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园区的数量不断增加,由此造成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工业园区的废水成分来源复杂、水质差异较大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工业园区废水防治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对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总结归纳目前工业园区废水防治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防治模式进行展望。
关键词:工业园区废水;防治;技术
工业园区是一种将工业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的园区建设方式,对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业园区的废水排放问题是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4月16 日,国务院印发的“水十条”正式出台,明确要求集中治理工业园区的废水,强制要求污染性强的企业建设废水预处理设施,废水达标后方可进入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本文总结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的途径,分析了我国工业园区废水治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防治模式进行展望。
1工業园区废水治理的途径
工业园区废水主要来自食品、冶炼、化工、造纸、皮革、制药、电镀、纺织印染、矿山、石油等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由于工业园区工业类型繁多,且每种工业又是由多段工艺组成,因而工业园区产生的废水性质差异较大,其主要特点有:(1)废水成分复杂多变,污染物浓度较高;(2)废水水质不稳定;(3)废水具有一定毒性,因而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因此,针对工业园区废水,选择适宜的防治技术从而提高工业园区废水的处理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一般来讲,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包括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当企业有预处理措施,即企业自行建设简单的预处理设施,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第二,企业建设比较健全的废水处理设施,企业废水经一系列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第三,和第一种类似,也需要在企业内自行建立预处理设施,经一系列处理后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再经园区集中处理后,统一排放到受纳水体。由于工业园区集中处理能够节省处理成本和管道投资、发挥规模效益,且便于监管,第三种途径逐渐取代其它两种处理途径,而成为园区废水主要的治理措施。同时,最新出台的“水十条”也规定企业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进入园区集中处理设施。由此可见,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全过程应该包含企业废水预处理、收集、转输、监控、集中处理、循环利用等多个环节,考虑到园区废水具有复杂多变的属性,如何实现多种影响因素的优化与协同、筛选最适用最经济的治理技术方法,构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稳定达标的技术路线即多环节技术集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我国工业园区废水防治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入园标准较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对于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门槛较低,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没有进行严格限制,也未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在线监控及动态监督,导致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地、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这也会影响工业园区废水的有效治理。
2.2 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的缺失
工业园区企业对于工业园区集中处理设施或工业园区整体而言,属于废水处理的预处理环节,对其进行的技术评估不同于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必须考虑其与集中处理环节的联系。由于缺乏对工业园区企业预处理环节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工业园区企业废水排放限值往往参照城镇排水系统的排放标准或园区污水处理厂与企业自行签订协议,使得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超负荷或低负荷运行。
2.3 工业园区废水末端处理技术评估方法的缺失
工业园区废水末端处理技术评估应综合考虑企业预处理环节以及废水再生回用环节,与单纯的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有一定的差异。由于缺乏对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技术路线进行系统评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较多沿用市政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园区废水难以稳定达标。
2.4 工业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评估方法的缺失
由于缺乏对工业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评估方法和实践,园区在清洁生产工艺、污废水梯级利用、再生回用和重要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水平不高,亟待开展生态化提升,进而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同时,目前工业园区混合废水深度处理尚未全面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仍较低。
2.5 工业园区混合废水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工业园区的混合废水进行处理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 “资源互补”,比如可以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处理,从而减少酸碱调节剂的用量,节约药剂消耗;将食品废水等可生化性较高的废水与难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生化处理难度,节约预处理费用。但是,由于混合废水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生产工艺段,废水水质较为复杂,单一的处理工艺不能保证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为了使工业园区的混合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往往需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多种工艺,这势必导致其处理成本远高于市政污水处理成本。此外,各种工业废水混合后水量将增加,考虑到经济性,无法再采用高级氧化等高效预处理工艺。因此,工业园区混合废水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3 工业园区废水防治处理对策
3.1 建立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评估方法
工业园区废水防治涉及企业废水预处理、末端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处理等多个环节,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如何考虑多因素优化与协同,建立最佳工业园区废水防治技术评估方法,构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达标的综合性、系统性技术路线,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3.2 建立废水梯级利用、再生回用和重要资源回收技术评估方法
伴随着循环经济型园区与生态型园区创建进程,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水平改造提升理念有效融合,综合考虑清洁生产工艺、废水梯级利用、再生回用和重要资源回收技术等方面,为园区企业筛选出适宜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3.3 建立环境管理机制与监管制度
构建工业园区企业准入准则、利益相关方协同监管、典型污染物减排等环境管理机制与监管制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服务型政府转型要求创新社会管理,同样,有效维护和增强工业园区废水防治体系的运行和管理,急需进行工业园区监管机制与监管制度的创新,积极探索园区内各企业、环境运营商、园区管理部门与当地环境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监督、促进、发展的工业园区水环境监管机制,以及工业园区环境准入准则等相关环境监督管理机制。
关键词:工业园区废水;防治;技术
工业园区是一种将工业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的园区建设方式,对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业园区的废水排放问题是导致我国水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年4月16 日,国务院印发的“水十条”正式出台,明确要求集中治理工业园区的废水,强制要求污染性强的企业建设废水预处理设施,废水达标后方可进入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本文总结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的途径,分析了我国工业园区废水治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防治模式进行展望。
1工業园区废水治理的途径
工业园区废水主要来自食品、冶炼、化工、造纸、皮革、制药、电镀、纺织印染、矿山、石油等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由于工业园区工业类型繁多,且每种工业又是由多段工艺组成,因而工业园区产生的废水性质差异较大,其主要特点有:(1)废水成分复杂多变,污染物浓度较高;(2)废水水质不稳定;(3)废水具有一定毒性,因而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因此,针对工业园区废水,选择适宜的防治技术从而提高工业园区废水的处理效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一般来讲,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包括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当企业有预处理措施,即企业自行建设简单的预处理设施,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第二,企业建设比较健全的废水处理设施,企业废水经一系列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第三,和第一种类似,也需要在企业内自行建立预处理设施,经一系列处理后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再经园区集中处理后,统一排放到受纳水体。由于工业园区集中处理能够节省处理成本和管道投资、发挥规模效益,且便于监管,第三种途径逐渐取代其它两种处理途径,而成为园区废水主要的治理措施。同时,最新出台的“水十条”也规定企业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进入园区集中处理设施。由此可见,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全过程应该包含企业废水预处理、收集、转输、监控、集中处理、循环利用等多个环节,考虑到园区废水具有复杂多变的属性,如何实现多种影响因素的优化与协同、筛选最适用最经济的治理技术方法,构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稳定达标的技术路线即多环节技术集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我国工业园区废水防治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入园标准较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对于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门槛较低,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没有进行严格限制,也未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在线监控及动态监督,导致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地、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这也会影响工业园区废水的有效治理。
2.2 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的缺失
工业园区企业对于工业园区集中处理设施或工业园区整体而言,属于废水处理的预处理环节,对其进行的技术评估不同于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必须考虑其与集中处理环节的联系。由于缺乏对工业园区企业预处理环节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方法,工业园区企业废水排放限值往往参照城镇排水系统的排放标准或园区污水处理厂与企业自行签订协议,使得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超负荷或低负荷运行。
2.3 工业园区废水末端处理技术评估方法的缺失
工业园区废水末端处理技术评估应综合考虑企业预处理环节以及废水再生回用环节,与单纯的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有一定的差异。由于缺乏对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技术路线进行系统评估,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较多沿用市政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园区废水难以稳定达标。
2.4 工业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评估方法的缺失
由于缺乏对工业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评估方法和实践,园区在清洁生产工艺、污废水梯级利用、再生回用和重要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水平不高,亟待开展生态化提升,进而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同时,目前工业园区混合废水深度处理尚未全面实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仍较低。
2.5 工业园区混合废水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工业园区的混合废水进行处理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 “资源互补”,比如可以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处理,从而减少酸碱调节剂的用量,节约药剂消耗;将食品废水等可生化性较高的废水与难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生化处理难度,节约预处理费用。但是,由于混合废水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生产工艺段,废水水质较为复杂,单一的处理工艺不能保证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为了使工业园区的混合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往往需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多种工艺,这势必导致其处理成本远高于市政污水处理成本。此外,各种工业废水混合后水量将增加,考虑到经济性,无法再采用高级氧化等高效预处理工艺。因此,工业园区混合废水处理成本仍然较高。
3 工业园区废水防治处理对策
3.1 建立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技术评估方法
工业园区废水防治涉及企业废水预处理、末端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处理等多个环节,污染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如何考虑多因素优化与协同,建立最佳工业园区废水防治技术评估方法,构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稳定达标的综合性、系统性技术路线,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3.2 建立废水梯级利用、再生回用和重要资源回收技术评估方法
伴随着循环经济型园区与生态型园区创建进程,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水平改造提升理念有效融合,综合考虑清洁生产工艺、废水梯级利用、再生回用和重要资源回收技术等方面,为园区企业筛选出适宜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3.3 建立环境管理机制与监管制度
构建工业园区企业准入准则、利益相关方协同监管、典型污染物减排等环境管理机制与监管制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服务型政府转型要求创新社会管理,同样,有效维护和增强工业园区废水防治体系的运行和管理,急需进行工业园区监管机制与监管制度的创新,积极探索园区内各企业、环境运营商、园区管理部门与当地环境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监督、促进、发展的工业园区水环境监管机制,以及工业园区环境准入准则等相关环境监督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