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应用新生儿转运系统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采用新生儿转运系统进行危重患儿转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准运,其中疾病顺序为重度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与传统双向转运相比,本次研究中的转运成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新生儿转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从而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系统;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066-01
新生儿转运是临床救治危重新生儿的重要环节,其转运效率和转运操作之间关系着转运成功率,关系着新生儿的死亡率,因而在临床中应该加强对新生儿转运的重视[1],采用新生儿转运系统实施转运,以有效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的死亡,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本文主要对我院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员转运的危重新生儿共8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30例,其中转运日龄在0~24h之间的有69例,在24~72h之间的有9例,在72h~7d之间的有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之间的患儿有15例,在1500~2500g之间的患儿有23例,在2500~4000g之间的患儿有45例。
1.2 方法: 转运方法:(1)对急救小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新生儿管理、心电监护、窒息复苏以及静脉输液操作等技术;(2)转运设备和人员,医院应该准备相应的转运设备,包括专业的急救救护车、微量血糖仪、转运暖箱、生命体征监护仪、氧气瓶、输液泵、急救箱等[2];而在人员配置上则应该安排具有专业经验的医师和护理人员组成相应的转运小组;(3)在转运前值班人员应该明确转运地址,并和患儿家属保持联系,在到达医院后对患儿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明确,并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将患儿呼吸道中的杂物清除,实施气管插管,将患儿胃内容物抽空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体温,并为患儿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患儿酸中毒和低血糖症状,补充体内血容量,维持体内循环稳定,连接相应的监护仪,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测;(4)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应该对患儿进行妥善固定防止,并对患儿的肤色进行严密观察,对其脉率和血样饱和度进行检测,并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保持通气的顺畅,在到达医院后应立即将其送入监护室中,安排医生对其进行治疗。
1.3 观察项目: 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实施双向转运模式期间的转运患儿82例作为对照资料,其中男女比例、年龄、体重等方面与本组研究对象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两组的转运成功例数进行记录,并比较两组之间的转运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两组转运率进行分析统计,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本组83例转运患儿在实施转运前均签署相应同意书,在转运途中主要接受呼吸道清理、插鼻胃管、头罩吸氧、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生理盐水扩容等操作,未出现病情恶化案例,其中因重度窒息转运的患儿有22例,因缺血缺氧性脑病转运的患儿有21例,因肺透明膜病转运的患儿有19例,因胎粪吸入综合征转运的患儿有12例,因重症肺炎转运的患儿有9例。
两组患儿转运成功率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后转运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转运成功率比较
其中*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本文主要对新生儿转运系统在临床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后,我院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成功率达到了100.0%,明显高于未实施前的患儿组,这说明新生儿转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成功率,同时在病死率的比较上,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后,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实施转运系统前,这说明新生儿转运系统的实施还能够有效减少危重新生儿的死亡,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新生儿转运系统改变了过去被动转运的状况,在转运上从设备、人员配置到急救操作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变化[3],及时将基层医院中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到正规医院中接受治疗,而在转运前对危重患儿进行就地抢救[4],对其实施相应的急救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顺畅,纠正酸中毒症状,补充血容量等,使患儿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在患儿病情得到初步稳定后将其转送到相应医院中[5],从而使患儿能够及时得到相应诊疗护理,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改善新生儿预后。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本次83例患者均获得成功转运,且在转运过程中并未出现病情恶化,这就证明新生儿转运系统在降低新生儿死亡,改善危重新生儿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具有突出表现,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成功率,降低患儿死亡率,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因而在临床中医院应该加强对急救小组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转运网络的构建,从而不断提高新生儿转运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三南.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新生儿病死率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0,12(23):2846-2847.
[2] 武志红,陈晓,杨明等.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研究和实践[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7):104-105.
[3] 王三南.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新生儿病死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271-273.
[4] 黎金莲,梁静.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10(12):2184-2186.
[5] 聂春霞.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救治危重新生儿的实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12):88-88.
目的:对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应用新生儿转运系统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采用新生儿转运系统进行危重患儿转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准运,其中疾病顺序为重度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与传统双向转运相比,本次研究中的转运成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新生儿转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从而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转运系统;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066-01
新生儿转运是临床救治危重新生儿的重要环节,其转运效率和转运操作之间关系着转运成功率,关系着新生儿的死亡率,因而在临床中应该加强对新生儿转运的重视[1],采用新生儿转运系统实施转运,以有效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率,减少新生儿的死亡,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本文主要对我院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员转运的危重新生儿共8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30例,其中转运日龄在0~24h之间的有69例,在24~72h之间的有9例,在72h~7d之间的有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在1000~1500g之间的患儿有15例,在1500~2500g之间的患儿有23例,在2500~4000g之间的患儿有45例。
1.2 方法: 转运方法:(1)对急救小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新生儿管理、心电监护、窒息复苏以及静脉输液操作等技术;(2)转运设备和人员,医院应该准备相应的转运设备,包括专业的急救救护车、微量血糖仪、转运暖箱、生命体征监护仪、氧气瓶、输液泵、急救箱等[2];而在人员配置上则应该安排具有专业经验的医师和护理人员组成相应的转运小组;(3)在转运前值班人员应该明确转运地址,并和患儿家属保持联系,在到达医院后对患儿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明确,并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将患儿呼吸道中的杂物清除,实施气管插管,将患儿胃内容物抽空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患儿体温,并为患儿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患儿酸中毒和低血糖症状,补充体内血容量,维持体内循环稳定,连接相应的监护仪,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监测;(4)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应该对患儿进行妥善固定防止,并对患儿的肤色进行严密观察,对其脉率和血样饱和度进行检测,并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保持通气的顺畅,在到达医院后应立即将其送入监护室中,安排医生对其进行治疗。
1.3 观察项目: 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实施双向转运模式期间的转运患儿82例作为对照资料,其中男女比例、年龄、体重等方面与本组研究对象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两组的转运成功例数进行记录,并比较两组之间的转运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两组转运率进行分析统计,并对相应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间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本组83例转运患儿在实施转运前均签署相应同意书,在转运途中主要接受呼吸道清理、插鼻胃管、头罩吸氧、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心肺复苏、生理盐水扩容等操作,未出现病情恶化案例,其中因重度窒息转运的患儿有22例,因缺血缺氧性脑病转运的患儿有21例,因肺透明膜病转运的患儿有19例,因胎粪吸入综合征转运的患儿有12例,因重症肺炎转运的患儿有9例。
两组患儿转运成功率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后转运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转运成功率比较
其中*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本文主要对新生儿转运系统在临床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后,我院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成功率达到了100.0%,明显高于未实施前的患儿组,这说明新生儿转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成功率,同时在病死率的比较上,实施新生儿转运系统后,患儿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实施转运系统前,这说明新生儿转运系统的实施还能够有效减少危重新生儿的死亡,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新生儿转运系统改变了过去被动转运的状况,在转运上从设备、人员配置到急救操作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变化[3],及时将基层医院中的危重新生儿转运到正规医院中接受治疗,而在转运前对危重患儿进行就地抢救[4],对其实施相应的急救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顺畅,纠正酸中毒症状,补充血容量等,使患儿的病情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在患儿病情得到初步稳定后将其转送到相应医院中[5],从而使患儿能够及时得到相应诊疗护理,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改善新生儿预后。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本次83例患者均获得成功转运,且在转运过程中并未出现病情恶化,这就证明新生儿转运系统在降低新生儿死亡,改善危重新生儿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具有突出表现,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成功率,降低患儿死亡率,有效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因而在临床中医院应该加强对急救小组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转运网络的构建,从而不断提高新生儿转运系统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三南.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新生儿病死率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0,12(23):2846-2847.
[2] 武志红,陈晓,杨明等.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的研究和实践[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7):104-105.
[3] 王三南.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新生儿病死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2):271-273.
[4] 黎金莲,梁静.新生儿转运系统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0,10(12):2184-2186.
[5] 聂春霞.新生儿转运系统对救治危重新生儿的实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12):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