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崭新概念。现在有必要对这个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本文从主题视角论述了三者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所谓主题,就是中心思想、核心内容,也就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就是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两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早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已经作了明确回答:“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具有绝对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来讲,这些回答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未能反应出时代的理论特征。过去我们囿于这种认识,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列宁在实践中也不断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就明确提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在他看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必须通过实践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事业深谋远虑,首先提出要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复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85年4月,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完整的科学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典式的定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他的突出贡献是: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其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其三,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定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地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虽然没有直接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渗透和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优越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和根本标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可缺少的应有之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两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以人为本凸显了社会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面旗帜和价值导引,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发展观的角度揭示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深化了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篇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我国社会在总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逐步凸显。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任务提出来,正是努力缩小社会和谐应有与实有的距离。可以说,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标增加了新的内容。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思想的应有之义,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必然的逻辑延伸。邓小平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过深入思考和总结,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个基本路线在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下来,正如邓小平报告指出:“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这个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邓小平非常看重基本路线的贯彻与落实,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重申:“我们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靠这一条。”同时,邓小平又为我国经济发展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国民经济的增长在80年代翻一番,90年代再翻一番,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践证明,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必由之路。
在基本路线的指引下,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深化了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处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报告中对基本路线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一深刻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作者分别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所谓主题,就是中心思想、核心内容,也就是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就是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两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早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已经作了明确回答:“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具有绝对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来讲,这些回答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未能反应出时代的理论特征。过去我们囿于这种认识,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列宁在实践中也不断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就明确提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在他看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必须通过实践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事业深谋远虑,首先提出要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复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85年4月,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完整的科学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经典式的定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他的突出贡献是: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其二,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其三,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定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地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虽然没有直接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渗透和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优越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和根本标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不可缺少的应有之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两个重要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以人为本凸显了社会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面旗帜和价值导引,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发展观的角度揭示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深化了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篇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我国社会在总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逐步凸显。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任务提出来,正是努力缩小社会和谐应有与实有的距离。可以说,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目标增加了新的内容。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思想的应有之义,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必然的逻辑延伸。邓小平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过深入思考和总结,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个基本路线在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下来,正如邓小平报告指出:“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这个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邓小平非常看重基本路线的贯彻与落实,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重申:“我们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靠这一条。”同时,邓小平又为我国经济发展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国民经济的增长在80年代翻一番,90年代再翻一番,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践证明,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之路、必由之路。
在基本路线的指引下,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规划未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深化了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处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社会矛盾没有变。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报告中对基本路线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这一深刻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作者分别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