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大学生的成长状况将直接关联与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今天,这一问题更应当引起高等院校、教育机构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许多大学都有着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等。然而,仅仅限于这些方面显然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人文通识教育的配合与支持。在这里,人文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
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关于健康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但这种健康观难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到了现代社会,人的健康主要是指人(包括其身心在内)的整体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等条件。
实际上,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根本意义上,人的健康就是建构在人的身心及其关系的和谐之上的。因为,人的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显然也是以人的这种身心和谐与健康为基础的。
虽然,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总体上还是良好的,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也的确不少,甚至是不容乐观。近年来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许多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已占相当的比例。而且,这正在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阻力与障碍。尤其是,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案例,近年来开始呈现出多发与难以抑制的趋势,并往往产生了诸多不良甚至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这里,人文通识教育往往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作为大学的一种制度设计,专业的设置与教育是实现与完成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传承文化的宗旨与任务的重要保障。但是,如果只是将大学教育局限在专业教育上,往往就会忽视人的教育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都经历与完成了大学的专业教育,但有的大学生却显得懂专业而没有文化,有的甚至是有学识而欠缺教养。同时,这些大学生对人与社会也往往缺乏正确的认知。显然,这种现象是与人文通识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引起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与认知心理等因素。但是,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因素,往往是导致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其认知的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改善对人与社会认知心理的状态。
当然,帮助大学生发展与完善认知能力,本来就是教师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正如韩愈早在《师说》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解惑,显然也包括对认知困惑的解答。而且,这种认知上的解惑,也是传道与授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比如说,通过“人生哲学”通识课的教学,可以启迪大学生们努力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更好地发现、理解与把握人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为,大学生对人与生命的认知方式与态度,显然是与人文社会科学对人与生命的意义的揭示相关的。而且,只有当建立了良好的生命认知,大学生才会更加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同时,也才能正确地对待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因此,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从人与社会认知的视角出发,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思考与对待人与社会的问题。而且,通过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施,可以增进大学生对人与社会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从而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所出现的认知盲区与误区。
同时,利用人文社会科学及其认知干预功能,还可以舒缓与化解大学生的认知焦虑,最终促进心理健康乃至身心健康的实现。针对专业教育及其可能存在的褊狭与问题,人文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开始受到了关注,而且,世界许多大学都将通识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制度设计之中。
在教育及其向人文关怀的回归中,人文通识教育及其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例如,“运动与健康”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懂得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显然,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有利于心理的良性发展。
而且,通过人文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健康的个性,并使大学生建构起良知、同情心与道德感。同时,养成人之为人的基本人文素质与思想修养。因此,大学生关于人与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应该说,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是深刻与广泛的。通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向文科学生推行科技的普及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显然也是整个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世纪,通识教育就被提出来了,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倡导与实施通识教育,并以之作为大学专业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其实,早在18世纪,维柯就强调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与专业有所认识,以至于可以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身心和谐、完整的人。其实,在本性上,人文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考虑到人的精力与时间的有限,任何人实际上都不可能通晓所有专业,但却可以通过通识教育来获得良知与完善自我。譬如,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能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特征与状态,以及学习与他人、社会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自从20世纪以来,人文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开始重视人文通识教育并付诸实施,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高雅情趣的培养。当然,人文通识教育并不否认专业与技能教育的有用性与实际价值。
在人文通识教育中,历史与传统的课程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等课程,不仅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历史与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大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一个历史的维度与文化的语境。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样式,人文通识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理,还直接指向了人的生存与生活。譬如,“恋爱与婚姻”课程的意义乃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爱情、恋爱,以及人对婚姻与家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大学生的现在与将来,这种学习与认识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经受过特定专业的培养与教育,同时又能获得人文综合素养的熏陶,无疑是非常必要与极其重要的事情。通过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大学生由于专业过窄可能带来的认知偏差,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与个性的良性与健康发展。
再就是,“艺术与审美教育”的课程,往往凭艺术与美的表现形式与手段,给大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感性教育,以达到美化体态、心灵与言行的目的,同时,这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审美与道德的水准。其实,孔子的“六艺”教育,就是这种审美教育乃至人文通识教育的早期形式。
在本质上,人文通识教育并不是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相冲突的另类教育,它恰恰是后两者得以实现的重要的人本基础。因为,只有经由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与展开,才能有效地克服与纠正教育的功利化及其弊端,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显然,各种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教育,将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关注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去发现与揭示人与生活的意义。实际上,如果大学生关于人与社会的认知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状态当然就会越好,其身心也更加容易达致与实现和谐与统一。应该说,这正是发展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旨归与诉求之所在。
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许多大学都有着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如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等。然而,仅仅限于这些方面显然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人文通识教育的配合与支持。在这里,人文通识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
随着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关于健康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但这种健康观难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到了现代社会,人的健康主要是指人(包括其身心在内)的整体健康。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等条件。
实际上,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根本意义上,人的健康就是建构在人的身心及其关系的和谐之上的。因为,人的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显然也是以人的这种身心和谐与健康为基础的。
虽然,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态总体上还是良好的,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也的确不少,甚至是不容乐观。近年来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许多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已占相当的比例。而且,这正在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阻力与障碍。尤其是,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案例,近年来开始呈现出多发与难以抑制的趋势,并往往产生了诸多不良甚至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这里,人文通识教育往往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作为大学的一种制度设计,专业的设置与教育是实现与完成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传承文化的宗旨与任务的重要保障。但是,如果只是将大学教育局限在专业教育上,往往就会忽视人的教育的整体性与全面性。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都经历与完成了大学的专业教育,但有的大学生却显得懂专业而没有文化,有的甚至是有学识而欠缺教养。同时,这些大学生对人与社会也往往缺乏正确的认知。显然,这种现象是与人文通识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引起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与认知心理等因素。但是,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因素,往往是导致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其认知的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改善对人与社会认知心理的状态。
当然,帮助大学生发展与完善认知能力,本来就是教师不可推卸的义务与责任。正如韩愈早在《师说》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解惑,显然也包括对认知困惑的解答。而且,这种认知上的解惑,也是传道与授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比如说,通过“人生哲学”通识课的教学,可以启迪大学生们努力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更好地发现、理解与把握人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为,大学生对人与生命的认知方式与态度,显然是与人文社会科学对人与生命的意义的揭示相关的。而且,只有当建立了良好的生命认知,大学生才会更加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同时,也才能正确地对待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因此,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从人与社会认知的视角出发,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思考与对待人与社会的问题。而且,通过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施,可以增进大学生对人与社会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从而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所出现的认知盲区与误区。
同时,利用人文社会科学及其认知干预功能,还可以舒缓与化解大学生的认知焦虑,最终促进心理健康乃至身心健康的实现。针对专业教育及其可能存在的褊狭与问题,人文通识教育在现代大学开始受到了关注,而且,世界许多大学都将通识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制度设计之中。
在教育及其向人文关怀的回归中,人文通识教育及其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例如,“运动与健康”课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懂得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显然,一个健康的身体也有利于心理的良性发展。
而且,通过人文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健康的个性,并使大学生建构起良知、同情心与道德感。同时,养成人之为人的基本人文素质与思想修养。因此,大学生关于人与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应该说,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是深刻与广泛的。通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向文科学生推行科技的普及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显然也是整个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世纪,通识教育就被提出来了,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倡导与实施通识教育,并以之作为大学专业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其实,早在18世纪,维柯就强调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与专业有所认识,以至于可以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身心和谐、完整的人。其实,在本性上,人文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考虑到人的精力与时间的有限,任何人实际上都不可能通晓所有专业,但却可以通过通识教育来获得良知与完善自我。譬如,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能够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提高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特征与状态,以及学习与他人、社会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自从20世纪以来,人文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开始重视人文通识教育并付诸实施,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高雅情趣的培养。当然,人文通识教育并不否认专业与技能教育的有用性与实际价值。
在人文通识教育中,历史与传统的课程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等课程,不仅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历史与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大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一个历史的维度与文化的语境。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样式,人文通识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理,还直接指向了人的生存与生活。譬如,“恋爱与婚姻”课程的意义乃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爱情、恋爱,以及人对婚姻与家庭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大学生的现在与将来,这种学习与认识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来说,经受过特定专业的培养与教育,同时又能获得人文综合素养的熏陶,无疑是非常必要与极其重要的事情。通过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大学生由于专业过窄可能带来的认知偏差,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品质与个性的良性与健康发展。
再就是,“艺术与审美教育”的课程,往往凭艺术与美的表现形式与手段,给大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感性教育,以达到美化体态、心灵与言行的目的,同时,这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审美与道德的水准。其实,孔子的“六艺”教育,就是这种审美教育乃至人文通识教育的早期形式。
在本质上,人文通识教育并不是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相冲突的另类教育,它恰恰是后两者得以实现的重要的人本基础。因为,只有经由人文通识教育的实施与展开,才能有效地克服与纠正教育的功利化及其弊端,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显然,各种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教育,将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去关注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去发现与揭示人与生活的意义。实际上,如果大学生关于人与社会的认知水平越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状态当然就会越好,其身心也更加容易达致与实现和谐与统一。应该说,这正是发展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旨归与诉求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