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12年7月22日,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然而对我,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萧育轩先生的长子,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告诉我,他最爱的父亲于今天凌晨三点驾鹤西去了。我听了,如五雷轰顶,一时蒙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早一晌他和我通电话,说他新写的中篇小说《爱,绽放在喜马拉雅山》时,声音不是挺宏亮的吗。人怎么这么脆弱,说走就走了呢?想到从此再也听不到先生的教诲,见不到先生的面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七月的长沙像个火炉,三十七度的高温,热的人喘不过气来,我顶住酷暑往长沙市上大垅东风二村,湖南省作家协会先生的家里赶。天热地热,车厢里连扶手都烫人,我一条新毛巾很快就被汗水揩湿了。我与先生相识是1990年代的事,屈指算来已是二十多年了,友谊从未间断。无论他当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还是退休在家,他都把我这个陌生的业余作者,当成朋友,当成忘年交。去年农历九月初二,阳历9月28日是他74岁生日,我特意去长沙为他祝寿。觥筹交错时,他笑着对我说,李炎光呀,今后我生日你不要年年来,打个电话就行了。天气这么热,百多里路难得跑。待我八十岁生日的时候,你全家都来我欢迎,住宾馆。可见,他对自己的寿元是蛮有信心的。那天吃了晚饭,他要我不回去,说他准备出一本中篇小说集,最近写了三个中篇小说,谦虚的说,要我看看,提提意见,将错别字一并改了。他打开电脑要我看。七十多岁高龄了,人老眼花,他还真不服老,还真能与时俱进。他的显视频是一个32寸的液晶彩电显视屏,挂在墙上,连着电脑主机。他熟练地打开电脑,牛大一样的字就在屏幕上出来了。别看他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前,酒杯不离口,香烟不离嘴,浑浑浩浩,写起小说来,思维还蛮敏捷的。那种奇特的构思,故事的安排,情节的发展都是出人意料的。读了就不能放手,你不得不跟着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读下去。期间我与他聊起了他发表在《文学界》2011年6月号上旬刊上的散文《归来吧:归水》。他问我,读了,感觉怎么样?我说,好呀。他说,好在哪里?我说,当然好呀。归水,是他家乡生他养他的一条母亲河。他写了一万多字。文章中,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故乡山水、亲人的热爱和眷恋。季节轮回,霜风秋雨,落叶有情,片片归根。根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归宿。是绿叶对根的情谊。是对生命春天的珍惜。他笑了。对我说,我写了这一篇,我就写完了故乡所有的人和事,再没有写的了。我当时并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是否也是一种预兆?是他的大限将至?!
二
我戴好白花,和着悼念的人群,徐徐进入殡仪馆。肃穆庄严的灵堂正中,高高的悬挂着萧育轩先生笑容可掬的彩色遗像,先生的遗体安放在百花从中。我向先生恭恭敬敬的鞠了三个躬。
灵堂里高高悬挂了三幅大的挽幛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圈。送花圈的有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杂志社、上海少儿出版社、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文联、湖南省总工会、各地州市文联、作家协会以及他家乡娄底、涟源的四大家。个人送花圈的有谭谈、唐浩明、谭仲池等等。哀乐如诉如泣在整个灵堂里回荡。
一会,追悼大会开始了。
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唐浩明致悼词。我随着悼词,追忆的思绪把我带到了遥远的过去……
先生1937年出生在涟源市檀山村一个泥水匠家里。那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出人才的地方。地名檀山缘自蜀国第二任丞相蒋琬要在这里建立庄园,取名檀山而得名。前有蒋家、中州二段,一马平川,清澈的归水从二段之中蜿蜒流过,给庄稼带来勃勃生机,是个米粮仓;后面是青翠的山峦。古木参天,鸟飞兽走,一条古驿道,青石铺成,从安化盘旋而来,从他屋门前经过,贩夫脚力,络绎不绝。一年四季,桃花吐艳,檀木飘香,好一个世外桃源。兄弟姐妹七个,他排行第五,兄弟中排行老二,原名萧毓灵。发蒙时,老师觉得毓灵不好听,改名毓辉。长大后,他觉得“毓辉”二字繁杂,自作主张简化为“育轩”了。
发蒙读的是私塾,学的是《幼学琼林》《三字经》《孟子》,满肚子塞饱了子曰诗云。可他读高小的时候,有了算术。他没有学过算术,学校不收。这可急坏了母亲。母亲只好从笼里捉了一只鸡,牵着他的手,去给一位远房舅舅求情。他舅舅和那老师是朋友,拿了外甥的成绩单,他写的作业、作文给那老师看,不料,一篇作文就打动了老师,笑着说,孺子可教也。发榜时居然名列前茅。
高小毕业后,父亲去世了,家庭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弱小的肩膀上,七个嗷嗷待哺的儿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里还有能力供他上学。那时政府正开展劝学运动,可怜的母亲拗不过那些老师和学生妹子的甜言蜜语,咬着牙巴把他送到了桥头河建国中学(即现在的涟源市第四中学)。他家离学校来回二十里地,每天要天亮出门,黄昏归家,遇上冬天,两头抹黑。雨雪天,一双草鞋,冻得上牙碰下牙。最难熬的是中午没饭吃。后来他跟我说,习惯了,反而觉得世人吃中饭是一种奢侈。中午闲着无事,读了学校图书室大部分文学书籍,开始接触了西方文学和现代中国文学。
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无力供他上高中了。母亲含着眼泪说,伢子,你自寻出路吧,我这把老骨头再也熬不出油了。生活逼迫他只能报考一所不要学费,而又能很快挣到钱的学校。皇天不负孝心人,他居然考中了沈阳电力学校。一个乡里伢子,挑着一只破木箱,告别家乡,去到千里迢迢的东北,那份凄凉,那份彷徨,那份得意,是可想而知的了。
沈阳电校毕业后,他分配到了郴州资兴鲤鱼江电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八年,成了异乡倦客。不久冷水江建起了一个现代化大电厂,顿时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他争取调到了金竹山。他从一个青皮后生孤身一人南下,直到1972年北归,拖儿携女,已经有半个班的兵力了。
先生从小痴迷文学,立志要当作家。他曾对我讲,他的文学启蒙老师是三个人:一个瞎子,一个跛子,一个篾匠。瞎子是八字先生,走乡串户,给他带回数不清的见闻和故事;跛子是瞎子的弟弟,是专治无名包毒的郎中先生,他给他打酒买盐,他教他唐诗宋词和封血的神咒:篾匠住上边屋,收工回来,他夹在大人中,一边围炉取火,一边听他讲《七侠五义》、《施公案》、《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对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爱好和神往的基础。他生性笨拙与孤僻,不善唱歌与跳舞,业余时间全用在了看小说。下了班或休息天就泡在厂图书馆里,看完了图书馆的,便狠心的从有限的工资中节省一笔钱来,购买书刊。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创作的冲动使他不能自抑,他毫不犹豫地铺开稿纸,写起小说来。那时候,怕人打小报告,告他不务正业,有成名成家的资产阶级思想,他只能像做地下工作一样,偷偷地写。1962年8月,他的第一篇小说《刘兰》在《湖南文学》发了头条。作品获得了好评,被选进《中国工人优秀短篇小说选》,不久又被译成英文,发行到了国外。无疑,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1964年是个丰收年,他27岁,写出了轰动一时的成名作——小说《迎宾曲》,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人民文学》4月号的头条上。紧接着全国各大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一片叫好声,充分肯定了作品的艺术成就,并译成英文发行国外。他也因此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同年5月,他的又一篇小说《风火录》荣登《人民文学》,旋即被改编成话剧、歌剧、广播剧《电闪雷鸣》,引起全国轰动。《人民文学》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唯一刊物,是引领中国文学潮流的杂志,大作家的集结地。在那文化单一的上世纪60年代,能在那上面露脸,无异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他以一个作家的敏感和责任,以很快的速度,写出了小说《心声》和《希望》,发表在《人民文学》同年的4、6月号上。不仅受到全国人们的欢迎,也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翻译成了英文、法文等。这是文革后中国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比刘心武的《班主任》还要早),终于拉开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序幕。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和评论。1978年他被调到娄底地区文联,任文学专干、编辑。那年,他41岁,结束了24年的工人生涯,修成了正果。几年后,又调到湖南省总工会主办的《主人翁》杂志社,当记者、编辑、副主编。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迎来了文学的春天。他从1979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总角年华》,共三部100多万字。第一部《乱世少年》1983年6月由上海少儿出版社出版,很受欢迎,被评为全国第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和国家优秀读物二等奖。1997年又选入了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萧育轩卷,同年1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并由日本儿童文学翻译家石田稔翻译成日文,2006年印成精装版在日本出版,同年4月16日他应日中友好协会之邀,出席了日中儿童文学交流中心年会,会上他作了题为《春催桃李》的发言。第二部《三怪客》1989年4月,仍由上海少儿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天堂没有眼泪》2000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另一部反映水电建设生活的长篇小说《山水依依》,198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调入湖南省作家协会。曾担任《新闻人物》报总编辑、湖南省作家和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曾说,“如若人生的光辉顶点,与晚霞辉映,那将是天人合一的完美与崇高。”他多次对我说过,文学对他而言是与生俱来的,文学是生命,写作是心的出路。临终前,他还在修改他即将出版的中篇小说集,他真正做到了他说的,“人不扬灰,笔耕不息。”
唐浩民主席在悼词中说,萧育轩先生为我省、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新时期的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逝世,是我们湖南文坛的一大损失,也是我国文坛的一大损失。
安息吧,先生,一路走好。
2012年7月22日,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然而对我,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萧育轩先生的长子,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告诉我,他最爱的父亲于今天凌晨三点驾鹤西去了。我听了,如五雷轰顶,一时蒙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早一晌他和我通电话,说他新写的中篇小说《爱,绽放在喜马拉雅山》时,声音不是挺宏亮的吗。人怎么这么脆弱,说走就走了呢?想到从此再也听不到先生的教诲,见不到先生的面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七月的长沙像个火炉,三十七度的高温,热的人喘不过气来,我顶住酷暑往长沙市上大垅东风二村,湖南省作家协会先生的家里赶。天热地热,车厢里连扶手都烫人,我一条新毛巾很快就被汗水揩湿了。我与先生相识是1990年代的事,屈指算来已是二十多年了,友谊从未间断。无论他当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还是退休在家,他都把我这个陌生的业余作者,当成朋友,当成忘年交。去年农历九月初二,阳历9月28日是他74岁生日,我特意去长沙为他祝寿。觥筹交错时,他笑着对我说,李炎光呀,今后我生日你不要年年来,打个电话就行了。天气这么热,百多里路难得跑。待我八十岁生日的时候,你全家都来我欢迎,住宾馆。可见,他对自己的寿元是蛮有信心的。那天吃了晚饭,他要我不回去,说他准备出一本中篇小说集,最近写了三个中篇小说,谦虚的说,要我看看,提提意见,将错别字一并改了。他打开电脑要我看。七十多岁高龄了,人老眼花,他还真不服老,还真能与时俱进。他的显视频是一个32寸的液晶彩电显视屏,挂在墙上,连着电脑主机。他熟练地打开电脑,牛大一样的字就在屏幕上出来了。别看他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前,酒杯不离口,香烟不离嘴,浑浑浩浩,写起小说来,思维还蛮敏捷的。那种奇特的构思,故事的安排,情节的发展都是出人意料的。读了就不能放手,你不得不跟着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读下去。期间我与他聊起了他发表在《文学界》2011年6月号上旬刊上的散文《归来吧:归水》。他问我,读了,感觉怎么样?我说,好呀。他说,好在哪里?我说,当然好呀。归水,是他家乡生他养他的一条母亲河。他写了一万多字。文章中,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故乡山水、亲人的热爱和眷恋。季节轮回,霜风秋雨,落叶有情,片片归根。根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归宿。是绿叶对根的情谊。是对生命春天的珍惜。他笑了。对我说,我写了这一篇,我就写完了故乡所有的人和事,再没有写的了。我当时并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是否也是一种预兆?是他的大限将至?!
二
我戴好白花,和着悼念的人群,徐徐进入殡仪馆。肃穆庄严的灵堂正中,高高的悬挂着萧育轩先生笑容可掬的彩色遗像,先生的遗体安放在百花从中。我向先生恭恭敬敬的鞠了三个躬。
灵堂里高高悬挂了三幅大的挽幛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圈。送花圈的有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杂志社、上海少儿出版社、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文联、湖南省总工会、各地州市文联、作家协会以及他家乡娄底、涟源的四大家。个人送花圈的有谭谈、唐浩明、谭仲池等等。哀乐如诉如泣在整个灵堂里回荡。
一会,追悼大会开始了。
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唐浩明致悼词。我随着悼词,追忆的思绪把我带到了遥远的过去……
先生1937年出生在涟源市檀山村一个泥水匠家里。那是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出人才的地方。地名檀山缘自蜀国第二任丞相蒋琬要在这里建立庄园,取名檀山而得名。前有蒋家、中州二段,一马平川,清澈的归水从二段之中蜿蜒流过,给庄稼带来勃勃生机,是个米粮仓;后面是青翠的山峦。古木参天,鸟飞兽走,一条古驿道,青石铺成,从安化盘旋而来,从他屋门前经过,贩夫脚力,络绎不绝。一年四季,桃花吐艳,檀木飘香,好一个世外桃源。兄弟姐妹七个,他排行第五,兄弟中排行老二,原名萧毓灵。发蒙时,老师觉得毓灵不好听,改名毓辉。长大后,他觉得“毓辉”二字繁杂,自作主张简化为“育轩”了。
发蒙读的是私塾,学的是《幼学琼林》《三字经》《孟子》,满肚子塞饱了子曰诗云。可他读高小的时候,有了算术。他没有学过算术,学校不收。这可急坏了母亲。母亲只好从笼里捉了一只鸡,牵着他的手,去给一位远房舅舅求情。他舅舅和那老师是朋友,拿了外甥的成绩单,他写的作业、作文给那老师看,不料,一篇作文就打动了老师,笑着说,孺子可教也。发榜时居然名列前茅。
高小毕业后,父亲去世了,家庭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弱小的肩膀上,七个嗷嗷待哺的儿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里还有能力供他上学。那时政府正开展劝学运动,可怜的母亲拗不过那些老师和学生妹子的甜言蜜语,咬着牙巴把他送到了桥头河建国中学(即现在的涟源市第四中学)。他家离学校来回二十里地,每天要天亮出门,黄昏归家,遇上冬天,两头抹黑。雨雪天,一双草鞋,冻得上牙碰下牙。最难熬的是中午没饭吃。后来他跟我说,习惯了,反而觉得世人吃中饭是一种奢侈。中午闲着无事,读了学校图书室大部分文学书籍,开始接触了西方文学和现代中国文学。
初中毕业后,家里实在无力供他上高中了。母亲含着眼泪说,伢子,你自寻出路吧,我这把老骨头再也熬不出油了。生活逼迫他只能报考一所不要学费,而又能很快挣到钱的学校。皇天不负孝心人,他居然考中了沈阳电力学校。一个乡里伢子,挑着一只破木箱,告别家乡,去到千里迢迢的东北,那份凄凉,那份彷徨,那份得意,是可想而知的了。
沈阳电校毕业后,他分配到了郴州资兴鲤鱼江电厂当工人,一干就是十八年,成了异乡倦客。不久冷水江建起了一个现代化大电厂,顿时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他争取调到了金竹山。他从一个青皮后生孤身一人南下,直到1972年北归,拖儿携女,已经有半个班的兵力了。
先生从小痴迷文学,立志要当作家。他曾对我讲,他的文学启蒙老师是三个人:一个瞎子,一个跛子,一个篾匠。瞎子是八字先生,走乡串户,给他带回数不清的见闻和故事;跛子是瞎子的弟弟,是专治无名包毒的郎中先生,他给他打酒买盐,他教他唐诗宋词和封血的神咒:篾匠住上边屋,收工回来,他夹在大人中,一边围炉取火,一边听他讲《七侠五义》、《施公案》、《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对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爱好和神往的基础。他生性笨拙与孤僻,不善唱歌与跳舞,业余时间全用在了看小说。下了班或休息天就泡在厂图书馆里,看完了图书馆的,便狠心的从有限的工资中节省一笔钱来,购买书刊。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创作的冲动使他不能自抑,他毫不犹豫地铺开稿纸,写起小说来。那时候,怕人打小报告,告他不务正业,有成名成家的资产阶级思想,他只能像做地下工作一样,偷偷地写。1962年8月,他的第一篇小说《刘兰》在《湖南文学》发了头条。作品获得了好评,被选进《中国工人优秀短篇小说选》,不久又被译成英文,发行到了国外。无疑,这给了他很大的鼓励。1964年是个丰收年,他27岁,写出了轰动一时的成名作——小说《迎宾曲》,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人民文学》4月号的头条上。紧接着全国各大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一片叫好声,充分肯定了作品的艺术成就,并译成英文发行国外。他也因此出席了全国青年文学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同年5月,他的又一篇小说《风火录》荣登《人民文学》,旋即被改编成话剧、歌剧、广播剧《电闪雷鸣》,引起全国轰动。《人民文学》是中国作家协会的唯一刊物,是引领中国文学潮流的杂志,大作家的集结地。在那文化单一的上世纪60年代,能在那上面露脸,无异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他以一个作家的敏感和责任,以很快的速度,写出了小说《心声》和《希望》,发表在《人民文学》同年的4、6月号上。不仅受到全国人们的欢迎,也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翻译成了英文、法文等。这是文革后中国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比刘心武的《班主任》还要早),终于拉开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序幕。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和评论。1978年他被调到娄底地区文联,任文学专干、编辑。那年,他41岁,结束了24年的工人生涯,修成了正果。几年后,又调到湖南省总工会主办的《主人翁》杂志社,当记者、编辑、副主编。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迎来了文学的春天。他从1979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总角年华》,共三部100多万字。第一部《乱世少年》1983年6月由上海少儿出版社出版,很受欢迎,被评为全国第一届陈伯吹儿童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和国家优秀读物二等奖。1997年又选入了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萧育轩卷,同年12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并由日本儿童文学翻译家石田稔翻译成日文,2006年印成精装版在日本出版,同年4月16日他应日中友好协会之邀,出席了日中儿童文学交流中心年会,会上他作了题为《春催桃李》的发言。第二部《三怪客》1989年4月,仍由上海少儿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天堂没有眼泪》2000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另一部反映水电建设生活的长篇小说《山水依依》,198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调入湖南省作家协会。曾担任《新闻人物》报总编辑、湖南省作家和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曾说,“如若人生的光辉顶点,与晚霞辉映,那将是天人合一的完美与崇高。”他多次对我说过,文学对他而言是与生俱来的,文学是生命,写作是心的出路。临终前,他还在修改他即将出版的中篇小说集,他真正做到了他说的,“人不扬灰,笔耕不息。”
唐浩民主席在悼词中说,萧育轩先生为我省、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新时期的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逝世,是我们湖南文坛的一大损失,也是我国文坛的一大损失。
安息吧,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