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辟新市场 为桃子拓销路
2005年4月,曹艳春从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被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泉水峪村果农合作社聘为指导助理。村领导交给他任务:“村里的桃子销路很不好,你专门想一想如何把桃子卖出去。”
曹艳春了解到,大华山镇历来出桃,1997年还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京郊大桃第一镇”,而泉水峪村地处半山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卖桃。过去。村民们卖桃都是各卖各的,先是等果贩来收购,卖不动了再挑到市场上去卖,花费很大精力。后来为了统一市场,村里又成立了一个专门卖桃的合作社,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曹艳春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城帮农民卖桃。
7月初,曹艳春和村委会另一个熟悉卖桃的人一起,在北京阜成门租了一间店铺作为“办事处”。用于批发销售村里的桃子。忙了几个月,他一共帮村里的农民卖掉了150多万公斤桃,但还是有较大一部分桃没有销售出去。
旧枝结新桃 奇点子“领跑”新农村
为了开辟更多的卖桃途径,曹艳春建立了一个网站,在网络上展示村里的大桃,让外界多了一个窗口了解泉水峪村。2005年底,为了让村民及时从网络上了解相关信息,他又在农闲时开起了电脑培训班,自己当指导老师。许多村民通过曹艳春学会电脑和上网后,大开了眼界,也更加信服这位“指导员”。2006年3月底,村里的早春桃又结满了枝头,曹艳春按照老办法到北京城里去卖桃,可农民的产量实在太大,而且集中上市,大批熟透了的桃子给了商贩们压价的空间,农民照旧赚不到多少钱。
曹艳春决定在桃身上下工夫。比如提高果农的种养技术,使桃的口感更好、外形更漂亮等。他了解到,有些种苹果的农民在苹果上套袋、贴画,或在果实上晒出图案来增加销路。那桃子能不能-也来个照葫芦画瓢呢?曹艳春试着做了,可苹果贴画的那种方法并不适合桃子,因为桃子表面有毛,粘不牢。他把印着花的塑料袋套在桃子上,却弄巧成拙。原来,桃子套袋后,袋面的蒸气出不去,容易烂。
反复做实验种出可爱“寿星桃”
曹艳春选用聚乙烯做出来的模具,可没想到桃的生长的张力很大,竟把模具撑变形了。试验失败后,他又让厂家改进,第二批模具是足有半厘米厚的硬质透明塑料,分两个半球,一面是“寿星脸”,另一面是个“寿”字。模具透明是为了让桃受光,上面还留有孔给桃“透气”,为了能牢牢地固定住桃子,曹艳春又加宽了边沿。
可这回,一根枝条上紧挨着的桃子却成了“累赘”。为了培育出一个“寿星桃”,曹艳春只能把其它的桃去掉,否则根本没空间固定模具。果农们开始担忧:还没成熟就去掉的桃显然不能卖,而这精心培育的“寿星桃”究竟能不能销售出去,能销售多少?曹艳春的压力非常大。
2006年8月。用于试验的几亩果园终于结满了—个个可爱的“寿星桃”,它们额头高高隆起,浓浓的眉毛,双眼眯成缝。神态像极“寿星”。这种桃子不仅外形独特,个头比原来大,味道也不错。
桃子换新颜 身价涨百倍
曹艳春给这批“寿星桃”算了一笔账后,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仅模具设计费和制作费。一个“寿星桃”的成本就近10元;而为了培育它,要去掉周围一些桃子,还要算上培育材料费、人工费等。村民都认为:如果一个“寿星桃”不卖50到10(3元,恐怕挣不了钱。最终,村里的合作社将桃价定为批发50元—个。零售100元一个。这么高的价格是前所未有的。但曹艳春已没有退路,他将摘下来的“寿星桃”直接运到北京阜成门的专卖店,然后印制了—些大小不一的包装盒。最便宜的是单盒1个桃。标价100元,最贵的是礼盒装8个桃,标价800元。一般商贩根本不敢批发这么高价的桃。
曹艳春知道,一般老百姓是不会买“寿星桃”来吃的。只能当作高档礼品卖给做大寿过生日的人。他在推销产品时必须找对人。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宣传。曹艳春在大华山镇泉水峪村组织村民试种的近万个的“寿星桃”终于就销售一空,成为京城礼品市场的抢手货。
为了迅速向超市、商贩、酒店等渠道推广“寿星桃”,曹艳春和泉水峪村合作,成立了北京胜泉康汇食品有限公司。不久,他又在北京海淀区文慧园路、西城区西直门连开了两家“生日礼品桃”分店,专门代理销售京郊农民的“寿星桃”。2006年底,曹艳春向平谷区11个乡镇27个村的300余家农户推广生产“寿星桃”,并全权代理这些农户们的“寿星桃”销售业务。
2007年春,曹艳春决定再开拓新的卖桃渠道。由于泉水峪村的胜泉庵旅游风景区客流量大,曹艳春就天天到景区给游客们介绍村里的“寿星桃”。一连几天,他拿着“寿星桃”四处推销,但游客看后很难接受,总会疑惑:“你这桃怎么种出来的,是不是加了什么催化剂之类的东西,是不是畸形果?”顾客有顾虑,根本不敢轻易花钱买。
向游客推销不成功,曹艳春灵机一动。让游客亲自到果园去摘。从此,他每天都把景区的游客引到由他负责销售的农户桃园里,亲自讲解生产过程,这样不但消除了误会,还让游客们体验到采摘的乐趣。2008年夏天,为了满足年轻顾客的需求,曹艳春又制作一批12生肖模具,种植出的“生肖桃”作为新奇礼品推向市场。
2005年4月,曹艳春从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被北京市平谷区大华山镇泉水峪村果农合作社聘为指导助理。村领导交给他任务:“村里的桃子销路很不好,你专门想一想如何把桃子卖出去。”
曹艳春了解到,大华山镇历来出桃,1997年还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京郊大桃第一镇”,而泉水峪村地处半山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卖桃。过去。村民们卖桃都是各卖各的,先是等果贩来收购,卖不动了再挑到市场上去卖,花费很大精力。后来为了统一市场,村里又成立了一个专门卖桃的合作社,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曹艳春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城帮农民卖桃。
7月初,曹艳春和村委会另一个熟悉卖桃的人一起,在北京阜成门租了一间店铺作为“办事处”。用于批发销售村里的桃子。忙了几个月,他一共帮村里的农民卖掉了150多万公斤桃,但还是有较大一部分桃没有销售出去。
旧枝结新桃 奇点子“领跑”新农村
为了开辟更多的卖桃途径,曹艳春建立了一个网站,在网络上展示村里的大桃,让外界多了一个窗口了解泉水峪村。2005年底,为了让村民及时从网络上了解相关信息,他又在农闲时开起了电脑培训班,自己当指导老师。许多村民通过曹艳春学会电脑和上网后,大开了眼界,也更加信服这位“指导员”。2006年3月底,村里的早春桃又结满了枝头,曹艳春按照老办法到北京城里去卖桃,可农民的产量实在太大,而且集中上市,大批熟透了的桃子给了商贩们压价的空间,农民照旧赚不到多少钱。
曹艳春决定在桃身上下工夫。比如提高果农的种养技术,使桃的口感更好、外形更漂亮等。他了解到,有些种苹果的农民在苹果上套袋、贴画,或在果实上晒出图案来增加销路。那桃子能不能-也来个照葫芦画瓢呢?曹艳春试着做了,可苹果贴画的那种方法并不适合桃子,因为桃子表面有毛,粘不牢。他把印着花的塑料袋套在桃子上,却弄巧成拙。原来,桃子套袋后,袋面的蒸气出不去,容易烂。
反复做实验种出可爱“寿星桃”
曹艳春选用聚乙烯做出来的模具,可没想到桃的生长的张力很大,竟把模具撑变形了。试验失败后,他又让厂家改进,第二批模具是足有半厘米厚的硬质透明塑料,分两个半球,一面是“寿星脸”,另一面是个“寿”字。模具透明是为了让桃受光,上面还留有孔给桃“透气”,为了能牢牢地固定住桃子,曹艳春又加宽了边沿。
可这回,一根枝条上紧挨着的桃子却成了“累赘”。为了培育出一个“寿星桃”,曹艳春只能把其它的桃去掉,否则根本没空间固定模具。果农们开始担忧:还没成熟就去掉的桃显然不能卖,而这精心培育的“寿星桃”究竟能不能销售出去,能销售多少?曹艳春的压力非常大。
2006年8月。用于试验的几亩果园终于结满了—个个可爱的“寿星桃”,它们额头高高隆起,浓浓的眉毛,双眼眯成缝。神态像极“寿星”。这种桃子不仅外形独特,个头比原来大,味道也不错。
桃子换新颜 身价涨百倍
曹艳春给这批“寿星桃”算了一笔账后,却开心不起来。因为仅模具设计费和制作费。一个“寿星桃”的成本就近10元;而为了培育它,要去掉周围一些桃子,还要算上培育材料费、人工费等。村民都认为:如果一个“寿星桃”不卖50到10(3元,恐怕挣不了钱。最终,村里的合作社将桃价定为批发50元—个。零售100元一个。这么高的价格是前所未有的。但曹艳春已没有退路,他将摘下来的“寿星桃”直接运到北京阜成门的专卖店,然后印制了—些大小不一的包装盒。最便宜的是单盒1个桃。标价100元,最贵的是礼盒装8个桃,标价800元。一般商贩根本不敢批发这么高价的桃。
曹艳春知道,一般老百姓是不会买“寿星桃”来吃的。只能当作高档礼品卖给做大寿过生日的人。他在推销产品时必须找对人。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宣传。曹艳春在大华山镇泉水峪村组织村民试种的近万个的“寿星桃”终于就销售一空,成为京城礼品市场的抢手货。
为了迅速向超市、商贩、酒店等渠道推广“寿星桃”,曹艳春和泉水峪村合作,成立了北京胜泉康汇食品有限公司。不久,他又在北京海淀区文慧园路、西城区西直门连开了两家“生日礼品桃”分店,专门代理销售京郊农民的“寿星桃”。2006年底,曹艳春向平谷区11个乡镇27个村的300余家农户推广生产“寿星桃”,并全权代理这些农户们的“寿星桃”销售业务。
2007年春,曹艳春决定再开拓新的卖桃渠道。由于泉水峪村的胜泉庵旅游风景区客流量大,曹艳春就天天到景区给游客们介绍村里的“寿星桃”。一连几天,他拿着“寿星桃”四处推销,但游客看后很难接受,总会疑惑:“你这桃怎么种出来的,是不是加了什么催化剂之类的东西,是不是畸形果?”顾客有顾虑,根本不敢轻易花钱买。
向游客推销不成功,曹艳春灵机一动。让游客亲自到果园去摘。从此,他每天都把景区的游客引到由他负责销售的农户桃园里,亲自讲解生产过程,这样不但消除了误会,还让游客们体验到采摘的乐趣。2008年夏天,为了满足年轻顾客的需求,曹艳春又制作一批12生肖模具,种植出的“生肖桃”作为新奇礼品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