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老龄化的发展是目前不可避免的趋势,文章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老年病患的护理工作现状及需求和护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提出了特殊的护理人员调配优势,指出老年患者不仅需要同情,更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护理人员应从维护患者的健康出发,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他们的要求,使其感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通过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赖,激发他们与护士主动交流,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 老龄化 患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166-02
社会老龄化发展已经是目前不可避免的趋势,老龄化的速度也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而逐渐凸显并被关注,且根据地域及个体的差异而有所区别。针对老年人的护理,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方面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给予老年人应有的心理呵护及关怀,尤其针对农村乡镇当中,空巢老人居多,没能得到子女的照顾及应有的关心,会让这些老年人在面对疾病时更加茫然与消极,作为护理人员,更多的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同时又能重视对身体健康的管理,那么就能让这些老年患者逐步归于健康、并且能愉快地度过晚年。笔者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余载,一直致力于服务基层,针对日常工作的中老年患者日益增多情况,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深有体会。
1 老年患者的特点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我们身边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加,由于老年人病人的各个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退行性变也逐渐显露,无论是对疾病的免疫能力,还是心理承受能力都出现下降的现象,因此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率、返院率往往比其他年龄组的病人高很多,而治愈率却又比其他病人低很多,因此在对老年病患的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往往比疾病护理来的更重要,现将老年病患的特点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1 心理脆弱、生活孤独、生活质量不高、对社会的敏感程度加剧,希望得到尊重等。
1.2 生理上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得不到更好的营养支持。
1.3 俗话说“老小、老小”,就是说人年龄越大反倒越像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怀,自理能力也逐步消退。
1.4 其所患疾病往往复杂,且难愈,需要护理人员比平时投入更多的关注。
1.5 患者往往不愿意相信自己患病、或者不愿意相信自己没病,总处在怀疑的状态。
1.6 农村的老年病患往往没有子女的陪伴,更有甚者还要照顾年幼的孙辈。
2 老年病患护理工作现状
随着国家新医改制度的启动,“老有所依”已经成为了新的努力方向,而目前老年人常患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老年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质疏松等都困扰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而作为护理人员,往往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环境下,不仅是因为医疗机构大方向上无法抽出那么多的专业人员来给予特殊的护理,就是患者也负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我们都知道这些老年病转归期极长,甚至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进行控制的,这就造成了很多老年人消极的对待疾病,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他们的子女也往往对医护人员产生防备的心理,这也是目前医患、医护关系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基层护士尽可能的提供心理支持和方便、快捷、完善的护理服务才能取得老年人的信任。
3 老年病患的需求
作为护士,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不仅要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更重要的还要结合患者的需求来改善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笔者二十余载的工作中接触了无数的老年病患,目前自己也人到中年,更加能体会到老年人的需求。
3.1 对疾病认知的需求
许多老年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所患什么病,也不清楚应该怎样对待,所以简单扼要的为这些老年病患讲解疾病知识,能让他们清楚自己所患何病。
3.2 对疾病预防的需求
既然认识到了老年人易患的病症,那么能从根本上让老年人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预防这些疾病,避免接触易患因素,那么也能减少患病率。
3.3 对疾病治疗的需求
不仅要让老年病患者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患病后学会如何自我治疗,除了遵从医嘱和护理人员的嘱咐外,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调理心情,因为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帮助。
3.4 对心理安慰的需求
治疗疾病除了解除患者的病痛外,还有心理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人的概念就是“身体+心理”的健康,才叫做健康,而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更多,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解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对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
3.5 对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需求
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农村的患者,他们往往更加含蓄、不懂表达,加上年纪大了,行动不便,那么这时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能够主动的为他们做出服务。
4 护理人员专业要求
4.1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及时发现、完善老年病患管理上的缺陷、漏洞,充分发挥各级
护理管理工作者的价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较好的护理管理网络系统,严格做好监控工作;及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改善工作方法。
4.2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尽管基层卫生院中护理人员较少,离城市又远,总是一人担任多方面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懈怠,应积极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勤练习,多实践,争取用最少的资源为我们的老年患者提供最大化的护理。
4.3 重视自己管辖病房的环境,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老年人本来免疫力就低下,活动也迟缓,作为护理人员至少要保证自己管辖的病房地面干燥、整洁,避免患者滑倒或绊倒杂物摔倒。每天仔细检查病床是否稳固,防止老年人摔下,要根据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创造温馨的修养环境,随时关心和帮助老年患者,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5 特殊的护理人员调配
这里提到的特殊,其实是年龄上的特殊,作为一名中年护士,我更推荐年纪大一些的护理人员来为我们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照顾,这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5.1 年龄相近,更能理解患者的需求,也更能和老年人沟通,这一点是一线的年轻护士不具备的优势;
5.2 年纪大的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也比年轻人要好得多,这是为老年
人的康复提供很好服务的前提条件,因为我们都知道日常工作的繁忙,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但如果由大龄的护理人员来进行这项工作的话,她们一定会更为胜任。
5.3老年人也往往更信任与他们年龄相仿的人,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互动就可以有序的进行。
5.4另外,这样一来,年轻护士也可以更加安心的服务一线,因为50岁左右的护理人员也确实不太适合紧张的一线护理了。
6 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有数据显示,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经变成了目前社会、养老、医疗等行业的首要解决的問题,那么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也希望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能为我们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出一丝贡献。作为一名基层护士,我们的任务就是照料好患者,尤其是特别需要我们的老年患者,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以及指导他们的康复;老年患者不仅需要同情,更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顺利地与其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从维护患者的健康出发,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他们的要求,使其感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通过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赖,激发他们与护士主动交流,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作者简介:王良贵,汉族,女,1964年3月出生,主管护师,中专文化,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人,从事基层护理工作28年。
【关键词】 老龄化 患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166-02
社会老龄化发展已经是目前不可避免的趋势,老龄化的速度也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而逐渐凸显并被关注,且根据地域及个体的差异而有所区别。针对老年人的护理,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方面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给予老年人应有的心理呵护及关怀,尤其针对农村乡镇当中,空巢老人居多,没能得到子女的照顾及应有的关心,会让这些老年人在面对疾病时更加茫然与消极,作为护理人员,更多的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同时又能重视对身体健康的管理,那么就能让这些老年患者逐步归于健康、并且能愉快地度过晚年。笔者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余载,一直致力于服务基层,针对日常工作的中老年患者日益增多情况,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深有体会。
1 老年患者的特点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我们身边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加,由于老年人病人的各个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退行性变也逐渐显露,无论是对疾病的免疫能力,还是心理承受能力都出现下降的现象,因此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率、返院率往往比其他年龄组的病人高很多,而治愈率却又比其他病人低很多,因此在对老年病患的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往往比疾病护理来的更重要,现将老年病患的特点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1.1 心理脆弱、生活孤独、生活质量不高、对社会的敏感程度加剧,希望得到尊重等。
1.2 生理上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乡村,得不到更好的营养支持。
1.3 俗话说“老小、老小”,就是说人年龄越大反倒越像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怀,自理能力也逐步消退。
1.4 其所患疾病往往复杂,且难愈,需要护理人员比平时投入更多的关注。
1.5 患者往往不愿意相信自己患病、或者不愿意相信自己没病,总处在怀疑的状态。
1.6 农村的老年病患往往没有子女的陪伴,更有甚者还要照顾年幼的孙辈。
2 老年病患护理工作现状
随着国家新医改制度的启动,“老有所依”已经成为了新的努力方向,而目前老年人常患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老年痴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质疏松等都困扰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而作为护理人员,往往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环境下,不仅是因为医疗机构大方向上无法抽出那么多的专业人员来给予特殊的护理,就是患者也负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我们都知道这些老年病转归期极长,甚至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来进行控制的,这就造成了很多老年人消极的对待疾病,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他们的子女也往往对医护人员产生防备的心理,这也是目前医患、医护关系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基层护士尽可能的提供心理支持和方便、快捷、完善的护理服务才能取得老年人的信任。
3 老年病患的需求
作为护士,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不仅要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更重要的还要结合患者的需求来改善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笔者二十余载的工作中接触了无数的老年病患,目前自己也人到中年,更加能体会到老年人的需求。
3.1 对疾病认知的需求
许多老年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所患什么病,也不清楚应该怎样对待,所以简单扼要的为这些老年病患讲解疾病知识,能让他们清楚自己所患何病。
3.2 对疾病预防的需求
既然认识到了老年人易患的病症,那么能从根本上让老年人学会如何从日常生活中预防这些疾病,避免接触易患因素,那么也能减少患病率。
3.3 对疾病治疗的需求
不仅要让老年病患者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患病后学会如何自我治疗,除了遵从医嘱和护理人员的嘱咐外,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调理心情,因为心理因素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大的帮助。
3.4 对心理安慰的需求
治疗疾病除了解除患者的病痛外,还有心理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人的概念就是“身体+心理”的健康,才叫做健康,而老年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更多,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解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对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
3.5 对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需求
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农村的患者,他们往往更加含蓄、不懂表达,加上年纪大了,行动不便,那么这时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能够主动的为他们做出服务。
4 护理人员专业要求
4.1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及时发现、完善老年病患管理上的缺陷、漏洞,充分发挥各级
护理管理工作者的价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较好的护理管理网络系统,严格做好监控工作;及时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改善工作方法。
4.2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
尽管基层卫生院中护理人员较少,离城市又远,总是一人担任多方面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懈怠,应积极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勤练习,多实践,争取用最少的资源为我们的老年患者提供最大化的护理。
4.3 重视自己管辖病房的环境,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老年人本来免疫力就低下,活动也迟缓,作为护理人员至少要保证自己管辖的病房地面干燥、整洁,避免患者滑倒或绊倒杂物摔倒。每天仔细检查病床是否稳固,防止老年人摔下,要根据自己医院的具体情况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创造温馨的修养环境,随时关心和帮助老年患者,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5 特殊的护理人员调配
这里提到的特殊,其实是年龄上的特殊,作为一名中年护士,我更推荐年纪大一些的护理人员来为我们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照顾,这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5.1 年龄相近,更能理解患者的需求,也更能和老年人沟通,这一点是一线的年轻护士不具备的优势;
5.2 年纪大的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也比年轻人要好得多,这是为老年
人的康复提供很好服务的前提条件,因为我们都知道日常工作的繁忙,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但如果由大龄的护理人员来进行这项工作的话,她们一定会更为胜任。
5.3老年人也往往更信任与他们年龄相仿的人,这样一来两者之间的互动就可以有序的进行。
5.4另外,这样一来,年轻护士也可以更加安心的服务一线,因为50岁左右的护理人员也确实不太适合紧张的一线护理了。
6 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中国已经逐步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有数据显示,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以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的数据为参考,此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有关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经变成了目前社会、养老、医疗等行业的首要解决的問题,那么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也希望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能为我们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出一丝贡献。作为一名基层护士,我们的任务就是照料好患者,尤其是特别需要我们的老年患者,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以及指导他们的康复;老年患者不仅需要同情,更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顺利地与其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从维护患者的健康出发,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他们的要求,使其感到护士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通过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赖,激发他们与护士主动交流,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作者简介:王良贵,汉族,女,1964年3月出生,主管护师,中专文化,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人,从事基层护理工作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