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育儿”让生活更美

来源 :人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riving_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周末该怎么过?是听爸爸读一本书,还是走出室外听一堂“自然百科”?近日,上海依托各级社区少工委,深入挖掘各类适宜亲子间展开的实践类活动,打造上海红领巾的“15分钟幸福圈”,开启“共享育儿”模式。
  “共享育儿”并非新事物。早在当年的“大院生活”里,“共享育儿”其实就是親朋邻里间互相帮忙照看孩子,特别是那些家长忙于生计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那时候的“王叔”“张姨”,就如同半个父母一般,“共享育儿”虽无“共享”之名,却有“共享”之实。而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是邻里之间的信任。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带有年代感的“大院共育”方式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但这种和谐友爱的相处方式,依旧让经历过的人向往。
  几年前,有不少人搭上“共享经济”的末班车,将过去的大院共育改造为社区“共享育儿”——让“有空闲时间”的家长帮助“有托管需求”的父母照看孩子。似曾相识的带娃方式,加上相对实惠的价格,确实让这些平台火了一把。但受疫情影响,一众“共享育儿”平台被迫按下暂停键……如今,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充分挖掘社区育儿资源来重启“共享育儿”,这不仅是课后托管的有益补充,而且为共建和谐社区提供了新思路。
  要让“共享育儿”更加美好,管理才是关键。在完善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更要意识到,以社区为单位的“共享育儿”,更多承担社会服务的公益属性,而不是为了盈利。这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与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社区组织发挥好主导作用,发动更多在社区“潜水”的家长加入“互助联盟”,共同为孩子提供“高质量陪伴”。
其他文献
摘要:汽车专业教学的师生需要系统掌握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原理、维修等方面的内容,否则就不能与汽车技术发展相适应。而实践教学中,由于在实车上比较难于设置故障还有演示故障现象等情况。所以,让学生在理解与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让学生对新兴的电控柴油发动机系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以宝来1.9TDI电控泵喷嘴柴油发动机为基础,设计与制作出可用于拆装测试使用的教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