、平均的、合着节拍的念出来,而不是乱拍。反复多次练熟)。这样学生就对八分音符有了简单的认识。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四分音符第一步念“梨”:第二步一边念“梨”一边用手打节拍(方法与认识八分音符相同,在这里不重复赘述)。反复多次的练习,学生就会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了粗浅的认识,慢慢的引导学生自己说一个四分音符的认识, 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就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为他进一步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打拍子,并告诉他们每拍一下在一起一落的瞬间,就有了两个八分音符,他们的时值是均匀的、相同的,让学生反复不停的练习,久而久之,就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歌唱是快乐的同时,教育学生明白简单的道理(这是美育的高度)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伟大的祖国。因此音乐课堂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喜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老师也能得到促进,完善自己的理论支撑,实现教学相长。在解决了基本的节奏、节拍、强弱规律、较为难唱的音符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简单的引导学生发声练习,老师多让学生听音频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方法。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今天的音乐课我们要教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活泼生动的歌曲,相信小朋友们非常喜欢,但是歌唱中的难点也是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歌曲的前两句跨度较大,音准是歌唱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后到了副歌部分,上来就是全曲的最高音,这个音要唱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歌唱基础,不能大喊大叫,这个时候呢,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找假声的位置,在假声的位置上把声音放大,既保护嗓子,又优美悦耳动听。切忌让学生拼命的大声喊叫,既失去的歌唱的美感,达不到歌唱的音准,同时还会使学生厌倦音乐课,得不偿失。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知学生的心理、生理,才能够因材施教,而学生的心理、生理也是音乐教育原理必须设计到的范畴。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了音乐教育原理对中小学声乐课的重要作用。
声乐课堂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范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手段。在中小学声乐歌唱课中,教师的恰到好处范唱不仅能给音乐课堂带来活力,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声乐歌唱的魅力,激起学生歌唱的欲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切忌老师不能用唱戏机一遍一遍的放着音乐,对学生来说既不能很好的掌握,又渐渐的乏味,失去了歌唱的乐趣。所以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多范唱,多引导,多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觉和浓厚的音乐兴趣。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原理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崭新的思路,我们要在音乐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来感受音乐教学的魅力,体会音乐教育的乐趣,完善音乐教育的理论,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在音乐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音乐课堂上升到美育的高度,那么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结合当前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为什么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呢?归根到底还是音乐课堂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没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没有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么,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識外,“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学生对音乐有兴趣了,良性循环就建立起来了,音乐课堂也会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唱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原理(第二版)(美)艾伯利斯.(美)霍弗.(美)克劳特曼著
刘沛 任恺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美学原理 【J】 彭富春著 人民出版社
行为主义心理学【J】 张厚粲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J】 贾林祥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认知心理学(第六版)【J】斯滕伯格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音乐教育原理 ;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因材施教;矛盾特殊性
声乐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走近我们的生活。声乐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充斥着中小学生的心灵。声乐是美妙的,如何上好中小学的声乐课成为了很多的音乐教师研究的课题,下面本人借助音乐教育原理的知识浅谈如何上好中小学声乐课。
在我们研究这个课题之前,首先要先了解几个概念:音乐教育原理、认知主义、行为主义。音乐教育原理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上好音乐教育课。而音乐教育本身又是一个很深奥、很大的一个概念,所以我们会结合具体的声乐课来以小见大的剖析音乐教育。 对于认知主义认为思维是有一些不同的过程或操作组成的,将新的经验或过程融入个体认知结果的过程,形成了这些经验意义,这个过程本来就是资料加工和储存的机制。根据认知主义的特征,运用在较高层次的教学上,效果良好。行为主义认为运用环境因素来刺激学生的行为,并使得环境(刺激源)与被刺激对象之间形成联系和发展。根据行为主义的特性,结合小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性,运用行为主义上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课收效显著。在理解了概念之后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如何运用音乐教育原理上好中、小学声乐课。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支撑的前提下的,音乐作为有着几千里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它之所以一辈辈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与我们的祖先经验的积累与传承密不可分。农村中小学音乐老师不能形成完整的音乐教育的理论,在观念上没有形成音乐教育原理对中小学音乐课有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导致了目前的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不规范、课堂结构单一、课堂容量小、内容肤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想要改变现状,一定要改变教师的观念,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够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良好的音乐教育目的。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并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主义心理学的知识来浅谈如何运用音乐教育原理上好中小学声乐课。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将分别做如下阐述:
因材施教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原则。中小学的音乐课,最常见的要数声乐歌唱课了,对于中、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来说,虽然都是声乐课,但是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就结合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来详细说明如何运用音乐教育原理上好中、小学音乐课。在小学生课堂上,我们就需要借助实物“苹果”、“梨”,让学生体会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异同。“苹果”有两个字“苹”和“果”,第一遍引导让学生把这两个字念出来,反复多频次念熟;第二遍一边均匀地、平均地把两个字念出来一边用手打拍子(老师一定要注意:打拍子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每个字所占的音符时值,在一拍内把两个字均匀的、平均的、合着节拍的念出来,而不是乱拍。反复多次练熟)。这样学生就对八分音符有了简单的认识。运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四分音符第一步念“梨”:第二步一边念“梨”一边用手打节拍(方法与认识八分音符相同,在这里不重复赘述)。反复多次的练习,学生就会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了粗浅的认识,慢慢的引导学生自己说一个四分音符的认识, 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就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为他进一步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打拍子,并告诉他们每拍一下在一起一落的瞬间,就有了两个八分音符,他们的时值是均匀的、相同的,让学生反复不停的练习,久而久之,就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歌唱是快乐的同时,教育学生明白简单的道理(这是美育的高度)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伟大的祖国。因此音乐课堂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喜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老师也能得到促进,完善自己的理论支撑,实现教学相长。在解决了基本的节奏、节拍、强弱规律、较为难唱的音符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简单的引导学生发声练习,老师多让学生听音频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方法。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今天的音乐课我们要教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活泼生动的歌曲,相信小朋友们非常喜欢,但是歌唱中的难点也是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歌曲的前两句跨度较大,音准是歌唱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后到了副歌部分,上来就是全曲的最高音,这个音要唱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歌唱基础,不能大喊大叫,这个时候呢,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找假声的位置,在假声的位置上把声音放大,既保护嗓子,又优美悦耳动听。切忌让学生拼命的大声喊叫,既失去的歌唱的美感,达不到歌唱的音准,同时还会使学生厌倦音乐课,得不偿失。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知学生的心理、生理,才能够因材施教,而学生的心理、生理也是音乐教育原理必须设计到的范畴。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了音乐教育原理对中小学声乐课的重要作用。
声乐课堂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范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手段。在中小学声乐歌唱课中,教师的恰到好处范唱不仅能给音乐课堂带来活力,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声乐歌唱的魅力,激起学生歌唱的欲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切忌老师不能用唱戏机一遍一遍的放着音乐,对学生来说既不能很好的掌握,又渐渐的乏味,失去了歌唱的乐趣。所以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多范唱,多引导,多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觉和浓厚的音乐兴趣。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原理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崭新的思路,我们要在音乐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来感受音乐教学的魅力,体会音乐教育的乐趣,完善音乐教育的理论,在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在音乐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音乐课堂上升到美育的高度,那么我们的音乐课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结合当前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为什么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呢?归根到底还是音乐课堂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快乐,没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没有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么,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識外,“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学生对音乐有兴趣了,良性循环就建立起来了,音乐课堂也会生动活泼起来。学生唱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原理(第二版)(美)艾伯利斯.(美)霍弗.(美)克劳特曼著
刘沛 任恺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美学原理 【J】 彭富春著 人民出版社
行为主义心理学【J】 张厚粲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J】 贾林祥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认知心理学(第六版)【J】斯滕伯格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