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绝非仅是单纯地指导学生绘画,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为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奠基。下面,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问题浅谈一二,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直观;创作;互评
审美能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思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思想境界和生活感悟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与优化,并有意识地把握好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导向,以将美术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充分且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一、直观感知,引导观察,激起审美渴望
究其本质,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是视觉形象上的鉴赏学习艺术。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视觉形象为切入点,并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引导学生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审美渴望,从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课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了秦兵马俑的图片,并向学生问道:“秦始皇兵马俑这一组大型雕塑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它又有着什么特定的内涵呢?”待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以1号坑为例,运用信息技术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几个兵马俑依次放大,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脸型、眉毛和嘴唇等,总结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为学生总结道:“这么多的兵马俑没有一个是完全一样的,它不是简单的重复制造,每一个形象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有的是方圆脸、大颧骨、浓眉、扩鼻、厚唇,整个造型统一于浑厚;有的则是圆脸、弯眉流畅的鼻轮线、颇带韵味的嘴角,整个造型统一于柔润。他们的服饰也不尽相同,分别代表了他们的等级、职位、兵种。”如此,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秦兵马俑进行观察,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激起了学生的审美渴望,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二、动手操作,鼓励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美术教学的重心已不再停留于基础知识的单一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再加之新课改提倡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为学生的动手操作留足时间与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吹塑纸版画》这课时,我先是向学生出示了吹塑纸和吹塑纸版画,并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总结吹塑纸的特性。待学生对吹塑纸版画的种类、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我向学生示范了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并为其重点讲解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待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印制一幅独具特色的作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新意。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发展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三、组织互评,多方对比,促进共同进步
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一些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对他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有助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每次收齐学生的美术作品后,我并没有采取传统的评价方法,即只是在粗略地浏览过后便随意地给出分数或分数等级,而是会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评委”的身份来对他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在这期间,我先是给出学生一整套具体的评分细则,并引导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对作品进行评价,同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之后,我会在充分考慮学生给出的分数和评价意见后给出教师评分。此外,我还会让学生进行自评,即通过与他人的横向比较来全面、客观地总结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成果,这便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不辜负世间美景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生活层次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以艺术手法呈现出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健.谈小学美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7(16):116.
[2]陈桢.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55.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直观;创作;互评
审美能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思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思想境界和生活感悟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与优化,并有意识地把握好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导向,以将美术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充分且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一、直观感知,引导观察,激起审美渴望
究其本质,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教学是视觉形象上的鉴赏学习艺术。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视觉形象为切入点,并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引导学生去观察世界、观察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审美渴望,从而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这课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了秦兵马俑的图片,并向学生问道:“秦始皇兵马俑这一组大型雕塑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它又有着什么特定的内涵呢?”待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以1号坑为例,运用信息技术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几个兵马俑依次放大,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脸型、眉毛和嘴唇等,总结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为学生总结道:“这么多的兵马俑没有一个是完全一样的,它不是简单的重复制造,每一个形象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有的是方圆脸、大颧骨、浓眉、扩鼻、厚唇,整个造型统一于浑厚;有的则是圆脸、弯眉流畅的鼻轮线、颇带韵味的嘴角,整个造型统一于柔润。他们的服饰也不尽相同,分别代表了他们的等级、职位、兵种。”如此,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秦兵马俑进行观察,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激起了学生的审美渴望,使学生初步了解了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二、动手操作,鼓励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美术教学的重心已不再停留于基础知识的单一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再加之新课改提倡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应为学生的动手操作留足时间与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吹塑纸版画》这课时,我先是向学生出示了吹塑纸和吹塑纸版画,并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总结吹塑纸的特性。待学生对吹塑纸版画的种类、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我向学生示范了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并为其重点讲解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待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印制一幅独具特色的作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新意。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发展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三、组织互评,多方对比,促进共同进步
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以此来感悟美术作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一些鉴赏活动,引导学生对他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有助于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每次收齐学生的美术作品后,我并没有采取传统的评价方法,即只是在粗略地浏览过后便随意地给出分数或分数等级,而是会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评委”的身份来对他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在这期间,我先是给出学生一整套具体的评分细则,并引导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对作品进行评价,同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之后,我会在充分考慮学生给出的分数和评价意见后给出教师评分。此外,我还会让学生进行自评,即通过与他人的横向比较来全面、客观地总结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成果,这便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不辜负世间美景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生活层次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以艺术手法呈现出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评价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健.谈小学美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才智,2017(16):116.
[2]陈桢.探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