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能歌善舞”来形容比利牛斯山脉南麓的民族,应该说并不过分,至少对西班牙人来说是恰当的。驰名世界的佛莱明戈舞,是每个前往伊比利亚半岛游客最想亲眼欣赏的项目之一,然而昂贵的门票也着实让收入仅为欧洲人十分之一的中国人感到力不从心。
其实,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要想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面貌,只要漫步在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小镇,即使没有看到那种狂野、奔放,极具抽象的舞蹈艺术,也不会觉得什么遗憾。电视上我们能够看到作为西班牙国粹的佛莱明戈,但若不身临其境地走进诸如托莱多、梅里达或埃武拉这样的古老名城,是无法感受到这片土地带来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气息的。
无论在沿海城市巴塞罗那、濒临大洋的葡国首都里斯本,还是处于腹地梅塞塔高原上的马德里以及昔日西班牙首都托莱多;无论是明媚的地中海阳光下,还是阴沉的大西洋乌云笼罩中,地处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都向游客无形地敲击着佛莱明戈鼓点的节奏。
五月,大西洋的劲风无情地抽打着罗卡角上的十字架,在欧洲大陆最西端的这块海岬上,出售着分别为5欧元和10欧元两种奇特的“毕业证书”,证明此刻走到了欧洲大陆的最西端。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的诗句:“大地到此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镌刻在十字架附近的石碑上。
昔日两个最先进的海洋大国,迈出狭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庞大的中、南美洲以及部分非洲和亚洲国家或地区。对于葡萄牙最为具象的认识,中国人从澳门地区可以联想到。而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到处都有来自前殖民地国家的移民,从肤色纯黑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劳工到半黑的巴西商贩,来到昔日的宗主国谋生,至少有着语言相通的优势。
乌云和狂风中,与同守卫在特茹河的航海纪念馆相隔不远,矗立于特茹河北岸的贝伦塔,虽说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慕名前来的游人却不多。倒是大西洋边上的圣乔治城堡吸引不少游客,纷纷登上城堡,远眺一片红色屋顶的里斯本全城。
从里斯本出发向东100公里左右,便可抵达被古城墙包围的小城埃武拉,这里除了拥有一座由5000余具死人骨堆积的教堂外,还有用碎石铺就的起伏古道。在这个弥散着古香古色的城堡内,连迎面走来或聚集在广场附近的当地市民,也都个个老态龙钟、步履蹒跚。
阳光难得地瞥一眼埃武拉古镇时,坐在街心公园晒太阳的老头摇头拒绝为他拍照,他微笑地摆手,然后缓慢起身,摇晃地迈进狭长、幽暗的古巷。而与此同时,一名年轻的摩托车手伴随着巨大轰鸣声仿佛突然从天而降,霎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葡萄牙的疆土仅占伊比利亚半岛的1/6,从埃武拉再向东100多公里,就来到了西班牙的边境城市巴达累斯。同所有欧盟国家的边界一样,葡西两国接壤处也平淡无奇。这不免使看惯了祖国的边境总是荷枪实弹的中国游客有些怅然:“原来这么简单!”
更让热衷于重温欧洲历史的中国游客失望的是,眼前崭新的巴达累斯新城,仿佛又回到了国内的某个大城市。巴达累斯的中国人很少,据餐馆的温州老板说可能还不足100,至于中国游客几乎更是前所未有。老板为了挽留客人晚上继续到这来用餐,就热情地指点不足100公里远的另一个古城梅里达:“那里好玩得很,下午就去来得及,晚上什么时候回来这里都能有热饭热菜!”
终日照料生意的老板其实并没有光顾过梅里达,当然,也无兴趣到那里寻古探幽。他与妻子背井离乡、迢迢万里落户到这座边境小城后,一直在艰难地与巴达累斯的另外5家中餐馆暗中竞争。现在,他把亲戚陆续引来,当然不是为了观光游览,而是赚更多的钱,彻底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西班牙的梅里达与葡萄牙的埃武拉似乎没有太多的区别,弯曲的小巷、红白相间的民居以及集中停放的大旅游车和四处可见的古迹。不同的是,老人的比例不再绝对地偏高,年轻人甚至小学生欢笑地穿过街区,对于罕见的东方人面孔,不时友善地招手微笑。
西班牙的警察与葡萄牙的警察如出一辙,都不会讲英语,问路的结果是徒劳地白绕了三条街区。同法兰西民族一样,这两个骄傲的民族也不屑讲英语。尽管失去了旧日的威风和辉煌,但其语言目前依然能够覆盖整个拉丁美洲,何必要使用别人的语言呢?
梅里达东北方向约300公里,也几乎是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正中心位置,是昔日的西班牙首都托莱多。远远朝山上望去,一片土黄暗红被墨绿色松柏包围,虽缺少白墙红顶的艳丽,但显得十分深沉、凝重,这座山城犹如一幅立体的油画。
伊比利亚上空的阳光开始有些炽热,这与如织的游人相辅相成。托莱多的大街小巷充满着各国游客,手里各自拿一张鲜艳的小地图,东张西望、边揣摩边行走。外国学生问路很有创意,用一个录音机把所有问答全部录下来,然后一边找一边回放录音。
阳伞下的露天咖啡厅十分红火,这让热衷于体验外国咖啡文化的中国年轻人非常羡慕。但是,他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混迹其中,除非打算放弃欣赏全城的念头。而放弃欣赏全城的念头,等于没有来托莱多。事实上,无论干坐在哪一个固定的角落里,都无法得到对当地风情切身的体验。
出售利剑的商店布满全城,那些工艺考究、刀刃锋利的长剑银光闪烁,不由使人联想到残忍的斗牛场面。城堡到处都有旧战场的遗迹,这是一个不断侵占外族领土又不断遭受外族入侵的民族,在吸收外来文化和向外输出文化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兴盛又不断衰落。
将托莱多首都位置取而代之的马德里仅在70公里外。这是一个繁华、气派的欧洲大都市,但名气远不如巴黎、伦敦、罗马和柏林四市。马德里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并不是因前不久才出现的“3·11爆炸”,而是长期肆虐的大量偷盗甚至抢劫等犯罪行为,给这个欧盟中第五大首都城市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霾。
西班牙是世界三大旅游国家之一,每年到访的游客远远超出本国人口。马德里西区的埃及门公园内,一个脸上涂抹得五颜六色的西班牙女郎在摄像机前翩翩起舞。当外人把镜头对准她时,她突然停止了舞步,双臂摊开表示反对。不过,一句西班牙语的“你好!”(奥拉)后,她露出友好的笑脸,收回了拒绝的双臂。
马德里显然没有里斯本那么多黑人,但北非人、吉卜赛人和拉美人实在不少。这些游离于马德里社会之外的外国移民,除了干一些卑贱的、报酬低的体力劳动外,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把手伸进大街上行人的腰包。而对于习惯腰缠现金的中国人,他们索性不再乘其不备鬼鬼祟祟地下手,而是明目张胆地公然打劫。
“你们一定要格外小心,他们专抢从内地来的中国人!”言外之意,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不在被抢的首选之列。“就是因为你们爱持现金,才养成他们明抢的恶习!”从中国台湾来到西班牙定居的“地接导游”黄小姐,不知是在指责加害者还是受害者。
黄小姐描绘这些做案者的特征:北非年轻小伙子;三五成群却保持距离;围绕着一个地方张望、徘徊;几乎都穿弹跳力很强的跑鞋——便于及时逃离现场。
不过,很快就证明黄小姐的总结、概括并不全面。三个看起来体面的女郎径直向河南游客走来,摊开一张外文报纸指指点点,似请教、似问路,更像是自己人跟自己人嘀咕。此刻,河南人万万没有想到,几只玉手正在报纸下面伸进他鼓鼓的书包……
“啊!小偷!”惊叫一声,再定睛寻找时,没有穿弹跳力很强跑鞋的三个女郎,也转眼间云消雾散。
摇摇晃晃、自言自语的酒鬼,衣衫不整、携带猎狗的流浪汉和长跪不起、通体肮脏的乞丐混杂在市中心的人群中,也有吉卜赛人执著地向行人手里塞送小广告。如果镜头对准流浪汉,他会理直气壮地向你索要费用,否则就愤怒地以让猎狗扑咬相威胁。
黄小姐言谈中掩饰不住对邻国葡萄牙的蔑视,“他们的工资才相当于我们的2/3!葡萄牙跑到西班牙找工作的人可不少呃。”隔着车窗,她自豪地介绍第二家乡的成就,“前面两个倾斜的建筑是欧洲门,设计独特,很有创意!那是塞万提斯纪念碑,世界最有名的作家之一!”
途经马德里“3·11爆炸”的车站时,红色的车站建筑物上贴满密密麻麻的白纸条,黄小姐解释道:“那是为悼念死伤者张贴的……”不言而喻,下面肯定会摆放更多的鲜花,只是隔着一条马路无法真切地看到罢了。
由于不是周末,马德里的斗牛场空荡荡,黄小姐只好带领众人对着安静的斗牛场外指指点点地介绍一番,最后建议大家去正门前的斗牛士雕塑下合影。“马德里还好,斗牛能够照常举行,但在巴塞罗那就很困难了。那里每逢举行斗牛赛,遭到的抗议声都是很大的。”
巴塞罗那果然对斗牛赛很低调,据当地人讲,本市最大的斗牛场已经闲置很久没有启用了。虽然巴塞罗那属于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50万,仅为马德里的一半,但沿地中海的巴塞罗那很有些像沿海的辽宁的大连或山东的青岛,许多时候往往我行我素,不太在乎省会城市沈阳或济南的眼色。
巴塞罗那中餐馆的杨老板也是一个台湾人,虽然在伊比利亚半岛生活了30年,但对于高迪的建设设计和加泰罗尼亚舞一无所知。他所能给大陆游客提供的仅仅是道听途说的当地人婚姻轶事或与餐饮有关的信息。
在巴塞罗那的广场或大街上,来自南亚、北非和拉美人很多,游走在街头兜售廉价的生活用品的温州、福建的小贩们,混杂在他们当中,提心吊胆的经营。对来自祖国的亲人毫无兴趣,甚至非常冷漠和反感。
“你是中国什么地方的人?”
“温州。”
“来这里几年了?”
“有事吗?”头也不抬,或者转向他方。
警车不知何时突然出现,所有的南亚、中国游商顿时作鸟兽散、无影无踪。警察制止游人拍照,他们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厌倦,但是,论打游击战,他们的确不是对手。
在老城区那座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前,每逢周六傍晚都自发地举行舞会,台阶上七八个统一着装的专业乐手吹奏着小号、萨克斯管,广场上的人群立即手拉手地围起一个个圆圈,伴随着舒缓、轻盈的舞曲,两臂拉开或高抬,两腿一前一后地分别敲打地面,每个圆圈基本保持固定位置不进行自转和公转。与中国东北的大秧歌高亢、激昂、夸张的舞姿不同,这种叫“莎塔娜”的加泰罗尼亚民族舞的舞蹈动作幅度不大,极适应老人。
从西南斜贯伊比利亚半岛东北的1000多公里,就要离开这块土地时,才在黄昏的教堂前突然听到悠扬的民族舞曲。尤其那些衣着得体的老人,他们自信、优雅地在夕阳映照下轻跳曼舞,就犹如一幅宁静、优美的风景画。
其实,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要想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面貌,只要漫步在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小镇,即使没有看到那种狂野、奔放,极具抽象的舞蹈艺术,也不会觉得什么遗憾。电视上我们能够看到作为西班牙国粹的佛莱明戈,但若不身临其境地走进诸如托莱多、梅里达或埃武拉这样的古老名城,是无法感受到这片土地带来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气息的。
无论在沿海城市巴塞罗那、濒临大洋的葡国首都里斯本,还是处于腹地梅塞塔高原上的马德里以及昔日西班牙首都托莱多;无论是明媚的地中海阳光下,还是阴沉的大西洋乌云笼罩中,地处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都向游客无形地敲击着佛莱明戈鼓点的节奏。
五月,大西洋的劲风无情地抽打着罗卡角上的十字架,在欧洲大陆最西端的这块海岬上,出售着分别为5欧元和10欧元两种奇特的“毕业证书”,证明此刻走到了欧洲大陆的最西端。葡萄牙著名诗人卡蒙斯的诗句:“大地到此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镌刻在十字架附近的石碑上。
昔日两个最先进的海洋大国,迈出狭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庞大的中、南美洲以及部分非洲和亚洲国家或地区。对于葡萄牙最为具象的认识,中国人从澳门地区可以联想到。而在葡萄牙的里斯本,到处都有来自前殖民地国家的移民,从肤色纯黑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劳工到半黑的巴西商贩,来到昔日的宗主国谋生,至少有着语言相通的优势。
乌云和狂风中,与同守卫在特茹河的航海纪念馆相隔不远,矗立于特茹河北岸的贝伦塔,虽说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慕名前来的游人却不多。倒是大西洋边上的圣乔治城堡吸引不少游客,纷纷登上城堡,远眺一片红色屋顶的里斯本全城。
从里斯本出发向东100公里左右,便可抵达被古城墙包围的小城埃武拉,这里除了拥有一座由5000余具死人骨堆积的教堂外,还有用碎石铺就的起伏古道。在这个弥散着古香古色的城堡内,连迎面走来或聚集在广场附近的当地市民,也都个个老态龙钟、步履蹒跚。
阳光难得地瞥一眼埃武拉古镇时,坐在街心公园晒太阳的老头摇头拒绝为他拍照,他微笑地摆手,然后缓慢起身,摇晃地迈进狭长、幽暗的古巷。而与此同时,一名年轻的摩托车手伴随着巨大轰鸣声仿佛突然从天而降,霎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葡萄牙的疆土仅占伊比利亚半岛的1/6,从埃武拉再向东100多公里,就来到了西班牙的边境城市巴达累斯。同所有欧盟国家的边界一样,葡西两国接壤处也平淡无奇。这不免使看惯了祖国的边境总是荷枪实弹的中国游客有些怅然:“原来这么简单!”
更让热衷于重温欧洲历史的中国游客失望的是,眼前崭新的巴达累斯新城,仿佛又回到了国内的某个大城市。巴达累斯的中国人很少,据餐馆的温州老板说可能还不足100,至于中国游客几乎更是前所未有。老板为了挽留客人晚上继续到这来用餐,就热情地指点不足100公里远的另一个古城梅里达:“那里好玩得很,下午就去来得及,晚上什么时候回来这里都能有热饭热菜!”
终日照料生意的老板其实并没有光顾过梅里达,当然,也无兴趣到那里寻古探幽。他与妻子背井离乡、迢迢万里落户到这座边境小城后,一直在艰难地与巴达累斯的另外5家中餐馆暗中竞争。现在,他把亲戚陆续引来,当然不是为了观光游览,而是赚更多的钱,彻底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
西班牙的梅里达与葡萄牙的埃武拉似乎没有太多的区别,弯曲的小巷、红白相间的民居以及集中停放的大旅游车和四处可见的古迹。不同的是,老人的比例不再绝对地偏高,年轻人甚至小学生欢笑地穿过街区,对于罕见的东方人面孔,不时友善地招手微笑。
西班牙的警察与葡萄牙的警察如出一辙,都不会讲英语,问路的结果是徒劳地白绕了三条街区。同法兰西民族一样,这两个骄傲的民族也不屑讲英语。尽管失去了旧日的威风和辉煌,但其语言目前依然能够覆盖整个拉丁美洲,何必要使用别人的语言呢?
梅里达东北方向约300公里,也几乎是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正中心位置,是昔日的西班牙首都托莱多。远远朝山上望去,一片土黄暗红被墨绿色松柏包围,虽缺少白墙红顶的艳丽,但显得十分深沉、凝重,这座山城犹如一幅立体的油画。
伊比利亚上空的阳光开始有些炽热,这与如织的游人相辅相成。托莱多的大街小巷充满着各国游客,手里各自拿一张鲜艳的小地图,东张西望、边揣摩边行走。外国学生问路很有创意,用一个录音机把所有问答全部录下来,然后一边找一边回放录音。
阳伞下的露天咖啡厅十分红火,这让热衷于体验外国咖啡文化的中国年轻人非常羡慕。但是,他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混迹其中,除非打算放弃欣赏全城的念头。而放弃欣赏全城的念头,等于没有来托莱多。事实上,无论干坐在哪一个固定的角落里,都无法得到对当地风情切身的体验。
出售利剑的商店布满全城,那些工艺考究、刀刃锋利的长剑银光闪烁,不由使人联想到残忍的斗牛场面。城堡到处都有旧战场的遗迹,这是一个不断侵占外族领土又不断遭受外族入侵的民族,在吸收外来文化和向外输出文化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兴盛又不断衰落。
将托莱多首都位置取而代之的马德里仅在70公里外。这是一个繁华、气派的欧洲大都市,但名气远不如巴黎、伦敦、罗马和柏林四市。马德里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并不是因前不久才出现的“3·11爆炸”,而是长期肆虐的大量偷盗甚至抢劫等犯罪行为,给这个欧盟中第五大首都城市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霾。
西班牙是世界三大旅游国家之一,每年到访的游客远远超出本国人口。马德里西区的埃及门公园内,一个脸上涂抹得五颜六色的西班牙女郎在摄像机前翩翩起舞。当外人把镜头对准她时,她突然停止了舞步,双臂摊开表示反对。不过,一句西班牙语的“你好!”(奥拉)后,她露出友好的笑脸,收回了拒绝的双臂。
马德里显然没有里斯本那么多黑人,但北非人、吉卜赛人和拉美人实在不少。这些游离于马德里社会之外的外国移民,除了干一些卑贱的、报酬低的体力劳动外,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把手伸进大街上行人的腰包。而对于习惯腰缠现金的中国人,他们索性不再乘其不备鬼鬼祟祟地下手,而是明目张胆地公然打劫。
“你们一定要格外小心,他们专抢从内地来的中国人!”言外之意,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不在被抢的首选之列。“就是因为你们爱持现金,才养成他们明抢的恶习!”从中国台湾来到西班牙定居的“地接导游”黄小姐,不知是在指责加害者还是受害者。
黄小姐描绘这些做案者的特征:北非年轻小伙子;三五成群却保持距离;围绕着一个地方张望、徘徊;几乎都穿弹跳力很强的跑鞋——便于及时逃离现场。
不过,很快就证明黄小姐的总结、概括并不全面。三个看起来体面的女郎径直向河南游客走来,摊开一张外文报纸指指点点,似请教、似问路,更像是自己人跟自己人嘀咕。此刻,河南人万万没有想到,几只玉手正在报纸下面伸进他鼓鼓的书包……
“啊!小偷!”惊叫一声,再定睛寻找时,没有穿弹跳力很强跑鞋的三个女郎,也转眼间云消雾散。
摇摇晃晃、自言自语的酒鬼,衣衫不整、携带猎狗的流浪汉和长跪不起、通体肮脏的乞丐混杂在市中心的人群中,也有吉卜赛人执著地向行人手里塞送小广告。如果镜头对准流浪汉,他会理直气壮地向你索要费用,否则就愤怒地以让猎狗扑咬相威胁。
黄小姐言谈中掩饰不住对邻国葡萄牙的蔑视,“他们的工资才相当于我们的2/3!葡萄牙跑到西班牙找工作的人可不少呃。”隔着车窗,她自豪地介绍第二家乡的成就,“前面两个倾斜的建筑是欧洲门,设计独特,很有创意!那是塞万提斯纪念碑,世界最有名的作家之一!”
途经马德里“3·11爆炸”的车站时,红色的车站建筑物上贴满密密麻麻的白纸条,黄小姐解释道:“那是为悼念死伤者张贴的……”不言而喻,下面肯定会摆放更多的鲜花,只是隔着一条马路无法真切地看到罢了。
由于不是周末,马德里的斗牛场空荡荡,黄小姐只好带领众人对着安静的斗牛场外指指点点地介绍一番,最后建议大家去正门前的斗牛士雕塑下合影。“马德里还好,斗牛能够照常举行,但在巴塞罗那就很困难了。那里每逢举行斗牛赛,遭到的抗议声都是很大的。”
巴塞罗那果然对斗牛赛很低调,据当地人讲,本市最大的斗牛场已经闲置很久没有启用了。虽然巴塞罗那属于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50万,仅为马德里的一半,但沿地中海的巴塞罗那很有些像沿海的辽宁的大连或山东的青岛,许多时候往往我行我素,不太在乎省会城市沈阳或济南的眼色。
巴塞罗那中餐馆的杨老板也是一个台湾人,虽然在伊比利亚半岛生活了30年,但对于高迪的建设设计和加泰罗尼亚舞一无所知。他所能给大陆游客提供的仅仅是道听途说的当地人婚姻轶事或与餐饮有关的信息。
在巴塞罗那的广场或大街上,来自南亚、北非和拉美人很多,游走在街头兜售廉价的生活用品的温州、福建的小贩们,混杂在他们当中,提心吊胆的经营。对来自祖国的亲人毫无兴趣,甚至非常冷漠和反感。
“你是中国什么地方的人?”
“温州。”
“来这里几年了?”
“有事吗?”头也不抬,或者转向他方。
警车不知何时突然出现,所有的南亚、中国游商顿时作鸟兽散、无影无踪。警察制止游人拍照,他们脸上流露出明显的厌倦,但是,论打游击战,他们的确不是对手。
在老城区那座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前,每逢周六傍晚都自发地举行舞会,台阶上七八个统一着装的专业乐手吹奏着小号、萨克斯管,广场上的人群立即手拉手地围起一个个圆圈,伴随着舒缓、轻盈的舞曲,两臂拉开或高抬,两腿一前一后地分别敲打地面,每个圆圈基本保持固定位置不进行自转和公转。与中国东北的大秧歌高亢、激昂、夸张的舞姿不同,这种叫“莎塔娜”的加泰罗尼亚民族舞的舞蹈动作幅度不大,极适应老人。
从西南斜贯伊比利亚半岛东北的1000多公里,就要离开这块土地时,才在黄昏的教堂前突然听到悠扬的民族舞曲。尤其那些衣着得体的老人,他们自信、优雅地在夕阳映照下轻跳曼舞,就犹如一幅宁静、优美的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