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短帚霉临床分离株的形态学和rDNA序列的鉴定

来源 :中国真菌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短帚霉的形态学特征,产孢方式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快速、准确鉴定这类真菌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受试菌株常温复苏24h后,转种于沙堡弱培养基上,27℃和37℃温箱培养4周,每天光镜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在培养10d时,挑取菌落常规制片后行扫描电镜观察。并且对其rDN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7℃培养3—4d后,菌落开始生长,初为白色膜样菌落,生长迅速,1周时形成直径达2cm的白色毡样菌落,以后菌落逐渐成灰褐色粉末状,边缘淡黄色,背面黄褐色。37℃培养2—3d后菌落开始生长呈灰褐色粉末状。光镜下可见丰富的分枝
其他文献
报告1例抗真菌治疗有效的重症鼻、眼、耳、脑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男,37岁,因右眼眶肿物11a,右眼视力下降8a,失明伴头痛、头晕进行性加重1a就诊。11a前曾行右上颌窦根治术。临
对喷射沉积Al-30%Si合金组织及其在半固态保温过程中的转变进行了试验研究.喷射沉积Al30%Si合金沉积态组织是由细小的Si相与α基体组成,提出这种组织是由于离异共晶引起的,并
报告1例以颏部皮肤坏死、溃疡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患者男,44岁,因“颏部红肿疼痛20余d”就诊。查体见颏部约6cm×7cm溃疡面,上有白色絮状物,周边见黑色坏死组织。
随着深部真菌感染率的上升,白念珠菌病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白念珠菌之所以能引起全身播散性的感染,黏附并侵袭黏膜屏障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总
目的分析引起医院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10月的住院患者送至真菌室所分离的150株酵母样真菌,采用血清学鉴定及API
目的 观察舍他康唑乳膏1次/d疗法治疗股癣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参与试验的股癣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每晚1次外用舍他康唑乳膏,对照组早晚各1次外用舍他康唑乳膏,连续用药4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服务型政府应具备的四大标准和四大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同样也是全球公共行政事业发展方向的集中
NRP-1在Tregs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深入研究NRP-1与Tregs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研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RP-1及Tregs的生物学特性,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