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妮·莫里森是一位现实主义黑人女作家,他在作品中运用了各种写作技巧,展现出黑人种族的命运和传统文化。莫里森的代表作《秀拉》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讲述了黑人姑娘秀拉的悲惨命运和坚强性格,塑造了一名崭新的黑人女性形象。这部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黑人女性的生动形象,以及秀拉在对自我身份追寻过程中,所蕴含的社会现实。通过该作品,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黑人女性在来自种族、性别和阶级等多重歧视下的顽强和独立。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秀拉 黑人女性 社会现实
一、概述
托妮·莫里森是一位美国黑人女作家,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钢城洛里恩,父亲是一位蓝领工人,母亲则在一个白人家里当佣人,莫里森在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她曾于1949年考入了霍华德大学学习英语和古典文学,之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毕业之后,莫里森成为《黑人之书》的编辑,该杂志记载了美国黑人的历史和文化,堪称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二、作品解读
《秀拉》是莫里森创作的第二部小说,自1973年问世以来,该小说就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该小说,作者充分地展现出从一战到20世纪70年代期间,美国黑人的伦理、道德、人生观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由于深入地探查了黑人女性以及黑人传统文化,此作品也更具现实意义和神秘色彩。
故事的背景设在了1919年至1965年的美国俄亥俄州的黑人聚居区伯特姆(Bottom),以秀拉和内尔的友谊为线索,展现了两位黑人女性在追寻自我价值的过程中的抗争与成长。秀拉与内尔来自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内尔出生于伯特姆地区一个中产阶级的黑人家庭,在母亲的教导下温柔驯服、谨慎小心。而秀拉则从小与外祖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是在一个缺乏父亲角色的家庭中长大的,目睹了祖母和母亲的生活遭遇,变得十分桀骜不驯、自由叛逆,不愿做妻子和母亲,甚至对性爱也漫不经心。秀拉和内尔虽然性格迥异,但两人的关系却十分亲近。在两人的成长过程中,为了排解内心的孤独,她们相伴着走过童年和少年时期,分享着快乐和忧伤。她们庆幸彼此性格互补,分享心事,志同道合。因此,在莫里森的作品中黑人女性之间的友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主要人物分析
秀拉的外祖母夏娃,在年轻时,曾走着一条传统黑人女性的道路。但在婚姻中,丈夫却经常虐待夏娃,并且好色、酗酒,最后抛弃了夏娃和她的三个孩子。虽受尽男性的摧残,但夏娃仍然没有放弃,走投无路后她用压断一条腿的方式换来了赔偿金。由于生活没有了支柱,孤苦无依的日子里她的性格也变得刁钻古怪,时常训斥、谴责秀拉。这种来自祖母对于男人的憎恨和绝望也是夏娃性格中形成独立、自由、叛逆等特征的根源。
秀拉的母亲汉娜是个离不开男人却又从不依赖或者迎合某个男人的人,穿着随意,夏天光着脚,冬天穿着男人的一双皮便鞋,追求的是最自然、最真实的性关系,她既不是男性的附属品也不受男性的支配。正是汉娜的对于性的理解使得她摆脱了作为女性的他者地位,构建了自己的主体性。而母亲在性行为上脱离了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的态度,影响了秀拉的性观念,为后来的身体试验清除了伦理障碍。
由于在祖母和母亲所创造出的“母权制社区”中成长,秀拉吸收了母性谱系的营养。与传统女性不同,秀拉属于新一代的黑人妇女,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想法和意识。成年后的秀拉更深知泪水无法改变眼前的一切,决定离开家乡闯荡一番。她不甘心做传统的女人,在她的身上能够看到夏娃的乖戾蛮横和汉娜的开放自由,她将生活视为一种体验,并且拒绝婚姻。在充满着性别和种族歧视的社会中,秀拉独自抗争着。秀拉的自我追寻具有一种追寻爱的意味,这种爱正是传统黑人女性所缺失的。
四、写作特点
莫里森在《秀拉》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以全新的文学视角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并且沿袭了传统成长小说的写作特点,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成长小说的典型特征。在创作主题上,该作品可以视为是莫里森第一部小说的延续。《秀拉》再次从黑人女性的童年写起,但故事一直延续到主人公成年后,并对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白人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小说共十一章,分为两个部分。前六章为第一部分,讲述秀拉和内尔少女时期的成长过程,相互扶持,相互影响,共同找寻自我的成长之路,但终因各自有不同的追求而分道扬镳。第二部分为第七到第十章,描述了秀拉游学归来返乡的过程。她的到来给小镇掀起了层层波澜,首先她将外祖母送进了养老院,接着破坏了好友的婚姻,继而遭到周围人的敌视,但她仍然我行我素,最终在孤独中悄然死去。最后一章可以看作是对小说思想的总结,讲述了秀拉死后多年,内尔来到她墓前悼念的经过,充满了对黑人未来命运的探索和思考。
五、结语
作为莫里森的早期作品之一,《秀拉》表现了黑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从懵懂无知到初步觉醒的成长历程。秀拉不断摒弃白人文化的同时又脱离了黑人传统文化,最终的自我毁灭也印证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并不是黑人青少年成长的正确之路。莫里森在不断探索中也逐渐得出这样的结论,黑人民族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中的一个种族,身处于白人强势的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这才是黑人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秀拉 黑人女性 社会现实
一、概述
托妮·莫里森是一位美国黑人女作家,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她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钢城洛里恩,父亲是一位蓝领工人,母亲则在一个白人家里当佣人,莫里森在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她曾于1949年考入了霍华德大学学习英语和古典文学,之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毕业之后,莫里森成为《黑人之书》的编辑,该杂志记载了美国黑人的历史和文化,堪称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二、作品解读
《秀拉》是莫里森创作的第二部小说,自1973年问世以来,该小说就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该小说,作者充分地展现出从一战到20世纪70年代期间,美国黑人的伦理、道德、人生观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由于深入地探查了黑人女性以及黑人传统文化,此作品也更具现实意义和神秘色彩。
故事的背景设在了1919年至1965年的美国俄亥俄州的黑人聚居区伯特姆(Bottom),以秀拉和内尔的友谊为线索,展现了两位黑人女性在追寻自我价值的过程中的抗争与成长。秀拉与内尔来自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内尔出生于伯特姆地区一个中产阶级的黑人家庭,在母亲的教导下温柔驯服、谨慎小心。而秀拉则从小与外祖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是在一个缺乏父亲角色的家庭中长大的,目睹了祖母和母亲的生活遭遇,变得十分桀骜不驯、自由叛逆,不愿做妻子和母亲,甚至对性爱也漫不经心。秀拉和内尔虽然性格迥异,但两人的关系却十分亲近。在两人的成长过程中,为了排解内心的孤独,她们相伴着走过童年和少年时期,分享着快乐和忧伤。她们庆幸彼此性格互补,分享心事,志同道合。因此,在莫里森的作品中黑人女性之间的友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主要人物分析
秀拉的外祖母夏娃,在年轻时,曾走着一条传统黑人女性的道路。但在婚姻中,丈夫却经常虐待夏娃,并且好色、酗酒,最后抛弃了夏娃和她的三个孩子。虽受尽男性的摧残,但夏娃仍然没有放弃,走投无路后她用压断一条腿的方式换来了赔偿金。由于生活没有了支柱,孤苦无依的日子里她的性格也变得刁钻古怪,时常训斥、谴责秀拉。这种来自祖母对于男人的憎恨和绝望也是夏娃性格中形成独立、自由、叛逆等特征的根源。
秀拉的母亲汉娜是个离不开男人却又从不依赖或者迎合某个男人的人,穿着随意,夏天光着脚,冬天穿着男人的一双皮便鞋,追求的是最自然、最真实的性关系,她既不是男性的附属品也不受男性的支配。正是汉娜的对于性的理解使得她摆脱了作为女性的他者地位,构建了自己的主体性。而母亲在性行为上脱离了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的态度,影响了秀拉的性观念,为后来的身体试验清除了伦理障碍。
由于在祖母和母亲所创造出的“母权制社区”中成长,秀拉吸收了母性谱系的营养。与传统女性不同,秀拉属于新一代的黑人妇女,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想法和意识。成年后的秀拉更深知泪水无法改变眼前的一切,决定离开家乡闯荡一番。她不甘心做传统的女人,在她的身上能够看到夏娃的乖戾蛮横和汉娜的开放自由,她将生活视为一种体验,并且拒绝婚姻。在充满着性别和种族歧视的社会中,秀拉独自抗争着。秀拉的自我追寻具有一种追寻爱的意味,这种爱正是传统黑人女性所缺失的。
四、写作特点
莫里森在《秀拉》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以全新的文学视角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并且沿袭了传统成长小说的写作特点,作品中充分展现了成长小说的典型特征。在创作主题上,该作品可以视为是莫里森第一部小说的延续。《秀拉》再次从黑人女性的童年写起,但故事一直延续到主人公成年后,并对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白人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小说共十一章,分为两个部分。前六章为第一部分,讲述秀拉和内尔少女时期的成长过程,相互扶持,相互影响,共同找寻自我的成长之路,但终因各自有不同的追求而分道扬镳。第二部分为第七到第十章,描述了秀拉游学归来返乡的过程。她的到来给小镇掀起了层层波澜,首先她将外祖母送进了养老院,接着破坏了好友的婚姻,继而遭到周围人的敌视,但她仍然我行我素,最终在孤独中悄然死去。最后一章可以看作是对小说思想的总结,讲述了秀拉死后多年,内尔来到她墓前悼念的经过,充满了对黑人未来命运的探索和思考。
五、结语
作为莫里森的早期作品之一,《秀拉》表现了黑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从懵懂无知到初步觉醒的成长历程。秀拉不断摒弃白人文化的同时又脱离了黑人传统文化,最终的自我毁灭也印证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并不是黑人青少年成长的正确之路。莫里森在不断探索中也逐渐得出这样的结论,黑人民族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中的一个种族,身处于白人强势的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文化身份,这才是黑人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