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并带动全国。北京市作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之一,早在2011年就出台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但是成效不明显。今年10月14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于11月13日截止。
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于3年前率先探索社区垃圾分类。当时,“绿猫”在这一区域展开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初,“绿猫”已经将其开创的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厨余垃圾分类体系相结合的“两网融合”模式推广到东城区天坛街道。
那么,在东花市街道各小区家喻户晓的“绿猫”到底是何来历?其采用的垃圾分类模式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是否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复制?9月20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绿猫”这一服务品牌的创始人——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天洁公司)总经理刘权。
从“默默无闻”到人人参与
“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时下热点,为公众带来便捷、时尚的垃圾分类新体验。不过,天天洁公司是从传统废品回收行业成长起来的,是北京第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企业之一。“绿猫”正是其运营的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垃圾分类回收服务APP。
2006年初,为落实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商务部在全国26个城市启动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點工作。在商务部的支持下,天天洁公司作为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首批试点企业,于2007年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垃圾分类面临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废品回收业从无序逐渐走向正规,当时主要通过废品回收行业回收有价值的废弃物。刘权回忆说:那时候我们国家资源极其匮乏,老百姓从经济角度考虑,自觉把可回收废品和无用垃圾分开,主动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如今时代变了,垃圾分类更多的是从环保的角度去考虑。
“这次全国推行强制垃圾分类,更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毕竟,人们都想生活在美丽健康的环境,而不是垃圾围城里。”刘权说。
北京是一个拥有21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据北京日报报道,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从2012年的648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929万吨,6年间增长了43.4%。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填埋量每日2.5万吨,填埋库容接近饱和,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
“近几年,北京市清运生活垃圾每年四五十万吨的垃圾增长量,相当于每年需要新建一个垃圾焚烧厂。这个速度是很恐怖的。” 刘权十分忧心,期盼《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早日完成修订并实施。
刘权不仅参与了东花市街道《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座谈会,还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思考,于9月17日提交了一份《关于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分类容器设置条款的建议》。
“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了,现在终于要看到我国垃圾分类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变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全民行动。我相信中国垃圾分类将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成功模式,不用照搬复制其他国家的经验。”刘权信心满怀地说。
探索可复制的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
在垃圾回收行业多年,刘权观察到一些变化。近几年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可回收物价格下降,居民卖废品积极性降低,一些原本可回收的垃圾遭弃,导致进入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厂的垃圾量出现每年5%-10%的增长。一方面垃圾无法缩容,浪费了本可以资源化的原料;另一方面由于垃圾中有机物、水分含量大,给焚烧和填埋处理的污染控制和能耗控制增加了很大压力。
为此,天天洁公司与时俱进,于2014年提出了“再生至尚,变废为善”的核心理念,敏锐地抓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新契机,不仅要让可回收资源进入再生环节,而且倡导居民将废品售卖所获得的收益捐赠给公益事业,在卖废品时既搞环保又做公益。也就是说,“用废品成就善举”。
起初,市民对垃圾分类这件事只是停留在听说层面,真正行动的很少。 “过去的宣传方式往往是拉横幅、发赠品、拍照片、宣传板信息大而全,但少有人耐心看。物流体系不配套,老百姓发现分类后的垃圾结果混装混运,积极性受打击。”
只是看到问题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让“变废为善”理念真正落地。刘权反思过去近10年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发现症结在于运行体系管理粗放,与居民沟通方式过于单一。2016年,公司在区管委和街道的支持下开始一场大胆的试验:在东花市街道选择5栋居民楼共518户居民开展“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工程”实验,探索可复制模式,采集积累垃圾分类实验原始数据。“绿猫”垃圾分类移动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随之诞生。
经过两年试点,天天洁公司最终确定了“两网融合”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运行模式。2018年4月起,东花市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天天洁公司,参与垃圾分类体系全覆盖的建设和运行。
目前“绿猫”APP的注册用户已超过2万个,日常活跃用户近万个,覆盖了北京市东城区50个社区、近10万户居民。这一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今年初开始在天坛街道全面推广,效果正在显现。
关键在居民的“易”与“信”
“两网融合”模式的成功,让刘权和他所有的同事更加坚定了这份事业的价值。那么,这一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呢?刘权娓娓道来。
“两网融合”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做到“资源回收、干湿分开”。垃圾结构中约20%是可回收利用的干垃圾(再生资源),约30%是可以分离出用于生化处理利用的湿垃圾(厨余垃圾),通过两部分垃圾的资源化,可实现进入垃圾焚烧、填埋设施垃圾量的减少。因此,“绿猫”的模式就是通过干垃圾(再生资源)资源化遏制增量,通过湿垃圾(厨余垃圾)资源化削减存量,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厨余垃圾分类体系”的两网融合,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量。 “两网融合”模式的特点就是“简易”,体系设计及运行突出一个“简”字,让居民感受到一个“易”字,即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参与。这样才能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居民与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
到底有多簡单?刘权递给记者两张宣传页,上面写着“垃圾分类只需记住三句话:有废品、找绿猫;可腐烂垃圾投绿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具体来说,对于平时懒得卖废品的居民,可以下载绿猫APP,一键呼叫,“绿猫”专业回收人员“2分钟响应,20分钟上门回收”。回收物通过封闭电动三轮车运往网点暂存,分类装袋、捆扎、码放,类别有10种以上。而对于不会分厨余垃圾的居民而言,在扔的时候记住两个要点:“可腐烂垃圾投绿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就能完成正确分类和投放。
如此一来,可回收物上门回收了,居民在垃圾投放桶站只需分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即可,也就是做到“干湿分开”。
“从这两年的实践看来,这种方式门槛低、上手快,不会让居民因为太复杂望而却步。”刘权总结道。
“以前老百姓发现分类以后,有垃圾还是被混装入一辆车拉走的现象,产生疑虑。”刘权说,为了打消居民的顾虑,“绿猫”建立了“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流程管控闭环,确保分出来的厨余垃圾被送至市级处理中心。另外,还会做好垃圾分类数据管理。在每个垃圾投放点都设置了统一的宣传板以及“本月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公示区,每月向居民公示厨余垃圾分出数据,用信息透明与居民逐渐建立互信,不断增强居民参与的信心。
“我从来不相信垃圾分类难是因为群众素质低。实践证明,只要你相信群众,并让群众相信你,双方达成互信,垃圾分类并不难。”刘权坦言。
运营盈利难,有待做深做实做细做大
这样的模式到底运营成本如何?刘权透露,目前天天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才能维持公司运营,由于服务范围有限,还未实现盈利。
经过十多年在垃圾回收行业的摸爬滚打,刘权坦言:“说实在的,垃圾分类的商业化运营真不容易,天天洁公司一步步走到今天,全凭信念。当初我就觉得这件事情虽然难,但是有社会价值,那必须有人来干。如果我干成了,那这一辈子也算做成一件事。”
在他看来,“要想单纯通过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方式来实现公司盈利,其实是非常难的。目前‘两网融合’模式已经算是高效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提高体系运行效率和垃圾分类的性价比。”
刘权表示,“绿猫”垃圾分类模式的运行体系基本成熟,但是要实现更大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做大。“目前东花市街道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比例刚达到60%,各社区工作进展也不平衡,我们在发展更多尽职尽责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让这一模式的成效和价值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他认为社区的群众动员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未来,如何让这一模式尽快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复制,是“绿猫”面临的挑战。 “不管以前多难,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未来只想一直走下去,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做好。发挥好自我价值,实现公司更大的社会价值,相信商业价值也会随之而来。这也是我鼓励公司所有员工陪我一起坚持下去的理由。”刘权的言语中满是对事业的坚定。
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于3年前率先探索社区垃圾分类。当时,“绿猫”在这一区域展开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今年初,“绿猫”已经将其开创的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厨余垃圾分类体系相结合的“两网融合”模式推广到东城区天坛街道。
那么,在东花市街道各小区家喻户晓的“绿猫”到底是何来历?其采用的垃圾分类模式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是否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复制?9月20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绿猫”这一服务品牌的创始人——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天洁公司)总经理刘权。
从“默默无闻”到人人参与
“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已成为时下热点,为公众带来便捷、时尚的垃圾分类新体验。不过,天天洁公司是从传统废品回收行业成长起来的,是北京第一批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企业之一。“绿猫”正是其运营的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垃圾分类回收服务APP。
2006年初,为落实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商务部在全国26个城市启动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點工作。在商务部的支持下,天天洁公司作为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首批试点企业,于2007年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垃圾分类面临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废品回收业从无序逐渐走向正规,当时主要通过废品回收行业回收有价值的废弃物。刘权回忆说:那时候我们国家资源极其匮乏,老百姓从经济角度考虑,自觉把可回收废品和无用垃圾分开,主动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如今时代变了,垃圾分类更多的是从环保的角度去考虑。
“这次全国推行强制垃圾分类,更是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毕竟,人们都想生活在美丽健康的环境,而不是垃圾围城里。”刘权说。
北京是一个拥有21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据北京日报报道,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从2012年的648万吨增长到2018年的929万吨,6年间增长了43.4%。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填埋量每日2.5万吨,填埋库容接近饱和,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行。
“近几年,北京市清运生活垃圾每年四五十万吨的垃圾增长量,相当于每年需要新建一个垃圾焚烧厂。这个速度是很恐怖的。” 刘权十分忧心,期盼《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早日完成修订并实施。
刘权不仅参与了东花市街道《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座谈会,还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思考,于9月17日提交了一份《关于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分类容器设置条款的建议》。
“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了,现在终于要看到我国垃圾分类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变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全民行动。我相信中国垃圾分类将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成功模式,不用照搬复制其他国家的经验。”刘权信心满怀地说。
探索可复制的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
在垃圾回收行业多年,刘权观察到一些变化。近几年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可回收物价格下降,居民卖废品积极性降低,一些原本可回收的垃圾遭弃,导致进入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厂的垃圾量出现每年5%-10%的增长。一方面垃圾无法缩容,浪费了本可以资源化的原料;另一方面由于垃圾中有机物、水分含量大,给焚烧和填埋处理的污染控制和能耗控制增加了很大压力。
为此,天天洁公司与时俱进,于2014年提出了“再生至尚,变废为善”的核心理念,敏锐地抓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新契机,不仅要让可回收资源进入再生环节,而且倡导居民将废品售卖所获得的收益捐赠给公益事业,在卖废品时既搞环保又做公益。也就是说,“用废品成就善举”。
起初,市民对垃圾分类这件事只是停留在听说层面,真正行动的很少。 “过去的宣传方式往往是拉横幅、发赠品、拍照片、宣传板信息大而全,但少有人耐心看。物流体系不配套,老百姓发现分类后的垃圾结果混装混运,积极性受打击。”
只是看到问题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让“变废为善”理念真正落地。刘权反思过去近10年工作推进缓慢的原因,发现症结在于运行体系管理粗放,与居民沟通方式过于单一。2016年,公司在区管委和街道的支持下开始一场大胆的试验:在东花市街道选择5栋居民楼共518户居民开展“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工程”实验,探索可复制模式,采集积累垃圾分类实验原始数据。“绿猫”垃圾分类移动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随之诞生。
经过两年试点,天天洁公司最终确定了“两网融合”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运行模式。2018年4月起,东花市街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天天洁公司,参与垃圾分类体系全覆盖的建设和运行。
目前“绿猫”APP的注册用户已超过2万个,日常活跃用户近万个,覆盖了北京市东城区50个社区、近10万户居民。这一模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今年初开始在天坛街道全面推广,效果正在显现。
关键在居民的“易”与“信”
“两网融合”模式的成功,让刘权和他所有的同事更加坚定了这份事业的价值。那么,这一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呢?刘权娓娓道来。
“两网融合”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做到“资源回收、干湿分开”。垃圾结构中约20%是可回收利用的干垃圾(再生资源),约30%是可以分离出用于生化处理利用的湿垃圾(厨余垃圾),通过两部分垃圾的资源化,可实现进入垃圾焚烧、填埋设施垃圾量的减少。因此,“绿猫”的模式就是通过干垃圾(再生资源)资源化遏制增量,通过湿垃圾(厨余垃圾)资源化削减存量,实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厨余垃圾分类体系”的两网融合,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量。 “两网融合”模式的特点就是“简易”,体系设计及运行突出一个“简”字,让居民感受到一个“易”字,即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参与。这样才能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居民与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
到底有多簡单?刘权递给记者两张宣传页,上面写着“垃圾分类只需记住三句话:有废品、找绿猫;可腐烂垃圾投绿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具体来说,对于平时懒得卖废品的居民,可以下载绿猫APP,一键呼叫,“绿猫”专业回收人员“2分钟响应,20分钟上门回收”。回收物通过封闭电动三轮车运往网点暂存,分类装袋、捆扎、码放,类别有10种以上。而对于不会分厨余垃圾的居民而言,在扔的时候记住两个要点:“可腐烂垃圾投绿桶”、“垃圾袋、其他垃圾投黑桶”,就能完成正确分类和投放。
如此一来,可回收物上门回收了,居民在垃圾投放桶站只需分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即可,也就是做到“干湿分开”。
“从这两年的实践看来,这种方式门槛低、上手快,不会让居民因为太复杂望而却步。”刘权总结道。
“以前老百姓发现分类以后,有垃圾还是被混装入一辆车拉走的现象,产生疑虑。”刘权说,为了打消居民的顾虑,“绿猫”建立了“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流程管控闭环,确保分出来的厨余垃圾被送至市级处理中心。另外,还会做好垃圾分类数据管理。在每个垃圾投放点都设置了统一的宣传板以及“本月厨余垃圾分出量”的公示区,每月向居民公示厨余垃圾分出数据,用信息透明与居民逐渐建立互信,不断增强居民参与的信心。
“我从来不相信垃圾分类难是因为群众素质低。实践证明,只要你相信群众,并让群众相信你,双方达成互信,垃圾分类并不难。”刘权坦言。
运营盈利难,有待做深做实做细做大
这样的模式到底运营成本如何?刘权透露,目前天天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才能维持公司运营,由于服务范围有限,还未实现盈利。
经过十多年在垃圾回收行业的摸爬滚打,刘权坦言:“说实在的,垃圾分类的商业化运营真不容易,天天洁公司一步步走到今天,全凭信念。当初我就觉得这件事情虽然难,但是有社会价值,那必须有人来干。如果我干成了,那这一辈子也算做成一件事。”
在他看来,“要想单纯通过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方式来实现公司盈利,其实是非常难的。目前‘两网融合’模式已经算是高效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提高体系运行效率和垃圾分类的性价比。”
刘权表示,“绿猫”垃圾分类模式的运行体系基本成熟,但是要实现更大的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做大。“目前东花市街道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比例刚达到60%,各社区工作进展也不平衡,我们在发展更多尽职尽责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让这一模式的成效和价值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他认为社区的群众动员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未来,如何让这一模式尽快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复制,是“绿猫”面临的挑战。 “不管以前多难,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未来只想一直走下去,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做好。发挥好自我价值,实现公司更大的社会价值,相信商业价值也会随之而来。这也是我鼓励公司所有员工陪我一起坚持下去的理由。”刘权的言语中满是对事业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