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相比于“董事长的报复”,我宁愿相信这是“老板的报复”。
因为,在同事之间形成“战友之情”本不是坏事。不必说什么“同事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要知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同事之间保持一定的情感,运用得当的话,会形成难以想象的战斗力。
但可怕的是老板,或者说许多中国公司老板设定的管理制度。
以这个案例来说。老板设定两个营销部的目的,就是让它们相互竞争,以“激励士气”。但实际上,原本惺惺相惜的两个朋友,在这个局里也被逼得拔剑相向,反目为仇。这绝不是老板有多高明的表现,恰恰相反,案例最后整个公司都被“拖下水”就是这个局的必然走向。
短期有效的,长期往往有毒,就是如此。
许多中国公司信奉“内部竞争”可以增强战斗力。但实际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里,“内部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内部斗争”,最终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因为与西方公司相比,中国人的做事习惯很难就事论事,常常变为就事论人。如此,哪怕是“战友”,也难免反目为仇。
相比而言,用“内部合作,外部竞争”的方式,反倒更适合中国管理的实情——在内部加强合作,增加凝聚力,而用各种办法,把外部竞争的压力引入,以激发斗志。
如此,才能避免“董事长的报复”这样的惨剧出现。
责任编辑:李靖
因为,在同事之间形成“战友之情”本不是坏事。不必说什么“同事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要知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同事之间保持一定的情感,运用得当的话,会形成难以想象的战斗力。
但可怕的是老板,或者说许多中国公司老板设定的管理制度。
以这个案例来说。老板设定两个营销部的目的,就是让它们相互竞争,以“激励士气”。但实际上,原本惺惺相惜的两个朋友,在这个局里也被逼得拔剑相向,反目为仇。这绝不是老板有多高明的表现,恰恰相反,案例最后整个公司都被“拖下水”就是这个局的必然走向。
短期有效的,长期往往有毒,就是如此。
许多中国公司信奉“内部竞争”可以增强战斗力。但实际上,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里,“内部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内部斗争”,最终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因为与西方公司相比,中国人的做事习惯很难就事论事,常常变为就事论人。如此,哪怕是“战友”,也难免反目为仇。
相比而言,用“内部合作,外部竞争”的方式,反倒更适合中国管理的实情——在内部加强合作,增加凝聚力,而用各种办法,把外部竞争的压力引入,以激发斗志。
如此,才能避免“董事长的报复”这样的惨剧出现。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