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必读书是个经常被提起的话题,尤其是为青年开单子。如果读书是人生的一个元素,如果这个元素确乎需要一个必须的要求,其实是无关年龄的。如此连类应该还是以为,处于学习时期的青年应该受到指点,或者相较非青年,青年更有读书的兴趣,更愿倾听指点,所谓孺子可教。
20世纪20年代,曾发生过一场有关青年必读书的媒体动作,并且还引发了颇有波澜的论争,不免是必读书这个话题绕不过去的一出。
1925年初,《京报副刊》发起“二大征求”,一为青年爱读书十部,希望全国青年各将平时最爱读的书,无论是哪一种性质或哪一个方面,只要是书便得,写出十部来,填入该刊所附券内寄回;二是青年必读书十部,由该刊备券投寄海内外名流学者,询问他们究竟今日的青年有哪十部书是非读不可的。
尽管青年爱读书十部序列“二大征求”之先,但在后人印象中,却几乎被遮蔽。而后一征求所得78份海内外名流学者的书单,《京报副刊》逐次刊出,随之诱发争辩,吸引关注。回单人中不乏知名人物,所列书目亦不乏看点。
最先刊出的是胡适之先生所选:《老子》(王弼注),墨子(孙诒让《墨子閒诂》),《论语》,王充《论衡》,崔述《崔东壁遗书》,柏拉图《申辩篇》《斐多篇》《克里多篇》,《新约全书》,J.S.穆勒《论自由》,J.莫利《契约论》,J.杜威《我们怎样思想》。
梁启超所选是:《孟子》,《荀子》,《左传》,《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通志二十略》,王阳明《传习录》,《唐宋诗醇》,《词综》。任公在《附注》里提到他的三项标准:一是修养资助;二是历史及掌故常识;三是文学性味。而近人著作、外国著作不在此数。
周作人所选是:《诗经》,《史记》,《西游记》,汉译《旧约》(文学部分),严译《社会通诠》,威斯德玛克《道德观念之起源与发达》,凯本德《爱的成年》,色耳凡德思《吉诃德先生》,法兰西《伊壁鸠鲁的园》。
徐志摩先生在跑了好长一趟野马之后,列出的是:《庄子》(十四五篇),《史记》(小半部),道施妥奄夫斯基《罪与罚》,汤麦司哈代“Jude the obscure”,尼采“Birth of Tragedy”,柏拉图《共和国》,卢骚《忏悔录》,华尔德斐德(Walter Pater)“Renaissance”,葛德《浮士德》的前部,George Henry Lewes《葛德评传》。
林语堂所选区别了国学和新学,《附注》里说明,中国书是十类各选一种,十种书读完,然后可与其谈得话,然后可谓受过“自由的教育”。这十种是:戏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诗——《诗经》,韵文——《昭明文选》,散文——《左传》,史——九种纪事本末,小学——《说文释例》,闲话——四书,怪话——《老子》,漂亮话——《庄子》。新学十种是:坡的《故事》,我马卡奄Rubaiya of Omar Khayyam,萧伯纳戏剧及序言,柏拉图《语录》,贵推《发斯特》,师窝本贺尔《哲学文钞》(Parergaet,parallel ipomena),尼采“Thus Spake Zarathustra”,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Mordern library),《旧约圣经》,斯托泼斯《制育》(Contraception)。
胡先生的书单中西各半,倒也不偏不倚,中国书有的还标出了注本,自是先生指示的善本。西洋书一律以洋文书写,这看起来有些矫情,却是学术的做法,方便正本清源,因为斯时西洋译作版本不一,许多译名也颇有出入,譬如《论自由》严复便译作《群己权界论》,与他齐名向称“译才并世数严林”的林琴南,将《汤姆叔叔的小屋》译作《黑奴吁天录》,如此风格,其中亦不乏对受众心理的考量。有的译本甚至作者的名字后世也需猜详,胡先生此法正可规避。
和胡先生侧重哲学思想史类似,但任公所选更偏于史学,他在《附注》里也表明了他的倾向。有趣的是他选《孟子》而不选《论语》,《史记》居然不予胪列。周作人和徐志摩所选也有明显的文学偏好,并且西洋作品多于中国作品,后者更其为甚,仅选的两种国货还要打折扣,从中不难发现他们的癖好。周二先生所列西洋作品,并未标明原文,好在作品的译名足以开解人名的偏差。志摩先生的情况也是如此,留过西洋的他还采用了中文、洋文参半的路数,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哈代他选的是《无名的裘德》,尼采他选的是《悲剧的诞生》,华尔德斐德也即沃尔特·佩特他选的是《文艺复兴》,葛德也即歌德评传的作者是乔治·亨利·刘易斯。而柏拉图的《共和国》,即他最负盛名的对话《国家篇》,更为著名的译法是《理想国》。
林语堂先生所选相较而言算是不那么偏倚,譬如国学部分文史哲都有涉猎,并且沿用了他一贯的幽默习气,将号称经典的四书称为闲话,深富哲学思辨的《老子》更被批为怪话,诚然,和它相比,文采恣肆的《庄子》不愧为漂亮话。新学品种里,喝过洋墨水的林先生大多标注了原文,所以我马卡奄也即欧玛尔·海亚姆的作品是《鲁拜集》,师窝本贺尔也即叔本华的所谓《哲学文钞》便是为他赢得声名的《附录与补遗》,尼采的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排在其后的则是《精神分析概要》(近代文库),而所谓“制育”即今所谓避孕。难题出在第五种,只能猜测,不出意外当是歌德的《浮士德》。
名流学者所选的书单各有偏重,对受众青年而言,自然是不够全面,但开书单的人既然各有各的社会身份,所谓术业有专攻,倘若他们执意避开自己的所长而刻意扬其所短,反而是不负责任。其实,即使在他们的专攻领域里,也可能存在个人的偏好,所以他们所列的书单,就需要照单抓药的青年自辟分野了,不妨见仁见智,参照自己认同的路径去做就是了。
鲁迅先生的回复相当著名:“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这自然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回答,果然招来质疑和问难。先生在《附注》里也略说自己的经验,大略是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因为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这应当是“五四”风韵的一种个性化表达。尽管鲁迅先生于中国书称得上是饱读,但其中的文化内核禀赋在他看来乃是负面的元素,于青年害多于益,而外国书所谓活人的颓唐和厌世,相较而言,起码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同样对中国传统持批判态度的胡适先生,开起单子还是相对公允地给了国学一半天下,这自然是他“适之”的体现了。
其实,鲁迅的白卷并非孤例,不大为人所知的是,俞平伯先生也是如此。他在《附注》里解释:“青年既非只一个人,亦非合用一个脾胃的;故可读的、应读的书虽多,却绝未发现任何书是大家必读的。我只得交白卷。若意在探听我的脾胃,我又不敢冒充名流学者,轻易填这种表,以己之爱读为人之爱读,我觉得有点‘难为情’。”
实际上,徐志摩的那段略显冗长的跑野马里,也提到了类似的意思,说他不愿意充前辈板着教书匠的脸,沉着口音吩咐青年们说这部书应得读那部书不应得念,他以为念书要先生指点就如游历要向导,稳当是稳当了,意味可也就平淡了。结果先生愈有良心,向导愈尽责,你得好处的机会愈少。“年轻人恨的不是栽筋斗,他恨的是人家做好了筋斗叫他栽,我就怕年轻人回头骂我不该做成了筋斗叫他去栽”。
俞先生的表述,虽然特立,但却厚道,不肯强人随从自己的脾胃,以己之爱读为人之爱读;志摩先生更强调,舌头是你自己的,肚子也是你自己的,点菜有时不妨让人,尝味辨味是不能替代的,你的口味还得你自己去发现。的确,阅读毕竟是十分个性化的行为,而这世界上也并不存在尼采所谓“为一切人而不是为一人的书”。这大约也是《京报副刊》最后并未对所谓必读书给出结论的原因。
阅读虽然是一种追求快感的享受,但书毕竟不是药理学意义上的瘾品,并没让人有生理依赖性,所以对那些不知阅读滋味的人而言,原本并没有什么“必读”。而对沉浸阅读滋味的人而言,读就是了,何须有“必”。
有必要提及的是,青年爱读书的征求,倒是按照得票多少,列出了前十:《红楼梦》《水浒》《西厢》《呐喊》《史记》《三国志》《儒林外史》《诗经》《左传》《胡适文存》。这个书单尽管看起来缺乏系统,但即便在当下也算得上是政治上正确的。说起来,所谓必读书,其实也是一时代自亦有一时代的不同,所以才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口号,那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书,是不妨列入必读的。而离开了当时的环境,这种影响力的领会,便需要点文化的底子,未必人人能得。不过,只要是真正有品质的作品,总会在时间的淘洗之后,出落成经典,而但凡经典,因其禀赋的文艺乃至文化的底蕴,便使得它们足以穿越时代,成为根植于国族文明不容忽视的要素,而这种要素,也足以穿越地域间文化的层隔,所谓愈本土愈世界是也。
20世纪20年代,曾发生过一场有关青年必读书的媒体动作,并且还引发了颇有波澜的论争,不免是必读书这个话题绕不过去的一出。
1925年初,《京报副刊》发起“二大征求”,一为青年爱读书十部,希望全国青年各将平时最爱读的书,无论是哪一种性质或哪一个方面,只要是书便得,写出十部来,填入该刊所附券内寄回;二是青年必读书十部,由该刊备券投寄海内外名流学者,询问他们究竟今日的青年有哪十部书是非读不可的。
尽管青年爱读书十部序列“二大征求”之先,但在后人印象中,却几乎被遮蔽。而后一征求所得78份海内外名流学者的书单,《京报副刊》逐次刊出,随之诱发争辩,吸引关注。回单人中不乏知名人物,所列书目亦不乏看点。
最先刊出的是胡适之先生所选:《老子》(王弼注),墨子(孙诒让《墨子閒诂》),《论语》,王充《论衡》,崔述《崔东壁遗书》,柏拉图《申辩篇》《斐多篇》《克里多篇》,《新约全书》,J.S.穆勒《论自由》,J.莫利《契约论》,J.杜威《我们怎样思想》。
梁启超所选是:《孟子》,《荀子》,《左传》,《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通志二十略》,王阳明《传习录》,《唐宋诗醇》,《词综》。任公在《附注》里提到他的三项标准:一是修养资助;二是历史及掌故常识;三是文学性味。而近人著作、外国著作不在此数。
周作人所选是:《诗经》,《史记》,《西游记》,汉译《旧约》(文学部分),严译《社会通诠》,威斯德玛克《道德观念之起源与发达》,凯本德《爱的成年》,色耳凡德思《吉诃德先生》,法兰西《伊壁鸠鲁的园》。
徐志摩先生在跑了好长一趟野马之后,列出的是:《庄子》(十四五篇),《史记》(小半部),道施妥奄夫斯基《罪与罚》,汤麦司哈代“Jude the obscure”,尼采“Birth of Tragedy”,柏拉图《共和国》,卢骚《忏悔录》,华尔德斐德(Walter Pater)“Renaissance”,葛德《浮士德》的前部,George Henry Lewes《葛德评传》。
林语堂所选区别了国学和新学,《附注》里说明,中国书是十类各选一种,十种书读完,然后可与其谈得话,然后可谓受过“自由的教育”。这十种是:戏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诗——《诗经》,韵文——《昭明文选》,散文——《左传》,史——九种纪事本末,小学——《说文释例》,闲话——四书,怪话——《老子》,漂亮话——《庄子》。新学十种是:坡的《故事》,我马卡奄Rubaiya of Omar Khayyam,萧伯纳戏剧及序言,柏拉图《语录》,贵推《发斯特》,师窝本贺尔《哲学文钞》(Parergaet,parallel ipomena),尼采“Thus Spake Zarathustra”,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Mordern library),《旧约圣经》,斯托泼斯《制育》(Contraception)。
胡先生的书单中西各半,倒也不偏不倚,中国书有的还标出了注本,自是先生指示的善本。西洋书一律以洋文书写,这看起来有些矫情,却是学术的做法,方便正本清源,因为斯时西洋译作版本不一,许多译名也颇有出入,譬如《论自由》严复便译作《群己权界论》,与他齐名向称“译才并世数严林”的林琴南,将《汤姆叔叔的小屋》译作《黑奴吁天录》,如此风格,其中亦不乏对受众心理的考量。有的译本甚至作者的名字后世也需猜详,胡先生此法正可规避。
和胡先生侧重哲学思想史类似,但任公所选更偏于史学,他在《附注》里也表明了他的倾向。有趣的是他选《孟子》而不选《论语》,《史记》居然不予胪列。周作人和徐志摩所选也有明显的文学偏好,并且西洋作品多于中国作品,后者更其为甚,仅选的两种国货还要打折扣,从中不难发现他们的癖好。周二先生所列西洋作品,并未标明原文,好在作品的译名足以开解人名的偏差。志摩先生的情况也是如此,留过西洋的他还采用了中文、洋文参半的路数,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哈代他选的是《无名的裘德》,尼采他选的是《悲剧的诞生》,华尔德斐德也即沃尔特·佩特他选的是《文艺复兴》,葛德也即歌德评传的作者是乔治·亨利·刘易斯。而柏拉图的《共和国》,即他最负盛名的对话《国家篇》,更为著名的译法是《理想国》。
林语堂先生所选相较而言算是不那么偏倚,譬如国学部分文史哲都有涉猎,并且沿用了他一贯的幽默习气,将号称经典的四书称为闲话,深富哲学思辨的《老子》更被批为怪话,诚然,和它相比,文采恣肆的《庄子》不愧为漂亮话。新学品种里,喝过洋墨水的林先生大多标注了原文,所以我马卡奄也即欧玛尔·海亚姆的作品是《鲁拜集》,师窝本贺尔也即叔本华的所谓《哲学文钞》便是为他赢得声名的《附录与补遗》,尼采的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排在其后的则是《精神分析概要》(近代文库),而所谓“制育”即今所谓避孕。难题出在第五种,只能猜测,不出意外当是歌德的《浮士德》。
名流学者所选的书单各有偏重,对受众青年而言,自然是不够全面,但开书单的人既然各有各的社会身份,所谓术业有专攻,倘若他们执意避开自己的所长而刻意扬其所短,反而是不负责任。其实,即使在他们的专攻领域里,也可能存在个人的偏好,所以他们所列的书单,就需要照单抓药的青年自辟分野了,不妨见仁见智,参照自己认同的路径去做就是了。
鲁迅先生的回复相当著名:“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这自然是极具个人色彩的回答,果然招来质疑和问难。先生在《附注》里也略说自己的经验,大略是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因为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这应当是“五四”风韵的一种个性化表达。尽管鲁迅先生于中国书称得上是饱读,但其中的文化内核禀赋在他看来乃是负面的元素,于青年害多于益,而外国书所谓活人的颓唐和厌世,相较而言,起码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同样对中国传统持批判态度的胡适先生,开起单子还是相对公允地给了国学一半天下,这自然是他“适之”的体现了。
其实,鲁迅的白卷并非孤例,不大为人所知的是,俞平伯先生也是如此。他在《附注》里解释:“青年既非只一个人,亦非合用一个脾胃的;故可读的、应读的书虽多,却绝未发现任何书是大家必读的。我只得交白卷。若意在探听我的脾胃,我又不敢冒充名流学者,轻易填这种表,以己之爱读为人之爱读,我觉得有点‘难为情’。”
实际上,徐志摩的那段略显冗长的跑野马里,也提到了类似的意思,说他不愿意充前辈板着教书匠的脸,沉着口音吩咐青年们说这部书应得读那部书不应得念,他以为念书要先生指点就如游历要向导,稳当是稳当了,意味可也就平淡了。结果先生愈有良心,向导愈尽责,你得好处的机会愈少。“年轻人恨的不是栽筋斗,他恨的是人家做好了筋斗叫他栽,我就怕年轻人回头骂我不该做成了筋斗叫他去栽”。
俞先生的表述,虽然特立,但却厚道,不肯强人随从自己的脾胃,以己之爱读为人之爱读;志摩先生更强调,舌头是你自己的,肚子也是你自己的,点菜有时不妨让人,尝味辨味是不能替代的,你的口味还得你自己去发现。的确,阅读毕竟是十分个性化的行为,而这世界上也并不存在尼采所谓“为一切人而不是为一人的书”。这大约也是《京报副刊》最后并未对所谓必读书给出结论的原因。
阅读虽然是一种追求快感的享受,但书毕竟不是药理学意义上的瘾品,并没让人有生理依赖性,所以对那些不知阅读滋味的人而言,原本并没有什么“必读”。而对沉浸阅读滋味的人而言,读就是了,何须有“必”。
有必要提及的是,青年爱读书的征求,倒是按照得票多少,列出了前十:《红楼梦》《水浒》《西厢》《呐喊》《史记》《三国志》《儒林外史》《诗经》《左传》《胡适文存》。这个书单尽管看起来缺乏系统,但即便在当下也算得上是政治上正确的。说起来,所谓必读书,其实也是一时代自亦有一时代的不同,所以才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口号,那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书,是不妨列入必读的。而离开了当时的环境,这种影响力的领会,便需要点文化的底子,未必人人能得。不过,只要是真正有品质的作品,总会在时间的淘洗之后,出落成经典,而但凡经典,因其禀赋的文艺乃至文化的底蕴,便使得它们足以穿越时代,成为根植于国族文明不容忽视的要素,而这种要素,也足以穿越地域间文化的层隔,所谓愈本土愈世界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