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行车运动项目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项目和速度耐力项目,无论是公路还是场地或者山地项目,都有数十公里以上的骑行距离,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发展耐力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自行车运动项目特点,对如何进行耐力训练和尽快提高耐力素质进行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自行车项目科学训练水平,为提高运动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1自行车运动项目的特点及类别
自行车项目是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类,属器械类体能项目。它的运动形式是运动员骑行一定规格或特制的自行车比赛速度、耐力和技术的运动。目前奥运会和全国自行车的比赛项目设有公路、场地、山地三大类。按小项分有争先赛、追逐赛、一日赛、个人计时赛、团体赛、记分赛、竞速赛和山地越野赛、计时赛等。这些项目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都有很高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内脏器官功能如呼吸能力、强有力的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及极限负荷后的快速恢复能力和优异的机体供能水平。因此,发展耐力素质是提高自行车训练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2自行车项目耐力训练的重要性
所谓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和机体长时间保持运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人体抵抗疲劳的能力。换言之,运动员在到达比赛距离的整个时间区段内保持必要速度的能力也叫耐力。它是竞技体育项目,特别是自行车运动项目的重要素质,是衡量自行车运动训练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任何一个自行车项目要想取得好的运动成绩,耐力素质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公路中长距离比赛和山地越野赛。此外,许多自行车正式比赛项目的途中速度水平对达到高水平成绩有决定性意义,而途中速度又直接依赖于专项耐力,故而发展专项耐力尤为重要。陈小平认为,耐力是我国运动员普遍欠缺的素质,是造成我国体能类运动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自行车项目上,我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短距离项目上,场地短距离项目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很大。从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比赛的情况看,赛段前程与后程成绩失衡,后程降速幅度较大,反映出典型的比赛后时段耐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奥运金牌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全面落实。由此可见,加强耐力训练对自行车教练员提高训练水平和自行车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自行车项目的耐力训练
3.1耐力训练的分类耐力训练通常分为一般耐力训练和专项耐力训练两种。一般耐力训练是指自行车运动员在较长时间内完成的训练强度不大而工作效率不产生下降的能力。一般耐力是运动员有机体多种机能特征的综合。不仅具有机体与有氧能量代谢机制积极活动有关的特点,而且它也是各种耐力若干因素的综合反应。专项耐力可理解为在特殊的训练和比赛负荷条件下运动员有机体最大限度动员,达到专项高水平成绩所需体能时抵抗疲劳的能力。不同项目运动员其专项耐力有很大区别。根据距离的长短,每一种专项耐力都有特殊的构成。
3.2重视发展有氧耐力耐力训练主要包括发展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有氧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机体有氧代谢的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改善机体对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以及氧消耗后代谢产物排出的机能。自行车项目是典型的周期性体能类项目,以有氧训练发展耐力素质是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自行车中长距离的运动员来说,将有氧能力作为训练重点,发展的不仅是有氧耐力本身,而且对无氧耐力也产生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的有氧耐力可以推迟和延缓乳酸的出现和升高,从而支持无氧代谢耐力的进一步提高。对自行车项目来说,不仅中长距离项目要重视发展有氧耐力,而且短距离的场地自行车项目也应该重视发展有氧耐力。
3.3根据各阶段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自行车运动员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的发展在全年训练周期中通常要占总时间的65%~70%,也就是说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训练水平的总构成中耐力起主要作用,发展耐力的训练手段安排要逐阶段有所变化。在准备期的第一阶段内发展运动员耐力的主要手段是"小强度长时间的骑行"(心率为110~135次/分)。可广泛采用一般身体训练手段中的越野跑、爬山(2~3小时)、球类运动等。在这个时期内主要采取长距离匀速的方法进行训练。在准备期第二阶段内专项耐力的提高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赛法"。采取的主要手段为公路(一日赛或多日赛),至准备期结束时比赛量可达到训练总量的55%~60%。由于公路比赛是产生应激的本质性因素,所以它能促使各种类型耐力得到增长。在自行车运动员竞赛期准备中,耐力训练的百分比略有下降(达到训练总量的20%~30%)。可采用个人单发和团体配合、变速法或间歇法进行训练。不同段落的速度可控制在比赛速度的85%~100%之间。完成练习的强度控制在心率160~190次/分的范围。段落间的休息间歇应保持心率恢复至120~140次/分。
4自行车耐力训练注意的问题
(1)耐力素质的训练应注意年龄与性别特征等因素,对少年和女运动员的耐力训练更要注意他们的解剖生理学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科学发展的方法进行。(2)在耐力项目的训练中,尽管速度耐力和比赛耐力的训练在全年训练负荷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这部分训练内容在整个训练中却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运动员已经具备一定的有氧能力基础后,运用有氧-无氧阈值以上的高强度无氧训练方法发展专项速度耐力,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训练任务。高强度的无氧"速度"或"速度耐力"一直是耐力项目的重要素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专项能力和专项成绩的优劣水平,所以在自行车耐力项目中要作为贯穿全年的训练重点。
1自行车运动项目的特点及类别
自行车项目是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类,属器械类体能项目。它的运动形式是运动员骑行一定规格或特制的自行车比赛速度、耐力和技术的运动。目前奥运会和全国自行车的比赛项目设有公路、场地、山地三大类。按小项分有争先赛、追逐赛、一日赛、个人计时赛、团体赛、记分赛、竞速赛和山地越野赛、计时赛等。这些项目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都有很高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内脏器官功能如呼吸能力、强有力的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及极限负荷后的快速恢复能力和优异的机体供能水平。因此,发展耐力素质是提高自行车训练水平,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2自行车项目耐力训练的重要性
所谓耐力是指人体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和机体长时间保持运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人体抵抗疲劳的能力。换言之,运动员在到达比赛距离的整个时间区段内保持必要速度的能力也叫耐力。它是竞技体育项目,特别是自行车运动项目的重要素质,是衡量自行车运动训练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任何一个自行车项目要想取得好的运动成绩,耐力素质都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公路中长距离比赛和山地越野赛。此外,许多自行车正式比赛项目的途中速度水平对达到高水平成绩有决定性意义,而途中速度又直接依赖于专项耐力,故而发展专项耐力尤为重要。陈小平认为,耐力是我国运动员普遍欠缺的素质,是造成我国体能类运动项目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自行车项目上,我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短距离项目上,场地短距离项目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很大。从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比赛的情况看,赛段前程与后程成绩失衡,后程降速幅度较大,反映出典型的比赛后时段耐力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奥运金牌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全面落实。由此可见,加强耐力训练对自行车教练员提高训练水平和自行车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自行车项目的耐力训练
3.1耐力训练的分类耐力训练通常分为一般耐力训练和专项耐力训练两种。一般耐力训练是指自行车运动员在较长时间内完成的训练强度不大而工作效率不产生下降的能力。一般耐力是运动员有机体多种机能特征的综合。不仅具有机体与有氧能量代谢机制积极活动有关的特点,而且它也是各种耐力若干因素的综合反应。专项耐力可理解为在特殊的训练和比赛负荷条件下运动员有机体最大限度动员,达到专项高水平成绩所需体能时抵抗疲劳的能力。不同项目运动员其专项耐力有很大区别。根据距离的长短,每一种专项耐力都有特殊的构成。
3.2重视发展有氧耐力耐力训练主要包括发展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有氧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机体有氧代谢的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改善机体对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以及氧消耗后代谢产物排出的机能。自行车项目是典型的周期性体能类项目,以有氧训练发展耐力素质是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自行车中长距离的运动员来说,将有氧能力作为训练重点,发展的不仅是有氧耐力本身,而且对无氧耐力也产生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的有氧耐力可以推迟和延缓乳酸的出现和升高,从而支持无氧代谢耐力的进一步提高。对自行车项目来说,不仅中长距离项目要重视发展有氧耐力,而且短距离的场地自行车项目也应该重视发展有氧耐力。
3.3根据各阶段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自行车运动员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的发展在全年训练周期中通常要占总时间的65%~70%,也就是说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训练水平的总构成中耐力起主要作用,发展耐力的训练手段安排要逐阶段有所变化。在准备期的第一阶段内发展运动员耐力的主要手段是"小强度长时间的骑行"(心率为110~135次/分)。可广泛采用一般身体训练手段中的越野跑、爬山(2~3小时)、球类运动等。在这个时期内主要采取长距离匀速的方法进行训练。在准备期第二阶段内专项耐力的提高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赛法"。采取的主要手段为公路(一日赛或多日赛),至准备期结束时比赛量可达到训练总量的55%~60%。由于公路比赛是产生应激的本质性因素,所以它能促使各种类型耐力得到增长。在自行车运动员竞赛期准备中,耐力训练的百分比略有下降(达到训练总量的20%~30%)。可采用个人单发和团体配合、变速法或间歇法进行训练。不同段落的速度可控制在比赛速度的85%~100%之间。完成练习的强度控制在心率160~190次/分的范围。段落间的休息间歇应保持心率恢复至120~140次/分。
4自行车耐力训练注意的问题
(1)耐力素质的训练应注意年龄与性别特征等因素,对少年和女运动员的耐力训练更要注意他们的解剖生理学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科学发展的方法进行。(2)在耐力项目的训练中,尽管速度耐力和比赛耐力的训练在全年训练负荷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这部分训练内容在整个训练中却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运动员已经具备一定的有氧能力基础后,运用有氧-无氧阈值以上的高强度无氧训练方法发展专项速度耐力,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训练任务。高强度的无氧"速度"或"速度耐力"一直是耐力项目的重要素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专项能力和专项成绩的优劣水平,所以在自行车耐力项目中要作为贯穿全年的训练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