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概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及特点,通过走访调查分析了江苏省宝应县休闲农业的的现状,对制约宝应县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作出判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宝应县休闲农业的技术途径和工作措施。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71
引言
我国农村自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后就遵循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入到互助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体系里,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于城市,使得很多投资,技术,人才都流向了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得不到发展,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大量的田地被闲置,农民的进城潮还给城市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从进场务工的农民手中获得农村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的经营权,加入资金、技术的投入,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荒地。产生了一种以农业产品为资源,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自己购进的设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休闲农业”。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迄今为止,“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学者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大致如下:
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秀美的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购物、度假、教育等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 休闲农业的特点
2.1 低成本
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以成熟的农作物来实现经济效益,从开始种植就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培育期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效益很低。休闲农业则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之上,一次性购入建成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住宿、教育的场所,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2 高收益
休闲农业一次投入的成本可以产生高于传统农业同等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收益远远高于在传统农业中的收益。
2.3 污染小
传统农业一直在粗放式经营,耕作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和收割时产生的大量秸秆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的污染。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为辅、休闲为主,因此它比传统农业更加的环保。
2.4 产品附加值高
传统农业只是单纯的销售农产品,休闲农业则不同,同样一片果园,传统农业单单的销售果子,休闲农业则可以让游客观光、采摘果子、动手榨果汁等。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业。
3 宝应县概况
宝应县始建于秦,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E119^7,43;~119,42.51,N33.2.46~33.24.55,属里下河平原区。全县共有乡镇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67万km2。宝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呈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种植生长。
4 宝应县休闲农业分析
4.1 地理优势
宝应属于黄淮冲击平原,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境内海拔在2m左右,s331省道贯穿东西,s237省道贯穿于南北,县内湖泊密布,共有河流42条,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地。周围有扬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重大港口。宝应距离苏中机场只要近一h车程,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宝应站使宝应和全国大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
4.2 文化优势
宝应始建于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接历史名城扬州市,北连文化名城淮安市。少时的周恩来读书处使得宝应更具有文化底蕴。久远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使得宝应这座城市更具人文魅力。
4.3 市场优势
宝应县2014年GDP总量408.20亿元,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县人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居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大。
4.4 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4.5 区位劣势
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企业11个,休闲农业个体经营户10家。多数休闲农业区位交通不便利。在推广时候难度很大,消费者群体范围大大被限制。
4.6 内容单一、设施不健全
除了荷园和白鹭岛两个大的休闲农业外,其他休闲农业,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只是单纯的让游客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没有最大程度的开发,在和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竞争的时候缺乏优势。
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很多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很多以前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工作,对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尽管有关部门在对很多管理者进行培训,但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4.7 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的管理
县内绝大多数休闲农业虽然取得营业执照、税务执照,但是很多很多游客反应自己要求开张发票的时候,很多休闲农业没有发票可开。休闲农业在县内已经运营数家,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指导。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4.8 知名度不高,品位低
县内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还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县市,原因是本县很多休闲农业定位低、规模小、低品味,没有品牌营销意识。内容不够丰富,设施过于简陋。社会影响力低。 5 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对策,通过对宝应县休闲农业的调查认为:下一阶段,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多功能型的休闲农业。
5.1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
县有关部门一定以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将休闲农业区位的定位同城市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的区位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从各乡镇、各村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出发,选择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休闲农业。
以农为本、以农为辅: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但是整个产业一定要贯穿“农”字,千万不能脱离农业产品,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开发的第三产业,坚持立足农业,合理开发观光、旅游、采摘、住宿、教育等项目。
5.2 制定政策、扶持休闲农业
政府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休闲农业中去,应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开发休闲农业,对于自主开发休闲农业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引领农民自主创业。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用地,避免出现土地滥用、他用。
5.3 加大品牌建设
休闲农业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内容,需要具有更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感、品牌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致使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强化监督机制:休闲农业选址多在乡镇村落,很多时候政府的监督力不足,致使很多休闲农业胡乱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使得休闲农业进入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加强休闲农业的管理,使休闲农业能通过正规形式占得市场份额。
6 结语
宝应县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宝应县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但宝应的休闲农业较周边县市的休闲农业水平还是较低。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产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保护乡村民俗文化、提高教育水平等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明洲,薛怡珍,谢佩珊.台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刍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焕成,郑健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5]廖树宏.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6]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出版社,1995.
[7]叶滢,刘杰. 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
[8]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江西财经经济出版社,2008.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71
引言
我国农村自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后就遵循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入到互助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体系里,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于城市,使得很多投资,技术,人才都流向了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得不到发展,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大量的田地被闲置,农民的进城潮还给城市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从进场务工的农民手中获得农村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的经营权,加入资金、技术的投入,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荒地。产生了一种以农业产品为资源,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自己购进的设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休闲农业”。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迄今为止,“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学者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大致如下:
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秀美的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购物、度假、教育等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 休闲农业的特点
2.1 低成本
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以成熟的农作物来实现经济效益,从开始种植就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培育期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效益很低。休闲农业则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之上,一次性购入建成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住宿、教育的场所,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2 高收益
休闲农业一次投入的成本可以产生高于传统农业同等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收益远远高于在传统农业中的收益。
2.3 污染小
传统农业一直在粗放式经营,耕作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和收割时产生的大量秸秆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的污染。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为辅、休闲为主,因此它比传统农业更加的环保。
2.4 产品附加值高
传统农业只是单纯的销售农产品,休闲农业则不同,同样一片果园,传统农业单单的销售果子,休闲农业则可以让游客观光、采摘果子、动手榨果汁等。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业。
3 宝应县概况
宝应县始建于秦,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E119^7,43;~119,42.51,N33.2.46~33.24.55,属里下河平原区。全县共有乡镇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67万km2。宝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呈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种植生长。
4 宝应县休闲农业分析
4.1 地理优势
宝应属于黄淮冲击平原,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境内海拔在2m左右,s331省道贯穿东西,s237省道贯穿于南北,县内湖泊密布,共有河流42条,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地。周围有扬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重大港口。宝应距离苏中机场只要近一h车程,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宝应站使宝应和全国大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
4.2 文化优势
宝应始建于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接历史名城扬州市,北连文化名城淮安市。少时的周恩来读书处使得宝应更具有文化底蕴。久远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使得宝应这座城市更具人文魅力。
4.3 市场优势
宝应县2014年GDP总量408.20亿元,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县人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居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大。
4.4 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4.5 区位劣势
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企业11个,休闲农业个体经营户10家。多数休闲农业区位交通不便利。在推广时候难度很大,消费者群体范围大大被限制。
4.6 内容单一、设施不健全
除了荷园和白鹭岛两个大的休闲农业外,其他休闲农业,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只是单纯的让游客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没有最大程度的开发,在和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竞争的时候缺乏优势。
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很多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很多以前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工作,对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尽管有关部门在对很多管理者进行培训,但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4.7 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的管理
县内绝大多数休闲农业虽然取得营业执照、税务执照,但是很多很多游客反应自己要求开张发票的时候,很多休闲农业没有发票可开。休闲农业在县内已经运营数家,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指导。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4.8 知名度不高,品位低
县内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还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县市,原因是本县很多休闲农业定位低、规模小、低品味,没有品牌营销意识。内容不够丰富,设施过于简陋。社会影响力低。 5 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对策,通过对宝应县休闲农业的调查认为:下一阶段,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多功能型的休闲农业。
5.1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
县有关部门一定以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将休闲农业区位的定位同城市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的区位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从各乡镇、各村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出发,选择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休闲农业。
以农为本、以农为辅: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但是整个产业一定要贯穿“农”字,千万不能脱离农业产品,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开发的第三产业,坚持立足农业,合理开发观光、旅游、采摘、住宿、教育等项目。
5.2 制定政策、扶持休闲农业
政府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休闲农业中去,应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开发休闲农业,对于自主开发休闲农业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引领农民自主创业。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用地,避免出现土地滥用、他用。
5.3 加大品牌建设
休闲农业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内容,需要具有更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感、品牌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致使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强化监督机制:休闲农业选址多在乡镇村落,很多时候政府的监督力不足,致使很多休闲农业胡乱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使得休闲农业进入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加强休闲农业的管理,使休闲农业能通过正规形式占得市场份额。
6 结语
宝应县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宝应县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但宝应的休闲农业较周边县市的休闲农业水平还是较低。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产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保护乡村民俗文化、提高教育水平等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明洲,薛怡珍,谢佩珊.台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刍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焕成,郑健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5]廖树宏.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6]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出版社,1995.
[7]叶滢,刘杰. 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
[8]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江西财经经济出版社,2008.