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引擎,创新是我们抢占信息技术高地的保证,因此,信息技术课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们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惟一的途径就是创新。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改进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氛围要和谐、民主、自由
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宽松的教育环境,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课堂气氛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的催化作用。
(一)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高中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人才,受到学生的尊重与钦佩,因之,信息技术课教师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权威观念。如果教师把这种意识流露在课堂上,就会促使学生视其为“最懂计算机的权威”。虽然教师的权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产生“亲师信道”的效应,但从创造性教学的要求看,这种倾向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角色调整为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教学中,教师应实行民主领导与民主管理,不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并提出意见和要求,更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向自己提出挑战。
(二)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
“无条件尊重”是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重要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本观。教师应当以支持、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只有在尊重与接纳的心理气氛下,学生才敢于动手,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才能养成不畏权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只有在这种氛围里无论多么荒唐和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受到耻笑,而独特的创见却会一再受到鼓励;还是只有这种心理相容的氛围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研究表明,奥斯本提出的“脑力激荡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操作实施时该方法提倡五大原则,即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设想方案、自由奔放,思维发散、多多益善,锦上添花、融合改善,延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脑力激荡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常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呈现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人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每个学生的见解还能在其他同学之间产生互动,能彼此激发解决问题的灵感,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无论是知识教学中的自习和讨论活动,还是上机操练都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二、丰富教学内容,优化知识引领
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传授。但是,创新教育不以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数量作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相反,传统的单纯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不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教学应该接受创造性培养目标的调节与整合,力争实现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知识的优化配置。
现代教学心理学强调,教学除应让学生有效获得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应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之外,更应重视教会学生获得和运用策略性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和学会创造。在三类知识中策略性知识的层次最高、最灵活、最有变通性。学生在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已掌握了策略性知识,就会运用它去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着意向学生传授与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密切相关的策略性知识,将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可以是多方面的。在命令和软件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授多种记忆策略。
三、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上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成为该学科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动手能力的培育。
(一)以模仿促进创造。
高中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水平:模仿能力、再造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以模仿能力为主,以再造能力、迁移能力为辅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沿着从模仿——再造——迁移——创造过渡发展的趋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实现从模仿动手能力向创造性动手能力的逐步过渡。
(二)以应用促进创造。
创新教育要求下的上机教学提倡让学生在应用中创造,在创造中体验成就感。为此,教师必须注重技能应用和迁移环节的教学,强化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从课内到课外的纵向联系,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爱好。
(三)注重学科联系。
创新教育强调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淡化学科界限,鼓励学生把在某学科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嫁接”或“移植”到其他学科,以解决这些学科的实际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这种“嫁接”和“移植”机会是很多的。比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个极好手段。学生只需要学会教材上介绍的十几个语句,巧妙地加以组合就能编出多样的程序,用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具有跨学科联系性的程序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们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惟一的途径就是创新。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改进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氛围要和谐、民主、自由
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宽松的教育环境,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课堂气氛最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出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的催化作用。
(一)转变观念,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在高中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般都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人才,受到学生的尊重与钦佩,因之,信息技术课教师很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权威观念。如果教师把这种意识流露在课堂上,就会促使学生视其为“最懂计算机的权威”。虽然教师的权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产生“亲师信道”的效应,但从创造性教学的要求看,这种倾向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角色调整为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教学中,教师应实行民主领导与民主管理,不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评价并提出意见和要求,更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向自己提出挑战。
(二)要无条件地尊重学生。
“无条件尊重”是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重要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的人本观。教师应当以支持、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只有在尊重与接纳的心理气氛下,学生才敢于动手,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才能养成不畏权威、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只有在这种氛围里无论多么荒唐和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受到耻笑,而独特的创见却会一再受到鼓励;还是只有这种心理相容的氛围才能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研究表明,奥斯本提出的“脑力激荡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操作实施时该方法提倡五大原则,即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设想方案、自由奔放,思维发散、多多益善,锦上添花、融合改善,延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脑力激荡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常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呈现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人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每个学生的见解还能在其他同学之间产生互动,能彼此激发解决问题的灵感,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无论是知识教学中的自习和讨论活动,还是上机操练都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二、丰富教学内容,优化知识引领
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传授。但是,创新教育不以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的数量作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相反,传统的单纯的陈述性知识的教学不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教学应该接受创造性培养目标的调节与整合,力争实现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知识的优化配置。
现代教学心理学强调,教学除应让学生有效获得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以及应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之外,更应重视教会学生获得和运用策略性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和学会创造。在三类知识中策略性知识的层次最高、最灵活、最有变通性。学生在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已掌握了策略性知识,就会运用它去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着意向学生传授与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密切相关的策略性知识,将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可以是多方面的。在命令和软件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授多种记忆策略。
三、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上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动手能力成为该学科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动手能力的培育。
(一)以模仿促进创造。
高中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水平:模仿能力、再造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以模仿能力为主,以再造能力、迁移能力为辅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沿着从模仿——再造——迁移——创造过渡发展的趋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实现从模仿动手能力向创造性动手能力的逐步过渡。
(二)以应用促进创造。
创新教育要求下的上机教学提倡让学生在应用中创造,在创造中体验成就感。为此,教师必须注重技能应用和迁移环节的教学,强化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从课内到课外的纵向联系,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爱好。
(三)注重学科联系。
创新教育强调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淡化学科界限,鼓励学生把在某学科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嫁接”或“移植”到其他学科,以解决这些学科的实际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这种“嫁接”和“移植”机会是很多的。比如,计算机程序设计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个极好手段。学生只需要学会教材上介绍的十几个语句,巧妙地加以组合就能编出多样的程序,用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教师应多布置一些具有跨学科联系性的程序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的发展产生质的飞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