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生本教学中讲述法的优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因而在生本教学中要使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克服思維定势的束缚,打开新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这一点生本课堂与老师的讲述法的运用并不冲突,但是针对生本课堂的特点中,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讲述法进行优化改革,让它更适合生本教学,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那么我们如何认识重新认识讲述法并对其进行优化呢。
  【关键词】生本教学 讲述法 优化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在生本课堂中,学生的发展是重点。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在生本教育中,教师更应该像学习的协助者。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是生本教育的理想。生本的课堂主张“无为而为”,在课堂上教师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给孩子过多的干预,而要让孩子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自主。出于这个原因,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历史老师开始忌讳“讲”,很多老师把少讲和不讲做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特别是公开课比赛课,老师更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讲,让学生展示,一时间,课堂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老师美其名曰把课堂还给学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称之生本教学。其实这是对生本教育的一种误识。
  初次接触到“生本教育”这种教学理念的时候,我以为“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但通过研读有关生本教育的书籍,渐渐明白“生本教育”其实是指以生命为本质的教育。这显然是程度更深、对象更具体的提法。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这个发展不应该停留在老师问学生懂了没有,然后学生回答懂了这一层面上,而应该是认知到能力到情感的全方位提升。因而在生本教学中要使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打开新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这一点生本课堂与老师讲述法的运用并不冲突,但是针对生本课堂的特点,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讲述法进行优化改革,让它更适合生本教学,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那么我们如何认识重新认识讲述法并对其进行优化呢?
  历史讲述法是历史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表达历史事实,传授历史知识的方法,是历史教学中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方法。当然讲授法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首先,教师讲授的完善,不等于学生理解的完整,知识的传递“并不像传递物理东西那样直接简单。它既不能采取手对手的交接那样简单的方式来传递,也不能采取脑对脑的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学生接收了教师语言信号是一回事,是否真正理解语言的含义又是一回事,两者之间有时并不完全统一,教师的讲授化为学生的认识,两者并不完全是等量的。其次,教师的讲授假设全部为学生所领会,也并不等于学生就会应用。第三,生本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如果每堂课老师总是采用讲述法的话,没有创新,这样就不能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长久下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也就不再有兴趣可言。因而在实施生本教学的今天,关于历史讲述法就要做到一在语言要注重历史准确性、简炼性、情感性、和历史性等方面的锤炼;二在环节上要从导语设计、结语技巧、教学情景、师生互动、讲述时间方面把握;三在内容要从课前精心准备、“二度消化”教材、脱稿讲述等方面科学组织;四要从教育理念、个性道德品质、丰富知识、渗透情感等方面提高教师讲述的“综合”本领;五要科学处理好讲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讲”与“不讲”的关系,讲述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有效扩大讲述效果,以实效性完成对生本教学的阐述。
  那么在生本教学中怎么讲,讲什么才能真正做到对讲述法的优化呢。下面就具体的说一说。
  一是要讲清史实,这于传统教学相差不大。这不是教学重点,要简明扼要,但不能抛弃。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历史学家都是表现和再现历史的文学家。如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人物描述为中心形象生动的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画卷。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性的讲述,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加强了教学的情感效应,引发学生积极地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要讲清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初中历史课本编排设置了若干教学模块,按照现行教材,每一个模块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帮助学生理清专题教学体系,还要帮助学生构建历史通史教学体系,如中国古代史可按照朝代发展顺序帮助学生形成中国古代通史结构体系的认识。还可依托教材,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对同时代的中国与西方历史作比较,加强学生横向与纵向的联系。
  三是讲线索,很多学生感觉历史知识点多而乱,似乎无规律可循,尤其是世界近代史和现代诗。历史新课标设定的内容多,跨度大,可是由于学生时间,和教材篇幅等等的原因,所以选取了一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难以兼顾知识的连续性,这样就产生了知识的跳跃性,让学生很难把握,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穿针引线将教材只是适当的衍生串联,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整体化的认识。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