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德,一座桃花流水的美丽城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水资源禀赋独特。自2016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常德将生态宜居的环境逐步“搬”进繁华闹市,更为城市增添了无穷魅力。为进一步让常德孕育绿的憧憬、绿的希冀,常德林业部门多措并举,在提升城乡绿化“颜值”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逐步升高绿化标杆
在绿化空域上,促进整体提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生态强省、美丽常德战略部署,把国土绿化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城乡建设管理一体、与历史文化传承相融,从构建和谐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巩固国土绿化成果,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同时,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林业产业,积极培育产业新业态,更好地促进富民惠民。
在绿化质量上,实现功能优化。牢固树立“森林必须科学经营”的理念,建立健全与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提升森林经营水平,筑牢国土生态屏障。加大自然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力度,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优化森林结构,发展珍贵树种,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珍贵彩色森林,满足人们对森林经济、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需求。
在绿化特色上,注重多姿多彩。依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人文传统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一草一木留住乡愁、一花一果记住乡恋。森林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以“山水桃花源,绿色新常德”为努力方向,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乡村绿化要坚持以“原生态”为基调,多种乡土气息浓厚的珍贵树种、彩色树种、经济树种,与乡土环境、乡村文化、乡风民俗相得益彰。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古树名木和绿化成果的保护,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用水泥驳岸,真正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加快补齐生态短板
一是厉行生态保护。严守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严厉保育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和天然林、公益林、防护林、水源地、景观带、小微湿地等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存量森林、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资源,让青山绿水代代相传、永续利用。
二是强化生态修复。主要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退化林修复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讓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城乡生态系统重现丰美多彩。
三是扩大生态惠民。突出茶油、茶叶、竹木、干果、花卉苗木、森林食品等林业产业的发展升级,大力培育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等林业新业态,积极促进林业科技扶贫、林业精准扶贫与林区林农脱贫,让绿色、生态、有机林产品品牌更响、价值更高、竞争力更强,逐步实现从生态优美向天人和美、大众共享、百姓富裕的愿景跨越。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坚守生态优先,大力开展植绿护绿行动。常德生态区位重要,改善生态是林业的根本任务。要整合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科学编制环洞庭湖重要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推进屏障区建设,构筑环洞庭湖生态防线。继续抓好城镇绿化、乡村绿化和道路绿化,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绿化、美化格局。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营造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石漠化生态系统。
严格依法监管,大力保育森林生态资源。深入贯彻落实行政领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任期责任制,统筹推进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抓好自然资源国家审计问题整改,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机制,落实各类补助资金。坚持以林地管理一张图,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强化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继续实施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巩固省树、省花和树王评选成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等保护地的保护,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问题严查的保护制度。全面构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森林火灾监测体系、野生动物活动监测体系、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森林生态治理监测体系,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抓好林业法制建设,推动湿地保护立法,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培训和监督。
持续宣传倡导,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道德理念,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文化知识,积极组织举办各类生态文化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宣传森林生态文化,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快建成一批重点森林博物馆、森林教室、湿地博物馆和各类生态科普园、影视拍摄基地、艺术创作基地以及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企业、生态文化村庄,创作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优秀森林文化作品,培育壮大“森林(湿地)+文化+智力(创意)+科技”深度融合的现代生态文化产业集群。
常德德山山有德,一城春色半城湖。在森林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常德从未停止过探索与追求的步伐,常德将继续提升城乡绿化建设,在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写下美丽答卷。(作者系常德市林业局局长)
逐步升高绿化标杆
在绿化空域上,促进整体提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生态强省、美丽常德战略部署,把国土绿化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与城乡建设管理一体、与历史文化传承相融,从构建和谐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巩固国土绿化成果,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同时,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林业产业,积极培育产业新业态,更好地促进富民惠民。
在绿化质量上,实现功能优化。牢固树立“森林必须科学经营”的理念,建立健全与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提升森林经营水平,筑牢国土生态屏障。加大自然生态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力度,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优化森林结构,发展珍贵树种,着力建设一批集景观建设、林相改造、生态涵养于一体的珍贵彩色森林,满足人们对森林经济、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需求。
在绿化特色上,注重多姿多彩。依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人文传统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让一草一木留住乡愁、一花一果记住乡恋。森林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以“山水桃花源,绿色新常德”为努力方向,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乡村绿化要坚持以“原生态”为基调,多种乡土气息浓厚的珍贵树种、彩色树种、经济树种,与乡土环境、乡村文化、乡风民俗相得益彰。进一步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古树名木和绿化成果的保护,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用水泥驳岸,真正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加快补齐生态短板
一是厉行生态保护。严守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严厉保育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和天然林、公益林、防护林、水源地、景观带、小微湿地等生态功能区,严格保护存量森林、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资源,让青山绿水代代相传、永续利用。
二是强化生态修复。主要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退化林修复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讓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城乡生态系统重现丰美多彩。
三是扩大生态惠民。突出茶油、茶叶、竹木、干果、花卉苗木、森林食品等林业产业的发展升级,大力培育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等林业新业态,积极促进林业科技扶贫、林业精准扶贫与林区林农脱贫,让绿色、生态、有机林产品品牌更响、价值更高、竞争力更强,逐步实现从生态优美向天人和美、大众共享、百姓富裕的愿景跨越。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坚守生态优先,大力开展植绿护绿行动。常德生态区位重要,改善生态是林业的根本任务。要整合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科学编制环洞庭湖重要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推进屏障区建设,构筑环洞庭湖生态防线。继续抓好城镇绿化、乡村绿化和道路绿化,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绿化、美化格局。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营造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石漠化生态系统。
严格依法监管,大力保育森林生态资源。深入贯彻落实行政领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任期责任制,统筹推进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抓好自然资源国家审计问题整改,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机制,落实各类补助资金。坚持以林地管理一张图,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强化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继续实施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巩固省树、省花和树王评选成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等保护地的保护,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问题严查的保护制度。全面构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森林火灾监测体系、野生动物活动监测体系、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森林生态治理监测体系,突出抓好森林防火和松材线虫病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抓好林业法制建设,推动湿地保护立法,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培训和监督。
持续宣传倡导,大力培育绿色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道德理念,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科学文化知识,积极组织举办各类生态文化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宣传森林生态文化,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加快建成一批重点森林博物馆、森林教室、湿地博物馆和各类生态科普园、影视拍摄基地、艺术创作基地以及生态文化村、生态文化企业、生态文化村庄,创作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优秀森林文化作品,培育壮大“森林(湿地)+文化+智力(创意)+科技”深度融合的现代生态文化产业集群。
常德德山山有德,一城春色半城湖。在森林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常德从未停止过探索与追求的步伐,常德将继续提升城乡绿化建设,在绿色发展的浩瀚长卷上写下美丽答卷。(作者系常德市林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