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开展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一环。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应该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加强感恩教育。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38-01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感恩现状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优良感恩传统的民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人对自身、孩子的教育只注重物质满足,却忽视了道德人格的培养;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各项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没有重视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使一些人缺失感恩意识,其中包括我们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二)原因分析
第一,与贫困生消极的心理特点有关。长期物质生活的匮乏会导致部分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会觉得别人帮助自己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产生漠然情绪,因此缺乏感恩意识。
第二,与社会不良风气有关。现如今“老人跌倒你扶还是不扶”、“助人为乐反被坑”这样的负面事件时有发生,这对在校生品德的养成、感恩意识的培养必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与学校的感恩教育形式化有关。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绝大多数是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和道德理论,习惯于通过批评、说教等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实施感恩教育对贫困生成长的重要性
2007年“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建议:中华民族传统“孝道”应纳入公民道德教育范畴,倡导“三感”教育—“感动、感激、感恩”。“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我们的孩子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之本。
1.感恩教育有助于贫困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感恩是人之常情,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的必备素质。一个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会给他人以帮助,并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2.感恩教育有助于贫困生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了感恩意识,贫困生就能从别人的帮助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具备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
3.感恩教育有助于贫困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励志自强教育是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懂得感恩的贫困生,他定会加倍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感恩的想法。
三、高职院校培养贫困生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1.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利用教育合力、全面营造感恩氛围。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要身先士卒,在工作中要心怀感恩之情与其他任课教师交往,心怀感恩之情与学生相处,在感恩方面为学生做好榜样。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思想教育的主阵地。除了组织好学生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传统教育课堂,另外要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深入挖掘所有授课教材中的感恩素材或是蕴含的感恩思想,在专业授课中全面渗透感恩教育。
2.以感恩主题讲座、演讲、征文比赛等学生活动为平台,创设校园感恩文化,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先进人物事迹,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通过优秀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加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3.拓展校园网络渠道,占据思想教育阵地。当今社会是个网络信息时代,微博、微信、各种聊天软件等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每天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因此建立感恩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们进行双向互动、平等、真诚坦率的沟通尤为重要,所以说学校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打造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网络,使之变成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
4.开拓多种途径,践行感恩教育。第一、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日、高校资助文化月等为契机,鼓励贫困生制作手工感恩卡片或是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等写封感谢信、发送感恩短信等,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情等。
第二、成立贫困生励志社团、志愿者协会,定期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或是社区等做志愿者活动,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来帮助他人,让他们体会到助人为乐的真谛,从而教会他们在受到国家、社会以及他人资助时应以实际行动来回报。
第三、成立“爱心加油站”、“爱心交换屋”“爱心超市”等师生自发的义捐爱心传递的德育基地。以德育基地为平台,做好感恩教育。成立“爱心加油站”,汇聚社会以及教职工的爱心款,资助贫困生,成立关爱贫困生的教职工代表队每年走访贫困生代表,一方面为他们送去爱心物资解除他们的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通过走访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实际情况,有助于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深入到内心去帮助他们。设立“爱心交换屋”,存放爱心走访事迹等,通过组织参观、事迹学习等多种形式加深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从内心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加强感恩意识到感恩行动的实践。在学校的帮助下,由贫困生开办“爱心超市”,超市赚取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生。通过这个过程他们既体会到自己的付出带来的成就感锻炼了自立自强,又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增强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代表委员呼唤“感恩教育”[EB/OL] .http://www.w3c.org/TR/1999/REC-html401-19991224/loose.dtd,2007-03-10.
[2]吳柳云.加强感恩教育架起孩子道德的支点阴[J].南方论坛, 2006(6):27.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38-01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感恩现状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优良感恩传统的民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人对自身、孩子的教育只注重物质满足,却忽视了道德人格的培养;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各项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没有重视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使一些人缺失感恩意识,其中包括我们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二)原因分析
第一,与贫困生消极的心理特点有关。长期物质生活的匮乏会导致部分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会觉得别人帮助自己只是出于同情和怜悯,产生漠然情绪,因此缺乏感恩意识。
第二,与社会不良风气有关。现如今“老人跌倒你扶还是不扶”、“助人为乐反被坑”这样的负面事件时有发生,这对在校生品德的养成、感恩意识的培养必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与学校的感恩教育形式化有关。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绝大多数是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和道德理论,习惯于通过批评、说教等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实施感恩教育对贫困生成长的重要性
2007年“两会”期间多名政协委员建议:中华民族传统“孝道”应纳入公民道德教育范畴,倡导“三感”教育—“感动、感激、感恩”。“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我们的孩子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之本。
1.感恩教育有助于贫困生养成健全的人格。感恩是人之常情,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的必备素质。一个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会给他人以帮助,并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2.感恩教育有助于贫困生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了感恩意识,贫困生就能从别人的帮助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具备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
3.感恩教育有助于贫困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励志自强教育是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懂得感恩的贫困生,他定会加倍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感恩的想法。
三、高职院校培养贫困生感恩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途径
1.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扮演协调者的角色,利用教育合力、全面营造感恩氛围。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要身先士卒,在工作中要心怀感恩之情与其他任课教师交往,心怀感恩之情与学生相处,在感恩方面为学生做好榜样。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思想教育的主阵地。除了组织好学生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传统教育课堂,另外要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深入挖掘所有授课教材中的感恩素材或是蕴含的感恩思想,在专业授课中全面渗透感恩教育。
2.以感恩主题讲座、演讲、征文比赛等学生活动为平台,创设校园感恩文化,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先进人物事迹,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通过优秀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加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3.拓展校园网络渠道,占据思想教育阵地。当今社会是个网络信息时代,微博、微信、各种聊天软件等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每天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因此建立感恩教育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们进行双向互动、平等、真诚坦率的沟通尤为重要,所以说学校要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打造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网络,使之变成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
4.开拓多种途径,践行感恩教育。第一、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日、高校资助文化月等为契机,鼓励贫困生制作手工感恩卡片或是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等写封感谢信、发送感恩短信等,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情等。
第二、成立贫困生励志社团、志愿者协会,定期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或是社区等做志愿者活动,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来帮助他人,让他们体会到助人为乐的真谛,从而教会他们在受到国家、社会以及他人资助时应以实际行动来回报。
第三、成立“爱心加油站”、“爱心交换屋”“爱心超市”等师生自发的义捐爱心传递的德育基地。以德育基地为平台,做好感恩教育。成立“爱心加油站”,汇聚社会以及教职工的爱心款,资助贫困生,成立关爱贫困生的教职工代表队每年走访贫困生代表,一方面为他们送去爱心物资解除他们的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通过走访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实际情况,有助于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深入到内心去帮助他们。设立“爱心交换屋”,存放爱心走访事迹等,通过组织参观、事迹学习等多种形式加深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从内心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加强感恩意识到感恩行动的实践。在学校的帮助下,由贫困生开办“爱心超市”,超市赚取的资金用于资助贫困生。通过这个过程他们既体会到自己的付出带来的成就感锻炼了自立自强,又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增强感恩意识。
参考文献:
[1]代表委员呼唤“感恩教育”[EB/OL] .http://www.w3c.org/TR/1999/REC-html401-19991224/loose.dtd,2007-03-10.
[2]吳柳云.加强感恩教育架起孩子道德的支点阴[J].南方论坛, 200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