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性格为啥这样倔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武当山麓一个小村庄里的杨家老奶奶,乡亲们不仅佩服她的为人和刚强,更羡慕她养育出来的孩子都很有孝心。自从儿女们有了工作和各自的家庭后,都千方百计找理由,抢着要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享享福,而她却总找借口一一谢绝。如今,杨奶奶已82岁了,连她的孙子们都有了现代化设施的新家,而她仍然坚持独自住在简陋的三间老屋里,夏季没有空调,冬季没有暖气,连厕所和水井都离屋较远。为此,儿孙们多次在一起谋划解决老人独居生活很不方便的办法,然而,无论怎样都拗不过这位坚持自理生活的老奶奶。去年她到门外拿柴火,不小心一脚踩空,造成骨折后,仍执意不离开她的“老窝”。舅舅向外甥表达对老姐姐的关怀之意时,孩子们都愁肠百结地说:“她老人家性格太倔强,我们实在没法子,她也拒绝请保姆,只好每天派个人去照看她一下。”
  生活中,像杨奶奶这样倔的老人并不在少数,许多晚辈心中都有个难解的结。
  
  老人性格发倔有理由
  
  倔强是性格的一种表现。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言行上。性格的形成是各种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老人性格倔的原因亦是多方面的。如下原因较常见:
  存在代沟让晚辈感到老人倔
  人的性格是在社会、家庭生活条件与环境中长期形成的。老年人,从小开始,在数十载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与实践中,亲历时代的沧桑,体验人间的冷暖,经历过无数次或大或小的挫折、失败和成功。他们经多见广,脑海中沉积着大量的社会生活印记、感悟和体验,在漫漫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方法与行为准则。
  而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与其性格是紧密联系着的。尤其是当代老年人,大多出生在水深火热的战乱世道,成年在贫穷落后的灾荒年代,立业在国家动荡、振兴与频繁变革的转折时期。他们既饱经饥寒交迫的命运,又承受过太多的艰难困苦。
  在如此条件与生活环境下磨砺出来的老人,与生来就衣食无忧的年轻人相比,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两代人对同一个事物,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时代隔阂,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代沟”。正是这种“代沟”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和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与消费观念一般都有很大差距。尽管儿女是一片孝心为父母安排生活,让他们安享晚年幸福,但老人们常常不会按照儿女的意图和决定去做,这就给儿女一种老人脾气倔的感觉。
  
  缺乏情感沟通让老人变得倔
  
  中国人有句俗话:“水往低处流。”父母对儿女的爱往往都藏在心底,暗中为子女承担着责任。许多老人遇到不愉快、不顺心和烦恼的事,不愿意同儿女交谈,怕儿女因此操心劳神而干扰和影响正常家庭生活与工作。这样,老人把一些心烦气不顺的事儿都闷在心里,憋的时间长了,在儿女面前难免会发点倔性出来。他们情愿受儿女委屈,也不愿叫儿女吃亏。然而,子女们对此却毫无察觉,总认为是老人性格倔。当儿女一旦明白了老人的内心时,就会认为父母是多么可敬!
  
  晚辈缺乏体贴敬重使老人性格变倔
  
  眼下不少子女还依赖父母,老人牺牲宝贵晚年为他们做家务、带孩子,让自己失去个人生活爱好。这些老人年轻时为孩子,把追求的爱好推到了晚年,到晚年还要为孩子,就只能舍弃自己一生的爱好。儿女不体贴,老人自然会发倔。有些子女虽有孝心,但对垂暮之年的老人说话不招人喜欢,甚至动辄呵斥或给以难堪,一点面子都不留,使老人难以忍受,也很容易引发倔脾气。
  
  固守自己社会阅历和经验的老人易发倔
  
  有些老人凭借社会阅历深,用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对待现代的人和事,因此对晚辈的意见有失偏颇,在子女面前总觉得“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往往自以为是,从不认输。这也是性格倔的原因之一。
  需说明一点,极少数有偏执性人格障碍的人,应另当别论。
  总之,老人性格倔,有许多复杂原因,且因人而异,要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弄得清楚。就以“倔得儿女想孝敬都无办法的老人”杨奶奶为例,其原因亦是多方面的。
  据了解,杨奶奶45岁时丈夫病故,撇下两儿四女,最小的女儿还是婴儿。
  她虽是个农村妇女,却以坚强的性格和让人难以想象的奋斗精神,支撑家庭、培养孩子,让6个子女个个长大成材,其中,3名成为国家干部、1名成为教师、2名成为技术人员。
  可她认为:“一生为儿女的人,老了去拖累儿女划不来。”
  了解到杨奶奶的具体情况和内心世界,我们就不难理解,她的那种倔劲,不仅有代沟等如上所述普遍原因,而且与她的经历、刚强性格及人生态度有直接关系。
  
  老人性格倔怎么办
  
  针对老人性格倔的原因,可采取如下解决办法:
  消除老人与晚辈之间的代沟
  年轻人要多了解老年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亲身经历,倾听他们这些过来人的感受。老年人要与时俱进,多从广播、电影、电视,书报杂志等渠道了解年轻人。在此基础上,老年人和年轻人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尤其是在某些问题上出现分歧时,先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或角度冷静地想一想。
  加强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
  儿女无论多忙,都要把父母放在心上,抽空陪他们说说知心话,讲一些老人爱听和想了解的事儿,在精神上给予体贴和鼓励,让老人随时理解和支持儿女。若有时间,还应邀老人一起吃饭、娱乐,带老人去旅游。就像当年父母待你孩提时那样,多给他们一些快乐和安慰。
  做儿女的要体贴和善待父母和长辈
  这不光是在物质生活上能尽孝就可以的,而是从言谈举止上都要让老人体验出儿女的孝敬。同时,即使是乐于为子女奉献的老人,子女也要无微不至地对其关心体贴。另外,无论老人脾气如何,年轻人千万不要态度生硬,更不能瞧不起老人。现在他们虽然老了,好像处处都不如年轻人,但他们年轻时也不弱,说不定比现在的你还强。要明白,老人并非无用,他们还是经验和智慧的宝库,任何轻视和慢待老人的言谈举止都是不正确的。
  儿女成家立业后老人要转换角色
  年轻时为一家之主的父母,儿女成家立业后,就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不能固守陈规地要求子女。老人要学会包容,不能对年轻人这也看不习惯,那也瞧不顺眼,要让他们有充分自由的生活空间与兴趣;不要包揽,放手让年轻人干自己的事,错了也不必指责,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增长才干;要克服倚老卖老的毛病,没必要非让年轻人接受自认为正确的东西不可。
  解决老人性格倔的问题要靠双方努力,具体有效的办法要因人而异,从多方面着手。
  
  据《家庭医学》
  编辑/张秀阳
其他文献
在我国传统武术中,倒立是一项基本功,被称做“拿大顶”。作为一种特殊的锻炼法,倒立健身裨益良多:首先,它能改善脑部供血能力,消除大脑疲劳,恢复体力,同时增加脑血管抗压能力,有效预防脑出血;其次,倒立时内脏也跟着倒置,此时内脏在重力作用下轻柔地摩擦碰撞,对内脏下垂、痔疮等病症有预防和治疗效果,还有助缓解心脏压力;另外,倒立对整个手臂、肩部、上背部以及腰腹部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有人说
本文在不完全市场下研究了DC型养老金的连续时间最优投资问题.我们考虑了通货膨胀风险,这个因素非常重要但却在很多研究中被忽略了.与很多通常的模型不同的是,我们的模型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