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主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感应。这既是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提升、也是学生自主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需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实践,主要探讨互动式课堂教法的应用,主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课堂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研究;语文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標识码】A
一、互动合作式教学含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课为核心,课堂仍然是讲堂,而非学堂。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讲座式一言堂流程。教师累、学生听着更累。新的互动合作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班级列组或者行组为单位,基于一定的学习目标为基础,通过设定不同组别的学习任务,而制定协作学习、相互促进、互动提高的一种学习策略。他不同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它是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的一种协作学习状态。
基于组别任务型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学习计划中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与能力考验机会。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赞扬每个学生的学习劳动与成就,充分体现学生个体价值的尊重与呵护。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可有效提升学业成绩,而且对于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方式。
二、互动合作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任务原则:互动合作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基于一定的任务导向,为不同的组别设定具有协作内容的学习任务,这是确保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健康完成的前提,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2.互动原则:互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动力,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驱动型力量。为此,组别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互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秩序,这种方式更加珍惜课堂讨论、辩论以及争论。
3.角色原则。不同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本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权威发布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导演”者。学生成为真正演绎知识的演员,唯一的权威是学生学习到的真知与真理。教师的权威身份演变为指导、协作与参与。
4.科学评价原则。 由于基于不同组别和不同个体的任务型学习,互动合作的教学手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一种科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个人进步为主,但整个评价的重心标转向集体合作的目标评价以及组别之间的协作评价,以鼓励参与协作,赞扬创新为倾向。
三、基于素质提升的互动合作式教学优势解析
1.自信心的提升。基于组别的划分,每个学习成员都会形成自己的组别归属感。这种感觉会使学习个体增强自信心,在完成学业或者学习发言过程中得到锻炼和体现。学习个体背后的小组成为该学生自信心的来源,因此被评价的焦虑感会降低,自信心会增强。另外,由于是小组合作学习,组员之间的帮扶、检查与交流会使学习者在向全班同学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获得反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补充与更正,因此犯错误的概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虑感也随之降低。
2.主动性提升。互动式合作学习客观上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这不可避免会导致提问、发问、讨论与争论。这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感和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和求同认可能力。
3.情感认同能力。互动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和增进的过程。彼此交流、互帮互助,力求本小组的完美是每一个组员的自觉责任。本过程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它使每一成员都融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四、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师策略
在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由权威发布变身为课堂戏剧导演,有效的引导与促进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适度的合作与参与要始终体现在课堂基本职能上:
1. 协调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涉及到多元组合、多头组合,因此,教师的最重要职能在于科学协调,帮助每个组元进入目标学习状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活而不乱的学习秩序。
2. 激发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激发和引导的。教师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在于科学设计课程元素,激发不同元素在学习小组之间的融通交互能力,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初中语文的比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中的情感元素、道德元素、审美元素和言语交往元素等。
3. 监控意识。互动合作式教学方法必然会形成某些负面作用,比如课外话题等,为此,教师要充当“管理者”和 “引导者”,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协调课题,从而促进整个课堂的高效流程,帮助学生处理“新知与旧知”、“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
五、结语
现代语文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感应,既是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提升、也是学生自主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需要,对于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主题结构,科学划分教学元素,合理进行组员分配和组合,是本方式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方式不怕课堂“乱”最怕课堂“静”。
(责任编辑:晏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教学研究;语文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標识码】A
一、互动合作式教学含义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课为核心,课堂仍然是讲堂,而非学堂。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讲座式一言堂流程。教师累、学生听着更累。新的互动合作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班级列组或者行组为单位,基于一定的学习目标为基础,通过设定不同组别的学习任务,而制定协作学习、相互促进、互动提高的一种学习策略。他不同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它是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的一种协作学习状态。
基于组别任务型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学习计划中来,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与能力考验机会。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赞扬每个学生的学习劳动与成就,充分体现学生个体价值的尊重与呵护。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可有效提升学业成绩,而且对于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方式。
二、互动合作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任务原则:互动合作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基于一定的任务导向,为不同的组别设定具有协作内容的学习任务,这是确保互动合作式教学方式健康完成的前提,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2.互动原则:互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动力,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驱动型力量。为此,组别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互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秩序,这种方式更加珍惜课堂讨论、辩论以及争论。
3.角色原则。不同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本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权威发布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导演”者。学生成为真正演绎知识的演员,唯一的权威是学生学习到的真知与真理。教师的权威身份演变为指导、协作与参与。
4.科学评价原则。 由于基于不同组别和不同个体的任务型学习,互动合作的教学手段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一种科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个人进步为主,但整个评价的重心标转向集体合作的目标评价以及组别之间的协作评价,以鼓励参与协作,赞扬创新为倾向。
三、基于素质提升的互动合作式教学优势解析
1.自信心的提升。基于组别的划分,每个学习成员都会形成自己的组别归属感。这种感觉会使学习个体增强自信心,在完成学业或者学习发言过程中得到锻炼和体现。学习个体背后的小组成为该学生自信心的来源,因此被评价的焦虑感会降低,自信心会增强。另外,由于是小组合作学习,组员之间的帮扶、检查与交流会使学习者在向全班同学表达看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获得反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补充与更正,因此犯错误的概率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加大,焦虑感也随之降低。
2.主动性提升。互动式合作学习客观上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这不可避免会导致提问、发问、讨论与争论。这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感和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和求同认可能力。
3.情感认同能力。互动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和增进的过程。彼此交流、互帮互助,力求本小组的完美是每一个组员的自觉责任。本过程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它使每一成员都融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四、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师策略
在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由权威发布变身为课堂戏剧导演,有效的引导与促进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适度的合作与参与要始终体现在课堂基本职能上:
1. 协调意识。由于合作学习涉及到多元组合、多头组合,因此,教师的最重要职能在于科学协调,帮助每个组元进入目标学习状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活而不乱的学习秩序。
2. 激发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需要激发和引导的。教师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在于科学设计课程元素,激发不同元素在学习小组之间的融通交互能力,激发学生产生合作欲望。在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初中语文的比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中的情感元素、道德元素、审美元素和言语交往元素等。
3. 监控意识。互动合作式教学方法必然会形成某些负面作用,比如课外话题等,为此,教师要充当“管理者”和 “引导者”,既要解决问题,又要协调课题,从而促进整个课堂的高效流程,帮助学生处理“新知与旧知”、“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
五、结语
现代语文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感应,既是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提升、也是学生自主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的需要,对于培养学的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理想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主题结构,科学划分教学元素,合理进行组员分配和组合,是本方式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方式不怕课堂“乱”最怕课堂“静”。
(责任编辑: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