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中,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然而许多一线教师由于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前提下的体育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理论认识不到位、方法不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下面就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及问题
1、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有些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生硬机械地照目标做,为完成固定的教案目标而上体育课,整堂课进行着一些重复而单调的体育活动,而不去考虑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需求。整节体育课过后,学生除了流些汗,身体较为疲劳外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德、智、体、美、劳和技能全面发展。更有甚者,为应付体育中考,初中三年的体育课都是按中考要求项目:跑、跳、投几个项目上下来,学生三年下来技巧、排球等项目都没有学过。所以现在有些初中生一提到体育课就兴趣索然,不是跑就是跳,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2、在一些倡导快乐体育实践的体育课堂上,还会发现一种现象:大家在体育活动课上,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少数男生在打篮球, 而大多数女生和一些男生不是在从事其它体育活动而是在旁观或无所事事, 俨然他们被排除在体育课堂之外。这种现象可以说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普遍存在, 面对此种现象我们应做何种解释呢?不论一节课学生从事过多少项体育活动,从事的时间长短,锻炼效果如何等,老师不去过问,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了。这诚然是学生在活动,然而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得到锻炼吗?
二、原因分析
1、个别体育教师缺乏责任心。个别体育教师缺乏责任心,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只是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可能在某些地区和学校不实用,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价值。作为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应该去细化大纲与目标要求,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学生设计更符合锻炼需求的,更具实用价值的体育课。没有必要硬性照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要求。然而有些体育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要求,上完该上的课,谁也别想拿我怎么样。于是整堂课上得生硬,古板,缺乏创造性,学生感到很被动。甚至有些体育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师与体育课,没必要付出太多,即使付出的多也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的确在很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经常会出现文化课排挤,甚至占用体育课堂的现象,有些学校没有开足每周三节体育课,实际上这种做法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盲从,应付心理。
2、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方式。上课之前教师没有对课做出合理的安排,更没有充分考虑到现有的场地、器材对学生的适用度;同时也没有立足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创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有些学校只具备几个铅球、排球和一块篮球场等场地器材,即使充分利用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来。为何不从传统体育入手,让一些有价值地可供更多人参加的传统体育项目回到课堂中来呢? 可以挑选出一些如跳绳、拔河、毽子、扔沙包等游戏,进行有效组织 既能使课堂井然有序,又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3、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的角色转变有些迟缓,意识中还是“我教你学”的授课形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合理、恰当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参加活动。总之是在体育课堂中,有些还没有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学方法存在着弊端,而不愿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只是做到“我教了”,至于学生“学会学不会”不去过问,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还有个别的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场地、器材配置不齐全,而老师又不愿去结合实际情况做自己的授课方案,只是根据教材要求,开展有限的,参加人数较少的一些体育活动。应该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同样又能够发挥实效的体育活动。作为中学体育课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联。
4、没有立足培养终生体育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正是我们体育教学所缺少的培养目标,它标志着体育教学的功利价值,即体育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形成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回顾体育教学,个别教师没有从实际出发,用一个或几个周期潜心培养学生学会一项运动技术技能,并且使之形成固定的技术与运动习惯,走出校门后,甚至受益终生。终生体育意识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它应该伴随每个人的终生。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教师应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但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没有寻找到更好的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教学方法。
三、对策
1、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对其他形式的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塑造健康体魄,铸造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调节精神情绪等功能价值。所以说,各学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对体育教师加强师德教育,采取激励促进措施,合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应该确保体育课开展的丰富多彩并充满创造性,更具实用性。同时要确保体育课的时间,严禁其他形式的课堂占用体育课。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健身为目标,教会运动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创新课。
2、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又是参与者、受益者。学生有权选择课堂内容,应该与老师形成民主和谐,共同参与的意识。老师应该创造条件、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去体验进步或成功的喜悦,并且在从事体育活动中,与同学合作,自由探讨技术,从
而掌握了一项技术技能。并且认定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们的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创设各种体育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自主地参加体育运动,同时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探讨,从而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必须转换自身的角度,做为学生服务的导师。
4、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选取一些价值高、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运用一个或几个周期,让学生学会实用的运动技术技能,并且熟练从事其运动项目,形成自主参与的体育意识,为以后更好的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并使其受益终生。
以上是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的思考。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授业者;是精神文明的教育者和传播者;是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启蒙者。在教学改革日益迅速的情形下,我们的确应该走出原有的误区,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要求,大胆创新。只有我们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体育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及问题
1、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有些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生硬机械地照目标做,为完成固定的教案目标而上体育课,整堂课进行着一些重复而单调的体育活动,而不去考虑学生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需求。整节体育课过后,学生除了流些汗,身体较为疲劳外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德、智、体、美、劳和技能全面发展。更有甚者,为应付体育中考,初中三年的体育课都是按中考要求项目:跑、跳、投几个项目上下来,学生三年下来技巧、排球等项目都没有学过。所以现在有些初中生一提到体育课就兴趣索然,不是跑就是跳,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2、在一些倡导快乐体育实践的体育课堂上,还会发现一种现象:大家在体育活动课上,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少数男生在打篮球, 而大多数女生和一些男生不是在从事其它体育活动而是在旁观或无所事事, 俨然他们被排除在体育课堂之外。这种现象可以说在中学体育课堂中普遍存在, 面对此种现象我们应做何种解释呢?不论一节课学生从事过多少项体育活动,从事的时间长短,锻炼效果如何等,老师不去过问,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了。这诚然是学生在活动,然而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得到锻炼吗?
二、原因分析
1、个别体育教师缺乏责任心。个别体育教师缺乏责任心,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只是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可能在某些地区和学校不实用,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价值。作为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应该去细化大纲与目标要求,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为学生设计更符合锻炼需求的,更具实用价值的体育课。没有必要硬性照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要求。然而有些体育教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要求,上完该上的课,谁也别想拿我怎么样。于是整堂课上得生硬,古板,缺乏创造性,学生感到很被动。甚至有些体育教师认为:反正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师与体育课,没必要付出太多,即使付出的多也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的确在很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经常会出现文化课排挤,甚至占用体育课堂的现象,有些学校没有开足每周三节体育课,实际上这种做法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盲从,应付心理。
2、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方式。上课之前教师没有对课做出合理的安排,更没有充分考虑到现有的场地、器材对学生的适用度;同时也没有立足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创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有些学校只具备几个铅球、排球和一块篮球场等场地器材,即使充分利用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来。为何不从传统体育入手,让一些有价值地可供更多人参加的传统体育项目回到课堂中来呢? 可以挑选出一些如跳绳、拔河、毽子、扔沙包等游戏,进行有效组织 既能使课堂井然有序,又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3、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的角色转变有些迟缓,意识中还是“我教你学”的授课形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合理、恰当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参加活动。总之是在体育课堂中,有些还没有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学方法存在着弊端,而不愿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只是做到“我教了”,至于学生“学会学不会”不去过问,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还有个别的学校,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场地、器材配置不齐全,而老师又不愿去结合实际情况做自己的授课方案,只是根据教材要求,开展有限的,参加人数较少的一些体育活动。应该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同样又能够发挥实效的体育活动。作为中学体育课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联。
4、没有立足培养终生体育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正是我们体育教学所缺少的培养目标,它标志着体育教学的功利价值,即体育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形成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回顾体育教学,个别教师没有从实际出发,用一个或几个周期潜心培养学生学会一项运动技术技能,并且使之形成固定的技术与运动习惯,走出校门后,甚至受益终生。终生体育意识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它应该伴随每个人的终生。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教师应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但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没有寻找到更好的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教学方法。
三、对策
1、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对其他形式的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塑造健康体魄,铸造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调节精神情绪等功能价值。所以说,各学校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对体育教师加强师德教育,采取激励促进措施,合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应该确保体育课开展的丰富多彩并充满创造性,更具实用性。同时要确保体育课的时间,严禁其他形式的课堂占用体育课。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健身为目标,教会运动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创新课。
2、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又是参与者、受益者。学生有权选择课堂内容,应该与老师形成民主和谐,共同参与的意识。老师应该创造条件、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去体验进步或成功的喜悦,并且在从事体育活动中,与同学合作,自由探讨技术,从
而掌握了一项技术技能。并且认定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们的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创设各种体育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自主地参加体育运动,同时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探讨,从而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必须转换自身的角度,做为学生服务的导师。
4、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选取一些价值高、实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运用一个或几个周期,让学生学会实用的运动技术技能,并且熟练从事其运动项目,形成自主参与的体育意识,为以后更好的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并使其受益终生。
以上是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的思考。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授业者;是精神文明的教育者和传播者;是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启蒙者。在教学改革日益迅速的情形下,我们的确应该走出原有的误区,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自身要求,大胆创新。只有我们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体育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