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原则、淘汰原则及其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分析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启示。同时,分析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最后,提出解决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9.21
一、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成功经验
(一)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原则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思想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如“教育部”所颁发的“大学暨独立学院增设所系作业要点”文件中第二条“增设原则”第一款:“增设所系应以符合国家整体建设及发展需要为前提。”因此,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总能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经济建设规划决定人才发展规划,而人才发展规划又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计划”。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改变也都以配合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无直接相关的专业不予扩充”等为原则。如扩充高职而减少高中、控制职校各类学科比例、扩增工科专业、减少人文专业比例、增加工程应用专业的比例、举办延教班和实用技能班等。
(二)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权限
1948年1月12日颁布的《专科学校法》规定:私立学校“招生办法及班级名额,应报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核定”;“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设有专科部者,其专科部之年制、类科之设立与调整学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毕业证书发给、课程及设备等”,均由“教育部”定之。1982年7月发布执行的《大学法》第八条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的系、所之设立、变更或停办,须经“教育部”核准;后继颁布的《大学暨独立学院增设所系作业要点》《增减、调整所系科班及招生名额审查原则》等,均对高校专业的设置原则、审批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无论公立、私立学校,其专业设置、调整乃至招生人数,都由“教育部”决定。1994年1月,《大学法》修正案公布,高等
教育的决策权开始下放,“教育部”的角色开始由控制者向监督者转化。1998年8月,“教育部”修订的《大学增设、调整系所班组及招生名额审查作业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招生名额的确定将采用
“总量管制”的原则,到2002年全面实行总量发展审核。2005年12月26日,修正颁布的《要点》,则标志着“教育部”把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控制权完全下放到高校。从此,大学发展有了宽阔的空间,为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权限经历了从集权到下放的过程。
(三)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变迁历程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来设置,以适应人力市场需求。1953年至1960年,台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两岸职业专项研究项目(JAS14585)。
作者简介:许贵福(1968----),男,福建永定人,副教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济以农业为主,反映在职业教育上,所设专业以农科为主。1960年后,台湾经济由农业转向发展外向型工业。相应地,职业教育也由原来重点发展的农业教育转向为发展工业教育,工科类相关专业得到优先设置。1970年以后,电子信息工业得以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则侧重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设置。随后,台湾经济发展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转向高级技术人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台湾地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法律、财经、外语、信息、同步翻译等,社会要求有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于是,1996年“教育部”及时颁布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的条件,由先前的专业类学院转向综合类大学,兼跨工程、管理、人文社科等领域;同时设有研究所,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一)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原则
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开始是沿袭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原则。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办法已不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但总的来看,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相对稳定,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原则上要严格遵循国家教育部2008年所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共列出19个大类,80个专业科类,838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包括限本地招生的专业)。但各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头年开始,于次年1月底前将备案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及相关内容汇总整理后,填写《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情况表》报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权限
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由国家宏观控制,适度放权地方。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在宏观层面上的控制权限在国家教育部。这与台湾地区早期的管理类似。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在第三条中又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在管理和设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指导作用。”即各省、各校可以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指导下有所侧重或特色化。“高等学校可在核定的专业类中自主设置和调整目录内专业,也可依据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该专业内涵的特色。”这高职高专院校打开了一个有限的自由空间,以便兼顾各地各校的特点。 (三)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
大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同样基于经济发展与行业的职业需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分设有“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等19个大类,80个专业科类。第七条同时阐明:“高等学校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需要为原则,从本校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实训等办学条件出发,特别应注意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规律,调整和设置专业。”
为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设置了大量第三产业类的专业,这基本上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第三产业类专业的数量明显过剩,第一产业类专业的数量偏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领域。究其原因,第三产业类专业办学成本低,投入少,见效快。而有些支柱性产业的专业,如化工类、材料类、能源类等,由于办学成本高,即使市场需求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设。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私立高职院校的专业基本上是文科类专业独领风骚,少量工科类专业只是充当绿叶陪衬的局面。例如,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商务外语(英语、日语、韩语)、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等专业,形成学校间争夺生源的竞争局面,不顾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学校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导致专业设置“一边倒”,雷同现象严重。造成文科类专业招生规模过剩,就业压力大。而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与测绘、环保气象与安全等类专业点数量与经济建设还存在极大的不适应,培养的人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1]
1. 追求“大而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如果哪些专业“热门”,就设置哪些专业,这势必会形成所有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无所不包的局面。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在成立之初设置6个专业,三年后该校就增加到26个专业及方向,形成了”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学校的师资以及教学软硬件设施根本不能满足学校规模快速扩张的需要。快速扩展的“大而全”专业设置不仅难以吸引适当的生源,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结果导致招生数量不足,形不成规模效益。这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影响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
2. 专业变换频繁,缺乏骨干特色专业
有的院校开办新专业数量增长过快,专业变换频繁。一个新专业还没有毕业生,便撤掉重招,又更换新专业,缺少长远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缺乏专业设置和建设相对的稳定性,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有的院校专业设置门类齐全,专业的设置和管理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带有粗放性。专业设置没有明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时代特色;二是缺乏明显的地方特色;三是缺乏高职院校本校特色[2]。
(三)缺乏企业参与
缺乏企业参与,是我国职业教育发的薄弱环节,尽管在高职院校实践环节中,都强调“实训”,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设置专业时,都注重行业、企业的参与,而实际上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企业的态度并不积极。因为学校知道,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直接掌握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以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社会需求动态适应。此外,学校还可以依靠企业帮助解决实习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安置学生就业等等。但企业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近期看不到给自己带来的效益。同时,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没有法律法规来约束,因此,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力度不大。[3-4]
(一)完善学校内部调节机制,优化专业设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校内部要完善自我调节机制,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当统筹规划合理设置长线主干专业和短线普通专业,注意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相近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窄口径专业。高职院校要保持适度的专业规模,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结构布局,在反复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策略,扬长避短,优化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5]。
(二)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保冷热专业、文理专业的均衡性
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设置状况和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要求,结合产业分类和支柱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保证冷热专业、文理专业的均衡发展。对于热门专业要适当地加以控制,防止供过于求,人才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冷门专业,要通过降低学费、提供就业优惠政策、国家为学校提供冷门专业补贴等手段,干预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选择专业的行为,确保冷门专业人才得到培养。
(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同层次院校的专业设置、受教育者的职业需求、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元化分析,适时地调整原有专业和设置新专业,提高专业设置的合理性、针对性。为此,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分析: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作出分析;②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分析;③对同类型、同层次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分析;④对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⑤对受教育者的需求进行分析;⑥对教学的软硬兼施条件进行分析。
(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应该是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容易形成竞争优势且较为成熟,学校建设特色专业时应配备最强的师资队伍。如果师资条件暂时不具备,应当根据规划,远近结合,采取“调配、送培、转业”等方法抓紧建设。同时,学校应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定单式培养人才,在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大加强技能的培训。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高职院校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和完美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紧跟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提高教师专业设置的敏感度和参与度。②加快培养专业带头人。③打造“双师型”队伍。④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锦表.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比较研究[J].中国药业,2012,21(12):10-11.
[2] 方八容.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3(5):65-69.
[3] 王晓江,李元岐.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11(6):3-4.
[4] 董新伟,杨为群.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9-30.
[5] 梁建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29.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9.21
一、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成功经验
(一)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原则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思想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如“教育部”所颁发的“大学暨独立学院增设所系作业要点”文件中第二条“增设原则”第一款:“增设所系应以符合国家整体建设及发展需要为前提。”因此,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总能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经济建设规划决定人才发展规划,而人才发展规划又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计划”。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改变也都以配合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无直接相关的专业不予扩充”等为原则。如扩充高职而减少高中、控制职校各类学科比例、扩增工科专业、减少人文专业比例、增加工程应用专业的比例、举办延教班和实用技能班等。
(二)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权限
1948年1月12日颁布的《专科学校法》规定:私立学校“招生办法及班级名额,应报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核定”;“科技大学、技术学院设有专科部者,其专科部之年制、类科之设立与调整学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毕业证书发给、课程及设备等”,均由“教育部”定之。1982年7月发布执行的《大学法》第八条规定:大学各学院或独立学院的系、所之设立、变更或停办,须经“教育部”核准;后继颁布的《大学暨独立学院增设所系作业要点》《增减、调整所系科班及招生名额审查原则》等,均对高校专业的设置原则、审批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无论公立、私立学校,其专业设置、调整乃至招生人数,都由“教育部”决定。1994年1月,《大学法》修正案公布,高等
教育的决策权开始下放,“教育部”的角色开始由控制者向监督者转化。1998年8月,“教育部”修订的《大学增设、调整系所班组及招生名额审查作业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招生名额的确定将采用
“总量管制”的原则,到2002年全面实行总量发展审核。2005年12月26日,修正颁布的《要点》,则标志着“教育部”把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控制权完全下放到高校。从此,大学发展有了宽阔的空间,为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权限经历了从集权到下放的过程。
(三)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变迁历程
台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主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来设置,以适应人力市场需求。1953年至1960年,台湾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两岸职业专项研究项目(JAS14585)。
作者简介:许贵福(1968----),男,福建永定人,副教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济以农业为主,反映在职业教育上,所设专业以农科为主。1960年后,台湾经济由农业转向发展外向型工业。相应地,职业教育也由原来重点发展的农业教育转向为发展工业教育,工科类相关专业得到优先设置。1970年以后,电子信息工业得以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则侧重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设置。随后,台湾经济发展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转向高级技术人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台湾地区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法律、财经、外语、信息、同步翻译等,社会要求有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于是,1996年“教育部”及时颁布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的条件,由先前的专业类学院转向综合类大学,兼跨工程、管理、人文社科等领域;同时设有研究所,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一)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原则
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开始是沿袭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原则。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办法已不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但总的来看,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相对稳定,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原则上要严格遵循国家教育部2008年所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共列出19个大类,80个专业科类,838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包括限本地招生的专业)。但各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头年开始,于次年1月底前将备案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及相关内容汇总整理后,填写《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情况表》报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二)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调整权限
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由国家宏观控制,适度放权地方。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在宏观层面上的控制权限在国家教育部。这与台湾地区早期的管理类似。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在第三条中又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在管理和设置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指导作用。”即各省、各校可以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指导下有所侧重或特色化。“高等学校可在核定的专业类中自主设置和调整目录内专业,也可依据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该专业内涵的特色。”这高职高专院校打开了一个有限的自由空间,以便兼顾各地各校的特点。 (三)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
大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同样基于经济发展与行业的职业需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分设有“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等19个大类,80个专业科类。第七条同时阐明:“高等学校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需要为原则,从本校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实训等办学条件出发,特别应注意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规律,调整和设置专业。”
- 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为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设置了大量第三产业类的专业,这基本上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但就目前而言,第三产业类专业的数量明显过剩,第一产业类专业的数量偏少,而且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领域。究其原因,第三产业类专业办学成本低,投入少,见效快。而有些支柱性产业的专业,如化工类、材料类、能源类等,由于办学成本高,即使市场需求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开设。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私立高职院校的专业基本上是文科类专业独领风骚,少量工科类专业只是充当绿叶陪衬的局面。例如,许多院校都开设了商务外语(英语、日语、韩语)、文秘、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计等专业,形成学校间争夺生源的竞争局面,不顾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学校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导致专业设置“一边倒”,雷同现象严重。造成文科类专业招生规模过剩,就业压力大。而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与测绘、环保气象与安全等类专业点数量与经济建设还存在极大的不适应,培养的人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1]
- 对专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专业设置过于随意
1. 追求“大而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如果哪些专业“热门”,就设置哪些专业,这势必会形成所有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无所不包的局面。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在成立之初设置6个专业,三年后该校就增加到26个专业及方向,形成了”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学校的师资以及教学软硬件设施根本不能满足学校规模快速扩张的需要。快速扩展的“大而全”专业设置不仅难以吸引适当的生源,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结果导致招生数量不足,形不成规模效益。这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影响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
2. 专业变换频繁,缺乏骨干特色专业
有的院校开办新专业数量增长过快,专业变换频繁。一个新专业还没有毕业生,便撤掉重招,又更换新专业,缺少长远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缺乏专业设置和建设相对的稳定性,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有的院校专业设置门类齐全,专业的设置和管理与行业、企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带有粗放性。专业设置没有明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时代特色;二是缺乏明显的地方特色;三是缺乏高职院校本校特色[2]。
(三)缺乏企业参与
缺乏企业参与,是我国职业教育发的薄弱环节,尽管在高职院校实践环节中,都强调“实训”,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设置专业时,都注重行业、企业的参与,而实际上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企业的态度并不积极。因为学校知道,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直接掌握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以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社会需求动态适应。此外,学校还可以依靠企业帮助解决实习场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安置学生就业等等。但企业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近期看不到给自己带来的效益。同时,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没有法律法规来约束,因此,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力度不大。[3-4]
- 解决大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学校内部调节机制,优化专业设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适应性,提高办学效益、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校内部要完善自我调节机制,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应当统筹规划合理设置长线主干专业和短线普通专业,注意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相近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窄口径专业。高职院校要保持适度的专业规模,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结构布局,在反复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策略,扬长避短,优化专业设置,突出专业特色[5]。
(二)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确保冷热专业、文理专业的均衡性
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设置状况和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要求,结合产业分类和支柱产业发展的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布点,保证冷热专业、文理专业的均衡发展。对于热门专业要适当地加以控制,防止供过于求,人才过剩,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冷门专业,要通过降低学费、提供就业优惠政策、国家为学校提供冷门专业补贴等手段,干预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选择专业的行为,确保冷门专业人才得到培养。
(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同层次院校的专业设置、受教育者的职业需求、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元化分析,适时地调整原有专业和设置新专业,提高专业设置的合理性、针对性。为此,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分析: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作出分析;②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查分析;③对同类型、同层次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分析;④对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⑤对受教育者的需求进行分析;⑥对教学的软硬兼施条件进行分析。
(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应该是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容易形成竞争优势且较为成熟,学校建设特色专业时应配备最强的师资队伍。如果师资条件暂时不具备,应当根据规划,远近结合,采取“调配、送培、转业”等方法抓紧建设。同时,学校应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定单式培养人才,在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大加强技能的培训。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高职院校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和完美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紧跟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提高教师专业设置的敏感度和参与度。②加快培养专业带头人。③打造“双师型”队伍。④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锦表.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比较研究[J].中国药业,2012,21(12):10-11.
[2] 方八容.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3(5):65-69.
[3] 王晓江,李元岐.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11(6):3-4.
[4] 董新伟,杨为群.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9-30.
[5] 梁建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