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免疫酶染色检测斑疹伤寒IgM、IgG抗体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微量免疫酶染色(micro-IP)检测斑疹伤寒IgM、IgG抗体的方法。micro-IP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78.9%。IgM抗体早于第四病日阳性,最长持续9个月。第一周阳性率达76.2%,几何均数效价已达诊断水平,适于早期诊断。检测斑疹伤寒流行区健康人IgG抗体阳性率达64.6%,适于流行病学调查。micro-IP检测免疫兔及患者血清抗体为群特异性。micro-IP结果与微量免疫荧光(micro-IP)结果一致,但较后者简便。

其他文献
1987年9~11月,作者等在山东沂蒙山区进行自然疫源地调查中,共采集恙螨8556只,经分类鉴定均属恙螨科,分为2亚科3属4种;捕获鼠类194只,共5种,已证实小盾纤恙螨为当地恙虫病传播媒介、黑线姬鼠为动物宿主,首次发现我国长江以北的山东沂蒙山区存在恙虫病疫源地。
期刊
我们从17批次的全沟硬蜱细胞分离培养试验中初步建立起一个细胞株,定名为IP-011株,目前已传代培养至第39代。于第18~24代期间,测定其细胞倍增时间平均为2.96天。一般7~10天传代1次。用此细胞株培养我国莱姆病人的螺旋体3株均获成功。螺旋体在蜱细胞培养液中生长良好,接种后第3天开始增殖,6~3天达到高峰,平均增长倍数为14.5倍。培养温度在25~37℃下均可生长,而以28℃和33℃最适宜。
期刊
湘西为我国恙虫病新发现的疫区。调查证明当地优势种吉首纤恙螨能自然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又从该疫源地收集黑线姬鼠和华南沼泽田鼠身上的该恙螨饱食幼虫(母代)进行人工饲养孵出子一代未食幼虫叮咬健康小白鼠,使其感染发病后,又分离与鉴定为恙虫病立克次体。故说明吉首纤恙螨能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即具备作为媒介恙螨的必要条件。又为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贮存宿主,在保存病原体和传播恙虫病起重要作用。
期刊
分析了钩体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物理性状。结果表明钩体70091株脂多糖分子中脂含量高、SDS-PAGE及分析超离心证明这样的分子易缔合成巨大分子的形式存在。分子中磷、3-羟基—肉豆寇酸含量极少。这些因素是造成钩体脂多糖分子低毒性的分子本身的内在原因。
期刊
Since the large explosive outbreak of an-icteric leptospirosis occurred in Wenjiang District of Sichuan Province in 1958, extensive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and intensive researches relating to the dis
期刊
应用生物素-11-dUTP制备了钩端螺旋体(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017株DNA探针,用打点杂交法检测了钩体DNA。发现生物素标记的黄疸出血群赖型017株DNA探针能识别致病钩体黄疸出血群(56601株),澳洲群(56607株)及七日热群(56610株),最小识别量为10pg;017株探针不能识别非致病的双曲钩体patoc型Patoc I株和细丝体属illini细丝体3055株DNA;钩体DNA探针
期刊
我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黑龙江省林区162例森林脑炎疑似患者的血清分别作了森林脑炎病毒抗体和莱姆病螺旋体抗体的检查。结果显示前者阳性数为58例(35.8%);后者阳性数为38例(23.5%);其中两者均为阳性的有12例(7.4%),这表明我们所调查的森林脑炎疑似患者中约有五分之一或更多的病例为莱姆病。
期刊
本文报道了广州市八十年代53例恙虫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资料表明广州市恙虫病发病季节仍为6~10月份,发病地区已由五十年代的市区转为近郊或城郊结合区。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恙虫病感染可能和旅游等野外活动有关,血清学资料则提示广州地区人群外裴氏反应血清效价较高,故单份OXK效价在1:320以下已无协诊意义,应发展免疫荧光检测恙虫病抗体的技术。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4组豚鼠分别用灭滴灵、大蒜素、灭滴灵加三黄(黄连、黄岑及黄柏)。灭滴灵加大蒜素灌胃治疗波摩那钩体试验。治疗效果:灭滴灵、灭滴灵加三黄、灭滴灵加大蒜素均优于大蒜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